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掘墓人张之洞
第10节 共和革命三级跳
目录
代序
第一章 掘墓人张之洞
第一章 掘墓人张之洞
第10节 共和革命三级跳
第二章 听领导的就错了
第二章 听领导的就错了
第二章 听领导的就错了
第三章 一个人的起义
第三章 一个人的起义
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
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
第五章 毁灭帝国的人
第五章 毁灭帝国的人
第五章 毁灭帝国的人
第六章 激战大武昌
第六章 激战大武昌
第六章 激战大武昌
第六章 激战大武昌
第七章 革命大盛宴
第七章 革命大盛宴
第七章 革命大盛宴
第七章 革命大盛宴
第七章 革命大盛宴
第八章 第一次乌龙大战
第八章 第一次乌龙大战
第九章 异人世相录
第九章 异人世相录
第九章 异人世相录
第九章 异人世相录
第十章 第二次乌龙大战
第十章 第二次乌龙大战
第十章 第二次乌龙大战
第十一章 一条狗的激情岁月
第十一章 一条狗的激情岁月
第十一章 一条狗的激情岁月
第十二章 精彩傀儡戏
第十二章 精彩傀儡戏
第十二章 精彩傀儡戏
第十二章 精彩傀儡戏
第十二章 精彩傀儡戏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看看这共和革命的三级跳,我们就会发现,革命党人的具体工作,是负责拉开引线,引爆事件,而最终的革命,却是由张之洞设置的军事体制来完成。
所以武昌的第八镇新军,恨旗兵恨到了牙根痒痒的程度,这种仇恨,就称之为“排满思想”。
第一步:是先有富战斗力的武昌新军,才有可能将对旗兵的仇恨转化为杀戮行为,这就是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初始意义。
据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元老周雍能回忆:
武昌新军,其激进者所接受的主要思想是“排满”,排满也是革命,但其主要表现为对旗兵的仇恨,与共和思想还有一定的距离,而完成这一距离的跨越之人,就是张之洞伏99lib.net下的三步棋。
叙述到这里,我们就能够对马上爆发的辛亥革命整体过程,进行一次清晰的梳理了:
但我们知道,梁启超先生是建设型人才,其思想观念是主张建设,读他的书,民族思想会复苏,但定无可能产生暴力革命的念头,而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之所以率先在武昌打响,就是因为武昌学生们,读到的书比较特殊。
现在,张之洞已经为大清帝国掘好了坟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革命党人跑来,用力将满清推进坟墓里了。
辛亥革命时,周雍能老先生才刚刚17岁,是个年轻稚嫩的学生兵,当时他人在江西的南昌,响应了辛亥革命,藏书网但是他读到的书,却是梁启超先生编的《新民丛报》及《少年中国魂》等报刊,才产生了民族思想,并终身追随孙中山。他叙述说辛亥时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在国内的影响有限,这应该假不了。
注意喻育之老先生的叙述,他和周雍能老先生不大一样,周雍能读梁启超,萌发的是民族思想,而喻育之这里,萌发的却是“排满”思想。
于是朝廷从北方调来了旗兵,驻扎在武昌的楚望台与紫阳路一带,专门负责监视高素养的汉人新军。汉人新军走在路上,迎面来了旗兵,就会拦下,先啪啪啪几个大耳光,然后喝问道:日你娘个鬼,你吃的是谁的粮?汉人新军必九*九*藏*书*网须要立正,以响亮的声音回答道:吃皇上的粮!然后旗兵再啪啪啪几个大耳光,喝问道:你穿的是谁的衣?汉人新军再立正,响亮的回答:穿皇上的衣!然后旗兵再啪啪啪几个耳光:你睡的是谁的女人?汉人新军立正:睡的是皇上的女人……若是回答的慢了,轻者蹲禁闭,重则以革命党之罪杀头。
第二步:先是由黎元洪的弟子吴兆麟出来,将一场无以名目的流血爆乱,转型为以排满为目的的兵乱。再有黎元洪出来,将一场排满兵乱,转型为具有着正确革命诉求的军事行动。
……我开始看到一些传播革命思想的书刊,如《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猛回头》、《警世http://www.99lib.net钟》、《湖北学生界》等,从而萌发了排满革命思想……
新军将士,清一色高级知识分子,也就不会对认同皇权观念,革命思想必然兴起,所以清王朝一看这情形,心说咋整呢?能不能找个好办法,让这些新军既有高素养,又对皇家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做奴才呢?有了,要不给新军中派一标旗兵过去,看着新军点。
哪三步棋?
……辛亥革命一起,一般人都认为是中山先生的功劳,实际上中山先生奔走革命远在海外,在海外的力量远比国内为大,而在国内的革命思想影响,可能比不上梁启超,由于各方面力量的汇合,终于获致辛亥革命的成果,这是追随孙中山先生多年的我不能不承认藏书网的……
第三步:由一品夫人赵凤昌负责,将一场军事革命转型为社会革命,最终促成共和革命的成功。
啥个叫“排满思想”呢?
说到这排满思想,也是清王朝自寻死路。我们在前面叙述过,为了强大清国,清王朝在一系列高人的运筹之下,建立学校培养高素养的军官,准备设立三十六镇新军。比如说湖北新军第八镇,南京新军第九镇,福建新军第十镇,都是这一政策的系列产品。
话说武昌首义时,有个叫喻育之的12岁小朋友,正在张之洞建立的湖北陆军测绘学堂当学生兵,革命党发现这孩子比较机灵,就跑来劝说他参加革命,于是喻育之在他的《忆在武昌第一次见到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这样说道: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