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六二三事件:和平民主运动的高涨
二、六二三事件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中原告急:宣化店调停
第一章 中原告急:宣化店调停
第二章 集思广益:建立巩固的舆论阵地
第二章 集思广益:建立巩固的舆论阵地
第三章 力挽狂澜:东北休战之争
第四章 危急关头:为和平而呼号
第五章 六二三事件:和平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五章 六二三事件:和平民主运动的高涨
二、六二三事件
第六章 战略性建议:不再让步
第六章 战略性建议:不再让步
第七章 铁骨柔肠:情系黄、淮灾区人民
第八章 风云变幻:坚持逼蒋和平、民主的斗争
第九章 大智大勇:抨击美国援蒋内战
第九章 大智大勇:抨击美国援蒋内战
第十章 内战升级:逼迫马歇尔退出和谈
第十章 内战升级:逼迫马歇尔退出和谈
第十一章 以退为进:十里洋场的斗争
第十一章 以退为进:十里洋场的斗争
第十二章 “国大”召开:和舟共济砥恶流
第十二章 “国大”召开:和舟共济砥恶流
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尾声
尾声
尾声
上一页下一页
送走了代表以后,各界群众队伍以学生界带头,圣约翰大学学生队伍为前导进入市中心,又举行了游行示威,沿途高呼口号,写标语、散发《上海市欢送为呼吁和平入京代表宣言》、《上海市学生团体联合会为拯救国家危机呼吁和平宣言》等,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响应,无数群众纷纷自动参加游行,形成了反内战,要和平的洪流。
同日,在香港、九龙3000多人举行港九各界促进祖国和平运动大会,组成港九反内战同盟,发表告全国同胞书、中央军将士书、美国人民书,呼吁停止内战,争取和平。
6月的南京,气温一天比一天高。
蒉延芳紧接着说:“我们都是无党派人,我们见了蒋主席、马歇尔、周恩来。大家都说要和平,我们倒要看前途怎么样?看谁会欺骗我们。”
马叙伦说:“我总算尽了力量,我们还是满意此行的收获的。”
马叙伦握着周恩来的手呜咽着说:“中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你们身上了。”
周恩来在室内轻轻踱步,不时停在窗前焦急等待着,心里说,应该到了,应该到了。
傍晚,周恩来匆匆赶回了他的办公室。
约9时许,欢送大会在车站广场隆重举行。
“不会,不会,当局是要保护各位不再发生意外!”一位身着警服的当官模样的人说。
“没有感想!”郭沫若想都没想的回答。
得知代表们一夜滴水未进时,周恩来立即派人回梅园新村去取牛奶和饼干,并亲自去和医院交涉,将马叙伦等人移到三楼病房。
“太晚了,天明后再去吧。”章文晋说。
章文晋走后,周恩来抓起电话,要通了俞大维,压住怒火说:“我是周恩来。下关车站发生的暴行你知道了吗?”
上海工委和上海地下党共同秘密组织的“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欢送大会就在这里举行。
沉思一会,周恩来突然想起郭沫若会不会去下关迎接代表团,会不会受伤,他急忙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快去中央饭店,看看郭沫若在不在!”又转过身说:“文晋同志,你马上去找马歇尔或奚尔上校,让他告诉俞大维、陈诚,立即采取措施制止这次暴行,保护代表们的安全!”
“赶快去打听……”
“什么,犯罪了吗?还要拘留?”众人异口同声地问。
雷洁琼“哎哟”叫了一声,举起左手噙着泪水说:“‘难民’要抢我的戒指,却把第二指节捭折了。”
六二三下关惨案很快通过新闻媒介在全国传开,上海人民群情激愤,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发表宣言,对国民党的暴行表示严重抗议,要求惩治凶手,并决心为和平
九九藏书网
而继续奋斗。
在场的《大公报》记者高集、《新民报》记者浦熙修等新闻记者也被打伤。五六个小时后,受伤的人才被送到医院。当这个消息传到梅园新村时,已是深夜了。正在等待消息的周恩来立即愤怒了:“这是特务干的!我要到现场去,当面揭穿他们!”说着就走向室外。
早饭后,周恩来又乘车去和马歇尔、俞大维进行会谈。
上海地下组织的领导人刘晓、刘长胜、张执一、张承宗等都亲临现场,张执一、张承宗担任欢送和平请愿团和游行示威的秘密总指挥。代表们上车以后,张执一、冯文彬还到车厢里去看了一下,与代表们握手道别。
工作人员送来了一碗面条,请他先吃点饭。周恩来问:“有上海请愿团的消息吗?”
王绍鳌、蒉延芳、雷洁琼、吴晗、陶行知、林汉达和学生代表陈震中、陈立复相继讲了话。从不同角度共同提出了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主张,代表了上海和全国人民的心意。
全国各地的群众团体及知名人士纷纷来电来信对代表们表示慰问。
一位记者见郭沫若愣在旁边沉思,忙凑过去:“请问郭先生,对此有何感想?”
民盟代表为下关惨案致函国民党代表,要求政府迅速处分所有有关长官,取消特务机关,保证人民各项自由。
凌晨2时许,没有月光。
东北休战以后,上海各界知名人士马叙伦、陶行知、马寅初、阎宝航、许广平、田汉、叶圣陶、茅盾、巴金、周建人等164人联名又给蒋介石、马歇尔和中共代表及各民主党派及社会贤达的联名上书,反对内战。6月13日,交通大学学生成立了反内战救灾运动委员会,接着圣约翰大学、之江、沪江、大同等大学也纷纷成立反内战救灾委员会。6月19日,上海全市72所大中专学校成立了上海市学生争取和平联合会,发表宣言要求美军撤出中国,永久停止内战,号召全市同学开展反对内战签名运动。两天后,又有48所学校参加。大同大学暨附中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成立反内战委员会,决定停课7天,延期考试,进行反内战宣传。
董必武的话,使周恩来冷静下来。黑天半夜赶到那里,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政治气候也像天气一样逐步升温,大街小巷整天军车急驰,警笛长鸣。
周恩来点点头:“好,你去请董老,我们现在就去中央医院,看望受伤的人员。”
打过电话之后,周恩来对董必武等人说:“你们先回去休息吧,值班人员注意了解情况。”
周恩来走进医院,看到马叙伦、雷
www.99lib.net
洁琼、阎宝航等受伤的人竟躺在冰冷潮湿的水泥地面上,有的已经昏迷,却没有人过问。他走过去,一个个握手问候。他握住雷洁琼的手说:“7年前,我们在江西吉安见过,今天却在这里见面。”
鸡啼破晓时分,周恩来一行离开医院。路上,他对邓颖超说:“白天你再去看看他们,顺便给雷洁琼买一套新衣服,她的衣服已被撕破,还有血迹……”
周恩来与董必武在梅园新村驻地盛情招待了上海和平请愿代表团的代表,向他们介绍了近日谈判的情况,转达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对代表团成员的问候。
“这次请愿是我们发动的,代表们为了反对内战被殴打,我们怎能不管!”周恩来声音很大。
“还没有。”
说完,又要通了陈诚的电话,大声说:“我抗议你们的特务在下关火车站殴打上海市请愿代表团的人员!你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制止这种暴行,救治受伤者,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晚上7点多火车抵达下关火车站后,请愿代表团在人们的簇拥下正要向火车站外面走,记者们跑前跑后地抓紧采访。可是,一群装扮成“难民”模样的国民党特务突然挤了过来,大喊“不许他们出站!”“共产党的走狗!”……随后,马叙伦、雷洁琼、陈震中、陈立复被推进了候车室,其他人被推进餐室。
他等待的是关于上海市请愿代表团的消息。关于上海和平请愿团代表的基本情况他已知道,并报告了中共中央,但为何他们还没有到呢?
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李维汉、郭沫若一行乘坐的汽车,穿过黑暗的街巷,驶进中央医院。
次日,昆明学生联合会也发表宣言,要求永久停止内战。六二三惨案以后,全国各地和平民主运动更加如火如荼地不断掀起高潮。蒋介石也大发雷霆,亲自把CC头目陈立夫叫到官邸,责怪他办事不力,尽给他添乱子。为平息民愤,陈立夫不得不找到两个替罪羊,公开处罚。
看到有的代表们躺在冰冷的地上,郭沫若提议未受伤的几位代表应该可以进旅馆。一个同志说:“警备司令部还要我们到部问话呢!”
许广平、田汉、叶圣陶、周建人、王绍鳌、吴晗、陶行知、沙千里等社会知名人士也来车站送行。
俞大维支支吾吾,不说知道,也不说不知道。周恩来提高声音质问:“你们的特务,凭什么殴打和平请愿的代表?我严正抗议特务的暴行!”
马叙伦等人民和平请愿代表在6月29日下午离开南京时,在机场发表了简短谈话,他们一致殷切地希藏书网望和平。
周恩来对上海地下党寄予很大的希望,要求各级党组织全力以赴地动员广大群众投入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爱国民主运动,使广大群众,特别是中间群众在运动中逐步认清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反动本质。要在斗争中,与各民主党派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共同行动,以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周恩来还安排了中央青委负责人冯文彬秘密来上海,与上海地下党的同志共同分析形势,总结经验,加强对上海青年和学生的领导。在冯文彬到上海不久,周恩来又派罗叔章找到地下党负责人刘晓,协助开展文教、工商界的工作。
包达三也说:“只要一打仗,中国人民即无法生活。”阎宝航接着说:“我们将继续为反内战,争和平尽力。”受六二三事件的影响,6月25日,国民党空军上尉刘善本等10人愤然驾机起义。飞抵延安时,他对记者和欢迎的人群说:“我们是响应毛主席的反战声明和响应上海10万民众反战示威而来的。”
“代表团成员受了伤,情况还不明,他们还在流血,我们怎么能休息呢?”
广场上,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醒目地挂起了“热烈欢送上海人民赴京和平请愿团”的红底黄字的横幅。一队臂膀上戴有红袖章的同学,自觉维护起广场秩序。
阎宝航从餐室走到候车室,对那些人讲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道理。那些人不但不理睬,还起哄叫喊。在场的宪兵和警察,先是袖手旁观,视而不见,继而溜之大吉。
6月23日,上海5万多人在上海火车站广场集会欢送晋京和平请愿代表团赴京请愿。图为上海赴京请愿代表团部份成员合影。
揣摩郭沫若可能不便,这位记者忙口袋里掏出名片:“我是《新民晚报》记者。”
早在5月5日,上海工委与上海地下组织互相配合,推动了由中国民主促进会牵头发起,联合上海工商界、文化界、教育界及各民主党派等方面,有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妇女联谊会、学生团体联合会等53个单位参加的“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在成立大会上,马叙伦、许广平、田汉、叶圣陶、周建人、王绍鳌、沙千里等29人被选为为理事。大会发表了成立宣言,并通过了致蒋介石、毛泽东电,呼吁和平,反对内战宣言。
毛泽东、朱德也代表中共中央致电慰问。
一番哄闹之后,那些人一拥而入,手持器械动起武来。粗暴的行动,使毫无准备的马叙伦、雷洁琼、阎宝航、陈震中等人猝不及防,被打倒在地鲜血直流。
太阳照进了周藏书网恩来的办公室,新的一天已经开始。周恩来将备忘录交给秘书说:“赶快誊清送出去,我要他们在三人会议开会时作出回答。另外,明天要宴请上海的请愿代表,你们安排好……”
周恩来没有休息,他坐在写字台前,两道浓眉紧锁,思考这次事件和处理的方法。
6月30日,七海文化界茅盾、巴金、田汉、胡绳、夏衍等260人,再次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内战、保障自由、改善生活等3项主张。
清晨,上海复旦大学近千名游行队伍首先到达会场,贴标语、发宣言,高唱革命歌曲。不到8时,打着横幅的百货业、入会场。整个广场开始沸腾起来,欢呼声、歌声、爆竹声连成一片,“要和平、反内战!”等口号声,此起彼伏。
回到梅园新村30号,周恩来没顾上休息,就抓起笔,给马歇尔、徐永昌和俞大维写备忘录。在写了事件经过,并对特务的暴行表示严重抗议后,提出6项善后处理办法:一、政府应明令惩办6月23日南京下关车站凶殴上海和平请愿代表的祸首;二、政府应明令追究此次事件中地方警宪之责任;三、政府应明令取消军统、中统等等特务机构,并保证此种同类事件不再发生;四、政府应明令保护人民团体及个人向政府请愿及申诉之权利;五、政府应负担受伤者医药费及各人所受损失之全部赔偿;六、政府应负责保护各代表在京及其以后之居住行动的安全。最后,他又写上了受伤代表、记者和受伤的欢迎人员名单……
原来,上海请愿代表团乘坐的火车一开出上海北站,就受到携带武器的特务和“路警”的监视。车到镇江时,一批伪装成“苏北难民代表”的特务上了车,对代表们无理纠缠,要求代表下车与“难民”见面,后又指名要马叙伦下车对话。代表们严词拒绝后,他们仍赖着不走,使火车耽搁了约2个多小时,引起火车上旅客的公愤,特务们才下车。
周恩来关切地注视着雷洁琼说:“呦,还红肿呢!”他转过身,对受伤者大声说:“你们的血是不会白流的!”
暮色降临,归鸟萦绕,周恩来的思绪,也像那些绕林的鸟儿,总是离不开上海请愿代表团。这时,有人送来港粤各界人士联名呼吁和平反对内战的电报,周恩来接过来,其中一段话非常动情:“时局险恶,祸起萧墙,国脉奄奄,民不堪命。今时局中心系于南京谈判,现谈判已逾两周,尚未获具体协议,休战展延八日,转瞬期满,虽和平希望未绝,但人心咸感焦灼……”
陶行知代表上海54个群众团体在沪举行外国记者招待会,严重抗议国九_九_藏_书_网民党制造的下关惨案,并要求美军撤出中国,停止对国民党的援助。
凌晨时分,章文晋回到梅园新村,向周恩来报告了了解到的事情经过,并说:“受伤的代表和记者,已由警备司令部护送去中央医院治疗。”
钱之光等人挡住说:“你不能去,那里太危险了!”
在东北休战即将期满,全面内战迫在眉睫之际,经周恩来批准,中共代表团上海工委与上海地下党紧密配合,召开专门会议,发动群众组成“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赴南京请愿。经过各方面的广泛协商。推选了今天到会的马叙伦、蒉延芳、盛丕华、包达三、胡厥文、张纲伯、阎宝航、雷洁琼、吴耀宗、陈震中、陈立复等11人为“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的代表。马叙伦为赴京代表团的团长,胡子婴为秘书长,罗叔章为秘书。胡厥文,合作五金厂经理、中国民主建国会负责人:张纲伯,中兴实业公司董事;阎宝航,大明公司总经理、中国经济事业协会理事、东北政治建设协会发起人之一;雷洁琼,中国民主促进会理事,东吴、沪江大学和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吴耀宗,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校会组主任、青年协会书局主任;陈震中,中共党员、圣约翰大学学生、上海市学生会团体联合会主席;陈立复,东吴大学学生、上海学生争取和平联合会代表。
6月23日上午,随着一轮红日缓缓升起,上海车站广场慢慢沸腾起来。
董必武也走进来说:“恩来,你现在不能去,去了也不能解决问题。”
就在蒋介石宣布的东北休战即将到期之日,周恩来等中共代表7人联合署名致函蒋介石:“内战大火有一发难收之势”,再次建议“三人会议立即宣布东北长期停战,协商恢复交通的具体、商定整军复员及东北整军的具体补充办法”。迫于各方面的责难以及东北国民党军的调整正在进行,蒋介石被迫同意东北休战期延长8天,至6月30日止。在延长的休战期内,蒋介石要求中共军队必须于8月1日前撤出胶济铁路30公里以外的地区,并再次提出赋予美方代表在三人会议的“表决权”等附加条件。周恩来在出席三人会议时,围绕蒋介石提出的条件进行了又一轮商谈,当然也不会有任何结果。会后,他立即致电中共中央并东北局、叶剑英等:“国、美的方案不仅在东北,即在关内也想侵入我区。国方一切为了打,8天后整军方案也难得协议。故应在8天内积极备战。”
面对国民党特务的卑劣手段,郭沫若气愤不已,但有何话说呢。挨不过记者的热情,他只好说:“完全出乎意料。”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