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最后的挽歌
8、夜半歌声
目录
第一章 人生从四十八岁开始
第一章 人生从四十八岁开始
第二章 楚国战队闪亮登场
第二章 楚国战队闪亮登场
第二章 楚国战队闪亮登场
第三章 刘邦项羽的蜜月期
第三章 刘邦项羽的蜜月期
第四章 西进序曲
第四章 西进序曲
第四章 西进序曲
第五章 权力游戏
第五章 权力游戏
第六章 再战天下
第六章 再战天下
第六章 再战天下
第七章 战神无敌
第七章 战神无敌
第八章 生死暗算
第八章 生死暗算
第九章 东奔西走
第九章 东奔西走
第十章 最后的挽歌
第十章 最后的挽歌
8、夜半歌声
上一页下一页
“九里山前做战场,牧童捡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项羽终结之战,首先有个小小的热身赛,赛场就在九里山。
但项羽的中军帐,在歌声抵达不到的军营深处,这又该怎么办?
腹背受敌,项羽陷入绝境之中。这时候的他,可怜到了无以复加,由于老巢被端,后方失陷,楚军已经无所依凭。正所谓孤军难立,无奈之下,他率了楚国的军政官吏,携带大量的贵重物资,向东南方向撤退。这时候的楚国,形同于消亡,项羽成为了流失军政权,危机重重,困苦艰难。
但是项它可不这么认为,而且项它甫出,就击溃了邀战的齐军。楚军大喜而狂追,结果,九里山下,伏兵四起,把楚军通通包了饺子。楚柱国项它,被韩信捉了俘虏。
垒前九_九_藏_书_网士兵的士气,受到了不可修复的挫伤。
这时候张良出来说:“这事好办,咱们不是有潜伏的内线项伯吗,让项伯把项羽叫出来。”
行至垓下地区,项羽停下来,找来大将季布、钟离昧商量,大家一致认为,垓下这个地方蛮好,地势险要,可以构筑工事以备防御,借机整顿军备,恢复士气,以期与汉军展开决战。于是项羽将十万楚军一分为三,季布统一队兵马,屯于垓下西侧与南侧。钟离昧统一队兵马,屯于垓下东部及北部。项羽自率主力军,在垓下做九_九_藏_书_网定向游转。
楚汉时代的攻战技术比较落后——这个意思就是说,相比于攻垒技术,当时的营垒是很坚固、很难打破的。在刘邦与项羽的交手之中,一旦失利,刘邦的做法就是迅速逃入营垒之中。一旦逃进去,项羽就无计可施。现在项羽也学了刘邦的缩头术,让刘邦看得咯咯直乐。
所以这个夜半歌声,实际上并非是唱给垒前士兵们听的。汉军所希望的听众,只是项羽一个人。
大战在即,刘邦将全部的军事指挥权移交给韩信,并提出要求,务须一战而歼灭项羽。于是韩信以将军孔熙为左路,以费将军陈贺为右路,韩信自统主力,于中路展开主攻。刘邦跟在韩信的屁股后面督战,刘邦的后面还跟着周勃等人。愤怒的项羽冲出营垒,与昔日手九*九*藏*书*网下的仪仗队员展开激烈交火。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骁勇善战的项羽,这时候却疲软无力,被韩信打得一退再退,最后彻底退回营垒之中,闭关不出,拒绝再战。
项羽不肯出来,怎么办呢?
“怎么个叫法?”
公元前202年十月下旬,这一年刘邦五十五岁,距离他生命的终点,只剩下六个年头了。他最渴望的就是,在自己退出人生舞台之前,先行把刚刚三十一岁的项羽打回娘胎。于是刘邦项羽,各率十万兵马,对峙于淮阳地区。韩信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突然南下,兵至九里山,向楚军邀战。
“四面楚歌!”
于是项伯应时出场,他负有重大使命,必须要让项羽听到这四面八方的夜半楚歌!
但受到挫伤的,只是前线士兵的锐气,营中深处并没有受到丝毫影九-九-藏-书-网响。因为当时没有扩音装置,垒外的歌声,丝丝缕缕,最多只能透入营垒的边缘,再往前就危险了。大嗓门的歌手,说不定被黑暗中一箭射来,当场穿喉,这就划不来了。
趁此机会,商贩灌婴的机动骑兵迅速向彭城移动,一举打破彭城,端掉了项羽的老巢。而后齐军在江苏北、安徽北及河南东一带跑来蹿去,兵锋直插项羽主力军的侧背。
得知消息,汉军、齐军、梁军及九江军纷纷赶往垓下,要参加这场规模庞大的盛宴。联军的布置是:齐军韩信驻于垓下东北地区,这实际上是韩信故意的,为了救他的老伙计钟离昧。淮南王英布的九江兵,驻于垓下的西南地区,正对着大将季布,这也是故意的,英布和季布也有秘密的关系,拦在季布的面前,就是为了放季布一条生路。梁王
九九藏书
彭越指挥的梁军,驻于垓下的北部地区,以为一支机动的有生力量。
项羽这边,兵困垓下,兵少食乏,处境非常险恶。前线坚守营垒的士兵,每日黄昏,战事止息时,就能听到四周传来的楚歌之声。这歌声勾起了士兵的思乡情结,唤醒了他们心中美好的愿望——哪个浑账王八蛋,把他们从温暖的家中强拖到战场上来,与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生死血拼?这所谓的帝王基业,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说到这个“四面楚歌”,它已经构成传统文化中的固定成语,表示众叛亲离的意思。据史料记载,张良建议,以楚方投降过来的人,和汉军中善唱歌者,组成文艺宣传队,每夜围绕着楚营,不停地唱楚词楚歌。
项羽腾不出手对付韩信,就派楚上柱国项它出场,可怜项它名不见经传,哪里能是韩信的对手?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