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分 归鲁
目录
第八部分 归鲁
上一页下一页
仪封人真有远见啊,预见到了几百年之后的事情,可惜学生们活不到那时候了。
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河图洛书就是九宫八卦的出处,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人说这是传说或者迷信,恐怕未必。看似简单的图形,蕴含了无数的道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太师挚是鲁国的首席乐师,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要去楚国呢?原来,三桓瓜分鲁国之后,鲁国公室的地盘变得很小并且还不断被三桓侵吞,而是公子公孙们越来越多,地盘严重不足,吃公家粮的人则越来越多,财政支出入不敷出。于是,各种公务员队伍先后解散,国家歌舞团早已经被解散,因此祭祖的时候跳舞都凑不够人数。宫廷乐队最终也难以维持下去,终于让大家自谋出路去了。于是,上面的乐师们就只能出国去挣生活了。
现实解说一贪官问孔子什么是政府,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贪官叹一口气:“府者腐也,我带头腐败,所以大家都腐败。”

8.5(12.17)★★

解析这段话与上一段就是截然不同了,孔子不再说不知道了,也不再问东答西了,为什么?一来,季康子掌管着国家,用谁不用谁他说了算。二来,季康子问的正是孔子想要说的。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8.12(14.19)★★

译文有人问孔子怎么不参与治理国家,孔子说:“《尚书》中写道:孝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些都会影响到政治啊。我用孝来教育弟子们,就是在参与治理国家啊,不一定非要当官啊。”

8.7(12.19)

译文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现实解说善待百姓,百姓就愿意为国出力。教化百姓,百姓就懂得怎样为国出力。
孔子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每句话都有深意。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提拔我和我的弟子吧,我们都是正直的人。

8.19(9.9)

只能说孔子在赌气了,在对孟武子表达不满。开始说不知道,之后说三个人都是治国的人才,你说仁不仁?反正我不知道。为什么孔子对孟武子不满呢?大致孟武子不像季康子那样既尊重孔子,又使用孔子的学生吧。孔子对孟武子不满,等于是说:问这些干什么?反正你不用。
现实解说被埋没得越久,将来就越是会大放光芒。所以,对眼前的困难不要灰心丧气。
解析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整理诗,于是才有了《诗经》。回到鲁国之后,开始整理乐。为什么不在卫国整理?因为鲁国的乐是最全的也是最权威的。
孔老师说得对,上梁不正下梁歪。
现实解说经济不景,艺术人才就留不住。管仲说得好:仓廪实则知礼节。连饭都吃不饱,就只能另谋生活了。
现实解说政府要治理酒后驾驶,就成功治理了,这说明政府是真的想治理。
九九藏书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解析栖栖,就是四处游荡的意思。这又是一个来挑刺的人了,可见当时对孔子看不上眼的人为数不少呢,也可见当时孔子的地位并不高。这显然是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之后,有人认为孔子到处走无非就是想做官,于是来讽刺他。孔子似乎有些无言以对,回答得相当勉强。
在孔子对季康子说卫灵公无道的时候,季康子一定在想:“你前几天不是还在说他贤能吗?”
现实解说好人当政,再糟糕也糟糕不到哪里去;坏人当政,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现实解说别把土地爷不当神仙啊,谁也不知道天上哪块云彩会下雨。所以,即便有不满,不要轻易得罪人。

8.9(13.13)

译文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干到楚国去了,三饭缭到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黄河边,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滨。
在鲁国,鲁哀公欣赏孔子,可是鲁哀公被架空,不敢任用孔子。就算鲁哀公任用孔子,实际上也没有任何意义。而季康子不认同孔子的政见,跟孔子关系也比较糟糕,更加没有可能任用孔子。所以,孔子明白自己只能当个议论国事的草民了。

8.1(2.1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种种迹象表明,回到鲁国之后,孔子的脾气很大,耐性很差,喜欢跟人作对。

8.13(2.21)

8.2(5.8)★★

解析说来说去,就是两句话:你对老百姓怎样,老百姓就怎样对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会跟着你做好。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这人怎么样?”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这人怎么样。”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这人怎么样。”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这人怎么样。”
现实解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让你服,你就服,不服也得服。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服不行。举直,你要服;举枉,你要服;不举,你也要服。

8.17(18.9)★★

所以,孔子做这样的事情,纯粹狗拿耗子,自找没趣,只能说是老年痴呆的后果。
译文微生亩对孔子说:“孔丘,你为什么这样四处奔波游说呢?你不就是想用花言巧语谋取官位吗?”孔子说:“我不是花言巧语啊,只是想改变那些顽固不化的人。”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现实解说其实不当官有不当官的好处,至少有时间整整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孔子真的在政治上得意了,哪里有时间修《诗经》写《春秋》?如今的问题就是大家都往官场上努力,学术就荒芜了。九九藏书网
乍一看,孔子是在推销三个学生。可是这里问到了公西华,所以应该是孔子回到鲁国之后的事情,这个时候子路在卫国当官,冉有和公西华则在季孙家当家臣,已经完全不用推销了。再者说,如果要推销,态度不能是这样。
现实解说一支足球队,主教练很差劲,可是守门员不错,前锋也不错,所以,还能不降级。
其实这句话应该参照当初狐偃对晋文公的话,要让百姓死心塌地心甘情愿地为国家打仗,首先要善待他们教化他们,要让他们对国家信任。至于七年,并不是一个确数。
古代有句俗话: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为寇仇。就是这个意思。
译文孔子说:“让没有经过训练的百姓去作战,就等于让他们去送死。”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现实解说如果一项政策受到老百姓的批评和抵制,反思的首先应该是政府。
孔老师说得对,老百姓违法犯罪,十有八九都是被逼的。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什么的,只要给老百姓一条活路,谁不想活得体面点啊?

8.16(9.15)

译文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对乐加以整理,雅乐和颂乐都放到了适当的位置。”
解析传说凤鸟在舜和周文王时代都出现过,凤鸣岐山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它的出现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八卦图而出,它的出现也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到了尧的时候,洛水中出现神龟,背上是九宫图,它的出现,也同样象征着“圣王”出世。

8.11(13.29)★★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现实解说所谓无利不起早,四处奔波,当然是为了前途。至于为了伟大理想而颠沛流离的,不是没有,实在太少。
现实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有时候也勿施于人。
孔子师徒从楚国回到卫国之后不久,季康子(即季孙肥,季孙斯的儿子,此时季孙斯已死)派人来请冉有去季孙家担任管家。一来是冉家活动的结果,二来也是季康子了解冉有的才能。于是冉有回国,临行前子贡叮嘱他设法帮助老师回国。回到鲁国之后,冉有担任季孙家的管家,深得赏识。后来齐国入侵,冉有率领鲁军迎敌,结果击退了齐军。季康子好奇,问冉有的兵法从哪里学来,冉有趁机说是从老师那里学来,并且说了老师很多好话,再加上此前子贡曾经帮助鲁国出使吴国,都很成功,子贡在季康子面前也说了很多老师的好话。于是,季康子决定派人迎请孔子回国。
孔老师说得对,每一个统治者或者当权者质疑老百姓不尊重自己的时候,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尊重了老百姓;想要对老百姓提出要求的时候,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已经做到了。就像三桓,一个劲地压榨百姓,又怎么能要求百姓热爱他们呢?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现实解说其实何必非要当官呢?当个老师不是也挺好?
解析这些人都是鲁国的乐师,按周制,国君一日四餐,每餐都有乐师配乐,因此乐师用饭来命名。其实想想看,当个国君也挺没劲,吃个饭都不得安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九九藏书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解析小偷多强盗多,说明什么?孔子的意思:你太贪了,苛捐杂税太多,你的钱多得用不完,多到年底要突击花钱,可是老百姓没吃没喝,只能去当小偷强盗了。如果你不要那么贪,把财富留给老百姓,大家有吃有喝,谁又愿意去当小偷强盗呢?
解析三桓自己的治理出了问题,于是产生了不稳定因素。这个时候,季康子想要用镇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于是孔子告诉他:如果你善对百姓,百姓又怎么可能产生不满呢?那么社会稳定,又哪里用得着杀人呢?说来说去,其实还是那两句话:你对老百姓怎样,老百姓就怎样对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会跟着你做好。
不管怎样,这证明除了孔黑,还有孔蜜。
无道并不等于会立即灭亡,如果关键岗位用人得当,也可以对付得过去。但是无道积累到一定的度,就一定要灭亡。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孔老师说得对,每一个统治者或者当权者想要让臣民做什么,首先自己要做好。自己就不正,怎么要求老百姓正呢?就像三桓,自己胡来,怎么能要求百姓守规矩呢?

8.6(12.18)★★

解析仪在今天河南兰考境内,封人就是当地管理官员,仪属于鲁国。木铎就是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孔老师说得对,每一个糟糕的统治者或者当权者只看到了老百姓造反的暴力,却看不到自己压榨百姓的暴力。他们只会在反抗产生之后去镇压,却不懂得如何防患于未然。
解析这一年是孔子七十二岁,修完了《周易》,已经有些间歇性老年痴呆的症状。齐国比鲁国强大得多,鲁国平时避之犹恐不及,怎么可能自己找这事情?以鲁国的军力,根本不是田常的对手,怎么可能讨伐人家?何况,那是人家齐国的事情,鲁国怎么可能粗暴干涉?稍微动动脑筋,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当时鲁哀公也问了这个问题,说我们躲齐国还不及呢,自己主动送上门不等于送死?孔子当时回答:“怕他们什么?田常杀害了国君,齐国百姓只有不到一半人服他。我们用鲁国的兵力,再加上齐国一半的老百姓,难道打不过他?”
当时鲁哀公问孔子当今世界上最贤能的国君是谁,孔子说是卫灵公。鲁哀公不同意这个说法,说是卫灵公连自己的家庭事务都管不好,自己的儿子都逃亡国外了,怎么称得上贤能呢?孔子于是解释说卫灵公管理家庭不行,但是管理朝廷一流,孔子说:“卫灵公有个弟弟叫公子渠牟,为人忠诚而且能干,卫灵公对他委以重任。有一个叫做林国的士人,发现有才能的人就必然推荐他做官,因此卫国没有放纵游荡的士人,卫灵公非常尊重林国并且任用他;还有一个叫庆足的士人,一旦国家有大事,就必定会被推荐出来处理国家事务,事情过去之后就又回家归隐,卫灵公也很尊重他;还有一个叫做史鱼的大夫,因为自己的主张没有被采纳而负气出走,卫灵公就住到郊外三天,三天没有歌舞娱乐,直到请回了史鱼,他才回宫。卫灵公对贤能的士人这样尊重,所以我说他是个贤能的君主。”孔子的言下之意:如果你要做个贤能的君主,重用我吧。
季康子亲自派人来请,孔子这下可以安心回国了。就这样,在冉有和子贡的帮助下,孔子回到了鲁国。这一年,孔子68岁。

8.8(13.6)

这次谈话,让孔子非常尴尬,也反映出季康子对于孔子已经不是那么尊重。
季康子之所以这样问,还和不久前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有关系。
孔子回鲁国的初期,季康子对他非常恭敬,时常请教。这里的对话是季康子询问孔子几个主要弟子的能力,实际上季康子对这几个人都很熟悉,所以谈不上孔子要推荐谁。这个时候子路在卫国做官,冉有本身已经是季孙家的管家,而子贡一向拒绝做官,季康子请都不去,自然也不需要孔子推荐了。即便如此,孔子也要夸赞他们,以稳固他们的地位。
www.99lib.net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统治者的品德好比风,老百姓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解析孔子对季康子总是语中带刺,季康子对孔子的态度也逐渐改变。这一次,孔子说到了卫灵公如何荒淫无道,季康子很不客气地提出刁钻问题,孔子有些始料未及。孔子就说卫灵公用人还是比较好,几个关键岗位都用对了人。尽管孔子所说的卫灵公没有亡国的原因有些牵强,不过总算勉强说得过去。
现实解说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是不行的。所以,教育很重要,投入不能少。
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受到大家的追捧。这个时候的鲁国国君是鲁哀公,鲁哀公对孔子很敬重,因此常请他来聊天。孔子以为这是个机会,因此拼命向鲁哀公灌输自己的理念,希望能够得到重用。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现实解说懂得推销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今天你推销他们,明天他们推销你。在这一点上,孔子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8.10(13.30)★★

译文孔子说:“善待百姓教化百姓,七年之后,百姓也可以用来打仗了。”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解析善人是什么?有解释为人善之人,有解释为统治者,这里把善解释为动词,善待的意思。七年,历来的解释也不少,马王堆出土《十六经》中注释为“一年从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四年而发号令,五年而以刑正,六年而民敬畏,其年而可以正(征)”。

8.4(2.20)★★

很遗憾,鲁哀公就算愿意提拔孔子师徒,也已经是力不从心了。此时的鲁国国君比从前更加的形同虚设,除了三桓留给他们的几块自留地,什么也没有了。鲁哀公之所以找孔子来聊天,纯粹就是为了聊天打发时间而已。
译文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译文齐国权臣田常(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以后,随即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田常(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请你出兵讨伐他。”哀公说:“你去跟三桓说吧。”孔子退朝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主却说‘你去跟三桓说吧’!”孔子去跟三桓说,但三桓不愿派兵讨伐,孔子又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99lib.net来报告呀!”
孔子对季孙家的印象一向不好,即便是这次回来是人家季孙家不计前嫌请他回来,孔子对季孙家还是不满。孔子一直认为,正是因为季孙家带头破坏周礼,才导致这个国家礼崩乐坏。正是因为季孙家压榨百姓,才使得国内民怨沸腾。所以,孔子对季康子的问题,始终只有一个意思:反省自己,以身作则。否则,说再多都不过是叶公好龙。

8.3(6.8)★★

解析这句话不知道是谁问的,这个人要不是缺心眼,要不就是故意来羞辱孔子,因为不是孔子不想当官,而是人家不给机会。可是孔子很好面子,他不会说季康子不给自己机会。
解析说来说去,还是那两句话:你对老百姓怎样,老百姓就怎样对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会跟着你做好。
孔子为了恢复礼制而辛苦奔波了一生。到了晚年,他看到周礼的恢复似乎已经成为泡影,于是发出了以上的哀叹。孔子倒并不是认为自己是圣人,而是认为自己等不到圣人出世了。
鲁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差,孔子在世的时候,鲁军与吴军和齐军都有过战斗,结果都是惨败。事实上,三桓本身就已经没有什么军事训练了,打仗的时候往往是三桓先逃跑。
现实解说要大家做什么,自己先做好。如果自己不做,说什么都没有用,命令没用,号召更没用。
回到鲁国之后,孔子从政的欲望再次被调动起来,一时间与鲁国国君鲁哀公交往甚密,与季康子的关系也不错。可是后来,由于孔子对季康子的一些做法不满,双方的关系趋于冷淡,孔子终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彻底绝望。绝望之后的孔子开始修《春秋》,撰写《周易》,思想趋向于道家。到了这个时候,反而与季康子的关系得到缓和。
现实解说岐山已经秃了,黄河已经黑了,洛水已经黄了,而且还动不动断流。所以,凤鸟肯定没有,龙马也没有,神龟也没有了。只有神马了,可是神马都是浮云。
季康子患盗,问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现实解说《说苑》中记载: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
译文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解析说来说去,其实还是那两句话:你对老百姓怎样,老百姓就怎样对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会跟着你做好。

8.14(14.32)

解析“子路仁乎”就是孟武子问子路这个人怎么样?可不可交的意思,主要问的是人品。旧译则译成“子路做到了仁没有”。可是孔子首先说不知道,再次被问到,虽然勉强回答了,可是谈的并不是人品,而是能力,完全是答非所问,最后还要加上一句“不知其仁也”。

8.15(3.24)

说白了,国富民穷,官富民穷,必然盗匪横行。
自然规律难以抗拒,人老了就容易老年痴呆,固执偏隘。老年痴呆每个人都会有,程度不同而已。
孔老师说得对,身正不怕影子斜,风正不怕草歪歪。
解析三桓平时舍不得出钱对百姓能够进行军事训练,打起仗来自然是送死的情况多。

8.18(14.21)★★★★★

解析孔子可以说反反复复劝说季康子以德治国,善待百姓,可是,季康子做不到。说得多了,季康子都有些烦孔子了。
以如此生硬的态度,来答非所问,孔子这是什么意思?
译文孔子说:“凤鸟不来了,黄河中不出现八卦图了。我这一生也就一事无成了吧!”
解析错诸,置于其上的意思。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