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经典技术产品
作者:思勰

打字机

新兴的GPS技术几乎灭掉了纸质地图这种土包子工具。不过大家最好还是随手收藏一本,没准末日后的世界里没了高新技术,纸质地图还用得着呢。只不过,但愿那时候地图上的那些地貌信息还用得上——如果地貌没有被末日灾变改变的话。

阴极射线管电视

造纸术和印刷术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可直到19世纪,纸质图书才开始被大量生产。纸质报纸和杂志一度可谓是现代化的产物,如今却遭遇严峻的挑战。有了便捷的互联网,人们也不再需要电话簿、纸质目录册和百科全书了。
许多曾经极其常见的存储工具——比如软盘(包括8英寸盘、5.25英寸盘、3.5英寸盘)、极碟和爵士可扩充硬盘——都已成为灭绝物种;就连CD、DVD光盘也濒临灭亡。
但是,腕表至今依然存在,不过比起看时间,它的主要功能变成了GPS定位以及识别生物特征等等。
“从文化层面来讲,电子烟在未来五年之内都将是最具破坏性的发明。”Idea Couture公司的远见战略规划师扎亚·拉丰泰恩表示:“传统烟草公司、硅谷的初创企业以及制药公司都把目光投向了雾化技术。正如《纸牌屋》里的弗兰克·安德伍德所说,‘这是一种不会带来恶果的瘾’。”
传呼机也叫BP机,但如今它们已成了旧时代留下的文物。现在的小孩子可能对它根本就没有任何印象了,它从诞生到消亡所经历的时间实在太过短暂,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它那单调的“嘟嘟嘟,滴滴滴,嗒嗒嗒……”的音乐铃声。也许,它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彰显人类生活那令人目不暇接的高速改变吧……
索尼旗下的Betamax盒式录像机停产时,我们还在嘲笑它;但现在就连VHS录像机也已步入坟墓,笨重的光盘亦是同样。与之命运相同的还有幻灯片(以及投影仪、便捷式幻灯播放器)和胶片(以及照片冲洗技术、胶片粘接技术、一次性照相机)——说到这里,就得提提柯达公司——相册、镁光灯。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推陈出新本是宇宙中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事物长年不变意味着没有进步。古往今来,消失于不舍昼夜的时间洪流中的人类造物,可谓不计其数。而我们当下正生活在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新技术的高速涌现更是加快了旧技术的淘汰。比如说在古代,马车可能几百年都没多大变化,但现在二三十年光景就足以使汽车变得今非昔比。
但是这种古老的电视机,却又承载了电视最辉煌的时代,村落广场人头攒动的围观,它是焦点;街坊四邻傍晚的登门求见,是因为它;除夕之夜聚精会神真心欢笑,也是它所见证……

图像和视频存储载体

说到底,新陈代谢是件好事,旧的科技产品不断消失,说明有更好的产品出现,使用更方便,价格更便宜,效率更高,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正在变得更好。
等离子和LED显示屏问世后,这种厚得可笑的老电视机终于遭到终结。
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傻瓜相机已经越来越看不出存在的必要了,它能干的事智能手机完全能干,而且干得一点不逊色。平时没什么人天天随身带着傻瓜相机,但是智能手机则会一直跟在我们身边。傻瓜相机拍好的照片必须冲洗出来才能与亲友共同欣赏,但是智能手机则可以供人在拍好以后马上与亲友共享照片和视频……哦,没啥说的了,傻瓜相机退出历史舞台已经指日可待。
因此,纸质读物将来不仅不会消失,还有可能成为高端读者群的“专利”,甚至可能成为他们的热门收藏品。

折叠式地图

毫无疑问,如今的无线电广播已经被数字广播(如天狼星卫星广播)和流媒体(包括Radio和Last.fm等网站)所取代。
毫无疑问,它们已经死得尸骨无存。不过,现在还可以在银幕上看到这种老古董有趣的沧桑往事。在西方文学界和电影界,关于打字机的故事不胜枚举。和电脑打字截然不同,老旧的打字机与手写字体一样,都带着明显的个体识别性。好多悬疑故事中,反角的真实身份,都是通过他使用的打字机暴露的。每台打字机虽然看上去是一样的,但其实打出来的字都有细微的差别。如今,电脑时代了,再也不会诞生这样的故事了……
还记得去年7月国内媒体登出的《悲催:老人把遗嘱存5寸软盘,读不出来了》这则新闻吗?五寸软盘早被淘汰,老人的家属在电脑城苦寻到闲置了十四五年的“骨灰级”老电脑,开机后才发现软盘已经消磁,无法读出……

专用的MP3播放器

传统香烟

1963年贝尔发明双音多频(DTMF)技术之后,使用脉冲信号的通讯方式就开始被淘汰,而之后IP电话(VoIP)的问世更是加快了它的死亡。如今早已见不到老电影中的那种转盘式电话了,于是间谍电影又少了个经典桥段——训练有素的间谍能够通过聆听别人拨电话转盘的声音得知对方所拨的号码。
前面提及的不少东西其实并不算真正被淘汰了,而是发生了进化或是与其他技术产品融合在了一起。MP3播放器也是同样。现在的移动电话都配备有MP3播放器,所以专门用来听MP3的播放器便过时了。对于曾经消灭了音乐磁带和音乐CD并进而导致流行音乐行业遭受重创的“罪魁祸首”MP3播放器来说,落到如今这步田地也真是盛衰兴替、世事无常啊……
看起来,似乎还是纸媒体靠得住啊,起码康熙皇帝钦点四爷继位的遗嘱现在还保存着,澄清了民间关于四爷暗中修改遗嘱篡夺帝位的传说。

纸质媒体

听起来真是一项美妙的发明……但是,我们身边怎么没有使用电子烟的瘾君子呢?这东西的现实体验真的能超越香烟吗?张冉在中篇科幻《起风之城》中描写过长期只咀嚼尼古丁凝胶的主角得到机会再次拿起香烟的时候,“……此时,我感觉到的只有醇厚的舒适感。让咀嚼片见鬼去吧!这才是真正的尼古丁!”
传统的录音方式被颠覆后,受影响的并不止过去那些录音设备。随着传统音频载体被淘汰,包括唱片店、录像带/DVD租赁店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都面临崩溃。流行音乐的辉煌,就闪耀在磁带和CD时代,随着它们的衰亡,美妙动听的流行音乐新作也越来越稀少……呜呼,惜哉!

传呼机

脉冲电话网络与转盘式电话

无线电广播

专用的腕表

音频播放器和存储载体

平面设计师本杰明·穆克说,CMOS图像传感器花了很长时间才超越感光胶片。数码相机的确要便捷许多,但它的感光范围曾经非常有限,经常出现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的问题。我还记得在加拿大Hot Docs纪录片电影节上,参展的数字电影首次在数量上超过了16mm胶片拍摄的传统电影。其实你只需看看iPhone给传统照相机及其拍摄市场带来了多大的冲击,就明白了。

结语

不过,要说无线电广播会彻底消失,肯定有人不能苟同,起码很多司机师傅不答应。对很多司机来说,无线电广播是最好的驾车伴侣啊。曾有司机在网上谈到某品牌汽车的收音机不好使的时候,愤慨地说:开车怎么可以没有广播听啊?开车没有广播,简直如同赴宴没有酒喝啊!
如今,射线管老电视消失了,电视的辉煌时代似乎也一去不返,轻便、高清的各色新式电视层出不穷,但屏幕前却越来越门庭冷落车马稀,难觅欢声笑语,只有电视节目的声音寂寞地在无人的客厅中回荡……
就在半个世纪前,拥有一只上海产的机械手表,是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奢望,而进口的瑞士17钻全钢防水手表则是地地道道的高端奢侈品,可如今,在夏天你已经很难见到有人的手腕上还戴着手表,需要看时间,人们基本都是从口袋里掏出手机……

傻瓜相机

数据存储装置

人类的生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纸质印刷品真的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吗?这种观点似乎过于武断,纸质读物作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其生命力不会那么弱不禁风。更有可能,纸质读物将会与新媒体长期共存,互相融合。说个最简单的,当前电子书最大的优势,其实除了便捷,还有便宜,但如果纸质书真的消失了,电子书就没办法再便宜了。今天电子书的内容廉价,恰恰是因为纸质书在出版过程里已经分担了大量信息生产制造的成本。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回顾一些技术产品:它们看似年代久远,其实诞生时间距今并不长;人们曾以为它们能经久不衰,它们却正在从大众的生活中销声匿迹。
其实,人类的造物因为时代的变化而逐步消失,并不罕见,自古就有这种现象,这实在是人类社会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只不过由于古代科技进步极其缓慢,给人造成了许多事物似乎能永存于世的错觉。比如弓箭,统治战场长达数千年之久,古代军人大概无法想象它会消失,但现在北京城仅存的“聚元号”弓箭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亏了电子烟的发明,传统香烟在各种角度和意义上来说都没用了(尽管目前它还有大量的使用者)。因为——让我们面对现实吧——纸烟不过是用来传递尼古丁的工具而已。
如同上文所讲,CD(以及便携式CD机)和DVD基本上已经灭亡了。同样已经死去的还有四分之一英寸盒式磁带、随身听、黑胶唱片(也许作为时髦的收藏品是个例外,对DJ而言也除外……好吧,也许黑胶唱片还不算过时)。DAT即数字音频磁带也完蛋了。于是,当然,传统唱片被埋葬在了历史长河中。
更多内容...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