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辈子都在死磕的母子
顺治出家之谜
目录
第一章 多尔衮摄政
第二章 逐鹿中原
第二章 逐鹿中原
第三章 南明的那些事儿
第三章 南明的那些事儿
第四章 清军入关——规模空前的大屠杀
第五章 清朝政治的操盘手
第五章 清朝政治的操盘手
第六章 大西政权的没落
第七章 孝庄与多尔衮的往事
第七章 孝庄与多尔衮的往事
第八章 顺治亲政
第九章 一辈子都在死磕的母子
顺治出家之谜
第十章 血字——顺治朝的文字狱
第十章 血字——顺治朝的文字狱
第十章 血字——顺治朝的文字狱
上一页下一页
顺治确实很尊重汤若望,他从汤若望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小顺治眼里,汤若望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什么天文历法、日食月食、彗星金星之类,他全懂;汤若望还经常给他讲西方的人文风俗,在天性浪漫的顺治眼里,这些知识确实非常酷。
朱之弼不光放胆直谏,甚至将一切问题的责任都推到皇帝身上。换做是一个昏君,不把他脑袋砍了,也要让他回家养老。顺治时年只有十八岁,非但没有生气,甚至连否认都没有,更没有为自己辩护,而是承认事实,虚心采纳意见,然后晓谕六部要整肃一新,不得懈怠。
即使任事之人,视国事如家事,犹恐废弛;今则尽如事外之人,疑事畏事之念多,任劳任怨之意少。事稍重大,则请会议;不则迁延日月,诿之行查而已;不择卸责于人,听督抚参奏而已;不则畏首畏尾,听科道指名而已;不则苟且塞责,毋庸再议而已。上下推诿,以为固然,曾有担大事、发正言,以图实济者乎?
顺治长叹一声:“汤爷爷真是个了不起的神人,但是我还是不相信上帝,但我相信他是个知行合一的好朋友。”
茆溪森是玉林琇的弟子,根据佛门的规矩,可以算是顺治的师哥了。董鄂妃逝世之后,茆溪森一直陪伴着顺治。顺治悲哀之余,想要落发为僧,他要求茆溪森为自己剃度。茆溪森是一个非常单纯的和尚,对宫廷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不了解。皇上要求他剃度,他想也没想,剃度就剃度,师弟既然开,哪能不帮忙。就这样,茆溪森在万善殿为皇帝落发。
憨璞性聪博得顺治宠信之后,对主子是非常忠诚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憨璞性聪接连给顺治介绍了许多佛门顶尖人才,这些人才中有木陈忞、玉林琇、茆溪森这些业内著名人士。
据说,顺治喜欢跟汤若望交往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西洋老头懂的东西确实多,能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却是因为跟汤若望在一起,他非常放松,不像跟大臣们在一起那么紧张。所以,小顺治特别喜欢跟汤若望闲聊,亲切地称呼他为阿玛。
我们得说说顺治为什么对天主没有好感,倒是对佛教的兴趣这么浓厚。
顺治一听,高明啊,师父不愧是师父,境界非同一般。
为了解开心中这个谜团,他让人日夜九*九*藏*书*网监视汤若望,可惜,顺治失望了,密探监视了许多天,回报顺治:汤神父每天晚上在教堂诵经之后,就返回卧室就寝,没有任何其他的举动。
汤若望和顺治的友谊一直维持到顺治去世,虽然顺治对禅宗倾心,但内心深处一直很尊重汤若望,甚至在临死前,他还接受汤若望的谏言。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佳话,一位中国皇帝和一位外国神父建立起了超越利益关系的友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玉林琇看摆平了顺治,便提出离开京城。顺治挽留不住。玉林琇第二次进京的时候正值董鄂妃去世,是顺治心如死灰的时候。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也就是顺治出家之谜。
在私生活方面,人们对顺治的印象更差,他自负又自私,对母亲很不尊重。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对董鄂妃很钟情。
我们先来说说得道高僧玉林琇吧!
顺治对木陈忞非常尊重和器重,封他为弘觉禅师,视他为老师。平时,木陈忞除了与顺治讨论禅学之外,两人还畅谈古今人物,对历史发表评论。木陈忞不仅对历史了如指掌,而且对文学也很有造诣,可以说,经史子集他样样都熟悉。更了不起的是,木陈忞拍马屁的功夫也是一流的,拍得不着痕迹,浑然天成。
憨璞性聪既然是高僧,自然不会脱口而出:“跟我学吧!”相反,他谦虚地拍马屁:“皇上你是金轮王转世,天生有大善根有大慧根,正因为你天性有佛性,所以才相信佛法,皇上不用跟人学就能无师自通,不学自明啊!所以,皇上你不仅是一国至尊,也是佛门至尊啊!”
公元1658年的时候,玉林琇已经是佛门中的一个名流了。憨璞性聪一推荐他,就引起了顺治的重视,顺治派人召他进宫。他居然摆出名士风范,拒绝了。后来,顺治帝再三邀请,他才勉强决定赴京。中途到了天津后,玉林琇又打算不去了,准备在天津饿死算了。为啥?因为他对明朝有浓厚的感情,不愿意见清朝的皇帝。可是,皇帝不请到他誓不罢休,一直拖到第二年二月十五日,他才进京见了皇帝。
但说实话,在私生活中,这个人确实谈不上仁慈。他动辄处于暴怒状态,表现出精神病人的一些症状,行为非常离谱乖张。当然,我们可以对顺治的遭遇表示理解,童年的不幸常常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虽然他的性格让人很不喜欢,但是在治国方面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大清国入关后最开始的十年里,他不但让GDP稳定增长,而且为以后的藏书网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其次,顺治的一生饱经忧患,在后来的岁月里,情感受到重大打击,爱子早逝,爱妃亡故,跟母亲的关系僵得特别厉害。这些都给他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所以万物皆空的佛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安慰。他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诗:“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入帝王家?”可以想见,他心灵深处那种对人生感到无奈的感觉。
顺治虽然谈不上是什么千古明君,但也绝对不是个昏君,他虽然对宫里人脾气暴躁,但对大臣们还是有虚怀纳谏的雅量。譬如,户科给事中朱之弼曾经给顺治上了这样一道奏疏:
他从小生活在多尔衮的淫威之下,精神受到很大的扭曲。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开始亲政,亲政之后,他与母亲的矛盾不断恶化。为了治理好国家,顺治精心研究汉文化,学习汉语言,颁布了一系列的仁政。
这个消息一传出,宫廷里炸开了锅。皇上一剃度,接下来就是要举行皈依大典出家。首先愤怒的是孝庄,她不仅对顺治很愤怒,更吃惊茆溪森胆大包天,竟然为皇上干这种事情,你这不是要毁我大清江山吗?孝庄心里很清楚,自己这个不听话的儿子一旦想干什么事情,连动车组都拉不回。怎么办呢?出面阻止可能让情况更糟糕,孝庄不愧是孝庄,她知道这时候唯一能影响顺治决定的就是玉林琇了。所以她让人快马加鞭去湖州召玉林琇进宫。
顺治一生是非常复杂的,首先这个人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其次他在政绩方面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玉林琇回答:“什么是喜怒哀乐?”
听说了这件事,玉林琇知道徒儿茆溪森闯下了大祸,他一路上大骂茆溪森脑子少根筋。为了阻止顺治出家,他进宫之后,立即将茆溪森捆起来,然后在殿外搭起高台,准备将茆溪森就地火化。玉林琇当然不是要置徒儿于死地,这位和尚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果然,不多久,顺治就赶过来了,连忙答应不出家,让他赶快放了茆溪森。顺治出家,再次演变为一场闹剧,就像上次御驾亲征一样。
当然,对顺治影响最大的还是名僧木陈忞。木陈忞是广东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在崇祯十五年就当上了宁波天童寺的主持,木陈忞俗姓林,从小就非常聪明,博览群书。长大后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进宫后住在西苑一带,伴随皇帝达九个月之久。
首先,顺治接受汉文化熏陶太深,汉文化既包括儒家文化,也包括佛教和禅宗,佛九*九*藏*书*网教虽然是从印度传来的,但经过上千多年的本土化过程,已经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了。
玉林琇又说:“不要说喜怒哀乐了,就是江河大地都是因为妄念而生,只要没有妄念,连江河大地都不存在。你说人做梦发生的事情,是有还是无?”
当然,汤若望也有让小顺治不高兴的时候,汤若望非常讨厌太监这种不人道的制度,他希望顺治不要制造更多的太监,不仅如此,他还希望顺治能够放弃男女之爱,专心服侍上帝,宣扬天主教。顺治自然无法接受这种要求,相反,汤若望提出这种要求后,他将心比心,觉得自己这么喜欢女人,难道汤若望真那么淡定?
顺治一听,恍然大悟,人生就好比一场梦,虽然在梦里觉得很真实,其实一旦大彻大悟,就发现那一切只是一场空。想通了以后,顺治神情变得愉悦,忽然有种解脱之感,心中对这位国师也越来越尊重。
听到这么拍马屁的话,我们简直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个高僧之口,可见要做高僧不光得会佛法,马屁功夫也是应该学会的,多学几门技术总是有用的。
由此可见,顺治当年还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小青年。但是,四年后,他的人生观就发生了改变,他开始陆续召集一批高僧进京。有人认为顺治这么做可能是受了太监的影响,但不管受谁的影响,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顺治有佛缘,他的内心是不会改变的,也是不会欺骗自己的。
憨璞性聪就是顺治最早认识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禅师,这位高僧是福建延平顺昌人,十五岁的时候在天王寺出家,二十五岁起开始云游。和尚云游就像政治家到处演讲一样,名声就这么打出来了,憨璞性聪每到一处都讲经说法,逐渐打造出了全国性的影响力。
玉林琇的全名是玉林通琇禅师,他是江苏江阴人,俗姓杨,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生长在一个笃信佛教的家庭里,也是很有个性的人,十八岁成年的时候,他也不考科举,居然跑到磬山寺当和尚。当和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和尚也有能力高低之分。不久,他就换个高级一点的寺庙,浙江湖州报恩寺,在这里待了几年,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当上寺庙主持。升迁速度之快,实为佛门所罕见。据说他是一个风格非常严峻的人,很受佛门弟子的好评。
他经常夸皇帝虚怀好学,能够通晓天下百姓的喜怒哀乐,还说顺治天生就有慧根,上辈子就是和尚。顺治对他非常掏心,连自己身上的弱点都告诉他。木陈忞把这些都写进了诗文中,但正九_九_藏_书_网因此雍正对他非常反感,因为他泄露了皇家隐私。雍正上台之后,给木陈忞安了个宗门罪人的罪名,打压木陈忞这一支佛门力量。
木陈忞也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对于皇帝的喜好非常了解。顺治跟他坦诚相待,经常让他不要把自己当成皇帝,就当成佛门弟子就行了。
顺治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接受佛教的,刚开始的时候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想以礼法和仁德治理天下,成为一代明主。对于佛教,还有几分排斥的意思。


董鄂妃去世之后,顺治万念俱灰,顿时产生了皈依宗教的思想。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天主教和佛教。考虑到顺治帝和汤若望的关系,天主教本来是很有希望的。
汤若望确实是清初非常牛气的一个外国人,不要说他死后混到一品的地步,就说他所记载的一些东西,现在我们一般都当成信史来看,正史太暧昧,野史太不可信,时人的笔记也不足为证,偏偏大家就信汤若望。
从这事情中可以看出玉林琇确实是一个很有手腕的高僧,曾有人说玉林琇这人为人阴鸷,平常不怎么说话,但是野心非常大,表面上宠辱不惊,实际上行沽名钓誉之事。在他晚年,因为弟子仗着他的权势强占别人的地盘,他的寺庙被烧毁,后来“终日危坐”而死。
应该说,顺治在宗教信仰上还是不错的,他以一个皇帝的身份信仰佛教,并没有把自己凌驾在佛教之上。也没有媚佛佞佛,大修寺庙什么的,所以说,顺治是个好皇帝,他没有因为自己喜欢佛教而把纳税人的钱花在和尚头上。
今日之病在六部,六部之病在尚书,尚书之病在推诿,推诿之病在皇上不择人、不久任、不责成效、不定赏罚。
顺治十年的时候,曾经与大学士陈名夏讨论历史的时候,说到国祚这个深奥的问题,说着说着就扯到鬼神和宗教上面,陈名夏向皇帝大力推荐喇嘛教,说这玩意可以延长国祚。顺治当时就说了:“喇嘛教这些装神弄鬼的把戏,不可信,他们说驱鬼,鬼才相信呢,不过是蛊惑人心罢了。”
顺治对这位高僧的回答很满意,不久就册封他为明觉禅师。这位明觉禅师留下了一本《憨璞性聪语录》,里面不光收录了他的语录,还有一些他赠给太监的诗文,诗文中对一些太监极尽歌颂之能事。现在,我们总结这个和尚有三大绝招:佛学、马屁功夫、写诗。当这三大绝招糅合在一起的时候,绝对是必杀的,没有人能抵挡得住,九*九*藏*书*网所以顺治被俘虏了。
进京之后,事实再一次证明玉林琇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和尚,见过大场面,有自己坚定的人生信仰。对于顺治的问题他对答如流,言语处处藏着机锋,回答得不仅有佛理还有哲理。顺治当时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将他留在京城,时常向他请教佛理。还问他可不可以为自己取个法号,玉林琇给他提供了十几个字,让皇帝自己选:“最好用丑一些的字眼”。最后,顺治自己挑选了行痴两个字,在玉林面前自称弟子。顺治封他这个师父为大觉禅师,后来晋升为大觉普济禅师,最后加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从一个和尚混到国师,我们再一次对玉林琇的能力表示钦佩。
讲到顺治出家之谜,得介绍一个人,茆溪森。
木陈忞这个人以前对明朝感情非常深,在清兵入关后,他冒着断头的危险写下了怀念故国的诗文集《新蒲绿》,对清朝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和不满。当他跟顺治朝夕相处九个月后,有些人接受不了,写诗讽刺他:“从今不哭新蒲绿,一任煤山花鸟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木陈忞也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和尚。
纵观顺治后来的日子,他虽然出家未遂,但确实是真心向往佛教。身为一个皇帝,连选择宗教的自由都没有,这对顺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为了弥补这种遗憾,他让太监吴良辅替自己出家,也算是完成最后岁月里最大的心愿。
当然,顺治在治国方面也有一些污点,比如郑成功打过来之后,他吓得要逃回辽东,被孝庄鄙视一番后,居然又说要御驾亲征。这时候,顺治已经二十二岁了,表现还这么冲动,确实有些不应该。
有一次顺治问玉林琇:“悟道之人还能有喜怒哀乐吗?”
公元1657年,顺治驾幸南海子,经过海慧寺,在那里遇见了憨璞性聪,两人进行了一番密谈。这一年十月,顺治把憨璞性聪召进宫里,问他佛法:“从古至今,帝王治理天下,都是代代相传,日理万机,闲暇时间特别少。我现在对佛法非常感兴趣,想学习佛法,但时间又特别紧张,得找一个好老师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得找谁呢?”
治国方面,顺治没有民族歧视——不对,还是有民族歧视的,歧视蒙古族。总的说来,他采取的是柔性治国方针,尽量放低姿态接纳民意,同时积极开展改革。明末贪污腐败成风,顺治为了整顿吏治,针对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和赏罚条例。经济方面,顺治废除崇祯的许多苛捐杂税,为了加速经济的发展,他积极推行垦荒。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