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唐朝及五代十国的货币
第二节 通宝钱体制的建立及其发展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货币源远流长
第二章 秦汉货币
第二章 秦汉货币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的货币
第四章 唐朝及五代十国的货币
第四章 唐朝及五代十国的货币
第二节 通宝钱体制的建立及其发展
第五章 两宋货币
第六章 辽、金、西夏和元朝
第六章 辽、金、西夏和元朝
第七章 明朝的货币
第八章 清朝的货币
第八章 清朝的货币
第九章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货币
第九章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货币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肃宗时,因对付安史战乱,军政费用紧缺,财源无着,乃求助铸大钱。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十月,铸行“乾元重宝”当十钱,钱径7.7厘米,重5.97克,每千文重十斤,法定重宝一当开元钱十文。次年再铸“重轮乾元重宝”,又叫“重稜钱”,径3.5厘米,重11.94克,每千文重20斤,法定一当开元钱50文。大幅度的铸币减重和严重贬值,造成物价狂涨,米斗7000文,“饿死者相枕于道”(《旧唐书·食货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把开元钱增为一当十,重稜钱降为一当三十。这样,民间就把两种乾元钱叫做“虚钱”,称开元钱为“实钱”,从而产生虚价与实价两九九藏书种物价。盗铸蜂起,严刑竣法也禁不了。同时,史思明在洛阳铸行“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径一寸四分,重约21克,一当开元钱百文。这是一种严重贬值的军用货币。
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废天下佛寺,征集寺庙铜佛像钟磬器物,令各地增设钱坊,大铸“会昌开元”钱,制作不精,大小轻重不一,一般径2.3厘米,重3.4—3.5克。钱背刻有地名,计22处,即:京(京钱)、昌(扬州)、洛、益、梓、蓝、荆、襄、越、宣、洪、潭、兖、润、鄂、平、兴、梁、广、福、丹、桂。次年,明令全国只准用新钱,但旧钱也未收回,通货紧缩稍稍宽解。宣宗(公元847—859年)曾推翻武宗的政策,熔新钱再铸佛像,但效果不大。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曾铸“咸通玄宝”钱。武宗以后各代多仿铸会昌开元钱九_九_藏_书_网,迄于唐亡。唐末,黄巢攻取长安,建国大齐,改元金统,铸行“大齐通宝”钱,此钱存世不多。
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铸行“开元通宝”钱,其形制与书法均以上林三官五铢钱为样板,是标准的方孔圆钱。此钱外圆内方,有肉有好及内外郭,径八分(即二·四厘米),重二铢四累,即约四克,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为以后历代王朝的铸钱标准。每十钱重一两,后世称“一个钱”、“一文钱”。这个“一钱”,同清朝库平一钱的重量相符,为后世两以下十进位衡法开其端。铢累等秤量单位从此不用。此后不再以重量为钱币名称,改称通宝、元宝、重宝等等。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原意是开辟新纪元的通行宝货。不以重量为货币名称为后世钱币减重打下埋伏,消除了钱名重量同钱的实际重量不符时导致的麻烦。此钱成色规定有统一标准:99lib•net铜占83.32%,白腊14.56%,黑锡2.12%。开元钱的钱文书法精美,为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篆、隶体,极工整,为后世所推崇,被奉为字帖楷模,印行至今。高宗之后,铸过几次年号钱。唐以后各朝所铸多数为年号钱,这是某个皇帝统治权力的象征,为后世研究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参考资料。
开元通宝钱发行后,因其形制轻重大小适中,制作精整,质量可靠,市场乐用,就驱除一切古钱和私钱。终贞观之世,此钱币值稳定,购买力也较高。贞观初,米斗仅值三个钱。贞观以后各代所铸开元钱,基本形制不变。有些钱的钱面或钱背刻划各种标记,如星、月、双月、莲纹等等。有的“元”字双挑、左挑、右挑,所处部位也不同。还有当十的大开元钱和仅重二克的小开元钱。一般是:早期开元钱,轮郭精细,文字精美;中期的背多星月www.99lib.net及其他花纹;晚期的外郭阔、粗糙。
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因对高丽作战,财政紧张,乃铸行“乾封泉宝”当十钱,钱径2.5厘米,重3.3—3.5克,即一钱一分多,当开元钱十文,严重贬值,民众拒用,不到一年废止。此后直到玄宗晚年,开元钱仍继续行用。但私钱充斥,恶钱盛行。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改重轮钱和普通乾元钱一当三文开元钱,乾元小钱一当二。后改为大小钱均是一当一。于是私铸又转为私镕,每千个重棱钱可熔得铜20斤,能改铸开元钱3200枚,获利三倍多。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因安史战乱结束,朝廷采取种种增收节支措施,使物价逐渐趋向平稳,但币值仍低于战前。因感钱数量不足,朝廷便增炉铸造“大历元宝”和“大历通宝”。德宗建中(公元780—783年)初又铸“建中通宝”和“建中元宝”。www•99lib.net以上两种都是减重的劣质小钱。建中初,曾采连州白铜铸开元大钱,一当十文用,径4.5厘米,重16.8—18克。在此之后约60年,因通货过少值低,发生一次通货紧缩,到武宗时才宽松。
有唐一代,开元通宝钱铸造发行了近300年,始终为民间所乐用,其间虽几经挫折,另铸新钱,还是取代不了。这种在一个历时较长的朝代,一种钱币始终盛行情况,在以后各朝,是绝无仅有的。而且,这种式样的货币在唐以后的1000多年中,始终不衰。有些皇室欲以本朝铸钱充当天下钱的标准,从未如愿。其中道理,确实令人深思。有一点可以定,除钱币本身具备的优越条件外,如何取得人民的长期信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