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幕 过场的角儿们
谭延闿:变乱的受益者
目录
小引
年表
序言
第一幕 辛亥年,武昌的那点事
第一幕 辛亥年,武昌的那点事
第二幕 异哉!晚清!
第二幕 异哉!晚清!
第三幕 过场的角儿们
第三幕 过场的角儿们
谭延闿:变乱的受益者
第三幕 过场的角儿们
第四幕 末世贵胄:王帽子底下的人
第四幕 末世贵胄:王帽子底下的人
第五幕 谁在革命,怎样革命
第五幕 谁在革命,怎样革命
第五幕 谁在革命,怎样革命
第六幕 匆匆上下的龙套
第六幕 匆匆上下的龙套
第七幕 暗杀与炸弹
第八幕 笔杆子和枪杆子
第八幕 笔杆子和枪杆子
第八幕 笔杆子和枪杆子
第九幕 国人的民主旋律
第九幕 国人的民主旋律
第十幕 革命经济学
第十幕 革命经济学
尾幕
尾幕
后记
文献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其实,谭延闿的崭露头角,是在清末。谭延闿是个贵公子,父亲谭钟麟,做过清朝的陕甘、闽浙和两广总督。谭延闿是个远近闻名的才子,少年得志。十三岁中秀才,二十四岁得中清末最后一届科举的会元,即会试第一名,破了湖南的天荒。要不是西太后因年头不利,刻意追求吉利,也许状元就不一定是直隶的刘春霖,而是湖南的谭延闿了。但是就这个会元,也让湖南人一时很是扬眉吐气。晚清湘人很牛,但最牛的胡林翼、曾国藩和左宗棠,都不是科门高第,一也没有科门高第。一个谭延闿,把面子挽回了许多。
谭延闿的父亲,是个保守派。戊戌维新时,拥护维新的大吏不多,跳出来反对新政的封疆大吏也不多,但有他一个,在两广总督任上,首99lib.net先裁撤新政事务。可是,儿子谭延闿却是个趋新的人物。辛亥年,他是湖南谘议局的议长,是立宪派的领导人之一,给清政府添了不少麻烦。此前的立宪请愿,他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不仅如此,湖南的谘议局,属于当年最活跃的谘议局之一,搞得风生水起。每有举动,全省为之瞩目。因为加税案,他跟巡抚官司打到资政院,而且取得了胜利。革命前,他跟革命党没有关系,但辛亥年巡抚余诚格几次要杀党人,都为谭延闿所阻止。革命发生的时候,跟湖北的汤化龙一样,谭延闿也对清政府失望到了极点,因此,尽管对革命党人不明里就,还是很配合,不仅出面说服立宪派士绅接受焦达峰和陈作新,而且出任军政府的军政部长。只是,在一个讲究资历的国度,焦达峰这样在革命党和社会上都藉藉无名的会党好汉,在绅权特重的湖南,无论如何是无法立足的。即使焦达峰当了都督之后,没九_九_藏_书_网有那样的江湖做派,胡乱封官,天天摆席,他的都督也做不长,因为总有人不服。
不服的人策动士兵作乱,杀了焦达峰和陈作新,但却拥戴谭延闿做都督。那日,众军汉涌入谭家,直入堂奥,大呼小叫:“谁是谭延闿?”吓得谭延闿面色如土。军汉不管三七二十一,将他拥入都督府,大有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味道。有史料说,“军士以强迫手段,以四人负之入轿,四人舁(抬的意思)之迳去”,跟绑票一般。作为外国人的长沙税务司向上司报告说,谭延闿在去都督府的路上,是一路哭着去的。到了那里,谭延闿半晌定下神来,才明白这些军汉不是要他的命,而是要他做都督。他提了两个条件:第一,要厚葬焦、陈二人,因为他们毕竟是革命元勋;第二,军人要守纪律,服从军法。如果不答应,他宁死也不做这个都督。事已至此,军汉们只能答应他,大家一起高呼万岁。那情形,就像当年赵匡胤被军士九九藏书拥戴,黄袍加身一样。
但是,谭延闿不是老同盟会员,作为一个大人物,革命的资格很浅。他跟国民党的关系,跟孙中山的关系,始于辛亥革命。革命是他一生事业的转折点,如果不是这场革命,他可能会是一个名绅,或者高官,抑或著名的书法家,但无论如何,不会跟革命扯上关系,不会涉及那么多场的战事,不会当罢督军、司令、军长,再当主席和行政院长。
此后的谭延闿,就一直作为国民党人,活跃于政治舞台。前后三次督湘,最后大革命时北伐做了北伐军第二军的军长。跟蔡元培一样,他是国民党内两个革命的翰林之一。只是蔡元培一直都是文官,而谭延闿却一直在做着将军。可是这个将军,脾气特别好,人们一边尊称他为畏公(他的号是无畏),私下却称他为谭婆婆,谁也不畏他。谭婆婆字写的好,更好求,当年的湖南,一个小点心铺子,都可能有他写的招牌,不过都是免费的。谁撞上他,一求,准答应。做了那么多年的将军,在国民党内,也没有人当他是军人。国民党有两个人缘特好的大人,被叫做“甘草”(中药里,甘草药性平和,跟哪种药都可以配合不打架的),武甘草是何应钦,文甘草就是谭延闿。脾气好的人,官运也好,不服不行。但是这个官运,不仅跟他的脾气有关,而且跟他赶上了辛亥革命有关,跟他在辛亥后的选择站班,更有关。www.99lib.net
由于谭延闿成了这场变乱的受益者,所以,后来的史家,每有说刺杀焦达峰是他的指使,虽然并没有证据。其实,谭延闿在当时,也感觉到了某种尴尬。他刻意疏远作乱的军官梅馨,致使此人一直郁郁不得志。同时,他对焦达峰任命的都督府人员,一律留任,以示安抚。作为一介文人,被一群军汉拥戴为都督http://www.99lib.net,没有能力制裁作乱者,大概也就只能这样了。据说,谭延闿也有一手好枪法,曾经在军人面前露过一手。也曾遭遇过闹饷军人的围攻,他都处变不惊。但是,他毕竟不是军人,在那个乱世,一个文人,很难让军人心服口服。他做了都督之后,湖南在他手上,作为湖北前线的直接后方,一直维持到南北和谈成功。有意思的是,当立宪派们纷纷倒向袁世凯的时候,谭延闿却加入了由同盟会改组的国民党,成为著名的国民党都督,直到被袁世凯免掉。在督湘期间,对革命党人特好,对“革命伟人”一律刻意逢迎,还把长沙的一条路,改名为“黄兴路”。
在民国,谭延闿是个人物。他在汪记国民政府做过政府主席,蒋记的国民政府,做过行政院长。虽然好像实权不在手里(此老做什么,实权似乎都不在手里),但毕竟是顶了天的大官,死后,要举行国葬的。也真就国葬了,葬在中山陵,孙中山的旁边,一个蒋介石一直想要,却最终求之不得的地方。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