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抵抗侵略者波斯
温泉关
目录
第一章 希腊人是谁?
第二章 纷纷建国
第二章 纷纷建国
第三章 抵抗侵略者波斯
第三章 抵抗侵略者波斯
温泉关
第三章 抵抗侵略者波斯
第四章 希波战争以后
第四章 希波战争以后
第四章 希波战争以后
上一页下一页
报告称,波斯军队已经知道了近道的所在,并向驻守在那儿的希腊士兵发起了进攻。
因此,曾经非常险峻的温泉关,现在已经没有那么险峻了。
列奥尼达马上召集了希腊陆上军队的全体指挥官,向他们说明了情况。随后,他说:
关于这场战斗,希罗多德没有做任何描述。因此,我们只能想象。尽管希腊陆军防守顽强,终究不敌密集而来的箭雨。落败的迹象最早应该出现在隘口出口附近。
肩负阻挡敌军的重任,列奥尼达一路向北来到温泉关。此时已过六旬的他心中或许想过不得已就以死相拼吧。
来自波斯的威胁过去以后,希腊人在温泉关竖起了一块纪念碑,上面刻有如下文字:
然而,雅典的重装步兵作为三层加莱船的重要战斗力,几乎都在海上。就算他们悉数上岸迎敌,兵力也不足1万人。薛西斯率领的波斯陆上军队,尽管在与列奥尼达率领的斯巴达“300勇士”的作战中减少了十分之一,依然是一支超过18万人的大军。
总指挥官把去留的决定权交给了各城邦国家的指挥官和他们的士兵,大多数人选择离开温泉关。
最高指挥官的态度难免影响到士兵。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波斯士兵始终无人理会倒在温泉关隘口的希腊阵亡者的尸体。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从斯巴达重装步兵中只挑选了300人前往温泉关。关于这一事实,现代研究者中有人指出,列奥尼达也许从一开始就怀揣壮烈牺牲的想法。我却认为,他或许有这个想法,但绝不是“从一开始就有”。斯巴达战士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绝不让敌人看到自己的脊背。因此对他们来说,战斗非胜即死。
这位东方君主依然不理解。大敌当前,他们非但不惧怕,反而从容不迫地整理自己的仪容。他觉得斯巴达人很可怕。
波斯军队的指挥部调整了第二天的作战战术。
布告是用希腊语写成的,内容如下:
这就是罗马人。再比如亚壁古道,就因为道路上上下下、绕来绕去,他们认为很不合理,于是从百米高处削去面海的悬崖,建成了亚壁古道。尽管他们非常敬仰希腊文明,但是在保留古战场遗迹和方便希腊人出行的选择上,他们毫不犹疑地选择了后者。当然,那时希腊人早已成为罗马帝国的成员。
面对南下的20万波斯大军,迎战的希腊军队加上辅助战斗力量不过1万人,兵力对比是20∶1。在此情形下,列奥尼达依然没有要求自己的国家斯巴达和以雅典为首的其他城邦国家增派兵力。不仅如此,由于温泉关以外还有两条近道,他又从1万人中派出两支1000人的小队,分别防守那两条近道的要冲。
地米斯托克利认为,与其打败敌人的海上军队,不如阻止他们进入海湾与陆上军队会合重要。因此,希腊海军虽然成功地给在暴风雨中已遭严重损失的波斯海上军队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是没有继续扩大这一天的战果。日落前,两军分别返回各自的营地。
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这样写过:“这位高贵的波斯人对战场上勇敢作战的士兵,不论敌我都会表现出敬意,然而此时,他却做出了极为少见的残忍举动。”
公元前480年,列奥尼达成为第一个正面与进犯的波斯大军交锋的希腊武将。对于他来说,温泉关将是决定他生死的地方。
看上去君主专制国领袖薛西斯似乎更民主,而民主政体下的雅典领袖地米斯托克利却不太“民主”。的确,第二次希波战争的两大主角——39岁的薛西斯和44岁的地米斯托克利,不仅分别代表波斯人和希腊人两个不同的民族,彼此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考虑到实际困难无法倒戈时,我建议各位保持中立。对于生活在希腊本土的希腊人来说,这也是对我们莫大的支持。
难道地米斯托克利是希望他们保持中立吗?
所谓种种原因大概是只有斯巴达才有的原因吧。当时,5个监察官担心他父王生不出儿子,于是建议他父王休掉王后另娶他人。
尽管如此,薛西斯依然没有下定决心。作为绝对专制的君主,此人遇事习惯找家臣一起商量,当然,最终决定还是由他来做。也许你会觉得他这样做纯粹是浪费时间,而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给他的评价却是“好人”。
近道逆河流而上,因为是小道,所以不适合大部队通行,但不影响小规模部队的通行。一旦波斯军队通过这条小道到达温泉关隘口的出口,防守温泉关的希腊联军就会受到前后夹攻。
来自塞斯比亚的近500名士兵大概在这天的前半阶段激战中就已经全体阵亡,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是斯巴达的“300勇士”。
这场战斗以斯巴达“300勇士”壮烈牺牲而告终。战斗结束以后,波斯国王说要看看战场,抬腿就走了过去。国王薛西斯九*九*藏*书*网视察了激战后的战场,他最大的愿望是在现场亲自验证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的尸体。
希腊城邦国家联合海军指挥官地米斯托克利致参加波斯军队的爱奥尼亚地区的希腊人:
300个斯巴达人都是已婚的人,并且都已有了儿子。选择他们是因为即使他们英勇牺牲,也不至于断子绝孙。斯巴达战士不会在战斗开始前就想到要壮烈牺牲。因为如果随随便便就牺牲生命,又怎么取得战斗的胜利呢?但是,如果战场上的形势发展需要他们献出生命,他们也会视死如归。

地米斯托克利
列奥尼达接见了波斯国王的使节。他只回答了一句话:

希腊的海上军队是沿优卑亚半岛与阿提卡之间的海峡北上的,因此未遭遇暴风雨,顺利到达亚德米西林的希腊海上军队船只总数据说是271艘。其中,来自雅典的船只147艘,包括从波斯的进攻中成功逃脱的20艘难民船只。来自科林斯的船只40艘,来自斯巴达的船只10艘。余下的来自其他各城邦国家。
根据王位继承排序,第四子列奥尼达被认为继承王位的可能性最小,于是,他和普通斯巴达少年一样,7岁至20岁在以培养士兵为目的的集体生活中长大。
不管怎样,列奥尼达率领斯巴达300勇士和另两个城邦国家的约800名士兵准备在温泉关做最后一搏,以微不足道的兵力迎战18万大军。
在这短短1个月里,地米斯托克利做了这么多事。尽管40岁出头的他正当盛年,这依然让人心生敬佩。
爱奥尼亚的男子汉们,你们正走在背离正义的路上。你们攻打的希腊本土是你们的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波斯军队企图将希腊人变成奴隶,现在,你们和他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这是一条背离正义之路。
在温泉关,敌我双方对峙了4天。终于,薛西斯下定了决心。
首先到达温泉关的是列奥尼达率领的希腊军队。他们没有等很久,敌军也到达了此地。波斯军队离开塞萨洛尼基以后,在希腊中部平坦的地方一路加速南下,经过12天的急行军,很快出现在温泉关。波斯国王薛西斯将指挥部设在距离温泉关山麓不远的一个镇上。
“想取我脑袋,请便。”
于是,地米斯托克利想到了一计。
发生在公元前480年8月的这场战斗——历史上著名的“温泉关之战”,以斯巴达最后一个士兵战死宣告结束。
难道这是地米斯托克利的希望吗?他是在期待敌人阵营中的希腊人倒戈吗?
再说海上。波斯军队在塞萨洛尼基兵分两路,国王率领陆上军队走陆路南下,海上军队在海上一路南下,与此同时希腊联军正一路北上,两军不断接近亚德米西林海角。
这个数字是希腊联军刚到温泉关时以上三个国家的士兵总数。在波斯军队发起的两次总攻中,波斯方面损失2万人,希腊方面损失了2000人。也就是说,希腊方面最初的1万人中已有2000人死在战场上,其中应该有来自斯巴达、塞斯比亚和底比斯的士兵。因此从1400人中减去已经阵亡的士兵数,这个数字必定大幅缩水。
对手让自己率领的波斯军队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士兵。
因此,我奉劝各位阵前倒戈。

温泉关和亚德米西林
但是,我又觉得此时薛西斯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
等候在山路拐角处的斯巴达精锐攻击勇敢、精确。很快,走在狭窄山路上的波斯士兵变成一座座尸山。仅这一天,波斯方面就失去了全部兵力的十分之一,难怪平日里温文尔雅的薛西斯在司令部得知这一消息后勃然大怒。

尽管波斯20万大军已到温泉关,却几乎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所谓说服力就是让他人接受自己想法的能力,不是在尊重并接受他人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妥协寻找合作可能性的能力。
接近150艘的希腊船由地米斯托克利指挥,而反对地米斯托克利担任总指挥官的科林斯也要求自己国家的40艘战船由本国的安德马托斯指挥。
次日,波斯军队在温泉关发起了第二次进攻。
地米斯托克利肖像,梵蒂冈美术馆藏品(梵蒂冈),© Rijksdienst voor het Cultureel Erfgoed/德尔斐神庙锡夫诺斯宝库浮雕、© Bridgeman九_九_藏_书_网
二、历史上著名的“温泉关之战”过去600年后,希腊被罗马帝国吞并。出于罗马人追求合理性的特有精神,他们劈山建路,削去陡峭的山体,拓宽了道路。
斯巴达战士绝不会将自己受伤的指挥官交到敌人手中。
39岁的东方国王是否意识到他的敌人已不再是60岁的斯巴达男人,而是44岁的雅典男人了呢?
在波斯眼里,希腊不过是“一把小麦”。然而,就是这“一把小麦”让“王中之王”的波斯国王蒙受了如此巨大的羞辱。

他向执行任务的两艘雅典战船下达了秘密指令:
说服斯巴达人欧里拜德斯很容易,因为他对担任海军总指挥官一职本来就没有信心。科林斯人安德马托斯在地米斯托克利不厌其烦的劝导下也接受了他的意见,尽管科林斯与雅典互为竞争对手,并且安德马托斯作为熟知海战的将领有丰富的海战经验。在随后的战斗中,这二人成了地米斯托克利最好的搭档。
在敌人的前两次总攻中,300名斯巴达精锐士兵除了一人身负重伤离开战场,其余人都无大碍,这充分证明了斯巴达战士的作战能力。他们的勇敢善战,别说是希腊各城邦国家,即使与当时的陆军强国波斯的士兵相比也毫不逊色。
然而,这天波斯又以彻底失败告终。不仅号称“不死军”的精锐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甚至这支精锐之师的指挥、国王的两个弟弟也变成两具尸体,被抬回了指挥部。这次希腊方面也牺牲了2000人,但是他们连续两次成功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那是一种相当严酷的寄宿生活,甚至缺少人性。一到20岁,他还要经历野蛮至极的达标仪式,在荒山野岭依靠个人的机智和力量生存一个星期,还要杀死一个希洛人,取下他的头颅带回营地。经历过这一切的斯巴达国王大概只有他一人。这就是列奥尼达的前半生。
经过前两次的失败,他们认识到在近身战方面波斯人不是斯巴达军队的对手。因此,波斯军队决定远距离作战,用人海战术让希腊军队在箭雨之下被一个个射死。
列奥尼达接受了这一条件。他是典型的斯巴达人。想必确立斯巴达国体的吕库古知道后,一定对他大加赞赏。
那么,难道地米斯托克利是希望海战爆发时,参加波斯阵营的爱奥尼亚船只消极怠战吗?

他之所以能登上王位,是因为他父王死后,同父异母的兄长克里昂米尼继承了王位,哥哥多莱奥斯对此心怀不满,他离开斯巴达后死在了意大利南部。其后不久,双胞胎中的哥哥也死了。斯巴达有两个国王,兄长克里昂米尼已是两个国王之一,他以列奥尼达娶自己的女儿为妻作为条件,将另一个王位给了他。
就这样,在抵达亚德米西林海域前,统一指挥体系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名义上,欧里拜德斯与安德马托斯分别是希腊海上军队的总指挥官和来自科林斯海上军队的指挥官,但是他们一致同意希腊海上军队的实际总指挥由地米斯托克利担任。指挥体系统一后,地米斯托克利成了事实上的总指挥官。
爱奥尼亚地区位于小亚细亚西岸,而波斯帝国入侵希腊的前哨基地就在萨迪斯,因此,爱奥尼亚人随时都能感受到来自波斯帝国的威胁,因此当波斯和希腊本土发生酣战时,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希腊人不可能保持中立。
同一天,亚德米西林海角外,波斯与希腊海上军队之间也展开了第一场海战。
时年39岁的波斯国王不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他叫来随行的斯巴达人询问,得到如下回答:

更何况,他们让国王的两个弟弟惨死在温泉关。
波斯的海上军队尚未到达亚德米西林海域,就已经遭遇了相当严重的损失。来自埃及的船队不熟悉爱琴海,遭遇暴风雨后或沉入海底或毁损严重,几乎派不上用场了。根据希罗多德的描述,此时,波斯海上军队的1200艘船中有近三分之一脱离了战线。尽管如此,波斯与希腊海上军队的战斗力之比依然高达8∶3。
地米斯托克利另派了两艘雅典战船执行其他任务。
他严令这一切必须于今晚完成。所有人再次表示同意。
我深表赞同。我当然认为砍下头颅示众是极其残忍的行为。
地米斯托克利非常重视统一的指挥体系,他不可能对这种状况坐视不理。在沿优卑亚半岛向亚德米西林北上的途中,他说服了两位同僚。
就这样,波斯陆上军队对战希腊陆上军队、波斯海上军队对战希腊海上军队的酣战在直线距离不足80公里的温泉关隘口和亚德米西林海面于同一天同一时刻爆发。
决定留九*九*藏*书*网下来的只有斯巴达士兵300人、塞斯比亚士兵700人和底比斯士兵400人,共计1400人。
当然也不是。一旦战端开启,必定是一场近距离搏杀,敌我双方的船桨会缠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形下,士兵根本无暇考虑如何消极怠战。
地米斯托克利得知温泉关的战果后,马上撤出亚德米西林的时间,大致在8月中旬的话,那么距离萨拉米斯海战仅有1个月时间。
他说:“我们失去了温泉关要冲,已无法阻挡波斯军队继续南下,因此,接下来的决战将在海上展开。”
尽管看到敌军规模惊人,希腊军队的将士没有出现丝毫慌乱。非但如此,根据波斯侦察兵带回的近距离侦察结果,在希腊阵营内,士兵们正专心致志地整理各自的头发,看不出有一丝恐惧。
异乡的人啊,请告诉斯巴达人,为了我们热爱的祖国而献出生命的我们长眠于此。
这天晚上,结束战斗回到指挥部时,列奥尼达接到了一个报告,是来自近道防守部队的报告。
国王一口拒绝,他对监察官介入自己的私生活非常愤怒。但是5个监察官并不气馁,他们自认为是斯巴达国体的真正守护者。于是他们提出,既然国王不肯休妻,那就纳妾吧。
他认为波斯陆上军队已经成功突破温泉关,而敌方海上军队向陆上军队提供补给后一定也会南下。他判断敌人海上军队南下的航线应该在优卑亚半岛靠爱琴海一侧的海面,因为这里大型船队更容易通过。此时还是盛夏,他知道敌人船队必定随时靠岸以补充淡水。
绝对不是。
我们一定会留下,但是,我不阻止想走的人。在现在这种形势下,撤离并不可耻。但是,如果决定离开,必须马上动身,必须在敌人尚未出现前离开。明天我们将在这里做最后一搏。
正因如此,即将迎战波斯军队的希腊联军决定,由列奥尼达率领陆上军队在温泉关抗击敌人,同时由地米斯托克利率领海上军队在附近的亚德米西林湾阻击敌人。

克里昂米尼出生不久,王后也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多莱奥斯。接着,王后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就这样,4天过去了。
这一年,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已经60岁了。普通的斯巴达士兵一到60岁就退役了,但是,肩负指挥军队之职责的斯巴达国王没有退役年龄。
波斯军队有20万人。也许他认为,在温泉关这样的险要之地,企图以量取胜的波斯军队很难发挥他们的优势。
站在波斯国王薛西斯的立场上,只要想一想爱奥尼亚海军有可能全体倒戈,他一定会担心得寝食难安吧。
也许他认为在狭窄险峻的山路上作战,需要的不是“量”而是“质”。也许他认为,只要是精锐,无须太多士兵就可以与敌人抗衡。人数少意味着在战斗中可以做到灵活多变。斯巴达重装步兵从小接受训练,这方面的能力已是至臻至强。
这句话成为一句名言,一直流传到后世。后世的人一听说斯巴达战士,条件反射似的脱口而出的就是这句话。
一、从波斯军队的位置看在左侧、从希腊军队的位置看在右侧的河流,经过2500年的时间向北移动了1公里以上。因此,陡峭的悬崖看上去和缓了许多。
国王列奥尼达是指挥官,他需要了解战斗形势,寻找反击的机会,也需要身先士卒以鼓舞士气。他冒着密集的箭雨探头查看战况,不料身上中了好几支箭。

更何况,他们让波斯军队被困温泉关长达一星期,尽管希腊联军的兵力只有波斯军队的二十分之一。
也许他认为,无论倒戈还是保持中立抑或消极怠战,劝告一下总没有损失吧。毕竟,为了胜利,任何方法都值得一试。
此外,在公元前480年,波斯军队的补给来自海上,只有通过温泉关,他们才能看到停靠在岸边的船队,得到所需的补给。
更何况,他们让国王的近卫军“不死军”死伤无数。
这就意味着,波斯军队将通过温泉关一路南下。能阻挡波斯军队南下的,在希腊中部只剩下雅典了。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勇敢战斗却未能守住温泉关防线。列奥尼达指挥下的底比斯军队向波斯国王缴械投降,使希腊中部城邦国家中的强国之一底比斯如今也站到了波斯阵营之中。
39岁的波斯国王久久俯视着这位年过六旬、胆敢挑战“王中之王”的斯巴达国王的遗体,然后下令砍下他的头颅挂在矛尖上,在全体波斯士兵面前示众。
“放下武器,各回各家。”
指挥温泉关战斗的毕竟是列奥尼达,人们很难预计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而且,战斗结果本来就很难预料。地米斯托克利决定不受温泉关战况的影响,按原计划在亚德米西林海面与希腊海上军队决战。

列奥尼达
www.99lib.net
一、离开联合海军船队,沿优卑亚半岛爱琴海一侧南下。
以地米斯托克利的性格,他不是一个静静坐在扑克牌桌前一心一意和对手打心理战的人。他一定常常离开牌桌,又随时带着新的心理战术回到牌桌前。可以肯定,一旦与他为敌,他必定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
尽管如此,波斯国王并没有改变战术,他依然决定用优势兵力强行突破温泉关。第二天,他向希腊军指挥部派去了特使。特使穿着东方风格的漂亮服装,向列奥尼达传达了国王的意思。
波斯帝国没有海运传统,海上战斗力只能依赖帝国统治下的其他民族。最受国王器重的腓尼基海上军队虽然熟知东地中海,却不了解爱琴海。熟悉爱琴海的是来自爱奥尼亚地区的300艘希腊战船。实际上,波斯海上军队离不开希腊本土军队。即使只为补充淡水,来自腓尼基的船队也需要希腊人带路。而海上战事一旦爆发,战场就在爱琴海上。
到了21世纪的现在,站在温泉关之上,很难想象2500年前那场战斗的悲壮场景。理由至少有二:
首席将军是10位将军之首,类似危机管理内阁的首相,任期1年。后来,在共和政体时代,罗马曾经采用过临时独裁制度,或许就模仿了雅典此时的做法。

不管有多少士兵坠入深渊,国王也绝不改初衷。他决定无论损失多大,也要拿下温泉关。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波斯军队射出的箭雨落在希腊士兵的头上、身上、前后左右。
如果这一天希腊军在隘口的布阵分为前卫、中路和后卫三个部分的话,那么可以认为,底比斯的400名士兵作为后卫,防守区域在隘口出口附近。
不足800人的希腊士兵不仅受到连续不断的、来自前后左右的箭雨的威胁,更要命的是他们还要躲避来自峭壁之上如骤雨般落下的飞箭,根本无法施展近身战。一旦倒下,他们甚至来不及出声就死在蜂拥而至的波斯士兵的剑下。
同一天在亚德米西林,地米斯托克利结束与波斯海上军队的战斗,回到了营地。负责侦察的士兵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向他汇报了温泉关的战斗结果。随即,他决定采取下一步行动。
可以说“非胜即死”是一种哲学思想。在这场战斗中,斯巴达战士自始至终贯彻了这一思想。壮烈牺牲的列奥尼达和他率领的斯巴达“300勇士”可谓典型的斯巴达战士。
在扑克游戏中,握有一手好牌未必一定会赢,拿一手不太好的牌也不一定会输。只要成功地让对方变得疑心重重,让对方变得畏手畏脚,就会有胜算。
二、在可补充淡水的所有地方登陆,在泉水旁醒目处张贴布告。
然而,地米斯托克利的真正用意并非在此。他只是想让波斯国王薛西斯看到自己写的布告,因为薛西斯看到这个布告后可能会对来自爱奥尼亚地区的300艘战船心生猜疑。
希腊人在家门口作战,因此占较大的优势。
列奥尼达像(德摩比利),© Stephen Frink Collection/Alamy Stock Photos
希腊城邦国家重装步兵的盾呈圆形,面积较大,非常结实。箭射到盾上会反弹回去,射箭数量少难见效果。因此,波斯国王下令万箭齐发,箭矢犹如倾盆大雨砸向希腊士兵。
如果现状使你既不能倒戈又无法保持中立,也不是没有可能回到正确道路上来。路,还有一条。
在罗马时代,温泉关是自北向南通往雅典的主干道。所以,罗马帝国选择修建温泉关山路而非保存古战场遗迹无可厚非。但此时,波斯军队只要过不了这条路,就无法进入希腊。

波斯军队从色萨利地区南下而来。对他们来说,温泉关无疑是一个会妨碍他们顺利进入阿提卡地区的关卡。
公元前480年,地米斯托克利主动请缨,坐上了首席将军的位置。
这一天,在温泉关,入侵希腊的波斯军队最高司令官薛西斯没有和前两次一样留在司令部等候战斗结果。他命人将国王的宝座搬到隘口入口附近。宝座是用纯金打造的,国王走到哪里就要带到哪里。他要上前线,目的是让士兵知道国王亲自督战,以此鼓舞士气。
因此这一年,希腊城邦国家联合海军有了三个总指挥官。
列奥尼达身负重伤,动弹不得。士兵们为保护国王改变了阵形。他们以列奥尼达为中心围成了一个圆,却为波斯军队创造了极好的机会,越来越多的箭落到了这个牢固的圆阵中。
也许这就是让这位39岁的国王忘记自己高贵的九_九_藏_书_网身份,做出野蛮之举的原因吧。
因为波斯军队已发现近道的位置,波斯国王薛西斯决定采用前后夹击的方法攻打希腊联军。他下令从近道包抄希腊军队,在天色未明之前出发。
底比斯400名士兵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率先投降了,总指挥官里列奥尼达对此却毫不知情。
率领希腊海上军队的总指挥官是斯巴达的欧里拜德斯。前面已经介绍过,这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尽管斯巴达方面参战船只只有10艘。
温泉关隘口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但是因为道路曲折多弯,实际长度超过10公里。两侧都是悬崖,站在南下的波斯军队一侧,左侧的悬崖下面是一条河,右侧的悬崖是陡峭的山体,犹如刀劈过一般。山路蜿蜒曲折,宽度就是两个悬崖间的距离。要通过这里,着实需要勇气。
那么,地米斯托克利究竟在期待什么呢?
这样一来,波斯国王想轻而易举地通过温泉关隘口的希望落空了。
于是,深爱王后的国王有了侧室,这个女人很快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克里昂米尼。
也许负责攻打这一阵地的波斯指挥官在发起进攻的同时,向希腊联军发起了喊话:“只要投降即可回家。”
既然列奥尼达回答说“想取我脑袋,请便”,那就去取吧。薛西斯决定第二天一早发起总攻。
地米斯托克利在亚德米西林海面随时关注着温泉关的战况。为了及时掌握温泉关战场的情况,他派不少侦察士兵不间断地向他报告,因此,他十分清楚温泉关战场上的形势变化。他很遗憾,原本计划只要坚持两个月或许就能成功的链式防守战术仅仅一星期就以失败告终。但是,他没有时间感伤,因为他还要指挥希腊海上军队彻底阻止波斯海上军队登陆希腊。
我甚至想,如果此时的他早早意识到这一点,也许后来也不会变成“多疑之人”了。
全体指挥官一致表示同意。于是,地米斯托克利下达了指示:
当然不是。一个多月以后发生在萨拉米斯海面的海战中,离开波斯海上军队加入希腊阵线的船只只有6艘,是波斯阵营中的希腊参战战船300艘中的区区6艘。
在波斯海上军队注意到我们撤退之前,要尽最大可能拉开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为此,今晚营地所有帐篷前都要点起火把,让对方误以为我们的士兵都在睡觉。同时,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所有船只通过优卑亚海峡南下,因为走这条航线无须经过敌船停泊的港口。
第二天,波斯军队各部指挥官按照国王的命令,让尽可能多的波斯士兵出现在温泉关山顶,只为了让等候在山顶入口的希腊士兵看到。当然,他们提醒士兵不要进入对方的弓箭射程之内。这是波斯国王向希腊发起的挑衅,其目的是震慑希腊士兵。他希望希腊士兵看到如此规模的大军心生惧意,弃械逃跑或投降。
那就是当波斯与希腊的海上军队发生交战之时,站在波斯阵营参战的你们,请想一想10年前的第一次希波战争。那是生活在爱奥尼亚地区的希腊人发起的反抗波斯的战争。所以,作为希腊人,你们迫不得已参加战斗的时候,只要消极怠战就是回到正确的道路上了。
不管怎样,来自底比斯的400名士兵脱离了战场。结果,希腊联军只剩下斯巴达的近300名士兵和塞斯比亚约500名士兵,合计不足800人。
这天,波斯国王投入了国王的近卫军1万人的“不死军”。率领这支波斯精锐之师投入战斗的是国王的两个弟弟。

得知温泉关的战果后,他决定离开亚德米西林。在返回雅典的船上,这位44岁的雅典男人思考了以下战略问题。
斯巴达战士以质朴和刚健为宗旨,纪律严明。只有一件事他们可以自己决定,那就是头发。他们大多长发及肩,喜欢不时整理,保持干净漂亮。
列奥尼达出身于斯巴达两个世袭王族之一。因为种种原因,在继承王位的排序中,他的排位过于靠后。因此,与排序靠前的其他亲属不同,后者接受的是帝王教育,而他接受了和普通斯巴达少年相同的教育。
找出列奥尼达的尸体并不难,因为他的尸体就在死去的斯巴达士兵中间。
波斯军队试图以人数取胜,一举击败对方。然而,第一次进攻以波斯军队的完败告终,波斯方面阵亡士兵多达2万人。
不管怎样,这一年,城邦国家雅典的命运就掌握在地米斯托克利的手中。在军事上,他是最高指挥官;在政治上,他是最高领袖。当然,责任也要他一人承担。
他召集希腊联合海上军队的全体指挥官,一五一十地将侦察兵带回来的消息告诉了他们。他认为在这里继续与波斯海上军队周旋已无必要,遂下令让全体海上军队撤离此地,南下前往萨拉米斯湾。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