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共和之路
三、错失良机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天下一统
第一章 天下一统
第二章 中央集权
第二章 中央集权
第三章 伦理治国
第三章 伦理治国
第四章 官员代理
第四章 官员代理
第五章 内在矛盾
第五章 内在矛盾
第六章 共和之路
三、错失良机
第六章 共和之路
三、错失良机
上一页下一页
这也并不奇怪。在我看来,中国不能一蹴而就地走向共和,恰是历史的必然,辛亥革命的成功反倒可能是偶然的惊喜。因为共和也好,共和国也好,都毕竟是我们民族的政治传统中不曾有过,也不可能产生的东西。因此,我们还必须讨论一下究竟何谓宪政,何谓民主,何谓共和。弄清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回答,中国的共和之路为什么这样曲折而又漫长。
1900 年5 月,慈禧太后以大清帝国的名义向世界各国宣战,八国联军登陆天津危迫京城,朝廷号令各省驻军进京"勤王"。然而手握重兵的山东巡抚袁世凯,却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癸、铁路大臣盛宣怀和署理两广总督的李鸿章等疆臣互通声气,声称廷谕为"矫诏",拒不从命。不但不从命,相反,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还擅自与敌国签订条约,相约"互不侵犯",公然置清廷生死于不顾。更有甚者,张之洞等人还暗中策划,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东南诸督抚就共推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东南互保"。
袁伟时先生认为,联省自治是当时中国最好的一个选择。他提请大家注意,谭延闿、陈炯明他们所说的"自治"是有实实在在内容的:各省都有省议会,制定省宪蔚然成风。而且各省都有不少独立的民间团体,省议会也不是橡皮图章。在陈炯明治下的广东,甚至县长民选也已经开始。这样的制度显然有利于各省民主化,也会迫使中央政府尊重地方权益,依法行政,无法专制独裁。这就是现代的实行宪政的共和。更何况,在全国政治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局部实行民主宪政显然比全面开花容易得多,而一个由相对独立并实行民主自治的省份联合起来的国家,显然比自上而下发布命令的中央集权国家更容易实现共和。因此,如果这个运动成功,中国的面貌早已大不九*九*藏*书*网一样(请参看袁伟时《 中国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开端与挫败》 )。可惜又未能如愿。
孙中山也未必十分清楚,他原本也是主张在体制内进行改革的。为此,他曾于1894 年上书两广总督李鸿章,请求变法。只是在诸如此类的努力失败之后,他才意识到"目前中国的制度以及现今的政府,绝不可能有什么改善,也决不会搞什么改革,只能加以推翻,无法进行改良"( 1897 年孙中山与《 伦敦蒙难记》 俄译者的谈话),这才转而革命。可惜,孙中山虽然竭力主张推翻帝制,建设民国,但他对共和的理解也仍有局限。比如"兴中会"誓词中"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云云,便与共和精神相左,也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相悖。共和的要义之一,是各地区与各民族自由平等的和平联合。合众政府当中,理所当然地应有满族的一席地位,岂能"驱逐鞑虏"?可见也有问题。
公元1911 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在内外交困中灭亡了。随同它一起被埋葬的,还有整个帝国制度。这一次,在治乱循环中折腾了二千多年的中国人,已不愿意重蹈改朝换代、成王败寇的覆辙,他们决心进行一次真正的革命——革制度的命。
1945 年,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国共两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千百万抗日志士流血牺牲换来的果实,因此弥足珍贵。当此之时,山河破碎,亟待重整;人民颠沛,亟须生息。举国上下,人心思治,无不盼望和平。为此,中共领袖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并与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达成协议。这时,主导着中国前进方向的政治家,如果能够产生"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以国民党为执政党,共产党和其他党派为在野党,组成联合政府,并以共产党领导的地区为"政治特区",化干戈为玉帛,以竞争代战争,
九九藏书
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则中国政治,便会又是另一番景象。可惜,两个曾经并肩作战,打败军阀,战胜敌寇的政党,却未能再次携手,同建共和。
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因为地区与民族和平联合,中央和地方妥善分权,拒绝绝对主义的中央集权,正是共和的内涵之一。我们知道,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人,都是手握兵权、坐镇一方的实权人物。他们的政治见解,又与李鸿章不尽相同。这就再好不过。因为这样一来,即便李鸿章出任总统,他也只能和这些人共治共享,不敢独裁。这些汉族督抚们拥有实力,敢于共和;互相制约,只能共和。东南互保,李代桃僵(由李鸿章替代犹如僵尸的清朝皇帝),联省共和,岂非夭赐良机?可惜未能如愿。
实际上,"训政时期"的民国不仅是"党国",而且是"军国"。因为国民政府也好,国民政府的五个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也好,都要受军委会钳制。军委会即军事委员会,原本是国民政府的直属部门。1937 年,国民政府根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中常会)的决定,宣布由军事委员会(军委会)委员长行使海陆空最高统率之权,同时还授权军委会对党政军统一指挥。于是军委会就不但管军(军事), 还管政(行政)、管党(党务),俨然政府之政府(太上政府),中央之中央(太上中央)。至于军委会的委员长,我们知道,一直就是蒋介石。而且,他也曾担任过国府主席(1928 年),兼任过行政院长(1930 年)。显然,这位蒋委员长,是孙中山去世以后国民党的柱石和灵魂;他的党国和军国,则无妨看作一个有民国之名无民国之实的"后帝国",一个由不叫王朝的新王朝,我们通常称之为"蒋家王朝"。尽管这个王朝实际上是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中国在他们手九九藏书网上也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但不等于就没有帝国遗风和王朝气息。实际上,当国民党像对待"先帝"或"太祖"一样,将孙中山奉为"国父"时,这些意思就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了。如此看来,共和绝非易事。更何况,我们还错过了好几次机会。
真正懂得共和精髓并身体力行的是宋教仁。为了共和,他联合五党组成国民党,竞选议席;为了共和,他坚持政党内阁,拒不接受袁世凯的任命;为了共和,他与过去的政敌梁启超相约"你上台,我愿在野相助,我执政,请你善意监督"。最后,为了共和,他献出了年仅三十二岁的生命。宋教仁为中国民主宪政所作的牺牲和贡献,是永垂不朽的;他为中国民主宪政所作的探索和努力,也是万古长青的。
1920 年7 月,湖南谭延闿首倡联省自治,并于1922 年l 月1 日开始实施省宪。这个倡议,得到了众多地方实力派的支持。除粤军总司令兼广东省长陈炯明和广东省议会外,支持者还有四川、浙江、云南、广西、贵州、陕西、山西、山东、江苏、江西、湖北、奉天、安徽、甘肃、直隶等省的政府、总司令或省议会。知识阶层更是连声叫好,支持者众,因为它体现了共和制度的精神。实际上,孙中山也曾有过类似主张。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在巴黎接见记者时就曾说,中国"面积实较全欧为大。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气候而变异。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实最相宜",并称"舍此别无他法也"(《 孙中山全集》 第I 卷,第562 页)。1912 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亦发表宣言,称"今者各省联合,互谋自治,此后行政期于中央政府与各省之关系,调剂得宜,大纲既挚,条目自举"(《 孙中山全集》 第2 卷,第2 页)。可惜后来并未坚持。
第二次是"联省自治
九九藏书
"。
帝国的历史终结了,取而代之的是民国。
可惜,当时的中国只有一个宋教仁。更可惜的是,"一个宋教仁倒下了,并没有千万个宋教仁站起来"(骆驼刺《 重读宋教仁》 ),站起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军阀——段祺瑞、冯国璋、张勋、曹锟、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皖系和直系打,直系和奉系打,中央和地方打,南方和北方打。军阀们沿着水路、铁路和公路调动他们的部队,走到哪里,就用苛捐杂税把那里的老百姓盘剥敲诈得精光(费正清《 伟大的中国革命》 ),正所谓"洒向人间都是怨"(毛泽东《 清平乐·蒋桂战争》 )。
第三次就是"国共合作"了。
共和的历程,岂非步履维艰?
这当然是一件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的事情,然而共和的历程却注定是艰难曲折。辛亥革命之后是军阀混战,军阀混战之后是北伐战争。军阀混战的结果,是"民国"变成了"战国";北伐战争的结果,却是"民国"变成了"党国"。1927 年,蒋介石宣布进入"民国建立三阶段"(军政、训政、宪政)的第二阶段,即"训政时期"。1928 年,国民党通过了《训政纲领》 ,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于训政期间,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政权"。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则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执会)行使。1931 年,国民会议又通过《 训政时期约法》 ,再次肯定了由国民党"代行"中央统治权的体制,并明确规定国民政府的主席由国民党中执会选任,五院院长亦然(后改为国府主席提请中执会选任)。于是,孙中山"以党建国"、"以党治国"、"党在国上"的思想就变成了法律规定,民国也被"法定"为党国。
于是,重归统一,就成了时代的要求;铲除军阀,则成了革命的必须。1923 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
www.99lib.net
民党达成协议,建立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1926 年7 月9 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八个军约十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
毫无疑问,抗旨,在历代王朝都是抄家杀头的大罪。私立"总统",就更是要株连九族的。张之洞们胆敢如此,显然是有恃无恐。原因就在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朝廷仅仅依靠满人力量已无法镇压,只好大量启用汉族官僚(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而且,出于战时的需要,又不能不把许多原本属于中央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其结果,一是各省督抚的汉族化,二是地方势力的独立化,三是国家军队的私人化,比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袁世凯的新军,便实际上都是封疆大吏的私人军队。他们首先是听命于长官,其次才是效忠于朝廷。朝廷对于地方,已是鞭长莫及;地方对于朝廷,则无疑尾大不掉。拥有相对独立财权、人权、政权、兵权的督抚,早已和地方士绅结成利益共同体,俨然独立王国。诸侯割据的局面,其实暗中已然形成。
第一次是"东南互保"。
民国其实就是共和国。民国或共和国,译成英文,都是RePublic 。因此,民国的灵魂是共和。民国时期"反复辟"斗争的口号,也是"保卫共和"。这可谓当时许多精英人物的共识,即拥护民国,必赞成共和。然而,刚刚走出帝国时代的中国人,却并不当真知道共和为何物。袁世凯是不知道的。他即便不公然称帝,骨子里想当的也是皇帝,也会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当作皇帝来当。在他看来,所谓"革命",只不过是为他提供了一次"禅让"的机会,让他得以由人臣而天子,黄袍加身,君临天下。共和云云,则不过是他龙袍上另一种纹样的图案而已。也就是说,他要学的是司马炎和赵匡胤,不是华盛顿。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