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人不满的封王拜将
这张牌不得不打
目录
第一章 草莽起家的那些事
第二章 天下大乱,有他一杯羹
第二章 天下大乱,有他一杯羹
第三章 刘邦手下的“几条枪”
第四章 人人不满的封王拜将
这张牌不得不打
第五章 我刘邦又回来了
第六章 得江山不易
第六章 得江山不易
第七章 折磨人的拉锯战
第八章 笑到最后的人
第九章 平乱封侯
第十章 杯弓蛇影
第十章 杯弓蛇影
第十章 杯弓蛇影
第十一章 历史的B面
第十一章 历史的B面
第十二章 楚汉英雄
上一页下一页
“好吧,我就让他做个将军。不过你要知道,这可是看在你的面子上。”
韩信向刘邦阐述了自己对赢得竞争的关键要素分析后,即提出了实施方案第一步:“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
刘邦的坦率使韩信得以快速切入主题:“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不过我曾经也在他的帐下待过,对他的为人也略知一二。”
众将听说要拜大将军,都很乐呵,个个都以为主角是自己呢。等到任命大将时,全军都傻了眼:被任命的竟是韩信这小子,甚至有的都没听说过这人。
“那就任命他做大将军好了。”
可以忍受胯下之辱的小人很多,可以忍受胯下之辱的大丈夫,却只有韩信一个。
论资排辈,这个习惯延续了很多年,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有“遗毒未清”,所以往往新一代的领导人出场的时候一时难于撑开局面,倒是可以学一学韩信拜将之举。
父母都没了,家里自然贫困。但韩信却喜欢读书,熟演兵法,可谓胸怀大志,但也好逸恶劳,基本上没什么生活来源,不得已时就到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这样的生活状态,甭说当时的街坊邻居看不起,就算搁到现代,也是要遭人白眼的。
关于对领导者激励人才能力的分析,韩信既表达了自己对项羽的判断,也向刘邦传递了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
言归正传,任命韩信的仪式一结束,刘邦便开始对这位少将军进行即时测评。
勇冠天下的项羽或许认为,带兵打仗的将领多一个、少一个,对自己的团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大不了自己可以亲历亲为。
刘邦是当时的“汉中王”,王权至上,他的命令是不会有人不听的,于是韩信就抓住了这一点,在拜将之礼上大做文章,以此威慑三军将士,给人的感觉是“韩信从此为将,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韩信开始阐述何为决定组织成败的关键成功要素,并分析、比较了刘邦与项羽在这些关键成功要素上的表现。
同时,项羽管理团队的公平性也受到了韩信的质疑:“项羽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诸侯们都愤愤不平。”
刘邦在开始之初,虽然暂时委屈地接受了项羽册封的刘邦,火烧栈道,信誓旦旦地说永不逐鹿中原了,殊不知刘邦就是在韬光养晦、养精蓄锐,等待一举击败项羽的那一天。
当被提去杀头的那一刻,韩信突然狂呼道:“汉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何杀壮士?”
项羽是个贵族,也很亲民,对下属温和,关心他们的疾苦。话说到这里,至少项羽在将士关系管理方面,应该是一位称职的领导者。能够得到大多数普通士兵的认同,这也是很多个人英雄主义领导者的共同特点。
正所谓“欲正纪,先立威”,想要正军纪,必先立军威,若是韩信立不了军威,在三军将士面前毫无威信可言,众将士对其视若无睹,那还正什么军纪?带什么兵?
刘邦心想:拜皇帝也没这么麻烦过。事已至此,咱也豁出去了,搁下这张老脸,且看看到底封的是英雄还是狗熊!于是答应了萧何的要求。
两人达成共识之后,自然就谈到了一个问题:谁是挡在我们面前的拦路虎?
99lib•net但是,到了对关键将领进行激励时,项羽的方式就出了问题——“可等到有的人立下战功,该加封进爵时,他却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得失去了棱角,舍不得给人。”对占据重要管理岗位的将领的激励,领导者仅仅是摆出亲民的姿态肯定是不够的。关键将领更需要的是领导对其能力的认可,并给予与其战绩相匹配的奖励。
夏侯婴一听,马上命令停止斩首,一看是韩信,就跟他聊起来了(原来刑场也是谈心的好场所)。一番沟通之后,夏侯婴对韩信佩服得不得了,立即就去报告汉王,建议重用韩信。
萧何这一走不要紧,立刻就有人报告刘邦说,不好了,丞相萧何也逃跑了!刘邦这个气啊:萧何这小子,平时里搜肠刮肚地给我出主意,想不到竟是个背信弃义之人!
韩信说:“项羽对人态度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生病的人,心疼得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
“大王明鉴。”
夏侯婴将这十四人押赴刑场。说来也怪,明明是韩信惹出的祸,竟先杀了其他十三人,罪魁到最后才杀。不过或许也正因为如此,韩信才有机会理清思路,进行最后的申辩。
项羽过于关注每次战争的胜利,力求每次战争都赢得酣畅淋漓。破城之后又要屠城,不能够从民众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如果将夺取天下作为战争的目标,则必须考虑这一点,因为满足民众的需求是真正实现统一的基础。
韩信的这两个判断都得到了刘邦的认可。面对韩信提出的问题,刘邦的回答很干脆:“当然。”这实在没啥好隐瞒的。
当时,刘邦的部队在去南郑的路上逃跑了几十号人。别看个个都是五大三粗的大汉,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都没当过逃兵,那是因为觉得跟刘邦走有前途。可此一时彼一时,霸王项羽嘴巴一张,刘邦就得带着大部队去穷乡僻壤安营扎寨。何苦跟着到小地方受穷呢,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作为新人,韩信又没啥背景,就先在大将夏侯婴手下办事,当仓库管理员。
韩信年少时代的生活已无从说起,只知道自小父母双亡,连为母亲下葬的地皮都没有,最后只得埋在荒草萋萋的高冈上。
“大王,那些人多一个不算多,少一个不算少;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再找不出第二个。”刚才一副笑脸的萧何,此刻一脸的严肃,“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他;可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共计大事的人了。大王,这全看您怎么决策了。”
韩信这一番肺腑之言把刘邦说得心花怒放,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指日下关东。
至此,刘邦与韩信就“最大的敌人”问题达成共识:与项羽争夺天下!
项羽没有根据将领的贡献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给予封赏,违背了以技能与战绩表现为核心依据的激励原则,必然引起部分将领的不满。
他见在项羽手下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便在刘邦入蜀之际前去投靠。
小小库管竟敢非议大王我,统统拉出去斩啦!刘邦也不是吃素的,堂堂“关中王”,哪能让人背后说闲话。于是就要将这十四九-九-藏-书-网个喝醉酒的人一律处死,并派夏侯婴做监斩官。
在分析项羽时,韩信对他的个人魅力作出了充分的肯定:“项羽确实威猛过人,震怒一声吼,下边千八百的兵没一个敢动的。”
作为当时众多诸侯中的一员,刘邦心里的真正目标是什么?是安于现状、偏安一隅,还是逐鹿中原、一统天下呢?这是任何领导者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所有战略举措都需要战略目标来驱动,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体系就存在逻辑断层;而缺乏战略导向的管理体系必然存在致命隐患。
其实无论是不是新人出场,做好一项管理,管理者都应该“先立威,后正纪”,立威的目的在于让下属臣服,让人心一致,有了这样的条件,再定下规章制度、奖罚条例,以后下达命令、开展工作必将事半功倍。
项羽派了三万士兵随从刘邦前往南郑,楚国和诸侯国中因为敬慕而跟随他的就有几万人。其中就有后来大名鼎鼎的淮阴侯韩信。
面谈一开始,刘邦直接切入主题:“丞相多次称道将军,不知将军用什么计策来指教寡人?”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如果仅凭个人魅力而不掌握选贤任能的管理技能,就变成了个人英雄主义,沦为“匹夫之勇”。能够准确地识别人才并安置到恰当的岗位上,是领导者带领团队的关键成功要素。
“追谁?”
韩信自知形单影只,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第一个问题解决后,韩信抛出了第二个问题:“那您估计,在勇猛、强悍、仁厚、兵力这些系数上跟项羽相比,谁厉害?”
刘邦在这方面的技能显然是远远高过项羽。他的奖励手段可谓是既简单又有力度,用韩信的话说,就是“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还有谁会不服呢?”刘邦的这个激励策略可谓屡试不爽,最终刘邦也借此让韩信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
刘邦一听,心上想:这么个小兵,真有这个能耐?不会是忽悠人吧?但萧何也不是吹大泡的人,于是也正正经经地说:“我是要向东边发展,怎么可能一辈子待在这种鬼地方!”
在战争时期,大将是仅次于大王的关键职位,大王与大将之间测评的主题必然是围绕战略问题展开。而,如果韩信不能够通过这次面谈说服刘邦,恐怕刘邦也会毫不含糊地换掉这位大将,不管之前萧何说了多少好话。
传说韩信骑马出了南郑城东门,拐了一个弯儿,向北进入了褒谷。因张良返回关中时,已烧毁了褒斜栈道,道路十分难走,许多地方不得不涉水过河。韩信策马跑着,到了一个地方,忽然被前面一条溪水挡住了去路。这个地方就是今陕西留坝县的马道镇。
刘邦听了夏侯婴的建议,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免去了韩信的死罪,封韩信为治粟都尉,也就是粮仓总管,而不是原先的管理员了。
作为下级,韩信提出这样的问题需要勇气,但又很有必要。这个问题也确实让刘邦不好回答。
眼下这99lib•net情况,韩信琢磨着自己未必会受刘邦看重,虽有萧何多次推荐,可到底成不了事。与其留在此地当一辈子的三等兵,还不如自己去闯呢。于是,便在一个月高夜明的晚上逃走了。
和萧何谈妥之后,刘邦就急着把韩信召来任命。没想到萧何却说:“大王,不是我没事找碴儿,您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叫唤小孩子似的。这怎能让韩信死心塌地地跟您呢?大王决心要任命他,就选个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咱们礼仪完备地来次册封。”
这条溪水,今名西沟,原名寒溪,自西向东注入褒水。平时寒溪水浅,行人可以涉水过河。恰巧这天夜晚,寒溪上游下了一场暴雨,溪中洪水暴涨,韩信到此无法渡过,急得在溪边团团转。
古时候的元帅、将军都以军功论资排辈,而当时的韩信,没有军功,试问在当时的社会、当时的军营,一个没有军功的人来当元帅,有谁会服?
作为领导,承认自己的个人素质不如对手,自是感觉有失面子。但是,作为领导,真实地向下属表达自己对外部环境的判断,又很必要。客观、准确地评估自己与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是制订作战计划的基础。
然而,拜将之前,萧何已经跟刘邦啰唆了半天,当韩信得知这一消息时,也向刘邦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修筑高达九丈的拜将台;二是拜将当日全军将士必须着新衣甲、执新兵器;三是刘邦必须亲手在拜将台上将帅印交到他手上。
刘邦与韩信的话题从人力资源管理转向了战略要旨,探讨两支团队应以何种方式展开竞争,是否满足民众需求的问题。
明确对手,需要智慧,同时也需要敏锐的眼光。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的敌人,不一定就是自己的真正对手。
韩信显然已经为这次面谈做了充分的准备,仅用一句话即与刘邦澄清两个最重要的战略问题:“大王,如今您要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羽吗?”
看韩信并不理会,屠夫又挺过胸脯:“有本事的话,拿剑往爷爷这儿刺;如果不敢,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
刘邦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则更为冷静——韩信的恭维也并不为过:“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刘邦明白获取人心的战略意义,这种做法符合追逐王位的定位,是在按照游戏规则办事。
经过长途跋涉,浩浩荡荡的队伍终于到达了南郑。一帮大兵背井离乡,怎能不想家呀,于是夜夜唱起思乡的歌谣,日日盼着东归的一天。
事实上,在人性方面,刘邦和项羽都有着表里不一的一面:刘邦在落魄的时候,能够两次将自己的孩子推到车下,足见其冷酷无情;项羽身处垓下绝境,却仍然惦记着自己的宠妾、爱驹,足见其侠骨柔情。而到了两人争雄天下的时候,刘邦的表现极其“专业”,完全按照游戏规则来制定竞争策略,最终胜出;而项羽则任性而为,作为一个管理者表现得相当“业余”,结果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
就如同曹操没有将袁绍、刘表、孙策等当时看上去很强大的对手放在眼里,却对刘备非常关注一样,项羽“西楚霸王”的地位也不是99lib•net刘邦将其作为竞争对手的原因,刘邦是对项羽的“个人魅力值与管理技能”等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后,才得出将其作为关键竞争对手的结论。
汉王派人翻仓查库,结果数目相符,斤两不差。刘邦这才知道韩信真的有才,但仍旧相貌取人。加之韩信性情高傲,不善迎奉,依然不予重用。
韩信看见萧丞相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脚上穿的鞋子也因马不停蹄,跑得太快而丢失,光着一双脚丫子,觉得萧何确有爱才之心,不好再说什么,就随萧何返回了南郑。
“哼!逃跑的将领那么多,您没去追一个,偏偏去追什么韩信?”
萧何心里一直对韩信念念不忘,这时听人上报逃跑的人中竟有韩信的名字,真是吃惊不小,如失至宝。顾不得告诉刘邦一声,立即骑了一匹快马,加鞭急驰,去追韩信。
“即使是做将军,他也一定不肯留下。”
韩信千里迢迢来投汉王,仅仅当了个粮仓管理员,心中很是不满,常常爱发牢骚。
也正是由于项羽的这一愚蠢的行径,导致了“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的局面。
过了一两天,萧何突然回来了,前来谒见刘邦。刘邦心里那个高兴哟,可面上一副吃人的样子:“好小子,竟敢逃跑?”
传说韩信当了治粟都尉,并不去向汉王汇报情况。有一天,刘邦忽然命人将韩信叫来,问他现有多少粮草。韩信不假思索,一口就答出了东西南北各库的稻谷、大米、小麦、玉米、草料等具体数字。
这一天,萧何经过库房,听得库前喊声阵阵,库房人员个个手持长戈,虎虎生威。见指挥他们操练阵法的竟是个面生的年轻人,非常惊奇,便上前与之交谈。于是,我们的萧何大人被眼前这位年轻人的雄才伟略给镇住了,“韩信”这个名字从此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要是韩信就此一去不复返,那此后中国的历史或许将会重写。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微妙,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即将在韩信与萧何间得到最生动的演绎,而那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名句,则为这段原本完美的寓言加上了最符合人性的注解。
刘邦很矛盾,但还是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默然良久,最后不得不承认“不如项羽”。
“微臣哪里敢啊,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啦。”萧何笑嘻嘻地说。
虽然韩信并未对作战细节问题侃侃而谈,但可以肯定的是,刘邦高度认同韩信的战略分析,并由大将韩信担任第一执行者。
在这一点上,项羽无论是在态度上,还是在实际待遇上,都做得不够。这应该与项羽对这些岗位,对组织的价值贡献的判断有关系。
“大王既然决意要向东发展,要是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他终究是要逃跑的。”
韩信说:“项羽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
其实,韩信的需求是刘邦不可能满足的,韩信是在追逐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这也使得后来的悲剧结局成为必然。
刘邦根据韩信的建议迈出了楚汉争雄的第一步。在后续的一系列关键战役中,韩信则始终扮演着“终结者”的角色。
韩信的“向东争夺天下”的判断,包括了两个含义:藏书网第一,刘邦关注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第二,刘邦的最终目标是一统天下。
在当时那种“王权至上”的社会,韩信的要求的确极为大胆,表面看来只是虚有其表,在排场上大做文章,细细参详,方知奥妙暗中藏。
这时萧何骑马追赶上来跳下马鞍,双手拉住韩信,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韩都尉怎么不辞而别?你不是胸怀大志,要建功立业吗?今日除了汉王,还有谁能够统一天下?都尉还是跟我一道回去吧!”
而对于刘邦的用人之道,韩信则予以充分的肯定:“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
唯独丞相萧何仍十分留意,听得此情,又召见韩信问话,就对他许诺说,会建议汉王任命他做大将。有了萧何这句话,韩信也不在乎多当几日管仓库的了。但左等右等,竟没了消息。
韩信的最终判断是,项羽“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项羽这种缺乏民众基础的“强大”,必然是暂时的,不能长久。
韩信很明确地界定了个人魅力与管理技能的区别,并阐述了这两个技能对于组织竞争能力的影响。
可以说在这一刻,韩信的命运出现了转折,而从现世所存的资料来看,刘邦得了韩信则成为了历史的转折。
只要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这话放在韩信身上绝对正确。没过几天,韩信就被刘邦身边的红人萧何给相中了。
刘邦能够仅凭萧何推荐而找出一位自己根本没听说过的人来担任大将,足见其用人的魄力。刘邦亲自带兵打仗,屡战屡败,几无胜绩,自己的手下却攻城掠寨、驰骋天下,凸显刘邦使用人才能力的高超。
韩信忍受了胯下之辱,后陈胜、吴广起义反秦,他便去投靠了赵王陈余。但见陈余碌碌无为,不能成大事。在巨鹿之战时,跟随了项羽,此后数次向项羽献计,均未被采纳。
这也正是刘邦不如项羽的地方。但韩信话锋一转——“但却没魄力,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直指问题的核心。
所以,如果在前面加上“如果”则更为恰当。这也说明,韩信本人对刘邦以及当时游戏规则的判断存在失误。
最后,韩信对项羽的激励能力的总结明显带着个人情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妇人之仁啊!”
“韩信。”
有一次,一群恶少当众要羞辱韩信。一个屠夫斜眼瞧着他:“看你长得又高又大,还喜欢带刀佩剑地耍酷,其实是个花架子,孬种!”
有一天,他与其他十三位同事喝醉了酒,指着外面说:“人人都说汉王英明,我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不料被人听见报告了刘邦。
事实上,韩信的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作为一个在血雨腥风中打拼的王位追逐者,刘邦怎会“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呢?在刘邦看来,功臣只是天下城邑的暂时保管者,刘邦会保留在适当的时候收回的权利。
队伍从杜县往南进入蚀地的山谷中。刘邦想起张良临走前,曾劝他把所经过的栈道都烧了,于是等军队一过去,便将陡壁上架起的栈道全部烧掉。一来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羽那颗易怒的心;二来也可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