“创新”的蒜
作者:李良旭
蒜虽好吃,可吃起来却很麻烦。泰国本土的蒜,个头小,剥起皮来很费劲。用手剥,时间长了,手指甲里辣得很痛,不小心用手揉到眼睛,辣得眼睛都睁不开,还直流眼泪。但是,皮再难剥,泰国人也离不开蒜,这是一种深入到骨子里的风俗,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于是,泰国民众们想出了一个简便的办法,那就是在做菜时,將大蒜放在案板上,用刀一拍,“啪”的一声,干脆利落,然后直接连皮一块儿放到菜里炒。长此以往,食客们也都习惯了这样的做法,吃的时候,也不需要费什么事,经过烹饪过的蒜皮已脱离了蒜身,轻轻一剥,就可食用了。且香味浓郁,醇香绵绵,让人食欲大增。
中国蒜在泰国市场上经历了冷热两重天,让蒜农们饱受损失,最后,只得鸣金收兵,撤出泰国市场。
没想到的是,就像是一阵风刮过后,荡起在水面上涟漪,再也没有一丝缠绵了。泰国民众很快就感觉到这种中国蒜外表虽然华丽漂亮,但却中看不中吃,失去了大蒜应有的原汁原味,变得味同嚼蜡。于是,大家又把目光重新移向了不起眼的小个头的本国蒜。无奈,中国蒜农们只好咬牙,打起了价格战,可还是无人问津,备受冷落。
创新是一种机制,是一种实际的需要,也是一种风险。创新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创新不是神丹妙药,也不是哗众取宠。如果不顾客观实际情况,片面追求创新,失去了原有的内在元素,哪怕是再个大、再白净、再圆润,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成为浮云。
泰国是个吃蒜大国,男女老少都喜欢吃大蒜。无论是大富人家,还是贫穷人家,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个共同的食材——蒜。蒜的吃法多种多样:生吃、凉拌、佐料、腌制、油煎、烘烤、蘸酱……包罗万象,无所不能。每年,泰国销售的大蒜可达几千万吨。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蒜,是泰国人的一种习俗。
中国蒜在泰国刮起了一阵旋风,香飘泰国的大街小巷,风靡泰国市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看到这么好的商机,中国蒜农好不得意,他们將出口到泰国的蒜,创新得更加白净、圆润、饱满,像一个个小苹果似的,泛着银白色的诱人光泽。
中国蒜农从泰国市场上看到了这一商机,决定把自己的大蒜打进泰国市场。于是,中国蒜农在提高大蒜单位产量、育种、施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过创新后的中国大蒜,不仅个大、白净,外观洁白如玉、蒜瓣均匀整齐,而且久放不坏,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又可放心食用。
摘自《中国剪报》2011年2月23日
这种中国大蒜进入泰国市场后,民众顿时被那个儿大、白净、圆润的外观所吸引,争相购买。姑娘、小伙谈恋爱,小伙总爱买一小袋中国蒜给姑娘当零食。俩人一路走,一路时不时地剥一块蒜放在嘴里,嚼来嚼去,就像是在嚼巧克力,那种从口腔里流溢出来的蒜味,芬芳馥郁,让恋人陶醉。许多人还將这种中国蒜,当做馈赠亲朋好友的贵重礼物。
蒜农们痛定思痛,深刻反思。终于找到中国蒜在泰国市场上“滑铁卢”失败的根源,那就是——“创新”。
更多内容...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