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圣城耶路撒冷
埃及军队来犯
目录
第一章 “这是神所期望的”
第一章 “这是神所期望的”
第二章 向君士坦丁堡进军
第三章 踏上通往安条克的长路
第三章 踏上通往安条克的长路
第四章 安条克攻防战
第四章 安条克攻防战
第四章 安条克攻防战
第五章 通往耶路撒冷的道路
第五章 通往耶路撒冷的道路
第六章 圣城耶路撒冷
第六章 圣城耶路撒冷
埃及军队来犯
第六章 圣城耶路撒冷
第七章 十字军国家的建立
第七章 十字军国家的建立
第七章 十字军国家的建立
上一页下一页
留在耶路撒冷的戈德弗鲁瓦,常因一直英勇作战、正值34岁盛年的弗兰德斯伯爵的离去而感到痛心。在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戈德弗鲁瓦身边,只剩下不到25岁的丹克雷迪一员勇将了。
无论是一般的记载者,还是编年史家,共同的倾向是关注有话题的人物,这对现代的记者和专栏作家来说也完全一样。
这一时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关于十字军的记载中,对戈德弗鲁瓦都没有多少细节描述。
但在胜利的陶醉之后,十字军发现了新的问题。
最终,戈德弗鲁瓦还是坚持拒绝接受两座城市的降书。于是,心情不佳的圣吉尔和弗兰德斯伯爵、诺曼底公爵在9月初整理好装备,离开耶路撒冷向北行军。
左翼则由洛林公爵、“基督的守墓人”戈德弗鲁瓦亲自担负。他亲率德意志骑士,从左侧迂回包围敌军。
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这件事为戈德弗鲁瓦所知。结果这位圣墓的守护者认为应当拒绝两座城市的投降请求。
这一次,诸侯站到了戈德弗鲁瓦的对立面。不知道是由于圣吉尔收到两座城市提供的好处而暗中操作,抑或是其他人对戈德弗鲁瓦借机占据地盘感到眼红,一直与洛林公爵保持一致的诺曼底公爵和弗兰德斯伯爵都反对他的意见,并指出他是出于嫉妒圣吉尔而损害了十字军整体的利益。而圣吉尔则在接受两座城市投降请求之后,径直率兵北去,离开了耶路撒冷。
无论是基督徒还是穆斯林作家,记述中最频繁出现的人物都是波埃蒙多和圣吉尔。
距离埃及军队最近的城市亚实基伦位于九-九-藏-书-网耶路撒冷西南偏西70公里处。而雅法港则在耶路撒冷西北60公里处。对于实现“解放耶路撒冷之梦”所面临的最大敌人来说,想要接近圣城,只需要花三四天的行程。因此,成功占领耶路撒冷的诸侯,一刻也不敢懈怠地同仇敌忾,紧密团结起来。
在与埃及大军交战之后,十字军的兵力约为一万人。此时如果出现两位主将并立的局面,亚实基伦和阿尔苏夫还是唾手可得,尽管这次埃及军队战败退出了巴勒斯坦,但法蒂玛王朝对耶路撒冷的虎视眈眈始终没有消除,未来诸侯之间的纠纷很可能导致卷土重来的穆斯林有机可乘。
正如拿破仑所说的,与其选两名非凡的将领一起作战,还不如让一位普通将领带兵。只有统一指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队的效率。

巴勒斯坦与埃及
实现收复耶路撒冷的诺言之后一个月,弗兰德斯伯爵和诺曼底公爵终于动身返回西欧。他们一路回到叙利亚,在那里的海港乘坐拜占庭和意大利的船只,回到了故土。
在7月15日耶路撒冷陷落后25天,十字军再次迎击穆斯林的大军。这次战役的结局,是在一个月内确立了十字军长期占有耶路撒冷的形势。
在安条克之战中波埃蒙多的活跃表现,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至于圣吉尔,则由于此99lib•net人的言行常常带来麻烦,而为当时的“记者”所关注。
逐渐接近埃及军队的十字军按照戈德弗鲁瓦的安排组织了阵型。
十字军取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阿尔·阿布达尔丢下埃及法蒂玛王朝印有白色《古兰经》经文的绿底旗帜,以及自己装饰华丽的宝剑,仓皇逃离了战场。
弗兰德斯伯爵、诺曼底公爵和丹克雷迪的部队,组成了颇具突击能力的中央阵列。
得知敌军来犯,在雅法等待船只的诺曼底公爵和弗兰德斯伯爵,以及引军杰里科的圣吉尔,都纷纷赶回了耶路撒冷。
由于埃及士兵没有早起的习惯,十字军在日出之前发起进攻的策略奏效了。但是,进攻的成果要在几个小时之后才趋于明朗。
在等待军需物资到来期间,埃及宰相所率的三万大军于亚实基伦郊外安营扎寨。他们对十字军的兵力有着准确的掌握,并对可能出现的袭击做了防备。
而洛林公爵戈德弗鲁瓦除了在十字军东征的战斗中不可或缺以外,从逸事和个性方面都乏善可陈。这样一来,他就自然无法为新闻界的闲言碎语提供素材了。
他们两人与戈德弗鲁瓦的二弟尤斯塔斯同行,留在巴勒斯坦的公爵委托其弟治理自己在西欧的领地。
他所丢下的东西还包括大量豪华的绒毯、金光闪闪的大马士革产的丝质服装、整箱的各式各样的宝石,以及波斯产的珍珠首饰。此外,大量的金块和阿拉伯产的血统纯正的宝马,都成为了十字军的囊中
九九藏书网
之物。
在阿尔·阿布达尔所率的埃及大军败走亚实基伦之后,该城内的穆斯林感到极度恐慌。虽然这座城市内尚有守备部队,但在听闻耶路撒冷屠城的惨剧之后,亚实基伦的居民决定和附近阿尔苏夫城一起,向十字军开城投降。
丹克雷迪建议戈德弗鲁瓦趁埃及军队未完成战斗准备之际先发制人。后者采纳了这位24岁将领的计策,决定于到达亚实基伦之日拂晓展开进攻。
而为何巴勒斯坦的穆斯林要选择向圣吉尔而不是戈德弗鲁瓦提出开城投降,则是由于古往今来东西方不变的“新闻界”的特点。
这一点,圣吉尔并不明白。弗兰德斯伯爵和诺曼底公爵也不清楚。只有丹克雷迪理解其中的问题所在。
戈德弗鲁瓦首先通知城内居民,耶路撒冷王国正式建立,然后派人请回前往附近城市纳布卢斯的丹克雷迪,并开始着手打探埃及军队的情况。在此期间,圣吉尔和准备归国的两位诸侯相继回到圣城,而数天之后丹克雷迪也返回了耶路撒冷。
他们的使者来到了圣吉尔的营帐。在巴勒斯坦的穆斯林看来,圣吉尔是侵略者中最有实力的人物。
后世的基督教史家往往称赞收复耶路撒冷后立即返回西欧的几位诸侯毫无领土欲望,专心于信仰的虔诚。但我却以为,他们多少缺乏一些责任感。毕竟,信仰不仅仅是保守脑海里的意志,也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奋斗。
此时洛林公爵的意见,并非是因为嫉妒圣吉尔,而是出自统一指挥的考虑。
此时留在耶路撒冷的,只有39岁的戈德弗鲁瓦本人,和24岁http://www.99lib•net的丹克雷迪了。他们两人的兵力总和,只有300骑兵和2000步兵。其中丹克雷迪所率领的,不过区区24名骑士而已。
但实际上,戈德弗鲁瓦并没有时间考虑自己未来的事情。因为此时埃及的军队已经从开罗出发,大举进攻耶路撒冷。
圣吉尔则因为其在基督徒一方闻名遐迩而为穆斯林所知。此外,由于伊斯兰世界中尊重长者的风气,年纪最大的圣吉尔自然成为了两座城市的谈判对象。
圣吉尔所率的法国南部军团,组成靠近地中海的右翼部队。他们的任务是阻断埃及军队逃往亚实基伦城内的道路。
十字军要想以少胜多,必须出其不意地突袭埃及军队。因此,他们要特别注意不要发出声音。在盛夏季节,十字军脱下了除胸甲以外的护具,摘掉头盔,这样虽然防御力有所下降,却提高了在战场上进攻的灵活性。毕竟,骑兵的标枪、长剑和盾牌,步兵的长剑和盾牌都不离手。在军士们背后,耶路撒冷大主教手拿“真十字架”,对兵士们来说,亲眼看到耶稣基督死难于斯的十字架,心中会油然而生为基督而战斗的热情。此时正值1099年8月11日拂晓时分。
通过对俘虏的几名埃及士兵的审问,以及进攻亚实基伦的丹克雷迪所提供的报告,进攻巴勒斯坦的埃及军队总兵力为三万人。率领埃及军队的,正是在安条克与诸侯会晤的宰相阿尔·阿布达尔。他们通过陆抵达亚实基伦,并在那里等待从埃及经海路运来的军粮。www•99lib.net
关于抵抗埃及军队的十字军总兵力,没有确切的史料统计。但在到达耶路撒冷之前,十字军的总兵力是1500骑兵和1.1万步兵。耶路撒冷攻城战和此前的供水匮乏所造成的损失,使得十字军的总人数相比于最初的1.25万人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总的来说,迎战埃及军队的十字军总数大约只是对手的1/3。
遭到意外袭击的埃及军队陷入慌乱之中,在连忙开始迎击之后,他们发现自己受到了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夹击。众多兵士在枪挑剑刺中倒下,而逃往亚实基伦方向的乱军,也被圣吉尔的部队追到海边,纷纷溺亡于海水之中。
在这两座城市递交降书之前,圣吉尔往往是一言不发。但在亚实基伦与阿尔苏夫归顺十字军以后,圣吉尔的发言权肯定大为增长。这样,耶路撒冷的领导权之争又将开始。
游牧的阿拉伯人和突厥人都有在战时携带大量财富的习惯,还会将女眷带到战场上。因此,十字军每次战胜穆斯林军队,都会收获不少财产。8月13日,十字军满载着战利品返回了耶路撒冷。
埃及军队的总司令阿尔·阿布达尔宰相,只得在近卫部队的护送之下逃进了亚实基伦。他并未在此地停留,而是径直乘上港内停泊的埃及船只,连忙返回了开罗。
洛林公爵的幼弟鲍德温,本来也要参加耶路撒冷的攻城战。但在得知圣城已告收复之后,他没有继续前行,而是回到了自己在埃德萨的伯爵领地,继续坚持在自己领地内的战斗。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