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目录
第三十三章
上一页下一页
人类常常是一边恋栈着过去,一边坚定地走向未来,永远处在过去与未来交叉的界线上。失落和欢欣共存。尤其是人类和土地的关系,如同儿女和父母的关系。儿女终有一天可能要离开父母自己要去做父母,但相互之间在感情联系上却永远不可能完全割舍,由此而论,就别想用简单的理论和观念来武断地判定这种感情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
另外,高加林虽然回了故乡的土地(当时是被迫的),但我并没有说他就应该永远在这土地上一辈子当农民。小说到此是结束了,但九-九-藏-书-网高加林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在小说结束时结束;而且我为此专门在最后一章标了“并非结局”几个字。
是的,我们最终要彻底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的生活观念和陈旧习俗,填平城乡之间的沟堑。我们今天为之奋斗的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这也是全人类的目标。但是,不要忘记,在这一巨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也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其中就包含着我们将不得不拋弃许多我们曾珍视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永恒的痛苦所在。
藏书网首先应该弄清楚,是谁让高加林们经历那么多折磨或自我折磨走了一个圆圈后不得不又回到了起点?
换一个角度说,高加林为什么就不应该有一点所谓的“恋土情结”?即便这土地给了他痛苦,伹他终究是这土地养育大的,更何况这里有爱他的人,也有他爱的人。他即使想远走高飞而不成,为什么就一定要诅咒土地?如果是这样,那这个人就是精神变态者,而不是一个正常人。任何一个出身于土地的人,都不可能和土地断然决裂。我想,高加林就是真的去了联合国,在精九九藏书网神上也不会和高家村一刀两断。
至于高加林最后那一声沉痛的呼喊,那是人物在特定环境和心境下的真情流露。首先不应该谈论是否应该有这一声呼喊,而应该讨论这声呼喊是真情的流露还是伪饰的矫情。实际上,这声喊叫混含着人物许多复杂的思想情绪,并不像某些偏执的批评从观念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其中主人公的难言之隐一般读者即可体味。
由此,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即如何对待土地——或者说如何对待生息在土地上的劳动大众的问题。
是生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九九藏书因,而不是路遥。作者只是力图真实地记录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根本就没打算(也不可能)按自己的想象去解决高加林们以后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同样应该由不断发展的生活来回答。作者真诚地描绘了生活,并没有“弄虚作假”,同时还率直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认识,这一切就足够了。高加林当时的生活出路,不仅我无法回答,恐怕政治家也未见得有高明的回答。站在今天来阔谈高加林的这一问题当然容易,连街头卖菜的大娘都知道他未必就一定要回到土地上去——何必要摆出九_九_藏_书_网一副事后诸葛亮的架势来郑重“指出”。要是这样来论证作品,除过科幻小说家,所有的作家都属“旧观念”。
《人生》以来,某些评论对我的最主要的责难是所谓“回归土地”的问题。通常的论据就是我让高加林最后又回到了土地上,并且让他手抓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由此,便得到结论,说我让一个叛逆者重新皈依了旧生活,说我有“恋土情结”,说我没有割断旧观念的脐带,等等。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