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决定天国存亡的北伐与西征
纵横北国,过把瘾就死
目录
第一章 太平存在于天国
第一章 太平存在于天国
第二章 通往南京之路
第二章 通往南京之路
第三章 决定天国存亡的北伐与西征
第三章 决定天国存亡的北伐与西征
纵横北国,过把瘾就死
第四章 曾剃头来了
第四章 曾剃头来了
第五章 这一年天京有血光之灾
第六章 天国的覆灭
第六章 天国的覆灭
第七章 命苦的皇帝
第七章 命苦的皇帝
第八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八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九章 风流短命的皇帝
第九章 风流短命的皇帝
第十章 告别这个让人伤心的世界
上一页下一页
其实,清军是有很多破绽的,首先胜保和僧格林沁两人的关系就不好。胜保名义上是保卫京师的钦差大臣,但僧格林沁的实际地位要高,所以他们互不统属,两人经常钩心斗角。
林凤祥坐地等死,僧格林沁和胜保证求之不得。他们率领四万清军团团围住阜城,激战之中,主将吉文元阵亡。这也是攻城以来获得的最大战果,僧格林沁攻了许多次,都不能成功,忽然听说北伐的援军已经冲破临清,渡过黄河北上。僧格林沁急让胜保带领万人前去阻击。
北伐军由于缺少一个素质高的领导,军纪混乱也是意料之中。李开芳和林凤祥都是粗暴的武夫,不太懂政治,所以群众基础比较差。听说太平军来了,百姓纷纷逃亡。此时,人数虽然有五万,估计很多人都是勉强加入太平军的。
北伐军几次进攻先后被挫败,只好退到静海。此时,北伐军在军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如果不惜一切代价攻打天津,应该是可以拿下的,天津的防御力并不强。
北伐军首先到达安徽境内,整个安徽只有四千清军,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周天爵招抚的捻军。这支军队自然不可能抵御北伐军,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来到六合县。也就是在这里,北伐军尝到了厉害。六合知县温绍原虽然是个小官,但跟江忠源一样,官小志气不小。他很早就预见到太平军可能会攻打六合,提早做好了准备。
攻克沧州后,北伐军扑向白洋淀。去过白洋淀的朋友知道,这里四处环水,很适合打水上伏击战。北伐军陆战能力不错,水战正是软肋。果然,第一次进攻北伐军就损失五百人,而守军无一伤亡。
北伐军攻不下六合县,只好绕开,攻打镇守苏州的周天爵。周天爵手下没多少兵,但他这个人胆子非常大,居然真的模仿书中情节,玩起了空城计。城门打开,周天爵坐在城楼上悠闲
www.99lib.net
地抽烟。林凤祥非常谨慎,居然不敢攻,放弃了宿州。周天爵得理不饶人,居然还带着三千人马去追击太平军,也小有收获。
机会稍纵逝,没多久,胜保和僧格林沁的军队已经抵达天津。清军仓促过来,军容不整,辎重在后。李开芳和林凤祥如果在这时候来个突然袭击是很容易击败支援的清军的,可惜他们还是没有这样做。也许他们是吓怕了,一直守着静海,坚守不出。就这样,眼看清军在天津城周围集结。
九月二十五日,北伐军打到沧州。沧州知府沈如潮站出来,招募三千乡勇,严阵以待。北伐军完全没有料到沈如潮是一个猛人,这天清晨大雾弥漫,北伐军前锋前进的时候忽然遇上了沈如潮的军队。北伐军很奇怪,这些人不守城,出城来干吗呢!还没反应过来,对方已经杀了过来,沈如潮的部队对地形很熟,也习惯了大雾天气,很快就杀退太平军的进攻。
后来,北伐军实在熬不住了,主动进攻。没想到进攻僧格林沁时,被胜保偷袭,损失了几万人,最后只剩下两万。
不过,这两次失败之后,太平军很快扭转形势,接连攻克蒙城、亳州,来到黄河边上。
胜保一走,北伐军压力大为减轻,林、李二人带兵出击,成功突围,退到连镇,在这里补充了大量的粮草。可惜,冬天已经到了,这些南方军队实在经受不起北方的严寒,冻死饿死不少,北伐军内部弥漫着一股失望的情绪。
尽管太平军拔去了黄河边上的清军营垒,但林凤祥和李开芳都不熟悉水战。这两人都是打仗还行,组织不行的角色。加上此时军九九藏书网队人数扩张,他们一时之间非常茫然。林凤祥请求韦昌辉支援些粮草,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啊!仓皇之中,两人也没来得及筹备,就匆匆渡河。结果被八旗将领托明阿和善禄偷袭,死伤惨重。
关于北伐军的人数还得啰唆几句,一般认为是两万人,但也有人认为有五万人,历史学家范文澜就持有这种看法。他认为北伐军在出发时有五万,在过黄河之时损失了三万,最后只剩下两万。
听说太平军进入山西,巡抚哈芬立即跑得不见踪影。咸丰又很愤怒,下令逮捕哈芬,但没人能找到哈芬。如此一来,山西境内等于是不设防,北伐军在这里纵横驰骋,极少阻滞。城池一座接一座被攻破。如果北伐军在山西能树立良好军纪,将这里当成北伐的一个暂时大本营,也许北伐的结果就完全两样。
李开芳最终还是被捉住了,一天大风沙,他想跟僧格林沁玩诈降,结果被人识破。李开芳也是一个硬汉,在刑场凌迟时他居然接连踢死了两个刽子手,还带着部下们高喊:“自出天京,所向无敌,清妖不堪一击,灭亡就在眼前。”
正面进攻没有效果,双方都选择在晚上搞一些突然袭击。有几次,两军夜晚搞突袭,在半路上恰好相遇了,互相打起来。打到伸手不见五指,双方心照不宣地撤回去。结果撤退时很多人搞错方向,清军跑到北伐军那边为北伐军修炮台,北伐军跑到清军那边为清军筑工事。等第二天早上才发现,原来回错了地方。
近代人物中,胜保最崇拜年羹尧。他说话做事经常模仿年羹尧的风格,甚至连生活细节都模仿年羹尧。如此一个人,很难让人相信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但清军将领的素质实在太低了,胜保好歹是一个急切渴望施展才华的人,只要敢打敢拼,慢慢就能打出经验,说不准真能成为一代名将呢!
穿过九*九*藏*书*网洪洞后,北伐军进入了直隶省,扑向天津。才十几天的时间,北伐军就一路攻城略地,距离保定只有六十里。消息传到京城,皇城里炸开了锅。城里的有钱人纷纷出逃,咸丰也做好了逃亡的准备。
北伐军主力虽然被歼灭,还剩下李开芳率领的一千人。李开芳居然多次抵抗了清军的进攻,胜保因为模仿关二爷被僧格林沁参劾,押往京城问罪。一路上,胜保诗情大发,感叹自己是深受不白之冤的岳武穆,也算是自娱自乐,免得在囚车上无聊。
无奈之下,他们决定趁夜偷渡,结果又被清军炸沉不少船,伤亡惨重。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李开芳和林凤祥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渡河。渡过黄河后,只剩下两万人的精锐部队,其他人等不是被杀,就是逃散。
危亡关头,咸丰作出部署,命惠亲王绵愉为大将军,和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胜保等人合力保卫京城。
这次终于能够一展平生报复,那肯定是拼死卖力了。
奇怪的是,林凤祥不仅没有进攻,反而让李开芳带领四万人驻守独流镇,自己带着一万人守静海镇。
清军将领陆应谷与北伐军在黄河边发生了激战,双方都死伤不少。正在北伐军苦于无法渡河之事,捻军过来协助他们,击退清军,攻下归德。陆应谷仓皇逃跑,归德之战后,北伐军再次一路高歌,畅行无阻,接连攻破睢州、陈留、开封,一路到达军事重镇朱仙镇。
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杨秀清为什么安排这两人北伐了,这两人确实是战斗到底的血汉子。你不用担心他们妥协,不用担心他们有修正路线,更不必担心他们会投降,他们是值得信任的。尽管如此,杨秀清用这两人北伐还是很大的失败,他将不具备帅才的人放到元帅的位置上,这种教训是惨痛的。
随后,北伐军进入山西境内。咸丰大怒,下令逮捕直隶总督纳尔经九-九-藏-书-网额。
胜保是满洲镶白旗人,曾考中举人,但天生对军事感兴趣。胜保虽然是满人,但最崇拜的偶像是岳飞,这个武痴还打算在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结果刺完“精忠”两个字就刺不下去了,太痛了。至于报国两个字是用红笔写上去的,每半个月上一次色,起保鲜作用。在被咸丰委以重任之前,胜保一直生活在幻想中,受够了同僚们的嘲笑。
北伐军渡过黄河后,咸丰顿时吓坏了。接着,北伐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河南省怀庆府。怀庆城池坚固,北伐军打了两个月,拿不下来,只好放弃,向西挺进。其时,在天京的杨秀清给北伐军发出了一道密函,让他们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要以最快的速度闪击京师,让清军来不及反应,方寸大乱。可惜这封密函被清军截获,李开芳在怀庆逗留了两个多月,完全违背了杨秀清打乱清军的战略部署的目的。
太平军一再受挫,损失了不少人马,只好招募饥民。后来北伐军又被胜保在清流关下击败,北伐形势不容乐观。从这些战斗中可以看出,李永芳和林凤祥都不是那种能够独当一面的帅才,只能算是冲锋陷阵的将领。
前来增援的清兵号称是八旗精锐,但是战斗力也相当差,前后十多次对北伐军发动超过万人规模的进攻,都被打退。两支军队就这样陷入僵持状态,如果李开芳和林凤祥有石达开那样的才能,北伐很有可能会成功。杨秀清北伐的战略是正确的,但让林、李两人担此大任不能不说是杨秀清用人的失误。
胜保还真不是纸上谈兵之辈,居然把北伐军的援军全部歼灭。而这边的李开芳还以为援兵不久就到来,亲自带着几百人迎接。他没迎接到援军,倒是迎接到胜保,李开芳狼狈逃回。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在平阳城,守城的一个清兵开炮打死了林凤祥的一个旗手,而这个旗手恰恰就九九藏书网是林凤祥的老乡。林凤祥非常愤怒,破城之下,下令屠杀全城百姓。疯狂到这个地步,能不覆灭吗?
温绍原是个不错的父母官,深得民心,他老早就训练了一大批乡勇。在太平军到来之前,他就把百姓都迁入城内,然后坚壁清野。两军相持期间,温绍源甚至主动偷袭北伐军的先锋部队,差点让太平军的先锋部队全军覆没。
这五万人的北伐军中,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从南京出发的那两万人。流民组成的军队本来就军心涣散,只有通过战斗才能不断凝聚他们。现在北伐军转攻为守,无疑助长了很多人叛逃的心思。
此时,北伐军还剩不到万人,清军兵力是他们三倍以上。后来逃兵越来越多,在逃兵的指引下,清军攻破城池。林凤祥被抓住后,押往京城凌迟处死。林凤祥不愧是从血火中训练出来的人,他有着恶魔般的意志,凌迟的时候,居然面不改色,反而很镇定地看着刽子手对自己下刀。当时,在一旁的清廷官员吓得面色如土,大家纷纷说:“这个人简直不是人啊!是人哪有不怕痛不怕死的,你看他那样子,不是个英雄,就是个魔鬼……”
杨秀清也知道北伐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所以要通过机动作战打乱清军部署,防止清军的散部队集结成大军团。
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初一,北伐军出发了。
最后北伐军集合全部兵力围攻沧州,终于拿下这座铁城。为了泄愤,李开芳和林凤祥下令大肆屠杀,虽然没有杀光全城的人,也杀了上万人。
自此,北伐军渐渐步入劣势,清军步步为营,包围北伐军。北伐军突围退入阜城。其实到了这地步,北伐军已经没什么搞头,南下和援军会师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林凤祥突然作出一个自取灭亡的决定,不再后退,坚守阜城,等待援兵。杨秀清确实派出了一支七千人的援兵,但这支援军正被清军拦截在山东临清。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