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会的投影与心灵的写真
目录
第一章 孟郊:一个痛苦的存在
第二章 气直·情真
第二章 气直·情真
第三章 峭激的诗情与浓郁的理趣
第四章 奇崛·冷峻·苦涩
第五章 淡而浓·瘦而腴·朴而巧
第六章 “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
第七章 “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第八章 社会的投影与心灵的写真
第九章 “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
第九章 “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
上一页下一页
——论孟郊的山水诗

——《看花五首》之五

奠泪吊波灵,波灵将闪然。
……
独立欲何语,默念心酸嘶。
舟行素冰拆,声作青瑶嘶。
三峡一线天,三峡万绳泉。
峡晖不停午,峡险多饥涎。
痴坐直视听,戅行失踪蹊。
篙工磓玉星,一路随迸萤。
冬至日光白,始知阴气凝。
陶、谢而后,山水田园逐渐成为诗人们精神的避难所。那些憎恶社会丑恶、冷酷和虚伪的诗人,就到山水田园中去寻找秀美、纯洁、真朴和温暖,于是诗中的山水田园成了社会的否定物,诗人们小心翼翼地剔除掉自然中的荒凉与丑恶,只让人们去领略大漠孤烟的雄浑,去品味小桥流水的精巧,去体验山岚宿雾的空蒙。往往社会越动乱,山水就越安宁;社会越是丑恶,山水就越是美好,诗人们借此来避世或傲世。
何况异形体,信任为股肱。
——《寒溪九首》之二
取鉴谅不远,江水千万层。

碧潋卷已尽,彩缕飞飘零。
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

山木岂无凉,猛兽蹲清阴。http://www.99lib.net
性命如纺绩,道路随索缘。
孰不苦焦灼,所行为贫侵。
刀头仁义腥,君子不可求。
三年此村落,春色入心悲。
在红绿秀野的春天的背景下发出“无子老人”的悲叹:
在“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的“寒溪”插入这样的镜头:
下蹑滑不定,上栖折难停。
哮嘐呷喢冤,仰诉何时宁?
——《寒溪九首》之六
——《寒溪九首》之三

当然,不是孟郊所有的山水诗都是社会的投影,有一部分是他自己心境的写照。诗人一生孤寒凄苦,五十岁才得一溧阳尉,而且接二连三地丧尽子息。从血气方刚的青壮年到多病衰弱的老年,他在人间尝到的多是饥寒与辛酸,家境的贫寒和心境的悲凉使他偏爱凄寒冷酷的意象。除了与韩愈一起的联句外,像“樱桃花参差,香雨红霏霏”(《清东曲》)、“碧玉妆粉比,飞琼秾艳均。鸳鸯七十二,花态并相新”(《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晏》)这种火爆浓丽的诗句只偶尔一遭,他喜欢把读者带入冰天雪地之中,如“朔雪寒断指,朔风劲裂冰”(《羽林行》),“秋月颜色冰,志客志气单。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秋怀十五首》之二),“老骨惧秋月,秋月刀剑棱。纤威不可干,冷魂坐自凝”(《秋怀十五首》之六)。他对彻骨的严寒特别敏感:
和过去的诗人把自然作为社会的否定相反,孟郊将自然作为社会的投影,他笔下的山水阴森可怕,是诗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本质的反映。他养成了一腔愤世嫉俗的刚肠,愤世和骂世是他诗中常见的主题,如《择友》说:“兽中有人性,形异遭人隔。人中有九九藏书兽心,几人能真识。古人形似兽,皆有大圣德;今人表似人,兽心安可测。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赠崔纯亮》更是咒世的名篇:“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有碍非遐方,长安大道旁。小人智虑险,平地生太行。”显然,孟郊把对世道险恶的痛苦感受带进了他的山水体验,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才那样使人恐怖。他在许多山水诗中,由自然联想到社会,又从社会折回自然,如《寒江吟》:
烟舟忽自阻,风帆不相乘。
洛阳岸边道,孟氏庄前溪。
可是到了孟郊那儿,山水诗中完全找不到飘飞的柳絮与拂水的垂杨了,他像着了魔似的专拣病马、饥鸟、荒城、枯枝、败叶入诗,一向令人心醉的山水诗忽然闯进大量腥秽丑恶的意象,使人读后觉得痛苦甚至恶心,就像吃惯了精致的美食,突然被迫去吃带血腥腐臭味的东西那样难受。不妨先尝一尝他《峡哀十首》之三的滋味:
破魄一两点,凝幽数百年。
波澜冻为刀,剸割袅与鹥。
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
岸童斫棘劳,语言多悲凄。
料得一孀妇,经时独泪垂。
树枝哭霜栖,哀韵杳杳鲜。


风巢袅袅春鸦鸦,无子老人仰面

晓饮一杯酒,踏雪过清溪。九九藏书
以兵为仁义,仁义生刀头。
荻州素浩渺,崎岸澌碐磳。
上仄碎日月,下掣狂漪涟。
冻血莫作花,作花发霜啼。
飞鸟绝高羽,行人皆晏兴。

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
在这只能见到一线天的三峡,数百年幽暗如长夜,正午的日光也照不进来,峡水像淌着饥涎的凶兽,时刻准备将人吃掉,两面峡石上的树根紧锁枯朽的棺木,树枝上悬挂着死人的白骨,霜风在枝头哀号,江中的波光像鬼眼似的一闪一闪。这种阴森可怖的景象,见了直叫人心惊魄破,避之唯恐不远,更不用说以这儿为心灵的归宿之地了。
胯下的马病得东倒西歪,许多蚊虻围着它叮咬吸血,这时夜色好像从背后追了上来,前山老虎又在咆哮,全没有游山那种悠闲的雅兴,而是进退不得的恐怖和无奈。
赤日千里火,火中行子心。
在他那秋月、朔风、寒溪、坚冰组成的冷酷世界中,又时常夹杂着凄凉痛楚。张戒《岁寒堂诗话》称他的诗“寒苦”,就其山水诗而言,“寒苦”二字倒是抓住了它的主要特征,我们很容易从他笔下自然的寒而感受到诗人心境的悲:
寒江波浪冻,千里无平冰。
清悲不可逃,洗出纤悉听。
——《济源寒食七首》之一
结交非贤良,谁免生爱憎。
99lib•net
由于他笔下的山水和社会一样险恶,孟郊很少在自然的怀抱中宠辱皆忘、身心陶醉,反倒常常感到极度的紧张和恐惧,如:
波澜抽剑冰,相劈如仇仇。

一言纵丑词,万响无善应。
朔冻哀彻底,獠馋咏潜腥。
冻血莫作春,作春生不齐;
千里赤日把无论什么东西都烤得能着火,为困所迫而赶路的行子焦灼难熬,不仅难以找到解渴的冷水,就是歇凉的清阴也不可得——树下蹲着也在乘凉的猛兽。他的《京山行》写的不是自己的游兴,而是自己在京山的一次叫人心惊肉跳的遭遇:
——《寒溪九首》之四


何当春风吹,利涉吾道弘。
宿羽皆剪弃,血声沉沙泥。
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
柳弓苇箭觑不见,高红远绿劳相遮。
李白也写过一些山水险恶的诗篇,如《横江词六首》之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还有那首著名的《蜀道难》夸张地描写蜀道的险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四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畏途危崖、悲鸟哀号、枯松倒挂、豺狼横行、猛兽出没,初看似与孟郊的许多山水诗相似,但抒情主体各自对山水的情感体验完全不同:李白通过对险山恶水的描绘,借以表现自己征服自然的强大精神力量,抒发自
藏书网
己不为险恶所屈的豪迈气概;而孟郊以枯骨、朽棺、悬崖、狂流、寒溪、冻冰入诗,则流露出一个文弱书生对社会的恐惧,表现了他对世道人心险恶难测的诅咒。
树根锁枯棺,直骨袅袅悬。
前半写冬日一到千里寒江便波凝浪冻,天空“飞鸟绝高羽”,江中“风帆不相乘”。下半从寒江冰封后的风帆阻绝,想到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可怕,并提出“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的交友之道。有时他把社会的悲剧置入山水之中,看花的时候想到了寡妇的啼哭:

仄步下危曲,攀枯闻孀啼。

逐客零落肠,到此汤火煎。
——《赠竟陵卢使君虔别》
明明宝镜中,物物天照齐。

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




冻水有再浪,失飞有载腾。
幽幽棘针村,冻死难耕犁。

因冻死得食,杀风仍不休。
冰齿相磨啮,风音酸铎铃。
霜芬稍消歇,凝景微茫齐。
波澜冻成了尖刀,割伤野鸭和水鸥,带血的啼声令人心酸。以往的诗人见到这种景象会掉头而逃,而孟郊却对它分外偏爱。寒溪里的鱼和虾在严寒中被冻死,寒溪上的鸥与鸭在冰天雪地里“血声”酸嘶,酷寒好像还不肯善罢甘休,空中仍然“杀风”不止,水上的波澜还在以冰为剑“相劈如仇仇”。与其说这些山水诗是对自然的写实,不如说它们是诗人心灵的写真更恰当些。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