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营建东都
三、洛阳得失
目录
第一章 悲情天子
第二章 炀帝其人
第二章 炀帝其人
第三章 杨谅叛乱
第四章 营建东都
第四章 营建东都
三、洛阳得失
第五章 千秋运河
第六章 游幸江都
第七章 扬威塞北
第七章 扬威塞北
第八章 经略西域
第九章 炀帝西巡
第九章 炀帝西巡
第十章 杨素之死
第十一章 老臣伏诛
第十一章 老臣伏诛
第十二章 言者有罪
第十三章 朝廷五贵
第十三章 朝廷五贵
第十四章 太子风波
第十五章 一征高句丽
第十六章 铩羽而归
第十六章 铩羽而归
第十七章 再征高句丽
上一页下一页
当初,隋炀帝下令修洛阳城之前,曾经下过一道诏书。在诏书里,他说:“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也。民惟国本,本固邦宁。百姓足,孰与不足!今所营构,务从节俭。无令雕墙峻宇,复起于当今;欲使卑宫菲食,将贻于后世。”大意是说,当皇帝是要以一人治理天下,但绝不是让天下奉养一人。国家最重要的是老百姓,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坚固,国家才能安宁。老百姓若是富足,天下也就富足了。所以今天建设这个宫殿,绝不能损害百姓的利益,不能让雕墙峻宇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相反,要让卑宫菲食的节俭传统代代相传。
综合参考洛阳城的规模、华丽程度和功能就能明了,这座新城可不仅仅是大兴城的一个东方缩小版,事实上,隋炀帝www•99lib.net对它的期望值相当高。高到什么程度?在隋炀帝眼里,洛阳就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换言之,洛阳城一建立,隋朝的整个重心都向东方倾斜了不少,这可是隋炀帝时期国家定位的一大变化。
但是,他考虑的问题还不止于此。修建洛阳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关陇贵族集团对政治的垄断,让国家的政治气度更宏大一些。要知道,隋朝定都大兴,其实和它的历史传统有关。隋朝继承北周,北周继承西魏,无论政权怎么更迭,都是关陇贵族占统治地位。关陇贵族出身于关中地区,家族势力也在关藏书网中地区,所以,他们的都城也必定放在关中。
第二,就在修洛阳城的过程中,隋炀帝急功近利的苗头已经显现了。洛阳城是从大业元年(605)三月开始修的,到大业二年(606)正月,这座新城已经完工,总共才用了十个月。如此大的工程量,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就能完成?因为投入的人工太多了。按照史书记载,修建东都洛阳,每个月投入的人工有两百万人。
这样一来,大兴城其实就成了关陇贵族集团的大本营。
那么,今人应该怎样评价这座新都城?有三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
第一,隋炀帝修这座城,眼光相当精准。要知道,中国的国土面积很大,在古代交通、信息不畅的情况下,只靠一个首都来管理这么大的国土存在很多困难。为此,古代人很早就发明了两京制。比如99lib•net西周定都镐京,又营建东都洛邑。隋炀帝在大兴城之外又修建东都洛阳,当然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那么,隋炀帝下一步会向何处去?他是会继续这种思路,还是会有所改变?
这个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比较一下前朝就知道了。当年,北周的天元皇帝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也曾经想修建洛阳城。为此,他每月役使四万人筑城,这在当时已经是物议沸腾。要知道,北周天元皇帝可是一个著名的暴君,他动用的民力只不过是每月四万人,而隋炀帝为了迅速完成任务,居然能一次性动用两百万人,这就让劳役显得非常夸张。这样看来,虽然洛阳城还只是隋炀帝建立的第一项大工程,算是牛刀小试,但是,隋炀帝急功近利、滥用民力的苗头已经初露端倪。
如果这个政权还只是一个地区性政权,这九九藏书样做当然可以。但是,此刻的隋朝已经不再是一个地区性政权,而是一个全国性政权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死守大兴城,死守关陇集团的老根据地,就会显得非常狭隘。当初王頍和萧摩诃之所以撺掇杨谅造反,就是因为他们是南方人,怎么也融入不了隋朝的统治核心。这就是偏重于一端的政治模式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第三,在修洛阳城的过程中,隋炀帝好大喜功、奢侈腐化的倾向出现了。无论是建宫殿,还是修园林,隋炀帝都务必要做到最好,这让人在惊叹的同时也感到一丝不安。有道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即使像隋文帝那样节俭的皇帝,杨素尚且想要建一座美轮美奂的离宫来讨好他;如果皇帝本身就追求奢侈,那么,大臣的行为就会更加没有节制,这样一来九九藏书,老百姓的负担就越发沉重了。
就是这种代价,让这个本来大有益处的都城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隋炀帝的统治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话说得多好听!可是,真到执行的时候,他却把自己的话全忘了。他忘了节俭,百姓也就没了安宁。就是这座洛阳城,让老百姓付出了“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的代价。所以,《隋炀帝艳史》里才说:“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虽然是小说家语,但是相当深刻。
现在,随着洛阳城的建立并且成为新的统治中心,杨广其实也是在向东方和南方人做一个表态:大隋王朝是一个整体,以后,国家要打破原来的地区垄断,隋朝的机会将会向每一个人开放。这是极有眼光的一件事,也是营建洛阳城最大的意义。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