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人性的抉择
人神之间吴清源
目录
上篇 大变局时代
上篇 大变局时代
中篇 以国家之名
中篇 以国家之名
中篇 以国家之名
下篇 人性的抉择
下篇 人性的抉择
人神之间吴清源
下篇 人性的抉择
下篇 人性的抉择
上一页下一页
换句话说,三年之后,吴清源如果没有证明自己的实力,对不起,你爱干吗干吗去吧。
这个成绩惊动了日本的围棋界人士,于是,“让吴清源赴日留学”这件事,就开始被运作了起来。
说穿了,就是因为他们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芮乃伟在成为吴清源弟子后,十年八夺女子围棋世界锦标赛冠军,并在2000年战胜了当时巅峰时期的“世界围棋第一人”——韩国的李昌镐,震动棋界,还获得了韩国的“国手”头衔。
吴毅有三个儿子,吴清源排行老三,本名吴泉,“清源”是字。
但授予吴清源“名人”的话题,日本围棋界从来没提起过。
在吴清源两胜藤泽库之助之后,日本媒体就称:“吴清源其实拥有十一段的棋力!”
“相当于有一支NBA(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球队,年年杀入总冠军,而且年年都是4比0获胜;
1929年,吴清源被日本棋院授予了“职业三段”的头衔,但因为身体虚弱,休养了一年,到1930年才开始参加“大手合”。

8

关于吴清源在十番棋比赛中的表现,网络上曾有一批体育迷做过如下比喻:
事实上,吴清源在国家认同感这个问题上,从来就没有太多的倾向性。
那一局棋,旁观人中有一个叫山崎有民的人。看完吴清源下棋,他就给在日本的著名围棋七段、日本棋院的联合创建者濑越宪作先生写了封信:
但有一个问题。
这可能也是围棋依旧有它自己独特魅力的原因吧。
1939年,让吴清源正式封神的“十番棋大战”开始了。
吴清源既然已经横扫日本棋界,按理,应该给予他日本围棋界的巅峰称号——“名人”。
1946年,吴清源迎来了第三个十番棋对手,也是他同门师兄,在1943年获得“本因坊”头衔(秀哉去世之前,把世袭的“本因坊”捐献,成为日本棋院一项棋赛的头衔)的桥本宇太郎。
其实父亲在世的时候,吴清源家已经家道中落了。搬到北京后,吴家虽然也从祖父的遗产中分到了一处四合院,但是由于吴毅收入一般,很难养活一家人,所以要靠变卖一些家产度日。
当然,号称“人类智力的王冠”的围棋,一度被称为人工智能唯一无解的围棋,现在终于还是被拉下了宝座——吴清源先生没能看到这一幕的发生。
在春季赛上,吴清源7胜1败,秋季赛8战全胜,由此轻松升为四段。
1985年5月,吴清源在战后第一次回到了中国,先到的上海。
“相当于有一支英超球队,把所有其他同级别的球队都打到低一级别的英冠联赛去了;
而吴清源当时获得了另一个称号——“昭和棋圣”。
对此,吴清源也没有多辩解,只是这样说:“我深信天意在于中日友好,并始终没有放弃时代的流向必将转变这一希望。但无论我怎样祈求,这终非我力所能及之事。……我信仰的教义中讲到:‘勿谈政治,世界没有国境。’所以我的心情是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的。不过,棋迷的士兵时常给我来信,我在给他们的回信中总是写道:‘请不要虐待中国人!’”
但不懂围棋的我,却可以一字一句,把每篇报道都认真看完,并且对中日韩棋手的名字了然于胸。那时候,尤其能背日本棋手的名字:大竹英雄、小林光一、武宫正树、加藤正夫……
引退后的吴清源,和中国的情缘慢慢加深。

1

渐渐在北京围棋圈声名鹊起的“小神童”吴清源,开始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一位姓林的先生,开始带他去一家日本人开的围棋俱乐部下棋。
无奈之下,吴清源只能去当时北京的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参加下棋比赛——那些有钱的人会提供各种奖品。吴清源成了那里的“霸主”,每次都会赢回很多东西,比如花瓶、砚台等。
双方如果是段位相同的棋手,被对方打降格,是一件非常屈辱的事情。
1962年,陈祖德作为中日友好围棋访问团成员拜访日本,出发前,周恩来特地关照陈祖德:“到了日本,要亲自登门拜访吴清源。”吴清源听说后非常感动。
后来,吴清源正式收了一名中国女弟子,这个弟子的名字,叫芮乃伟。
http://www•99lib•net清源当时只有七段,按照规矩,他因为级别低,只能被“让先”(让你执黑先行),但雁金准一说:“如果是吴清源的话,可以分先(就是轮流执黑)。”
虽然输给了秀哉,但吴清源的实力进入了明显的上升期。
吴清源的祖父吴维贞,当时在浙江省做到了道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官员)。从官场上退下来后,获得了盐的专卖权,生意做得很大。在当时的福州,“陈、林、沈、吴”号称四大家族。
不服输的藤泽库之助随即要求再下一次十番棋,结果再次被吴清源打降格——降两格,以后和吴清源下必须一直执黑先行以示尊敬。后来,藤泽库之助就改名了。
1933年,读卖新闻社主办了一场由五段以上棋手参加的日本围棋锦标赛,吴清源一举夺冠,获得了向本因坊秀哉挑战的机会——就是五年前,还要让吴清源两子的那位“不败名人”。
桥本上台后下的第一手,就是“天元”(棋盘中心的一点)。
整个俱乐部都轰动了。
围棋虽然起源于中国,但当时全世界的围棋中心在日本。把吴清源引荐入段祺瑞府上的顾水如,在当时的中国已经算是一流高手(他有日本留学的经历),但当时他和一个叫喜多文子的日本女职业五段下过一盘棋,受让二子,还是输了。
“不用太长寿,就活到100岁吧。”
1945年8月6日,岩本薰在广岛向桥本宇太郎本因坊挑战,这场棋局就是后来著名的“核爆之局”——棋局进行到一半,美国空投了一枚原子弹,爆炸气浪把离广岛市中心10公里外的对局室震得支离破碎,但两位棋手简单收拾后,便继续下棋比赛。
但在那个年代,无论是什么国籍,无论想怎样逃避政治和战争,吴清源都是做不到的。
拿到中华民国国籍的吴清源,此后虽然仍在日本居住,但国籍一直是台湾所谓的“中华民国”,直到1979年,吴清源再次加入了日本国籍,理由是为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方便。

1928年,在日本棋院大门口迎接吴清源的日本棋手,中间那个孩子就是吴清源
1936年,吴清源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了日本国籍。他在自传中写的理由是:“如果我一直保持中国国籍在日本继续围棋修业的话,终归怕有所不便。”
其实早在1956年,吴清源就通过到日本访问演出的梅兰芳表示,尽快安排中国的天才少年来日本学围棋,他可以负责牵线。当时梅兰芳挑选了两个天才少年,但当时因为日本反华情绪强烈,未能成行。其中一个叫陈锡明(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进入了国家集训队,但未能大展宏图),另一个,就是后来成为中国围棋院院长的陈祖德。
但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吴清源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的故事。
所以,读卖新闻社尴尬地发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在全日本都找不出一个和吴清源实力相当的棋手了。
后来,吴清源还一度安排好了另两个中国棋手到日本留学的事情,连住宿和经济赞助都谈好了,但最终还是没能成行。那两个棋手,一个是吴淞笙,一个就是聂卫平——当时日本棋院只肯给聂卫平五段资质,这也是未能成行的一个主要原因。

江铸久和芮乃伟夫妇,被称为“天涯棋客”
经过各路专家的诊断,吴清源因为摩托车车祸,精神上受到了惊吓。这一症状迅速导致了吴清源由盛转衰——到了1965年的第四期名人战,51岁的吴清源8战全败,他已经无法好好下完一盘棋了。
马上就要成年的吴清源,准备开始横扫日本围棋界了。
不过,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很难有一个长盛不衰的势力。1926年,段祺瑞失势,躲到天津当起了“寓公”。
吴清源制霸日本围棋界的好戏,大幕
九*九*藏*书*网
徐徐拉开。
吴清源在日本的56年围棋生涯,以“天元”开始,以“天元”结束。
结果有一次,在那个日本人的围棋俱乐部,12岁的吴清源得到了一个和一位日本职业初段棋手下棋的机会——吴清源最后以6目的优势取胜。
1945年,在盟军对日本东京的大空袭中,大火烧掉了吴清源的家,也烧光了他所有关于围棋的奖品和纪念品,钻出家中的废墟时,吴清源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一无所有。
他的老师是濑越宪作,而在财政上支持他的人,是大仓喜七郎。大仓喜七郎给吴清源每月的生活费是200日元——当时,一个刚毕业的日本大学生,月薪是40日元。
吴清源的“引退棋”大会吸引了800多人来现场,全是围棋界的职业高手和相关人士。吴清源的“引退棋”并不是和当年秀哉那样,找一个人来下一盘棋,而是很多棋手上台,每人和吴清源下一手,以作纪念。
吴清源将自己的理论称为“六合之棋”——他回归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层面。
吴毅是吴维贞快70岁时才得到的儿子,在家中排行最小。当时中国的有钱人家,一般把长子和次子送到美国和英国留学,三子以下,送到日本留学。
吴清源第一个十番棋的对手,是同样拥有天才实力的好友木谷实。
“相当于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有一名选手,自己主动后退30米起跑,最后照样拿冠军。”
但后来一个几乎公开的秘密是:第160手妙棋,是秀哉在召集弟子研究对策的时候,他一个叫前田陈尔的弟子想出来的。
所谓“升降十番棋”,是江户时代就有的一种非常刺激的比赛制度:
吴清源就这样成了段祺瑞府上的“棋客”。

3

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要承担“中日友好”这个使命,显然超出了吴清源的个人能力。
但是,大仓喜七郎的资助有一个期限:三年。三年之后,吴清源必须参加日本的“大手合”(段位赛)。
吴清源没有让大仓喜七郎失望。
后来,秀哉的“引退棋”是和当时日本另一位超一流棋手木谷实下的(木谷实也是吴清源的好友)。木谷实提出,“打挂”可以,但必须“封手”,就是你去休息之前,把你要下的下一手写在记录纸上交给裁判再走——木谷实后来赢了5目半。
吴清源的成名之旅,是从与本因坊秀哉的对局开始的。

9

除了带弟子,吴清源在晚年致力于研究“21世纪的围棋”,他解释为“从棋盘的整体去考虑”,而不是切割成序盘、中盘、官子这些阶段。
吴清源确实在继续着自己的“天才表演”:1926年,日本的职业棋手岩本薰四段到中国访问,吴清源和岩本薰下了两盘受让三子的棋,都赢了,输了一盘受让两子的棋(岩本薰我们后面还会提到,作为职业高手,他后来下出“核爆之局”)。
1928年,14岁的吴清源的棋力已经达到了让日本人不敢相信的地步——当时的另一个日本天才棋手桥本宇太郎四段(后来成了本因坊,“核爆之局”的另一位弈对局者),代表日本棋院来给吴清源下最后的测试棋,两盘让吴清源执黑先行,吴清源一盘胜6目,一盘胜4目。
之后,和当时日本棋院唯一的九段棋手藤泽库之助进行十番棋。当时吴清源还是八段,是经过10盘测试棋获得九段后,才有资格和藤泽库之助下十番棋——7胜2败1和,吴清源毫无悬念地把对手打降格了。
无论吴清源的国籍是哪里,能和他下一盘棋,或者能和他见一面,也是当时很多中国人的心愿。
到了大学,隔壁寝室住了个围棋职业三段,自己寝室住了个围棋业余三段,所以也学了点围棋的皮毛。越学,越觉得围棋博大精深。
1925年,吴毅病逝,年仅33岁。吴毅去世前,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把一本练字的字帖给了老大(后99lib•net来做了官),把一本小说给了老二(后来做了文学家),给吴清源的,是一盒围棋。
1914年出生在福州的吴清源,应该说还算个望族之后。
在一次过马路时,吴清源被一辆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撞倒,右腿骨接合处错位,腰椎骨两处骨裂。

7

1941年,吴清源第二个十番棋对手是雁金准一八段。
不过,吴清源凭这一局,拿到了段祺瑞开给他每月的“对局费”:100块大洋。
当时上海围棋协会的顾问金明去机场接到了吴清源,然后和吴清源下了两盘棋。下完后,金明对吴清源说:“第一盘是算陈毅下的,第二盘是算周总理下的。”
1984年,70岁的吴清源也到了正式告别职业棋坛的时候——他也要下“引退棋”了。

18岁时的吴清源

5

他初到日本,就受让二子赢了当时日本围棋界的大人物——号称“不败名人”的本因坊秀哉。要知道,当时日本很多职业八段的棋手受让两子和秀哉下,也是要输的。

14岁的吴清源初到日本,本因坊秀哉(右)就和他下了一盘指导棋
因为,他们认为吴清源并不是日本人。
“中国有一个天才少年!”
当11岁的吴清源被带到段祺瑞面前时,稚气未脱。一盘棋下来,“七段”的段祺瑞被11岁的吴清源轻松击败。
围棋再超脱,也无法超脱残酷的现实。
这一年,25岁的吴清源升到了七段,读卖新闻社围绕吴清源,开始策划“升降十番棋”。
但像木谷实、坂田荣男、桥本宇太郎,像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像聂卫平、马晓春、钱宇平、常昊、古力、柯洁……每一个棋手,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他们彼此之间,从对局到对话,又会产生很多新的故事。
而这种中断比赛休息的结果,就是秀哉召集所有弟子一起研究下一步的对策(这也是被允许的)。最终,秀哉因为在第160手下出一招大妙手,逆转局势,最后以2目赢了吴清源。
吴毅本身的围棋水平一般,但因为从日本回来,所以受到过当时世界最强的日本围棋的熏陶。吴毅经常会邮购一些日本的围棋棋谱或围棋杂志,比如幕府时期棋圣秀策的棋谱等。
1953年,吴清源在十番棋中把当时风头正劲,拥有“剃刀坂田”的坂田荣男打降格;1955年,把高川格本因坊打降格。
在吴清源刚到日本的时候,一个叫西园寺公毅的朋友曾对他说过一句话:“来了一个担任将来中日友好使命的人。”

木谷实,同样是日本的天才棋手,与吴清源一起开创“新布局时代”。后创立“木谷道场”,培养出了大竹英雄、石田芳夫、赵治勋、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小林光一、小林觉等一批围棋一流高手。“木谷道场”的弟子一度垄断了全日本的几乎所有围棋比赛冠军
我知道,现在说起围棋,肯定会有人会提“阿尔法狗”和“阿尔法元”。

馒头说

没多久,吴清源的棋力就超过了两个哥哥。
段祺瑞一生酷爱围棋,在家中养了一批“棋客”陪自己下棋。他自称水平有“七段”,相当于日本的职业四段。
2014年11月30日,吴清源在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内的医院病逝,享年100岁。
吴清源和高川格的十番棋,是读卖新闻社办的最后一届十番棋比赛。

1952年,吴清源访问中国台湾。右起:应昌期(当时台湾围棋协会干事)、吴清源、周至柔(台湾围棋协会理事长),最左边那个小孩,就是后来著名的棋手林海峰,当时10岁
九_九_藏_书_网

4

当时的日本已经开始从各方面渗透中国,吴清源回忆,作为亲日的军阀,段祺瑞的态度却很明确:“搭建个小房子是可以的,但不能归为己有。”
这些棋谱对吴清源早期棋力的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起之前父亲让他一直背的四书五经,吴清源觉得看棋谱和摆棋的日子要快乐得多。
人会有失误,会有急躁,会有骄傲,会有沮丧,会有铤而走险,会有缴械投降——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可以避免的,但这些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魅力。
吴清源的外祖父叫张元奇,也是做官的,一度做到御史大夫,后来被贬到浙江,随后又投靠了徐世昌,最后的官职是奉天省省长。
吴维贞和张元奇都是福建人,也是好友,于是双方就给儿女订了亲。
从初中开始,我就特别喜欢看《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体育版上的围棋报道——其实我根本就不懂围棋。
事实上,当时的乱世中国,如果有一个中国棋手能赢日本的职业棋手一盘棋,哪怕对方只是初段,那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在当时有一个说法:一个日本围棋的五段选手,可以横扫全中国。

濑越宪作。如果说山崎有民给吴清源打开了一扇门,那么濑越宪作就改变了吴清源的一生
吴家儿子叫吴毅,张家女儿叫舒文,他们俩结婚的时候,证婚的是徐世昌(袁世凯的重要谋士,当过中华民国大总统)。
在那场受人关注的挑战赛中,吴清源下出了惊世骇俗的“三三·星·天元”的全新开局,举座皆惊,也让秀哉完全陷入了长考。
按照段祺瑞的习惯,是下完围棋后吃早饭的。输了那盘棋后,他就一个人走进里屋没有出来,连早饭都没吃。
一起运作吴清源出国的人士中,有犬养毅(后来的日本首相)、望月圭介(担任过日本的邮政首相和内相)、著名的大仓财阀第二代掌门人大仓喜七郎。
那场比赛,从1933年10月16日开始,下到1934年1月29日才结束,整整下了三个半月。为什么?因为这盘棋整个过程中一共“打挂”(暂停)13次,秀哉一碰到吴清源下的妙手,就说头疼要“打挂”。有一次,吴清源一招妙手,秀哉长考三个半小时后,说头疼“打挂”,然后就直接回家去了——这是当时日本棋界的奇怪制度,可以回家休息。
1948年,吴清源和新晋“本因坊”的岩本薰(当年和吴清源下测试棋的那位)下十番棋,又把对方打降格了。
换句话说,秀哉是集日本本因坊所有弟子之力,在对付19岁的吴清源。
从此,吴清源开始慢慢淡出职业棋坛。
他们俩的对局,就是后来著名的“镰仓十番棋”。
吴清源作为一个出生在中国的人,东渡扶桑,横扫日本,“为日本现代围棋奠定了基石”(《朝日新闻》对吴清源的评价),这样的故事,不会有第二个。
下到第八局,吴清源6比2领先,把桥本打降格了。
从科技角度来说,这是人工智能一个巨大的台阶式的跨越,是一件可以载入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事。
两名棋手连下10场棋,轮流执黑先行。在十番棋中,如果一人被对方领先了4盘,就会失去平等的对局资格,就是被打“降格”——降一格,叫“先相先”,就是双方对局三盘,你可以两盘执黑先行(那时还没贴目,执黑先行有优势,但等于你承认对方地位比你高,在让你);降两格叫“定先”,就是你永远执黑。
吴清源其实想忘,也忘记不了。
在70岁引退那年,吴清源说过一句话:
父亲去世后,吴清源家变得更加贫困。但当时,吴清源作为“围棋神童”,已经小有名气。当时有一位围棋高手叫顾水如,有意栽培吴清源,就把他带到了一九九藏书个大官家做“棋客”。
所以,无须回避他三次更换国籍的历史。
而从围棋这一角度来说,人工智能当然可以完全取代人脑的布局,中盘,尤其是官子计算,但它无法拥有一个东西,那就是“故事”。
1961年8月,47岁的吴清源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变故。
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
结果,前5局,吴清源4比1领先,再赢一盘,就可以把雁金准一打降格——七段棋手把八段棋手打降格。结果主办方读卖新闻社宣布比赛提前结束,不下了。
据吴清源的回忆,段祺瑞很喜欢在对方的腹地打入,然后做活一小块,他把这样的方式叫作“在公园里搭小房子”。
第一个上来下的,就是吴清源的师兄桥本宇太郎,当年被吴清源打降格的棋手,已经创立了日本著名的“关西棋院”。
他走倒不要紧,作为他的“棋客”,才12岁的吴清源一下子就失去了“对局费”的巨额经济来源。

2

那场棋,吴清源不在现场,但他的恩师濑越宪作在。濑越宪作最心爱的一个儿子从市里走回家,被烧得面目全非,在10天后死亡。
吴清源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1941年和1942年,吴清源两次作为日本围棋代表团的成员,前往中国“劳军”——也就是慰劳日军中的棋迷官兵。
吴清源觉得“自己的心情很复杂”。
为什么?因为吴清源一共下了11场十番棋,11场全胜。不仅如此,吴清源凭一己之力,把日本老、中、青三代所有顶尖围棋手全部打降格了——不仅仅是击败,而且是降格。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946年的一天,忽然有一群日本华侨冲进了吴清源家,并强制拉他去了所住街区的派出所,交给他一本中华民国的临时护照——强迫他放弃了日本国籍。
这个大官,就是段祺瑞——时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
1937年,身体孱弱的吴清源在日本的富士见疗养所疗养,当时中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病房里贴着一张中国的大地图,病友们在地图上标出了日军在中国国内行进的路线。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沦陷后,疗养所里到处是“万岁”的呼喊声。
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如果你要问谁是“一代棋圣”,十有八九,只会说一个人的名字:吴清源。
虽然不懂棋,但在那时候我就觉得,围棋就像武侠,而下棋的人,就像是武侠书里的武林高手,各人有各人的风格,各人有各人的绝招。
但比这更严重的是,吴清源发现自己再也无法集中精神下棋了。头痛的症状困扰着吴清源,甚至引起了短暂的精神错乱——有一次,吴清源在一间厕所里,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走出来了。
第一阶段6局棋,吴清源5比1领先,直接就把木谷实打降格了(最后以6比4取胜)。
大概在吴清源7岁的时候,父亲开始让他接触围棋了。
关于变更国籍一事,吴清源曾请教自己的老师濑越宪作,濑越宪作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只是表示沉默。而吴清源的家人都劝他回中国,但吴清源认为,一旦回中国,在当时的环境下,就下不了围棋了,也养不活一家人。
在1930年一整年,16岁的吴清源在日本棋界下出了31胜6败2和的成绩。1931年,他下出了35胜5败1和的成绩。1932年,他更是下出了44胜5败1和的成绩。至此,他的胜率接近90%。
濑越宪作当时看了吴清源的棋局,给出了一个评价:“他是秀策再世。”(秀策,被日本人认为是江户时代最伟大的棋圣。)
1928年10月,14岁的吴清源终于赴日本留学。
这是一种尊敬,也是一种纪念——当年吴清源初到日本时,曾试过第一手下在“天元”位置,而他当年的“三三·星·天元”的布局,也曾让整个日本棋界耳目一新。
于是,吴清源最终选择加入了日本籍。当年运作吴清源来日本留学的望月圭介希望他用“吴泉”这个名字,因为“吴泉”是半训半音的读法——希望他“不能忘记中国”。

6

去日本留学的吴毅别的没学到,却学到了一个将来影响自己儿子一生的东西——围棋。
那一年,吴清源才16岁。
吴清源当时被日本人重视到什么程度呢?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