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后记 一些想要补充的话
目录
序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过去
第一篇 开局(1978-1981)
第二篇 升腾(1982-1985)
第二篇 升腾(1982-1985)
第三篇 红与黑(1986-1990)
第四篇 激荡(1991-1994)
第五篇 迷失(1995-1999)
第五篇 迷失(1995-1999)
第六篇 奔流(2000-2005)
第六篇 奔流(2000-2005)
第七篇 陌生人(2006-2010)
代后记 一些想要补充的话
上一页下一页
因此,一直以来,我想写一本书来纪念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是温州最大的品牌和亮点)。
1996年,我从复旦大学进修回温,我惊喜地发现温州的市委书记已换成我的老乡——江山人董朝才。惜才的董书记成了我的知己,我成了董书记家的常客,周末常在他家“蹭饭”,受到他夫妻的关照。董书记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当时他顶住“左”的压力,大力支持个私经济发展,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来表明他的观点及立场,我们有了许多共同话题。周末在他家的院子里,我们常常促膝交流,对温州改革开放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有一次,他告诉我,由于大力支持个私经济的发展,他受到当时省委一些领导的批评,发生了激烈的争议,他说,他是把“乌纱帽”摆在桌面上办公的,帽子随时可能被拿走。
本世纪以来,我一方面重操旧业,担任了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为系统研究温州经济的发展重踏征程,为温州经济的发展培训人才,为党委、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同时,我创办并担任了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维权、融资、培训、咨询、经贸、投资,为温州广大中小企业服务,忙得不亦乐乎,成了温州中小企业这个最大的弱势群体的保姆感谢温州30多万家中小企业,他们给了我一个保持与改革开放第一线联络的“平台”,给了我大量鲜活的企业管理案例,使得我能持续地对“温州”这个我感兴趣的城市、“改革开放”这个我感兴趣的课题进行不懈地探索和研究。
当时,温州农村改革正兴,农民“洗脚上田”,创办家庭工厂,发展个私经济,10万农村能人组成的“供销员”队伍走南闯北,十大商品市场粗具规模,“小商品、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杨作浩先生对新生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当时他创办并担任温州经济学会的会长,率领一批温州本土的经济学者密切关注温州农村的经济改革,而刚刚大学毕业又学财经专业的我,因在校时即发表过几篇“论文”,而被他慧眼识中,私下破例被“聘”为他的助理兼秘书(未经官方任命),我当时的正职是企业管理教研室的教师。授课之余,杨作浩先生常带着我深入农村调研。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改革及由此出现的许多新生事物,如家庭工厂、雇工现象、挂户经营、股份合作制、业市场等,都引起了我们的浓厚兴趣,调研回来后,我们一起整理材料、一起撰写论文,有时为了一个观点的不同认识,还进行激烈的争议杨作浩先生培养了我对现实中经济问题的浓厚兴趣,培养了我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他是我走向社会的“启蒙老师”,深深为我所敬重。1984年,在杨作浩先生的鼓励下,我另起炉灶,组织一批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及青年企业家,创办了温州青年经济学会(后改名为温州青年经济与管理科学协会),担任了两届会长,带领着一批青年学者,自费深入农村、工厂调研,编辑杂志,撰写论文,最多时100多个会员在全国发表了130多篇论文,宣传、讨、总结“温州模式”,成了最活跃的一个青年学术组织,当时,许多大学者到温州调研,我们成了他们调研的“带路人”、“陪研人”、“资料提供者”www•99lib•net九_九_藏_书_网
初稿完成后,我即发给长期关心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学界老前辈、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陈乃醒教授审阅,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建议,特别是陈乃醒教授在百忙中为本书撰写了“序言”,在此我谨向两位前辈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我还要感谢我敬重的一批温州企业家朋友,他们是温州市最著名的一批企业家:正泰集团的南存辉、神力集团的郑胜涛、奥康集团的王振滔、华峰集团的龙小平、天正集团的高天乐,他们是温州民营经济辉煌历史的创造者。承蒙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认真阅读了本书的初稿,写下了对该书令人鼓舞的“推荐语”,他们的“友情出手”令我感动不已。
而如果说,书稿在1990年之前呈现出某些温州人个人奋斗兀自悲壮。那么,之后的篇章我们更愿意让读者看到没有刻意的主角,而是一组温商命运的群体雕塑。
这是一本与市场妥协的作品。
十年企业经历使我对温州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有了认识上的升华,也为我研究“温州模式”及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九九藏书第一手的素材。陈智华(温州华建集团公司董事长。我在大学任职时,兼任过该集团副总经理)、郑元忠(中国庄吉集团董事长)、李国胜(浙江巨龙集团董事长)成了我的企业实践的导师,成了我终身的朋友。令人敬佩的是,他们今天还是市场经济的弄潮儿,还是温州企业家中的佼佼者。
最后要感谢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的社长鲍观明、总编辑钟仲南,正是有了两位社领导的认可与支持,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感谢出版社人文编辑室郑建主任,出版过程中他多次与我交流细节,花费了不少精力,他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即完成了本书的编审和出版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三十年时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了温州的财富与文明,也带来了我们个人命运的改变。感谢温州,这个我深深热爱着的城市,不仅哺育了我,而且把我从一个生涩的知识青年变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中年学者,不仅使我这外来的“新温州人”(现在的时髦话)收获了爱情、家庭、生活,而且还收获了知识、经验、学问和财富,还收获了人生的许多追求和理想。
温州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资源、没有国家投资、耕地少、交通差的贫穷的地方,只有改革、只有调动老百姓的创业热情、只有大力发展个私经济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才能走出一条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来他的话使我震惊,也使我坚定了研究温州经济与发展的决心。董朝才书记我长期跟踪研究“温州模式”、“温州经济”的精神领袖。令人欣慰的是,曾在那个年代被不公平对待的董朝才书记,在去九*九*藏*书*网世多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心,他在温州人心目中的形象已越来越高大,他在温州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功绩也越来越被官民所承认和推崇。董书记如果地下有知,应感到欣慰。
2008年,我非常荣幸地被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担任院长的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被北京大学人才研究所聘为高级研究员,并担任该所《温州现象》的课题组组长。这样,写书成了迫在眉睫的事了。5月12日,我应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邀请,赴北京大学参加“第四届中国民营经济投资与发展论坛”并作主题演讲,在会议期间认识了年轻有为的财经作家吴比先生(他的新作《奔腾入海》在企业界和大众中获得了极好的口碑)。交流中我谈了出书的设想,我们一拍即合,决定共同来撰写这本书。
1993年,在温州大学任教的我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学生。他是乐清精益集团的董事长、著名的“八大王”中的“电气大王”郑元忠。40多“高龄”的他来温大读书,并且要与“大学的那些”小同学同吃同住同学习。在我的协助下,他成了温州大学外贸专业的一名插班生(进修生),成了我的一名学生。当他两年完成学业“毕业”时,他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收获了“我”。在他的极力鼓动下,正想到改革开放洪流中去验证一下自己“理论”、尝试一下自己能力的我,毅然辞职下海,与郑元忠一起创办了“温州威丽斯服装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温州威丽斯服装有限公司”(现中国庄吉集团前身),并担任董事、总经理;自此我在商海第一线跌打滚爬了10藏书网年,先后在庄吉集团、巨龙集团、新商人企业发展公司等企业担任总裁,酸甜苦辣,倍感办民营企业的不易,既收获过成功的喜悦,也尝过失败的滋味。

致谢

历时三年,几乎耗尽了我们业余的一切时间。可当全书完稿时,我们尴尬地发现,现在还有多少人能静得下心来读完所有文字。于是,压缩成了我们不得不做的选择。我们删去了1979、1983、1988、1993、2003、2005年的一些章节,并将2009年与2010年合并在一起。
我们最大程度地结合大时代的背景,同时并不想再用可观的文字去描述那些至今呼风唤雨在温州民营经济市场的风云人物。我们试图还原整体,去表现“草根”与“小人物”——这些最初主导我们写作的元素——以此,更具说服力地说明一座城市的崛起。
1983年我大学毕业,拿着一张纸、一支笔从家乡江山市来到陌生的温州,被分配在温州市行政干部学校工作(一年后该校整体并入刚筹建的温州大学)。校长是一位老干部(浙南地下党员)杨作浩先生,他是一位纯朴、正直、可敬、可爱的老人,是个被人称为“老运动员”(即指在历次运动中都被整肃的对象)的领导,他虽历经“运动”,但遍求真理的勇气未灭。
他们的故事难以述说殆尽,本书的结稿也仅仅意味着一次历史求溯的暂时告一段落。而似乎本书之外才是他们的天地,但假若他们能从中得益一二,或许历史将是另一番面貌,这也是我们在“大救赎”一章中努力表达的含义。
温州人从夜色中走来,在黎明前摇摆,最终万马奔腾。
更多内容...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