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
生卒年 : 1899.6.14 - 1972.4.1
性   别 : 男
国家/地区 : 日本
作者简介
主要作品

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

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生于大阪。川端家是一个比较显赫的旧家族,川端康成的父亲喜好中国诗词和山水画。 川端在十岁之前就失去了父母和祖母,后来一直和祖父住在一起。在十五岁那年,祖父也离他而去。他后来的作品中展示的孤儿的情感,都是由于这一段经历而造成的。

中学二年级时,川端就立志做一名小说家,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 由于川端在文学上的造诣,昭和四十三年,他成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此后参加了呼吁世界和平七人委员会,在夏威夷大学做讲师。但由于三岛由纪夫自杀事件的刺激,昭和四十七年(1972年)川端康成在家里煤气自杀。

但他的作品却能够流芳百世。《雪国》《千只鹤》等代表作被译成外语而在海外赢得了许多读者,并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川端文学的精髓正是表现在《雪国》等代表作中。从文章的角度看也一样,《雪国》是这样一种作品--它挖掘到了川端这个作家可以将自己优秀的资质作为不朽的作品留给后世的矿脉。

川端文学的特色之一在于超短篇小说,又叫微型小说。那是四百格稿纸.一张至十六张的、极为短小的小说,初期时写了许多,战后也发表过,至今已经发表了一百二十七篇。七张纸的最多,其次是三至五张的较多。川端本人说过,这些超短小“在旧作品中是最难忘怀,最喜欢,如今最想送给许多人的。”当然,作家本身的爱憎是摇摆不定的。后来还说过对超短篇小说中哀现出的自我的厌恶,是,这种“厌恶”,可以与川端本人说名作《禽兽》是自我厌恶的作品作用样的理解。

川端的处女作品集是《感情装饰》,专收超短篇小说,共三十五篇。是能够最好地了解新感觉派时代的川端文学本质的作品集。最好地消化新感觉派时代的成果,即便在新感觉派的诸要素在文坛上腐蚀之后,仍然在文学上运用它的正是川端文学,因此,川端的《感情装饰》是值得纪念的处女作品,同时是川端文学的故乡,而且不仅很好地表地出川端文学的真礁,而且是新感觉派手法的万花筒,横光利一评论《感情装饰》时说“用剃刀的刃造的花”非常著名,这句话,不仅仅是说《感情装饰》的,可以说它还适用于新感觉派。

川端康成还潜心于《源氏物语》等日本文学的古典及佛典。这种倾向表现在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演讲《美丽的日本的我--序说--》、《美的存在与发现》及《日本文学的美》等文章中。川端计划过把《源氏物语》译成现代日语,这也让人浮想起与古典的传统相结合的川端的面孔,但不幸的是最终不见完成,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无视川端具有倾心于西欧的前卫艺术的技法及意识流的方法的倾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西欧文学也认真阅读过。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都运用到了作品之中。这种古今东西的文学造诣注入的大河似的浑融的要素,凝缩在超短篇小说这种微小的小说形式之中一一这正是川端文学。

受到感觉的触发、极端地捕捉对象核心的手法,表现在《母亲》中的“木兰的花瓣像白色的船从邻家的庭院飘落过来”,及《滑石》中的“光着身体站起时,女入的新发宛如摘掉花瓣只留下的芍药”之中。这种描写,与《雪国》中叶子的眼睛表现为“漂添在薄暮波浪间的、妖旭美丽的夜光虫”的感觉,也有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