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辑
“琴声”的滥用
目录
上辑
上辑
上辑
上辑
下辑
下辑
下辑
下辑
“琴声”的滥用
下辑
上一页下一页
不过看看清代的历史,无论对西藏还是中亚,似乎都少有粗暴草率地拨弄“琴声”的例子。有史料说,当年乾隆皇帝派大臣和琳与松筠入藏,二人前后担任驻藏大臣。和琳与松筠是蒙古人,蒙古人都信喇嘛教,整个蒙古也属西藏佛教控制的区域。驻藏大臣熟悉藏务,信仰也和藏区人士相近,这无疑是治理西藏政教的优势,但也极易出现信仰和政治如何协调的问题,于是乾隆在和琳出任之前对他有一段训话,大意是说,我知道你平常信喇嘛教,此次到藏见到达赖和班禅可照常致敬,循遵佛法,但不可过于谦卑,把自己等同于当地基层官员,应与达赖等宗教领袖平等相处。乾隆强调的是,不可坏了官家的正统身份。两年以后,据官员的奏报,和琳见到达赖喇嘛已不行叩拜之礼,乾隆认为此举很得体,后来派松筠赴藏接替和琳时,也指示他见到达赖不可叩拜,即使尊奉喇嘛教,也要等到任期满99lib.net后回京再行礼拜。如此处理,既尊重藏地宗教习俗,又很好地协调了驻藏大臣官员与信徒的双重身份。清帝对藏地情境如此周全的考量,自非当今某些滥用“琴声”之辈所能企及。
我是想说,拨弄“琴声”、搞文化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建设过程,聚拢人心靠的是高超的分寸感,靠的是对当地习俗与文化的真正理解与尊重,非一味灌输即能起效,否则定会造成水土不服。别自以为“琴声”悠扬,就稳稳能让全世界人民都竖起耳朵面露欣喜地倾听,如此下去,即使听者脸上勉强挤出幸福的表情,看上去也会让人直起鸡皮疙瘩。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恶毒的判断,即日本人只要一出海玩殖民游戏就完蛋九_九_藏_书_网,只能缩在岛里自作多情地播弄“琴声”向外搞软性文化渗透。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纤细敏感的日本人漂洋过海,到中国大陆行劫成了倭寇,就如无根浮萍,忍受不了流浪在外的寂寞。日本不像英国,虽也是海岛,民间故事中却缺少古希腊神话里随处可见对点点繁星的描写。对外部的恐惧使日本人到了陌生环境,总是有一种强烈的无所适从感。“铁血”和“琴声”的选择变成一个世纪难题。日本一度西化,海外殖民,暴力扩张,把中国大陆当成杀戮征服的对象,历时八年,却无功而返。当日本把台湾变成一个自家“行省”,用“琴声”安抚催眠时,台湾相当一部分人立刻中招,至今许多台湾人怀念日人在岛上建了多少城市基础设施,惠泽了多少工业,与此同时,却强烈怨恨着国民党的杀戮和破坏。对日人的感情体现在各种艺术形式中,《海角七号》里那个坐船回
http://www.99lib.net
国的日人对台湾怨妇的歉疚,和光复多年后台湾歌手被日本女经纪人勾引上床,说的都是两代台湾人与日本人的暧昧纠结,那正是“琴声”诱惑发生作用的表现。对比中国大陆人对日本人延续数代的仇视,以及一波波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诅咒,完全是两样的心境。
那么中国又如何呢?中国人似乎比日本人老实本分,中国比日本大得多,却没有海外殖民的欲望和历史,这让西方人觉得很奇怪,按照他们的逻辑,中国是个帝国,帝国就应该到别人家的地盘上去打劫行凶,拼命捞取资源,否则怎么养活得了那么多人口。连日本都模仿“大英帝国”,自称“大日本帝国”,把中国、朝鲜都圈在里边,自以为是当了几年东亚老大。西人的意思是说,你中国也别端着架子死不承认“侵略”过别人,所以他们最近硬造出一种说法,说当年大清对西藏、新疆、蒙古乃至部分中亚地区的统治,九_九_藏_书_网也是一种类似西方对南美土著人的殖民行为。在我看来,这些看法都是胡扯。中国没削大树造过运水船,也没有繁星点点的神话,但从不缺少远播异地的“琴声”,靠“琴声”的委婉悠扬,聚拢人心,而非铁骑横扫,一灭了之,一直是大清治边的传统策略。这“琴声”在当代一度被滥用,比如跑到奥地利金色大厅去赠票包场,自娱自乐,甚至模仿西方人坐在下面欣赏西乐,一听京胡国粹就假装陶醉得迈不动步。借人家金色大厅自拉自唱,有滥用“琴声”的嫌疑,比跑到美国首都大种樱花还招人不待见。两者逻辑却是一样的,都是想用文化而非战争解决问题。
近读韩国人李御宁博士写的《日本人的缩小意识》,看到一个故事说,日本海边有棵大树,后来被砍成一条船,船划起来非常快,被用来去一个名叫淡路岛的地方取淡水供皇室使用。不久船坏了,便把它当劈柴煮水制盐,再后来用剩下的木材做了一把琴,藏书网琴声传遍四方。这故事听起来好像有漏洞,船坏了,皇室喝不上水怎么办?一般人想到的是赶快把船修好,淡水供应别断了,可奇怪的是,这个明显漏洞居然无人理会。
看上去,这故事讲的似乎是一棵大树如何变得越来越没用的过程,不是吗?大树变成船能取淡水,再变成柴能制盐,最后变成琴,却只能弹奏无用的乐曲。体量越变越缩,功能越变越小。可在李博士看来,大树变成船,再变成琴,经反复删削渐渐缩小下去之后却产生出影响世界的力量,日本的缩小文化就是由烧剩下的木材做成的琴来加以实现的。
在新竹曾看过一个乡土文化展览,发现台湾乡土习俗受日本影响甚深,小到饮食服饰,大到交通工具,几乎无不遭到渗透。去过华盛顿的人都清楚,日本人花大价钱在华盛顿遍种樱花,每到盛开的季节,满街满谷都是樱花撒地的梦幻意境,人们陶醉在樱花飘落的街头,很易恍恍惚惚地把美国首都当作了日本上野公园。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