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削藩——帝国最惊险的时刻
耿精忠的失败
目录
第一章 康熙来了
第一章 康熙来了
第二章 削藩——帝国最惊险的时刻
第二章 削藩——帝国最惊险的时刻
耿精忠的失败
第三章 康熙妙手取台湾
第三章 康熙妙手取台湾
第四章 寸土必争——康熙大战沙俄
第五章 大漠孤烟马蹄疾——康熙亲征噶尔丹
第五章 大漠孤烟马蹄疾——康熙亲征噶尔丹
第六章 西藏,神秘的地方
第六章 西藏,神秘的地方
第七章 康熙的治国之道
第八章 家事更比国事烦
第八章 家事更比国事烦
第九章 康熙朝悬案
第九章 康熙朝悬案
第十章 康熙之死与雍正继位
第十章 康熙之死与雍正继位
第十章 康熙之死与雍正继位
上一页下一页
郑经收到这封信后大喜,两个月后就派遣水军到澎湖等待,一旦耿精忠起兵的消息传来,立即响应。吴三桂造反后,康熙第一时间派遣使者告诉耿精忠:“你不用搬家了,以前的军队也归你管。”耿精忠便让人通知郑经,宣布计划暂缓实行,先观察一段时间。
看到耿精忠处于困境,郑经伸出援助之手,不过郑经开出的条件让耿精忠无法接受,郑经要“借”泉州和漳州。耿精忠迫于形势,接受了郑经的条件,但是郑经帮忙打退清军后,耿精忠又食言,不想将泉州和漳州交给郑。郑经火起,强夺泉州和漳州,两人因此反目成仇。
康熙明确地把斗争矛头指向吴三桂,对于其他人,康熙表示,只要迷途知返,不仅不追究责任,还给予优待和赏赐。征剿和招抚两手并用,康熙的目的是分化和瓦解敌人,将吴三桂孤立起来。
康熙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虽九_九_藏_书_网然他隆重哀悼范承谟,却没有收拾凶手耿精忠。对于投降的耿精忠,他仍然给予优待,让他继续当靖南王,并征讨郑经,将功补过。康熙这么做很显然对范承谟不公,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为范承谟惋惜了。可是,先别急,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康熙。
在平叛过程中,浙江总督李之芳是比较给力的,他总是亲临在第一线,几次和耿精忠的部队交战,击败耿精忠。所以,耿精忠一直在福建周边兜圈子,始终打不开局面。
由于耿精忠一意孤行,康熙下诏削除耿精忠的王爵,扣押耿精忠在京的兄弟,同时康熙还发布公告,表示胁从的人不问罪,及时回头的人重重有赏。康熙在征剿耿精忠之前,就对大将们说,只要耿精忠投诚,就当善待。康熙反复强调说,耿精忠和吴三桂的情况不同,耿精忠家族效忠清朝四十多年,渊源深厚,耿精忠的背叛更多的是一时无知,受吴三桂蛊惑。过了两个月,康熙又将耿精忠的兄弟们释放出来,声称耿精忠的弟弟远在北京,没有和耿精忠密谋,所以无罪释放,官复原http://www.99lib.net职。
康熙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利用耿精忠打败郑经,等到三藩平定天下太平的时候,他才动手收拾耿精忠。耿精忠的下场是非常惨的,凌迟处死,子孙部下皆斩。
谶语一出,耿精忠通知郑经,然后抢先发难。囚禁了范承谟全家后,耿精忠效法吴三桂让官民蓄发,打出“反清复明”“除暴安民”的口号带领一万人的军队迅速地占领了福建。
一个吴三桂就已经让康熙坐立不安,耿精忠的叛乱无异于雪上加霜。危急关头,康熙并没有失去理智,充分显示了一个优秀CEO的危机公关能力。
恰好,福州街头传来谶语:“七星再拜真天子,分明火从耳边起;杀尽三山牛出血,身骑白马军中止。”这谶语什么意思呢?七星是指七口井,恰好耿精忠府门口就有七口井,火从耳边起,火和耳正好组成一个耿字,那意思就是说耿精忠要当皇帝。
到了这时,耿精忠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军事上连连失败,政治上内外交困,内部问题更严重,将士逃亡,军饷匮乏,部将不听指挥。除了这些不九_九_藏_书_网利因素,耿精忠还得提防郑经。
在当时的情况下,康熙不能收拾耿精忠,一方面是需要利用耿精忠对付郑经,另一方面他已经对天下做出承诺,投降的不追究。如果收拾耿精忠的话,等于是自食其言,其他的叛乱分子必然会负隅顽抗到底。
耿精忠心想,如果我投降的话,作为大清的忠臣,你范承谟将来在皇上面前说我坏话,我就算投降也难逃一死。这么一想,耿精忠恶向胆边生,决定杀人灭口。耿精忠将范承谟及其兄弟、幕僚和家奴总共五十三人全部杀害,并焚尸荒野。其中,有一个看守敬佩范承谟的人格,偷偷地在荒野捡了一块没有烧完的骨头,跑到京城,向康熙禀报了范承谟的死讯。听到这个消息,康熙极为悲伤。他用隆重的礼节为范承谟哀悼,并加封范承谟太子太保和兵部尚书头衔。
面对清军一连串的军事打击,耿精忠的部队屡遭重创,他手下的那批将领把耿精忠的脸面丢尽。部将曾养性连吃败仗,退到温州死守,仗着温州四面有水,暂时抵抗住清军的攻势;另一员大将马九玉则依靠江山、常山九*九*藏*书*网、开化三县的大山,利用河流,阻挡清军的进攻。
康熙一边安抚耿精忠,希望他弃暗投明,一边派遣大将希尔根、赖塔和根特巴鲁,兵分三路,对耿精忠进行围剿。
对于穷寇,康熙并没有赶尽杀绝,他让康亲王杰书前去招降耿精忠。耿精忠犹豫不决,他想投降,但是又有太多的担心。他一方面担心康熙帝秋后算账,另一方面担心范承谟将来会报复自己。自从造反以来,耿精忠将康熙的忠臣范承谟关在牢里有两年多,这两年多,范承谟在牢里也没有闲着,本着对耿精忠的刻骨仇恨,范承谟每天都在牢里写七言绝句,这些诗全是骂耿精忠的,汇聚成一本诗集《百苦吟》。
清廷派福建总督范承谟安抚耿精忠,范承谟将兵部交还给耿精忠兵权的文书交给耿精忠,耿精忠却正眼不瞧范承谟。范承谟非常生气,却只能忍气吞声。随后,耿精忠跟朝廷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耿精忠担心范承谟暗算自己或是搜集情报,他觉得自己不能干等下去了。
到了这个地步,耿精忠仍然不肯投降,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不会放弃。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进九九藏书网入福建的一条险要的关隘石塘,耿精忠派心腹大将连登云领重兵把守,企图阻止清军进入福建。可惜这一切都是徒劳的,清军兵分多路,接连攻破耿精忠的大营,将耿精忠围住。
清军见机,袭击屯兵九龙山的马九玉,在清军的炮火轰击下,马九玉战败,率领三十多个骑兵逃走。江山、常山失守后,耿精忠一路衰到底,部将纷纷献城投降。
早在吴三桂起兵之前,耿精忠就有了谋反的念头。康熙十二年(1673年)八月,他让人带着一封密信来到台湾。收信人是台湾首席行政长官郑经,在信中,耿精忠大大地赞扬了郑经的忠心:阁下您在海外孤忠高悬日月,实在让人敬佩,我们虽然在清朝的卵巢下生活,但其实是委曲求全。现在,开创大好局面的时机很快就到了,你我不妨联手,建立万古基业如何?
康熙所做的这一切虽然没有让耿精忠立刻回头,但对于塑造自己的英明形象有很大帮助。这是一场舆论战、政治战,康熙只有将自己明君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才能让天下人感觉吴三桂等人是谋反作乱,反之,吴三桂等人就是替天行道吊民伐罪了。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