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蛹成蝶的成长历程
马化腾向右
目录
第一章 化蛹成蝶的成长历程
马化腾向右
第二章 学习能力决定竞争能力
第三章 成功源于正确的选择
第三章 成功源于正确的选择
第四章 在危机中蜕变
第五章 对手越强大,胜利越伟大
第五章 对手越强大,胜利越伟大
第六章 公司真正值钱的是人才
第七章 年轻而睿智的舵手
第七章 年轻而睿智的舵手
第七章 年轻而睿智的舵手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创造了中国网络领域中一个最经典的神话,被视为中国IT界的“风云人物”的马化腾,曾经也是一个青涩的潮州小子。
深圳这个都市给互联网提供了足够契合的开放空间以及良好的人才储备,并且它先人一步的产业环境,加上和香港资本市场相邻,使得马化腾在创办腾讯时吸收到深圳这块土地上诸多精华和灵气。这一地利,成为其成就未来腾讯必不可少的先机条件。
马化腾是深圳当时最大的CFido(通过电话线路连结的BBS网络)站站长,“一网情深”开通之初,张春晖还主动发邮件给马化腾,希望转载一些CFido上的内容,这本是一个双赢的建议,因为当时CFido上的内容很多,而互联网也在快速成长,但由于CFido和互联网之间是两条线,于是没有了下文。
回顾腾讯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假如没有马化腾在苦难中还是坚守希望的气魄,也许腾讯就等不到之后许许多多的发展机遇了,更何谈现在在网络世界中称霸一方呢!

在润迅打工的“小马”

“我们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接着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回忆到那段日子,马化腾欷歔不已。
黄业钧中山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进入黎明网络,腾讯创办后,张志东把黄业钧也拉到了腾讯。黄业钧属于技术狂人,他和吴宵光、陈泱一起负责客户端,其中吴宵光是负责人,黄业钧是技术骨干。黄业钧爱好电影,经常与腾讯创始职员冯磊一起讨论《星球大战》。
最开始创办腾讯的时候,马化腾的产品确是给寻呼台做配套服务。由于曾经在全国最知名的寻呼公司工作过,所以马化腾在各地寻呼台都拥有一些前同事和朋友,这使其一开始能够相对顺利地起步。
幸好在觉得养不起想要卖掉的时候卖不出去,否则没有了QQ腾讯就麻烦了。马化腾每次回想起当时的情形,都会不自觉地笑出来。可是,这种在困难中继续坚持的勇气却不是谁都能有的。
1998年11月,27岁的马化腾创办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对此,马化腾回忆说:“从1998年开始,我就考虑独立创业,却一直没想清楚要做什么,但创业的想法并没有起伏,我知道自己对着迷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做好。我感觉可以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
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加盟,更加夯实了润迅的江山基础。特殊的人力背景造就了这批人在润迅内部特殊的地位,使得这股势力在润迅日后的变革和发展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当时放在桌上,心中别提有多美了。”马化腾回忆当时情景,依然喜不自禁。QQ发展到2000万用户时,这笔钱还没用完。
从1998年起,马化腾就开始考虑独立创业,却一直没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因为他尽管是一个崇尚共享、自由精神的人,却不会单纯强调“我”的价值,他知道团队的意义。即使创业的想法在自己的头脑中起伏着,却因为知道凭借自己一个人没有能力做好,而迟迟没有行动。
腾讯公司,这家在香港股票交易市场上市的内地公司最高市值曾达到1200亿港元,并曾与中国铝业一同进入香港恒生指数。腾讯公司也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市值最高、收入最高、利润最多的公司,它的年利润超过30亿港元。而马化腾确是这个庞大的QQ虚拟帝国的“国王”。
1999年下半年,互联网开始从美国“发烧”到中国,受昔日老网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打算书开始寻找风险投资,最后IDG和盈科数码同意买下公司一部分股份。
吴宵光也是腾讯创办初始就加入的元老级人物,他与马化腾同是CFido的“站友”,在南京大学读天文动力专业,199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深圳市地震局工作。吴宵光与马化腾都爱好天文学和计算机,所以两人很快就熟悉起来。2005年11月起,吴宵光担任互联网业务系统执行副总裁,全面负责互联网各项增值业务。
风险投资公司的人问马化腾: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马九九藏书化腾说以色列的ICQ卖了几千万美元,可他们的用户才有几个。腾讯如今的用户比他们多得多,因此,腾讯是值这个价钱的。就凭这一番话,腾讯幸运地拉来了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和李泽楷旗下盈科数码220万美元的投资。
尽管这样,1995年、1996年前后,深圳的互联网发展态势依然不容小觑的,深圳龙脉在筹建,还有深圳之窗和深圳万用网,更有深圳讯业那样的中国最早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深圳的互联网环境很好,这也为之后深圳互联网一直走在全国互联网行业前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腾讯创业之初的第一项业务是为一些寻呼台做系统集成,几个合伙人既当销售员,又做工程师,忙得不亦乐乎。就在如此的工作环境之下,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到一个以色列人开发的即时聊天工具——ICQ,并立即意识到这个东西很有前景。OICQ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工具,它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多种功能于一身。当用户将OICQ安装在个人电脑上时,它就会嵌入Windows系统,成为桌面上的图标。只要用户每次打开计算机,连接上网络,互联网用户就可借此知道朋友是否在上网并可进行直接交流。
进入大学后,曾经酷爱天文的马化腾在深圳大学却选择了计算机专业。马化腾在校期间,经常利用计算机天赋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比如编一些小程序把学校机房的电脑硬盘锁死,让管理员哭笑不得。马化腾也是各种病毒的克星,普通的病毒他手到擒来,使得机房的老师也经常向他虚心请教。
1998年,马化腾对于开发即时通迅的软件的提议没有引起润迅高层的任何兴趣,因为他们看不到这个小东西的任何前景。据润迅一位中层干部透露:“在当时的讨论中,有人说:‘这东西究竟是收钱依然不收钱?假如不收钱,我做它来干什么?’ ”那时很多人并没有看到,客户资料比现金收入更重要。特别是有忠诚度的客户,商家往往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之后,马化腾的身影便在润迅消失了——他创办了腾讯。
当时,马化腾跟许多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洽谈,可对方的条件都是要求独家买断,对此马化腾十分犹豫,因为他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有一次与深圳电信数据局谈判,对方准备出60万元买断,但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由于双方都不肯让步,因此最终只好告吹。
按照腾讯在香港上市前公布的资料显示,腾讯的个人股东有12人之多,可谓中国互联网界拥有创始人最多的公司了。只是现现在,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已经离开了腾讯,自立门户当老板了。可是,还有两人依旧留在腾讯的管理团队里,可谓是腾讯的“忠臣”,他们确是李海翔和吴宵光。
可是刚开始,这个软件的诞生并没有给马化腾带来多大惊喜。因为,当时像马化腾那样的“拿来主义”在互联网企业中几乎遍地都是。当时国内已经有好几款同类软件,只是都没有打开市场。毫无疑问,OICQ也没有给当时的市场带来多大的惊喜,马化腾想凭OICQ赚钱的想法曾一度几乎破灭。

从ICQ到OICQ再到QQ

2004年6月16日,腾讯控股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挂牌交易。
在新兴互联网市场中淘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腾讯曾险些把开发出的OICQ软件以100万元的价格卖给别人。如今马化腾有点庆幸当初没有贸然行事。因为他知道,要想在互联网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许多很有才华的网络人才往往没有注意这一点而失去了长远机会。而马化腾则最终通过坚守信念,在困难中等到了久违的机遇。
用户飞速增长,软件却卖不到理想的价钱,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
在1999年2月的时候,马化腾把QQ放到互联网上供用户免费使用,大为出乎他意料的是,QQ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发http://www.99lib•net展了500万用户。这让马化腾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在还没有赢利模式的情况下,暴增的用户量使公司股东在激动之余也感到了捉襟见肘的经济压力。

12个股东一起创业

随着润讯的逐渐发展壮大,又推出了全国卫星联网、秘书台及粤港台等一系列服务,这一系列的行动,使润迅迅速成为中国南方寻呼业的知名企业。在润迅最鼎盛的时候,一年有20亿元的收入,毛利超过30%。当时全深圳福利最好的单位非润迅公司莫属,能每天为2万名职员提供真正的“免费午餐”。
你可能并不知道谁是马化腾,但你一定知道QQ和腾讯公司。QQ应该是全球用户最多的一个软件产品,这个产品在全球拥有超过15亿的用户,其中活跃用户超过4.5亿,而到2009年底,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给出的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的总数也不过3.84亿。QQ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使用最多的网络联系方式,一个好的QQ号码就像一个手机靓号,总能得到其他人的羡慕。
当时马化腾虽只是润迅一名普通的工程师,但其他在润迅工作的3年,恰逢是润迅最风光的3年(1995~1998)。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但积累了最早的客户资源,也在管理上得到了启蒙。
凭借小企鹅“QQ”,腾讯一跃成为一家覆盖全网用户的门户网站,马化腾也所以获得了成功。可是,只有马化腾自己知道,QQ的诞生并不轻松。

砸在手里的“小企鹅”

潮州小子闯深圳

由于相对垄断,中国最早的一批寻呼企业过的简直确是天堂般的日子。从事寻呼业的企业一般都有相关的背景,而润迅寻呼又是当时特殊中的特殊。这不仅是指在行业中,其本身就拥有两大特殊背景。
深入骨髓的商业细胞开始在马化腾身上“激活”。当时中国的股市相当红火,于是聪慧的马化腾便和朋友一起开发了针对股民的“股霸卡”,结果这个软件一炮而红,在电子市场甚至卖到断市。与此同时,马化腾在股市收获不小,那时他最精彩的一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1994年,马化腾完成了一次物质上的飞跃,这为其后来独立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腾讯开始探寻即时通讯工具的赢利模式,网络广告开始运用在QQ中。在2000年7月一版新推出的QQ聊天软件中,一个广告条被塞在了QQ聊天的消息接收端当中。尽管网络广告的效果还不错,但由于新增用户太多,几乎每天都会有几十万的QQ用户申请注册,一个月之内就要新增加两台服务器,那点网络广告收入在这些庞大的投入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儒雅而内敛的马化腾是一个有着超凡IT感觉的人,更像是一位斯文学者。1993年从深圳大学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迅,当时的月工资是1100元。多位前润迅的老职员在回忆他们的前同事马化腾时,都用了“没想到”“当年事实上不起眼”如此的词汇来形容。他们的统一描述是小马当年一点都不显山不露水,然而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确是在润迅期间,马化腾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之处。
深圳是互联网领域的先发之地,在继上海、北京互联网接入节点以后,深圳开通的广东省第一个节点——港澳出口。在深圳的诸多第一中,最有价值、影响最深远的当属1996年4月,深圳数据通信局旗下的第一个BBS网站“一网情深”正式开通,这是中国网络上可考的第一个公众BBS。“一网情深”的站长,也确是深圳之窗的作者张春晖,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连马化腾自己都没有想到,到了2000年的时候,只要随便走进一个网吧,聊天工具QQ跳动的企鹅已经成了流行,“我没想到那么多人在网上争着和认识不认识的人聊天,好多人为此刻苦学习打字,真疯狂!”
第一个不得不说它的人力背景。两位创始人一个在电信领域地位卓然,一呼百应,另一个在无线领域有广泛的人脉积累和影响力。两人的联合,使得润迅早期的核心队伍除了法律、财务等专业人士以外,大部分是从中国邮电九-九-藏-书-网系统和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中分流出来的。
在润迅期间,马化腾学到了怎样构建和治理一家规模超过10亿元的公司,怎样在一个新兴市场上获得自己的产业份额,怎样和香港的资本市场取得互动,等等。润迅开阔了马化腾的视野,还为以后马化腾的腾讯提供了最早的客户资源。
直到1999年,马化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把OICQ放到互联网上,并由原来的定向赠送改为免费下载方式,这一举动一下子满足了学生所需,免费下载OICQ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
2000年,进入了OICQ的冬天,也是腾讯的冬天。第一次网络泡沫席卷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腾讯支撑不住了。腾讯的高层曾找过中华网、新浪,想以100万元出售,但是,中华网、新浪的高管层都拒绝了。吃到闭门羹后的腾讯,决定坚守OICQ。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时候AOL公司给腾讯发来律师函。ICQ是AOL的注册商标,所以任何在名称中使用ICQ字样的同类软件都有侵权的危险。AOL要求腾讯把OICQ改名,否则将诉诸法庭。腾讯为了避免和ICQ发生法律冲突,使得原本只是OICQ昵称的QQ,被腾讯高层正式命为OICQ的新名字。
到了2004年的时候,腾讯已经完全摆脱了生存之忧,还形成了三大块业务收入来源:互联网增值业务收入、电信增值收入以及网络广告的收入。随着这三项收入来源持续大幅度攀升,腾讯一举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好在这个时候,有风险投资公司愿意帮助腾讯在香港上市。当时,一个企业融资,要么有核心技术,要么有好的项目。但关于腾讯来说,当时是没有现金资本的,假如一定要讲融资的优势的话,那确是数量可观的QQ用户了。
有前景,可以支撑用户发展,可没有足够的钱买服务器和带宽,这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就算有不错的口碑,可没有资金,也是有力使不出啊。据一位当年腾讯的老职员回忆,1999年11月时公司账上只有1万多元。那段日子关于马化腾来说是一种煎熬。
当时腾讯有接近1亿的注册用户,尽管其中很多用户都有大量的消费需求,但腾讯却苦于没有收费的渠道。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的“二八分账”协议(电信运营商分二成、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分八成),就像一根及时的救命稻草,拯救了当时仍在垂死挣扎的腾讯。
一些“90后”说,自己可以不用手机,不用E-mail,但是万万不能没有QQ,上面有好多好多谈得来的人,有好多好多好玩的游戏……
2008年,腾讯的总市值超过了100亿美元。
马化腾于1993年从深圳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润迅公司,一开始是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后来一直做到了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重要的不是自娱自乐,而在于实用。也正在这一年,他的大学师兄史玉柱开发的“汉卡”软件已经红遍中国,巨人集团名噪一时。从师兄的身上,马化腾得到了启示。
寻呼业是中国通信行业最早开放的子行业之一,润迅在当时的寻呼行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由身为香港互联网与通信业联合会主席的侯东迎和杨军于1992年3月联手打造。他们靠着完整的商业打算书和娴熟的操作能力,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拿到了20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利用这些资金,润迅租到了用于建立发射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设备,从此,润迅快速发展的时代到来了。
1999年2月,腾讯QQ诞生了,这个腾讯公司自主开发的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开启了一个网络时代的神话。
后来腾讯逐渐成了移动梦网的骨干,腾讯通过开通移动QQ业务,发展收费会员,这些会员还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增值服务。在这个业务最辉煌的时候,腾讯占据了移动梦网内容提供商七成的业务份额。
后来马化腾在深圳第一届高交会上,取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这笔投资为公司提供了生存发展下去的基础。也是这届高交会使马化腾了解到,QQ受到了网民极大的欢迎,于是他受到启发,把QQ企鹅授权做成实实在在的商品,www.99lib.net最后取得了成功。由此,腾讯成为了唯一把互联网虚拟产品成功发展为线下实际商品的互联网企业。
2004年,马化腾的个人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6月16日,腾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腾讯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内地互联网企业。
可是,创业绝不是说着玩的事,腾讯也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腾讯的服务器都无处托管。马化腾感到创建一家公司可比写软件复杂多了,但好在他还是有在困难中坚守的勇气。
对于创始职员,贡海星、黄业钧和徐钢武三人,也是值得一提的。
他们分别买下了公司20%的股份,给了腾讯220万美元,有了这笔资金,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这真是救命稻草,拿到风险投资之后,解决了关键性的生存问题。消息传来之后,大家又跳又叫,腾讯小小的办公室霎时间成了欢乐的海洋。
仔细想想,事实上马化腾能成为中国互联网界最具影响力的业界领袖,与他长时间生活和生存的这座都市——深圳有着莫大的关联。
李海翔是张志东在黎明网络的同事,1999年6月1日,他被张志东从黎明网络拉到腾讯。李海翔是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比起不苟言笑的工作狂人张志东,李海翔有趣得多。自2005年12月起,李海翔便担任运营支持系统执行副总裁,负责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关运营支持平台。
随着全新的QQ的上市,马化腾的个人身价也迅速飙升。这个由马化腾在不经意间打造的庞大QQ帝国,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方式,电话、手机、E-mail,还有QQ成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必备的联络工具。
到2006年年底,腾讯的股票市值已经大于“网易+新浪+搜狐”三大门户网站市值的总和。
比如陈晓丹,曾任职于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于1994年加入润迅,后来任业务管理部执行副总裁;潘如柏,曾任职于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在加入润迅之前就已有超过20年的经验,加入润迅后成为业务关系部执行副总裁。
贡海星和马化腾属于世交,他是个疯狂的天文爱好者,在这点上与马化腾有共同的爱好。贡海星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一毕业就被马化腾“连蒙带骗”地拉进了腾讯公司。在腾讯的12位个人股东中,贡海星最为有趣。不过今天的贡海星已经离开了腾讯,他很逍遥地做着对于天文方面的事。贡海星的天文观察设备动辄上万元,腾讯个人股东的身份让贡海星能有经济基础和闲心来享受这份奢侈爱好。在《飞碟探索》等杂志上经常能看到贡海星仰望星空、叩问心灵的文章。
从深圳大学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1998年,马化腾和几个同学成立了自己的软件公司,当时公司很小,主营业务是为其他公司做软件外包。创业之初,马化腾和几位同学一起走过了十分艰难、迷惘的日子。为了能让腾讯存活下来,几位创始者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什么业务都接。做好了软件系统,接下来确是销售,但刚开始不懂市场,经常被人拒之门外。虽然有很多挫折,但他们坚信只要锲而不舍,经过不断的尝试,总会获得用户的接纳。
到2002年,腾讯QQ注册用户达到1.6亿,活跃用户达5000万。该用户群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腾讯QQ也所以成为亚洲最大的即时通信服务网络。
今天,在马化腾的带领下,腾讯已经初步完成了面向在线生活产业模式的业务布局,构建了QQ、qq.com、QQ游戏以及QQ移动手机门户这四大网络平台,分别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网络社区。QQ庞大的受众群体,为QQ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终于在2001年底,腾讯实现了正现金流。2002年,腾讯的净利润比上一年增长了10倍之多,为1.44亿元人民币;2003年,腾讯净利润又比2002年增长了近一倍,为3.38亿元人民币。
腾讯早在创业之初,就开始了其多元化的运营战略,现在的腾讯已经是中国的第四大门户网站,有了QQ幻想、QQ堂,还有了自己的搜索引擎soso.com。
当时,I99lib.netCQ已经席卷全球,却没有中文版。马化腾认为可以做PC机之间的传呼机,要知道在那个时候的中国,别说手机,确是一个BP机,也是很“新潮”的东西。由此,马化腾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确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模仿ICQ的功能和特性,开发出了中文界面的即时通信工具——“网上中文寻呼机”,简称“OICQ”。OICQ是马化腾当年模仿ICQ的一个随兴之作,也是后来QQ的前身。
在国内寻求融资四处碰壁,许多朋友都劝马化腾卖掉QQ,一开始马化腾也有意和一些想购买QQ的公司进行实质性的商谈,但对方的出价都远远低于马化腾的期望值,马化腾发现他们根本就不理解腾讯的技术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因此一连谈了4家都没有成功。最终马化腾决定,把QQ留下,靠自己的力量把它养大。
徐钢武也是腾讯最早的创始人之一。徐钢武是腾讯QQ服务器的负责人,负责服务器端。他寡言、木讷,属于典型的技术人员,不过一旦与其谈论起技术问题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在“胡润IT富豪榜”上,一度马化腾取代李彦宏排名第一,成为IT首富。在首富灿烂光环的背后,谁又能想到,创业之初的马化腾曾经想要卖掉这只未来会下金蛋的企鹅呢?
马化腾1971年10月出生在广东潮阳。1984年,13岁的马化腾随父母定居深圳,此时的马化腾在读初中二年级。进入的是深圳最好的中学——深圳中学。高考之后,马化腾仍然没有离开深圳,而是就近上了深圳大学。在国内,深圳大学尽管只是一所普通的大学,可是地处深圳特区,培养出了许多商界精英,例如产销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江,当然还有马化腾和腾讯的另外3个创始人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
直到马化腾遇到了腾讯的几个创始人,他们都曾在深圳电信、网络界从业多年,几乎是深圳第一批搞互联网的人,这无疑可以在技术和业务层面为腾讯提供很多帮助。于是,“共襄盛举”的“大业”开始了。
从当年的潮州小子,到今天腾讯的掌门人;从到处为QQ找买家,到今天QQ帝国的“国王”;从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到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之一……每一步,他走得都不轻松,但也幸好有这些经历,才造就了今天互联网界的神话——马化腾。
“不能否认,很多事情都离不开运气。”在回忆创业历程时,马化腾并没有首先说起技术或者创意,而是开玩笑似的谈起了自己的幸运,“从没想过一定要开公司当老板,我们几个同学只是想有个机会去发挥所长,最好有一点小回报,仅此而已。”
第二点确是润迅的跨境运营背景。由于当时境外公司被屏蔽,香港的寻呼公司做不了大陆的境内业务,而大陆几家比较大的寻呼公司差不多都只做境内业务。但润迅有它得天独厚的资源,由于有大陆和香港两个老板同时操作,再加上电信系统人脉关系顺畅,于是润迅跨越两边寻呼的独特优势便凸显出来,既可以在境内运营,又能够做深港两地的联呼。润迅以跨境营业为核心竞争力,很快就占领了深圳市场,并向全国迅速蔓延。

坚守中的机遇

不过,2001年年初中国移动公司推出的“移动梦网”服务,解决了腾讯公司的燃眉之急。中国移动的这个创新,拯救了一大批互联网公司,腾讯就属于这批被拯救的互联网公司。
接下来,这个一度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发展了500万用户,这让马化腾在兴奋之余不免担忧起OICQ的生存问题。因为用户量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要不断扩充服务器。当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不堪重负。无奈之下,马化腾到处去蹭别人的服务器用。
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就已经让公司感到财务压力巨大,更别说随着用户人数增多而需要不断扩充的服务器费用了。当时不仅没有资金更新设备,连工作人员的工资也不能保证,被逼无奈的马化腾不得不带领创业团队,四处寻求融资渠道。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