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 讲理
六 宇宙珍稀动物
目录
上部 说史
上部 说史
上部 说史
上部 说史
上部 说史
中部 讲理
中部 讲理
六 宇宙珍稀动物
下部 臆想
上一页下一页
地球真是处在了一个绝佳的位置,离太阳既不近也不远,平均温度是温暖宜人的20多度,而且刚好允许液态水的存在。天文学家把允许液态水存在的区域称为“宜居带”。如果地球离太阳再近30%,就会成为现在的金星。这是一个地狱般的星球,表面温度高达500摄氏度,被一层厚厚的浓硫酸云包裹着,在这样的星球上是不可能有液态水的存在的,更不要说能够发展出智慧文明了。如果地球离太阳再远50%,就会成为现在的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只有零下55摄氏度,别说水了,连二氧化碳都冻成了干冰。或许火星上能够出现低等微生物,但是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下,想要出现人类这样的智慧文明是几乎不可能的。
地球的质量大约是60万亿吨,这个质量对于地球生命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地球的质量决定了万有引力的大小,而万有引力的大小决定了地球能够吸引住多少大气。如果地球再轻一点,那么地球上的大气将会变得非常稀薄甚至完全没有大气。如果行星的大气非常稀薄,那么就意味着气压很低,而气压低,水的沸点就低,在一颗液态水很容易沸腾的星球上是不可能产生复杂生命的。而地球如果更重一点,那么就会吸引住更多的CO2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会导致行星表面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失控,地球的近邻金星就是最好的例子。
2009年7月21日,澳大利亚的业余天文爱好者首先发现木星再次被彗星或者小行星撞击,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亮斑。几小时以后,美国航空航天局证实了这次撞击事件。这次撞击在木星的表面也留下了如同地球般大小的痕迹。
最后,我们的太阳是一个单恒星系统,这又是另外一个幸运。在银河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恒星都是双星系统,它们要么是距离靠得很近的两颗恒星互相环绕着转,要么就是一颗较小的恒星绕着另外一颗较大的恒星旋转。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两个恒星之间的距离至少是50个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才可能形成行星。
地球的质量、体积和构造
太阳还必须是一颗第二代恒星,才有可能孕育生命。早期的宇宙,只有氢这一种元素,当氢元素慢慢聚集到足够多的时候,由于压力产生高温最终点燃了热核反应,氢燃烧成了氦,于是宇宙中最初的恒星诞生了。此时在第一代恒星系中,仅仅只有氢和氦这两种元素,显然是无法孕育生命的。一颗质量介于太阳8到25倍之间的恒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会以剧烈爆炸的形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就是“超新星爆发”。超新星爆发除了产生巨大的闪光和能量外,还会产生大量的重元素。从我们目前掌握的理论知识来看,所有我们已知的除了氢和氮以外的自然界元素都是诞生于超新星爆发。超新星爆发后会形成星云,也就是散落在宇宙中的气体和尘埃,这些气体和尘埃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地聚拢,又形成了新的恒星和围绕恒星运转的行星,这就是所谓的第二代恒星。也只有在第二代恒星的周围,我们才能找到像地球一样的充满着重元素的行星,也才有可能诞生生命。在我们肉眼可见的夜晚的星空中,绝大多数恒星要么是明亮的第一代恒星,要么是已经进入暮年的恒星——红巨星。
木星的作用
进化中的偶然
地球的年龄
在我们头顶高悬的明月并不仅仅是提供诗人写诗的素材而已,它对智慧文明的出现有着特殊而非凡的意义。正如我们前面说过,月球对地球正面和背面的引力差产生了潮汐力,这个潮汐力使得地球上的海洋会周期性的产生巨大的潮水。如果没有月球,虽然太阳对地球也会产生潮汐力,而且风也可以刮起海浪,但是和月球引起的潮汐相比,那就弱小得多。潮水对生命的进化意味着什么呢?有些学者认为,潮水对海洋生命进化为陆地生命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我们想象一下在太古时代,海洋中诞生了无数的鱼类生命,某一次涨潮之后,把很多的鱼冲上了离海洋很远的陆地上,于是它们成批成批的干涸而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些适应干旱更久一点九九藏书的鱼能够熬到下一次涨潮的时候重新回到海洋的怀抱,于是他们的下一代就会具备更好的抗旱性。如果潮水不够大,那么最多也就是能进化出一些能够短时间“屏住呼吸”的鱼而已。但是因为月球引发的潮水非常大,鱼儿们不得不一次次地面对更加长时间的干旱,于是在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选择下,鱼儿们慢慢长出了能够从空气中吸取氧气的“肺”,两栖动物从此诞生了。两栖动物诞生之后,它们逐步走向更远的陆地,最终永远脱离了海洋的怀抱,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在进化这个宏伟故事的结局,诞生了人类,但追根溯源,我们人类的诞生却是托了潮水的福。
没有太阳就不可能有地球的存在。虽然太阳在银河系中只是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但并不是每一颗恒星都能造就像地球这样生机勃勃的行星。首先,太阳的质量不能太大,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恒星模型,质量越大的恒星虽然拥有的核燃料氢的数量也越多,但热核反应的速度也越快。太阳的这个质量可以稳定地烧上130亿年左右,而目前仅仅燃烧了50亿年。当一颗恒星进入稳定的热核反应阶段时,我们称之为恒星的主星序阶段。如果是一颗比太阳质量大70倍的恒星,主星序阶段仅仅能维持50万年左右。哪怕是只比太阳质量大10倍的恒星,主星序阶段持续的时间也只有数百万年而已。而我们都知道地球首先要经过20亿到30亿年才能慢慢冷却成为允许生命诞生的行星,再经过10亿年产生海洋、大气等生命的温床,再经过10亿年才能从单细胞的生命进化成人类这样的智慧文明。阿西莫夫认为我们必须要能够在主星序上至少待上50亿年,这是文明发展所需要的最低限度。那么,如果以50亿年为标准来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凡是大于太阳质量1.4倍以上的恒星都不可能孕育文明,就算能出现生命,但也不足以进化出像人类这样的技术文明。我们每天晚上都能在头顶见到的那颗明亮的天狼星,他的主星序只能维持5亿年左右,因此我们不能指望在天狼星系能找到智慧文明。
像人类这样的生命在宇宙中到底得具备多少严苛的条件才能诞生呢?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
在短短的15年间,人类就两次观测到木星遭受严重的撞击,任何一次这样规模的撞击如果发生在地球上的话,那么地球上的生命都将全部消失。我们身处的这个太阳系远不像想象的那样安详,而是到处充满着神出鬼没的彗星和小行星。正是有了这颗如同一颗小太阳般的木星,它巨大的引力场就像是一个无形的保护罩,把处于木星公转轨道以内的所有行星都保护起来,就像是义无反顾专门挡子弹的保镖一样保护着人类文明的这颗火种不被打灭。太阳系在形成的时候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形成了这样一颗巨大的气态行星,又由于各种机缘巧合在木星的轨道内又形成了地球这样一颗岩状行星,才使得我们生命能在上面安静的繁衍生息,一代代的进化而不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看来费米悖论仍然是一个悖论,我宁愿回到更为简洁一点的解释,那就是否定B假定:在宇宙中,像人类这样的文明实在是太稀少了,而宇宙空间又大到如此不可思议,所以地球文明和外星文明不是不会接触,而是尚需等待。
月球还为我们人类挡住了无数的天外飞弹的袭击。当人类第一次通过绕月卫星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时,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依然被月球背面陨石坑的密集程度所震惊。月球背面所遭受的陨石撞击的频率远远高于地球,并且我们发现了许多还非常“新鲜”的陨石坑。这就证明了来自天外的飞弹——小行星在宇宙中实在是非常多,如果没有月球,地球遭受大的行星撞击的概率可就远远不止平均6500万年一次,有学者认为月球使得地球遭受毁灭性小行星撞击的概率减少了十分之一。这就为从低等动物进化为高等动物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试想如果地球平均每600多万年就要遭受一次小行星的撞击的话,那么这点时间远不够从爬行动物进化为人类。哪怕是地球遭受小行星撞击的概率增加到5000万年一次,地球文明的出现也会岌岌可危,因为进化出人类并不意味着能够掌握航天技术,能够找到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办法。环绕着地球公转的九九藏书网月球就像是套在地球上的一根保护圈,用它的引力吸附了绝大多数飞向地月系统的宇宙尘埃,默默地为地球人承受着天外飞弹的袭击。
太阳的质量也不能太小,如果太阳的质量很小,那么地球为了获得足够的热量,就必须要离太阳近得多。则太阳对地球产生的潮汐效应将会非常显著,这种潮汐效应的最终结果是会使得地球的自转周期用不了多久就和公转周期一致。所谓的潮汐效应就是由于万有引力随着距离的增大而衰减,因此月球对地球“正面”和“背面”的引力会不一致。那么,面对着月亮的这面地球就会鼓起来一点。又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当鼓起来的海水转动到海岸时,就形成了大潮水,人们故而把这种引力差称为潮汐力。所以,潮汐效应的实质其实跟潮汐没有关系,只要是两个互相靠近的天体,就会由于万有引力的大小不均衡产生“潮汐力”。潮汐力引起的天体上岩石的膨胀和摩擦会最终转换成热量释放掉,在能量守恒规律的支配下,天体只能不断地减慢自转速度来补偿损失的能量。潮汐效应的结果是,小的星体最终会把它固定的一面朝向它绕行的大天体,这是康德最早在1754年就提出来的,他解释了为什么月亮永远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在人类后来对火星卫星、木星卫星的天文观测中,也证实了康德的这个理论。那么,地球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永远一面朝着太阳呢?原因就在与太阳离地球相对较远,潮汐效应比较弱,地球存在的这40亿年时间还不足以使得地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一致。但是我们精确的测量结果证实了地球的自转速度每天都在减慢0.000000044秒,相当于每100年会减慢0.0016秒。根据古生物年轮的精确测量,我们也可以计算出,10亿年前的地球,一天是21小时,而不是现在的24小时。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太阳的质量比现在小很多的话,那么地球很快就会变成永远有一面是白天,一面是夜晚。那么永远是白天的那面会慢慢累积太阳的热量,从而使得所有的海水都沸腾;而永远是黑夜的那面则会寒冷得让所有的水都永久冰冻。在这样冰火两重天的地球上,是很难进化出人类这样的技术文明的。而最近的天文观测表明,银河系中95%的恒星都比太阳质量小。
地球存在的时间对生命的进化极其重要,如果存在的时间不够长,那么永远也不可能从一个单细胞的生命进化成包含50万亿个细胞的人类。达尔文1859年在他的《物种起源》中宣称,根据他的计算,地球存在的时间是30666.24万年(3亿多年),这个数字精确得令人咂舌,但这个答案离我们现在知道的答案相去甚远。同样,这个答案也引起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的怀疑,他是英国科学界泰斗级的人物。达尔文是从地质和生物进化的角度出发去探究地球的年龄,而开尔文则是从物理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地球绝不可能存在那么长时间,原因是太阳的燃料烧不了那么久。在开尔文那个年代,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还没有被发现,核聚变的原理也没有被发现,因此开尔文以当时的物理知识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像太阳这么大的一个庞然大物能持续地燃烧几亿年而不被耗尽。在1897年,开尔文最终把地球的年龄定格在了2400万年。虽然开尔文比达尔文多研究了近40年,但是得出的结论与正确答案的差距却比达尔文还要大不止40倍。现在我们知道地球的年龄达到了惊人的46亿年之久,如果我们把这46亿年的时间压缩到一天之中,那么大约在上午4点钟,出现了第一个单细胞生命,但是在此后的16个小时中,几乎没有任何进展,这种单细胞的生命物质还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生物。一直要到晚上8点半,也就是差不多40亿年过去了,第一批微生物才终于诞生。这是宇宙中的奇迹,此后生物的进化开始加快了脚步。到了这一天还剩下最后两个小时的时候,生物从海洋里爬上了陆地,在陆地上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由于10分钟的好天气,地球的表面突然就布满了茂密的大森林,这些森林终于哺育出了恐龙。恐龙在11点刚过的时候诞生,支配了这个世界长达99lib•net45分钟的时间。而我们人类在这一天结束前的1分17秒时出现,在最后两秒钟,我们发明了文字。生命的诞生需要时间,需要很多很多的时间。我们基本上可以排除年龄在20亿年以内的行星可以进化出高级智慧文明的可能性。
地球的核心是滚烫的岩浆,而岩浆的主要成分是铁,这又是一件万幸的事情。随着地球的转动,地核也是转动的,这样就产生了电流,而电流在地球内部的环绕流动产生了巨大的磁场,这就是地磁场。我们的指南针之所以能工作,候鸟之所以能准确的长途迁徙都是因为地磁场的存在。地磁场存在对生命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导航,它是生命的保护伞。每天,太阳都把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抛射出来,我们称之为“太阳风”,这些高能带电粒子如果轰击到生命,则DNA的双螺旋结构会被轰击得粉碎,生命是不可能在太阳风的猛吹下得以进化的。正是地球磁场保护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免遭太阳风的正面袭击,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被地球的磁场偏转,在地球的南北两极聚集而形成绚丽的“极光”现象。这些美丽的极光其实都是致命的杀手,我们的地磁场在默默地保护着每一个人。一旦地核停止转动,地磁场消失,那么所有的生命都将遭到灭顶之灾。
“黑暗森林”对费米悖论的解释看上去确实非常的有力,但这个理论不由得让我们从心底里冒出一丝丝的寒意。黑暗森林理论似乎有一个漏洞,那就是如果宇宙的文明的总数量确实非常巨大的话,那么难道不会至少出现一个还没有进化出隐藏基因就已经达到极强的通讯技术的文明吗?就好像人类,在发送阿雷西博信息的时候,在制作旅行者号金唱片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人会提出反对的声音,科学界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见,所谓“隐藏基因”的进化和技术的发展并不是严格同步的,那么只要这种情况存在,在大样本空间下,产生高技术的但并不理会什么黑暗森林法则的文明就也一定存在很多很多,为什么我们连其中的一个文明的讯号都没有收到呢?
一颗行星上大气的形成与行星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合适的质量才能诞生合适的大气。而大气对于生命来说,不仅仅是提供了适宜的温度那么简单。大气还挡住了来自太阳强烈的紫外线,而紫外线是我们目前已知所有生命的杀手,这是因为生命构成的最基本物质——核酸很容易吸收紫外线的能量,能量吸收到一定程度就会沸腾分解。大气还保护了地球免受陨石的攻击,大部分的陨石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都会因为与大气摩擦而燃烧掉,形成流星。如果行星的大气稀薄,那么无数微小的陨石就会跟无数微小的子弹一样轰击地球,我们将生活在真正的“枪林弹雨”中。大气还供所有的生物呼吸,呼吸的实质其实是生物体摄入的能量和物质与自然界进行交换的过程,这是任何生命想要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行为。
地球的体积大约是1万亿立方千米,这个体积也是恰到好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行星都是一个几乎完美的球体,而球体的体积一旦确定,那么表面积也就确定了,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5亿平方千米。这个表面积的大小正合适,使得地球散热的速度和吸收热量的速度差不多维持一个动态均衡。如果表面积再大一点,则地球的散热会过快,导致夜晚将变得非常寒冷。如果表面积再小一点,则又会使过多的热量无法散去,会累积起来,使星球越来越热。当然,地球的海洋对于地球温差的维持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行星首先要有一个合适的体积和合适的自转速度才能维持一个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的温差。
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那就是似乎认为进化的终点是人类,也就是说大自然生物几亿年进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诞生人类这样的一种智慧生物,其他所有的生物都是人类的垫脚石。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人类的诞生是一个极其微小概率的基因突变的结果,我们不知道这种突变是如何发生的,但它的的确确发生了。黑猩猩的诞生比人类还要早得多,它们已经存在了上千万年,但假如有一天人类突然灭绝了,地球上就剩下了黑猩猩,可是你哪怕再给这些黑猩猩一千万年,它们也不会像电影《人猿星球》中描述的那样进化出人类的智慧。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基因与人类而言,相差了很小很小的一点点东西。人类的基因与黑猩猩的差别不到1.6%,一匹马和一匹斑马,一只豚鼠和一只鼹鼠的基因差别也要远远大于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差别。但正是这不到1.6%的细微差别,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最聪明的黑猩猩也就是会搬着箱子垫在脚下去抓取原本够不着的香蕉,而人类却可以乘着火箭登上月球。我们现在依然无法确切地知道我们到底是从哪一天开始从南方古猿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人类,但是借助于最先进的线粒体DNA的分析技术,我们基本上已经明确现在的人类大概在距今5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那时候的非洲大陆生活着无数的古猿,他们有不同的种属,分成不同的群落聚居着。然后,某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古猿中的一支产生了基因突变,使得这支古猿不再是古猿,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学会了制造工具,这支古猿在惨烈的生存竞争中逐渐占据了上风。而曾经遍布非洲大陆的其他古猿在此后的几百万年中竟然都神秘地消失了,支都不剩下,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也许”,人类学家马特·里德雷说,“我们把它们吃了!”九-九-藏-书-网
在生命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五六亿年中,恰到好处地发生了一些偶然的大事件,而这些事件又在恰当的时间内告一段落,才使得人类这种珍稀的动物得以诞生。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不大不小的陨石袭击了地球,造成了毁灭性的全球大灾难。但这次灾难的规模恰到好处,它灭绝了恐龙,但又使得体形较小的爬行动物得以幸存。如果这颗陨石再大一倍,则它可能毁灭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至少是陆地生物,30多亿年的进化毁于一旦。如果这颗陨石再小个50%,那么恐龙会幸存下来。假如恐龙没有灭绝,那么“你很可能只有几厘米长,长着触角和尾巴,趴在哪个洞穴里面看这本书”(摘自比尔·布莱森《万物简史》)。在凶猛的霸王龙统治的世界,古猿人永远没有机会从洞穴中走出来。但是比6500万年前这颗撞击地球的陨石更幸运的是在此后的6500万年中,竟然再没有一块大陨石撞向地球。虽然这种事情不可避免,肯定还会有大陨石撞向地球,但在这件可怕的事情再次发生之前,我们人类已经聪明到了掌握航空航天技术,可以有很多种办法来避免灾难的发生。换句话说,现在的人类已经不再惧怕陨石了。
一颗行星处在了宜居带还不够,还必须要能够稳定地待在宜居带上至少长达几十亿年才足以进化出智慧文明,这就是所谓的“持续宜居带”的概念。一颗行星要能够位于宜居带本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还要再进一步地能够位于持续宜居带上,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1978年,天体物理学家迈克尔·哈特做了一个模拟计算,如果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再远1%,在地球演化史上将会出现一个不可逆转的冰期,会越来越冷。而如果距离再近5%,它也可能处于一个不可逆转的温室状态,会越来越热。假若地球的轨道更扁一些,上述的距离限制会更加严格。虽然哈特的计算也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但是质疑也不过是对这个百分数在个位数字上的修正。如果我们把太阳系比作一个足球场的话,那么你用一把美工刀在足球场的中心区域刻一条细细的划痕圈,这个圆圈就相当于宜居带了,一颗行星要想恰巧落在这样一个宜居带中,显然是一个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基因的差异
1994年7月16日至22日,以两位发现者名字命名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被木星强大的潮汐力撕裂成21个碎块。然后,就如同遇到吸尘器的灰尘一样,这21个碎块用比战斗机最高时速还要快50多倍的速度(60千米每秒)撞向木星。虽然这次撞击点在相对于地球的背面,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但是撞击激发的巨大的光亮把木星的卫星都照亮了,在地球上能清晰地观测到反光效应。这个亮光是人类有史以来记录下来的最亮九-九-藏-书-网的强烈的闪光。当几个小时以后第一个撞击点转到面对着地球的方向时,天文学家们在望远镜中看到了木星上升腾起的巨大的尘云,直冲上2000多千米的高空,撞击坑里面可以装下整整一个地球。仅仅是第一个碎块撞击释放出的能量就相当于3万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如果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向的不是木星而是地球的话,那么地球有可能会被撞成两半。
在地球的历史上,曾经数度经历严寒的冰川期,整个地球表面几乎都被冰雪所覆盖,这些冰川会在地球表面缓慢地滑动。最近一次的大冰川期(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大约200万到300万年前,仅仅在一两万年前结束,我们现在仍然能在地球上的很多角落清晰地看到冰川留下的痕迹。冰川对人类的进化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巨大的冰川所到之处,岩石会被碾得粉碎,当冰川褪去后,这里就从坚硬的由岩石组成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肥沃的土壤。冰川开凿出淡水湖泊,现在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区——美国的五大湖区就是第四纪冰川期留下的杰作,这些淡水湖为数以百万计的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冰川迫使动植物迁徙,包括古猿在内的早期人类,都在冰川的驱赶下在全世界范围内迁徙。因为冰川的严酷,人类不得不学会生火取暖,不得不学会遮风避雨,学会如何用动物的毛皮制作衣服避寒,还得学会如何储藏食物来度过漫长的冬季。总之,冰川驱使着人类文明的进化。正如哥本哈根气候理事会主席提姆·弗兰纳里所说:“要想确认某一块陆地上的人类的命运,你只需要问问那块大陆这样一个问题:你有过一个像样的冰川期吗?”在人类文明发展到最关键时刻,也就是差不多文字被发明之后,第四纪冰川期非常知趣地结束了,留下了温暖宜人的气候,留下了大片大片的沃土,人类文明在最近1万年的发展速度只能用“爆炸”来形容,冰川期对此功不可没。
太阳
我们的地球还以近乎一个完美的圆形公转轨道绕太阳运行,虽然理论上是一个椭圆,但是偏心率仅仅只有0.017,也就是说地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差别实在不大。这样地球接收到的太阳热量在围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之中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地球得以能保住一个相对变化幅度不大的温度条件。过去的天文学家,在发现太阳系中大部分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时,以为这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可是随着这几年太阳系外行星发现的日益增多,我们发现原来宇宙中的其他恒星系并不都像太阳系一样,大部分系外行星的公转轨道都很扁,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差别非常大,反倒是太阳系显得非常特殊。
地球不但要存在的时间足够长,并且还必须要有一个足够持续稳定的地质期。当人类的探测器第一次造访我们的近邻金星时,我们发现金星表面的环形山要比水星少得多,这本身就很不正常。因为从概率的角度来说,金星和水星遭受到的小天体的撞击应该是差不多的,那为什么金星的表面却显得异常的平坦,而水星却是遍布了350多座环形山呢?原因就在于金星每隔数百万年就会经历一次剧烈的地质活跃期,无数的火山同时喷发,强烈地震几乎遍布整个金星表面,所有的环形山都会被夷为平地。如果我们的地球跟金星一样每隔几百万年就来一次地质大活跃,那么显然是无法诞生任何智慧文明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命形式也会“吃不消”这种无常的变化。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它大得简直不像是一颗行星,体积比地球足足大了1316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这个质量比全部其他七大行星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大1.5倍,它更像是太阳的一颗伴星。正是因为木星的无比巨大,它被称为“太阳系吸尘器”。人类文明得以诞生,我们非得要感谢这个巨大无比的“吸尘器”不可,如果没有它的存在,地球早就被彗星和小行星撞得千疮百孔了。我们来看看发生在最近的两次撞击事件。
月球的作用
地球的位置
我们在前面讲了太阳的大小,地球的位置、质量、体积,我们还提到了月球和木星的作用,但是所有这些巧合加起来,其发生的概率在我看来都远远高于基因突变发生的概率。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