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修订本后记
目录
附录 修订本后记
附录 修订本后记
上一页下一页
一九八三年三月于北京医院病房
鲍·安·拉夫列尼约夫(1891—1959)是苏联文坛上有影响的作家,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一九一一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十月革命后参加红军,一九一九年负伤复员,致力于文学创作。他写过不少以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和剧http://www•99lib.net本,着重表现来自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在残酷革命斗争中的成长过程,作品充满浪漫色彩。他最有影响的作品是剧本《决裂》(1928),写“阿芙乐尔”巡洋舰在十月革命前夜起义的情景。此剧不仅在苏联舞台上数十年盛演不衰,苏联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时,还曾在我国上海、西安、长春等地上演。他的九*九*藏*书*网另两个剧本《为海上的人们祝福!》(1945)与《美国之音》(1950)曾获斯大林奖金。
《第四十一》是作者于一九二四年出版的一个中篇。我翻译这部小说,则是在北伐战争失败,我到了莫斯科以后。译本在我国出版后,据我所知,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敌后革命根据地,用蜡版油印的形式,印在红绿包装纸上的除政治理论的小册子外,革命的文学作品中就包括《第四十一》。当时从包围圈中出来的同志,曾把这类油印本送了我几种,并对我说:“敌后的战士们,把枪、书和自己的生命,结成三位一体,遇到生死关头,随身携带的一切,都可以抛弃,唯独枪和书,在生死关头,或则冲出重围,或则与自己的生命同归于尽。”藏书网99lib.net
曹靖华
在解放前的国统区,进步文学备受摧残,五花八门宣扬醉生梦死、颓废堕落的文学泛滥成灾,毒害青年。在那样的年月里,《第四十一》指出,即使恋爱,也要服从革命利益,服从革命需要,服从伟大的革命斗争。我想,也许正因为此,这部作品才在敌后革命根据地,以上述那种特殊的方式流传吧。而仅就这一点,这部作品在三四十年代的我国,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也该是历史事实。当然,长期以来,在我国,这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至于该如何看待,还是由亲爱的读者评断吧。www.99lib.net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