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酷吏的结局
天令其亡
目录
第一章 二进宫
第二章 废立
第二章 废立
第三章 清算
第四章 新贵
第四章 新贵
第五章 名将辈出的时代
第五章 名将辈出的时代
第五章 名将辈出的时代
第六章 灭国高句丽
第六章 灭国高句丽
第七章 危险关系
第七章 危险关系
第八章 母子之间
第八章 母子之间
第九章 仁慈与无能
第九章 仁慈与无能
第十章 前奏
第十章 前奏
第十章 前奏
第十一章 改朝换代
第十一章 改朝换代
第十二章 酷吏的结局
第十二章 酷吏的结局
天令其亡
第十三章 女皇的面首
第十三章 女皇的面首
第十四章 天平两端
第十四章 天平两端
第十五章 光复
第十五章 光复
第十五章 光复
第十六章 暗流涌动
第十六章 暗流涌动
第十七章 王朝乱象
第十七章 王朝乱象
第十八章 如此母女
第十八章 如此母女
第十九章 唐隆政变
第十九章 唐隆政变
第二十章 暗礁出没
第二十章 暗礁出没
第二十章 暗礁出没
上一页下一页
酷吏出身的来俊臣未必有不臣之心,相反这样的人一般都忠心耿耿,认准一个主子就会一条道跑到黑。他们陶醉于自己鹰犬的角色,而在这个过程中,甚至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还是来看看来俊臣打算陷害的名单吧,这个名单很惊人:
得知消息的武则天将来俊臣投入了大狱,不过她的心中充满了犹豫。
该赏不赏,该罚不罚,吉顼一番话点醒了武则天,当一个国家到了赏罚混乱的时候,国家就危险了。
得手后的来俊臣感觉十分良好,他调整了自己的目标: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小小的李昭德,这一次他要撒一张大网,扎扎实实打几条大鱼。
来俊臣被抛弃是因为恶贯满盈,李昭德则是因为过多地参与了“传侄传子”的争夺,不仅得罪了武承嗣,同时也得罪了武则天,因为武则天的心中比谁都清楚,不需要李昭德一次又一次地揭自己的伤疤。
吉顼:以前于安远举报李贞谋反,后来李贞果然谋反,现在于安远不过是成州司马;来俊臣纠集乌合之众,陷害忠良,接受赃物,被九九藏书害死的冤魂塞满道路,这样的人有何可惜?
这一天,吉顼为武则天牵着马在明堂闲逛,君臣双方有了一番对话。
这时的来俊臣红得发紫,随心所欲,只要哪位官员的妻子或者小妾让他动心,那么这位官员很快就会被打入大狱,他的妻子或者小妾随即被来俊臣收入房中。如此反复多次,屡试不爽,来俊臣不由得自己都佩服自己。
吉顼:民间对陛下不批准来俊臣的死刑议论纷纷。
来俊臣列出这个名单,就是想把这些人一网打尽,《资治通鉴》对此的分析是,来俊臣想打击完这些人后自己夺取政权。在我看来,这是司马光的臆测。
一个被吃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快事,一个被吃则是挥之不去的千古痛事。
庐陵王李显
武则天:如今民间有什么动向?
太平公主
来俊臣就此被武则天抛弃,李昭德同时也被抛弃。
他太膨胀了,他把所有的人都赶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不过藏书网,先被踩倒的还是李昭德。
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明堂举行。唐王朝原本没有明堂,武则天当国后便大张旗鼓地建立了明堂,同时任命吉顼为明堂尉。
来俊臣不知道自己的底线,他把自己与武则天紧紧捆绑在一起。他以为自己的忠心就一定会换来武则天的“不抛弃、不放弃”,没想到最后的结局却是“又抛弃、又放弃”。
中国有句古话: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或许这句话可以赠给所有的酷吏。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唯一的女儿,她说的话比武旦、李显更管用,当来俊臣将她逼到对立面时,便注定来俊臣败局已定。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来俊臣的经历表明,一个人是可以自我膨胀致死的,他就是死于自我膨胀。
以及部分政府高官。
武则天:来俊臣对国家有功,我不能不考虑。
就是这个“阴毒敢言事”的人,将来俊臣推进了万丈深渊。
这时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叫吉顼,他
九九藏书
的官职不大,只是明堂尉,也就是专门负责管理明堂的人。
李隆基开元十三年三月十二日,御史大夫程行谌奏:来俊臣、周兴、万国俊、侯思止等二十三人,残害宗枝,毒陷良善,情状尤重,子孙不许为官。陈嘉言、鱼承晔、皇甫文备、傅游艺四人,情状稍轻,子孙不许近任(在长安附近为官)。
武则天拿不定主意,她还是有点舍不得。
几年来,她一直靠这个人整肃异己,她知道这个人冷酷无情,同时假公济私,但是她需要这样一个人,一个真正对自己死心塌地的人。
酷吏们的逻辑是,只要忠心,只要卖命,就一定会得到重用,于是他们不断变本加厉,摇尾乞怜,却不知道,酷吏其实也有底线。
李昭德倒霉还是倒霉在嘴上,起因是他曾经在金銮宝殿之上侮辱过秋官侍郎(司法部副部长)皇甫文备,这次被侮辱皇甫文备一直记在心里。现在皇甫文备与来俊臣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他们一起诬告李昭德谋反,李昭德就此下狱。
看来,来俊臣这个卒子得舍九九藏书弃了。
原本他以为这依旧是一次简单任务,没想到却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他动手之前,消息已经走漏,太平公主与武氏诸王行动起来,他们展开了生产自救。
不过在他的心头,始终有一个固定目标,那就是一直跟他不睦的李昭德。宦海浮沉的李昭德一直讨厌来俊臣,反过来来俊臣也讨厌李昭德,两人成了难解难分的冤家,都想将对方一下子踩在脚下。
武氏皇族亲王
来俊臣被处斩之后,他曾经的生命痕迹迅速消失,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因为他被痛恨他的人给吃掉了。
公元697年六月三日,李昭德和来俊臣一同被处斩,处斩当天,天空下起了雨。有人说这场雨“一喜一悲”,喜的是来俊臣遭到了报应,悲的是忠心可鉴的李昭德难逃厄运。
刑场之上,李昭德与来俊臣的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围观的人无不为李昭德痛惜,同时也为来俊臣的伏诛感到无比的痛快。
在家中,来俊臣做了一本名册,他把宰相以下的官员都罗列在上面,然后这份名册就成了他的万恶之源。藏书网每次心血来潮,他就在家中抽签,抽到哪个官员,就陷害哪个,一切就是如此随心所欲。
武则天的犹豫还在继续,宫廷内外民意却已经沸腾,要求将来俊臣处死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旧唐书》中,他与来俊臣一样都被收在《酷吏传》里,《旧唐书》对他的评价是“阴毒敢言事”。
皇嗣武旦
公元697年,酷吏来俊臣达到了人生的顶点,他升任司仆少卿(畜牧部副部长,从三品),不过酷吏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
数百年后,同样有一位名人被围观的人吃掉了,这个人就是袁崇
明堂尉吉顼说话很对武则天的心思,此时正受重用。
伴随着来俊臣的伏诛,武则天的统治终于有了一丝暖色,不过酷吏并没有就此绝迹,终武则天一生,酷吏始终存在,只是再无往日辉煌。
当来俊臣列出这样一张名单时,他已经掘开了自己的坟墓。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