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鸿门宴
第五节 惧为鱼肉 避祸逃亡
目录
第一章 霸王出世
第二章 项羽入关
第三章 鸿门宴
第三章 鸿门宴
第五节 惧为鱼肉 避祸逃亡
第四章 西楚霸王
第四章 西楚霸王
第五章 生死决战
第五章 生死决战
第六章 荥阳会战
第七章 自毁长城
第八章 霸王别姬
第九章 四面楚歌
附录
附录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刘邦对是否告别一事心中犹豫不决,所以向部下征求意见。樊哙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是,这一次他的判断却很好:不辞行。因为,办大事不拘小节,行大礼不顾细节。如今,项羽集团人多气壮,比如砧板与刀;我们只是砧板与刀之间的鱼肉,何必要告辞(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刘邦立即采纳了他的意见。
第一,研究逃席。
范增气得拔剑撞破了张良送给他的玉斗,气急败坏地说:
刘邦的这种安99lib•net排虽然很周密,但是,他宁可牺牲部下也要保全自己的用心,也让人看到了刘邦自私阴刻的一面。
刘邦首先问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果断逃席


其次是交代辞行时间。刘邦脱逃之时,极其紧张,但是,他仍然不忘向张良交代了一个重要细节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刘邦利用樊哙闯帐的机会,立即借口“如厕”——就是上厕所,召樊哙出99lib•net了项羽的大帐,安排逃席。
刘邦的精细、老到,项羽怎么能比得上?
刘邦深知鸿门宴凶多吉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因此,逃席开溜是上上之选。但是,精明老到的刘邦即使是逃席,也希望安排得有条不紊。
刘邦来鸿门赴宴时带来了一百多位骑从,刘邦逃席时将他们全部抛下,只带了四员大将: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而且只有他自己一人骑马,四员大将全部步行。
第三,处理随从。

冷静善后

九*九*藏*书*网

首先是选定善后人。张良的精明强干已经被刘邦所了解,所以,刘邦特地选张良作为善后人,留下来善后。所谓善后,一是辞行,二是献礼。张良献的礼是刘邦带来的白璧、玉斗,这可以从反面证明刘邦的“籍吏民,封府库”未必完全可信——如果真是封了府库,刘邦的白璧、玉斗从何而来?他这么造反的沛公从哪里弄来的白璧、玉斗?
刘邦回到军中,立即诛杀了曹无伤。
第二,安排善后。
刘邦逃回了自己军中,张良入席
九*九*藏*书*网
善后,项羽竟然还问:“沛公安在?”并且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张良代刘邦献给他的一双白璧。项羽政治上糊涂到了何种程度啊!
四员大将中的纪信,在后来的荥阳之战中装扮做刘邦,带领两千女子,开东门出降,吸引了项羽军队的注意力;刘邦趁机带了十几位随从,从西门脱身。纪信冒充刘邦,帮助刘邦逃跑,最终被项羽所杀。
这样安排,明里说是避免大队人马出走的动静太大,引发范增的追杀;暗里说四员大将无马步行,一旦遇到不测,便只有拼死格斗九-九-藏-书-网,组成一道防火墙,方便刘邦自己脱身。当然,此中真意刘邦不便明言,司马迁也不便明写。
项羽与刘邦的驻地相距四十里,但是,刘邦逃席走的是小道,只有二十里。即使如此,他仍然仔细交代张良,务必等到他回到大营,才能进帐辞行,以免范增再生事端。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刘邦再也经不起范增的屡生事端了。
刘邦离席之后,一连做了三件事:
范增断定,将来夺项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