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顾茅庐的真相
2、加入一个杀人团伙
目录
开篇 华丽的智慧
第一章 边荒侠影
第一章 边荒侠影
第一章 边荒侠影
第二章 杀猪仔传奇
第二章 杀猪仔传奇
第三章 董卓智商不靠谱
第三章 董卓智商不靠谱
第三章 董卓智商不靠谱
第四章 刘备的青葱岁月
第四章 刘备的青葱岁月
第五章 江湖一夜情
第五章 江湖一夜情
第六章 三侠客
第六章 三侠客
第七章 飞将军的爱情
第七章 飞将军的爱情
第八章 柿子软了
第八章 柿子软了
第九章 江湖除名风云榜
第九章 江湖除名风云榜
第十章 骑士的绝响
第十章 骑士的绝响
第十一章 三顾茅庐的真相
2、加入一个杀人团伙
第十一章 三顾茅庐的真相
第十二章 孙夫人的爱情
第十二章 孙夫人的爱情
第十三章 刃悬天下
第十三章 刃悬天下
第十四章 激血荆州
第十四章 激血荆州
第十五章 英雄如花落尽
第十五章 英雄如花落尽
第十六章 壮丽的绝响
第十六章 壮丽的绝响
第十六章 壮丽的绝响
尾声 黯淡的落幕
上一页下一页
再者说,如果招一个员工,就要顾三次茅庐,再招第二个员工,你不三顾茅庐,第二个员工岂不觉得亏了?会跟你老板大闹起来的。如果每个员工都要三顾茅庐,那刘备这辈子趁早别干别的了,天天只顾茅庐了。
同样的,如果诸葛亮和刘备的智商比公众高出许多,那么,三顾茅庐就必然要发生。只不过,这个茅庐在发生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巨大的前提。
从常识上来看,当荆州的气氛惭惭紧张起来,战争行将爆发之时,诸葛亮不可能跟死猪一样,没有任何反应的。
诸葛亮道:“也未必,至少老板说出来,如缓释一下心里的压力。”
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竖起一根头,说出他的解决方案。当时刘备就腾的一声跳起来,怔愕在当场。
如果刘备和诸葛亮的智商,能够与公众平齐,那么,三顾茅庐就不会发生。
当然,他派了司马徵和徐庶,去刘备那里替他做宣传,事先炒作他。可这也九九藏书不能保证刘备就非要三顾茅庐不可。刘备这辈子,除了曹操,任何人都不会放在眼里。再者说了,刘备也是个深明人情世故的智谋者,他必然会想,如果三顾了茅庐,却请来一个图有虚名的人,这可咋个整?那刘备趁早别混了。
全面的事件,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当曹操稳固了自己的地盘之后,诸葛亮就坐不住了,他在屋子里团团打转,不行,战争的中心,正犹如暴风雨一般,向着荆州徐徐推进,如果不马上行动,等到数量以百万计的杀人团伙来到,到时候你跟谁说理去?那些大头兵大字也不识一个,就知道轮刀子砍活人。不行,我可是诸葛亮啊,不能让人随便砍。我必须出山,加入一个杀人团伙。
这个问题就是:假如刘备心情不好,又或是手头上事多,没功夫陪诸葛亮玩三顾茅庐,那诸葛亮他咋个办?难道他这辈子,就这么趴在南阳诸葛庐,死宅在家里不出门了吗www.99lib•net
这个前提就是,诸葛亮一定要到刘备面前,秀一秀他的智识谋略。刘备是识货之人,一旦发现诸葛亮,那么诸葛亮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回家关上门睡觉,等着刘备三顾茅庐就行了。
“小事?”刘备眼珠子咕嘟一声,鼓出了眼珠,“哎,我说你这个服务生,年轻人注意不要乱讲话,当心大风把你的舌头吹掉。我说的这个问题,天下还没人能够解决得了。”
“也对。”刘备以为然,就说道:“荆州的太平日子,马上要结束了,曹操那王八蛋,他可是说来就来啊。要打仗,就需要足够的士兵,可是我研究这荆州的居民,发现最多只能征召十万士兵,数量远远不够,不够曹操打的啊。”
加入哪个杀人团伙呢?去曹操那里,那边的人才满山遍野,挤得水泄不通,我去了也难以出头。最好是加入刘备这个杀人团伙,小公司啊,到那里混个总裁啥的,最容易不过的了99lib•net
正因为诸葛亮说出这番话,才让刘备马上意识到,这世上,还存在着一个比他和曹操加起来更具智慧的人。
可问题是,刘备这个杀人团伙,能够支撑到今天,那是因为他们有料,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范例。拜托了司马徵、徐庶去忽悠他,可是这俩活宝不给力,根本不见什么效果。
提出这个问题,是对诸葛亮的智慧,做一个公正的评价。
如果他有反应,又会如何一个反应法?
诸葛亮之智,是中国文化中固化的组织成份,连乡下喂猪的憨厚农民,都知道诸葛亮之名。可是在史学家眼里的诸葛亮,明显有点缺心眼。
以诸葛亮的才智,不可能不知道荆州的太平时日已经结束了。曹操稳固了自己的地盘,马上就会对荆州用兵,届时战火燃起,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到时候跑路都来不及,遑论平定天下了。而照史家的描述,当刘备找到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却天天出门遛弯,根九-九-藏-书-网本就没考虑过这事。如果刘备去了一次没遇上,此后再也不去了。又或是刘备压根就没去过,那诸葛亮岂不是废了?
“不,有一个。我能解决。”诸葛亮说。
刘备道:“你个服务生问这么多干什么?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诸葛亮来到刘备这里,递交求职简历。刘备一看,噢,来了个求职的,正好缺个调酒的服务生,就让他来吧。于是诸葛亮就在心里默唱着:“治大国那么呼嗨,烹小鲜那么呼嗨,治大国如烹小鲜,呼儿嗨吆……”就无证上岗,开始调起酒来。这时候刘备宴席,请来杂七杂八的怪人,让诸葛亮调酒。诸葛亮一边调,一边问:“老板,看你眉头不展,啥事让你这么愁啊?”
而这个人,此时就在他的眼前。
刘备心眼太多,想忽悠这家伙来三顾茅庐,那只有……只有我自己过去,递交求职简历了。于是,《魏略》所记载的事情,就必然的发生了。
这样一分析,我们就明白了,http://www.99lib.net被史家贬斥为小道消息的《魏略》,和三顾茅庐都存在。诸葛亮确曾去刘备那里,递交过求职简历,而刘备也千真万确的,三顾过茅庐。
简单的一个三顾茅庐,这个美好的传说,是建立诸葛亮缺心眼、刘备心眼不用的良好基础之上。
非发生不可。如果这事不发生,刘备见不到真货,无法正确估量诸葛亮的实用价值,决不会冒巨大的经营风险,三顾什么茅庐的。
没有这个过程,刘备决不会行动,决不会去顾什么茅庐。只有在这个前提发生之后,诸葛亮才胜券在握,高卧隆中,而刘备也才会哭着喊着,趴在诸葛亮门前苦苦哀求,打死也不肯走。
有一个问题,被古往今来的史家们忽略了。
诸葛亮笑道:“我以为什么难事呢,原来是这么件小事。”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