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元末红巾之乱
十、抹不去的印记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暴雨引发的动乱
第一章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暴雨引发的动乱
第二章 末世的挽歌——绿林赤眉之乱
第二章 末世的挽歌——绿林赤眉之乱
第二章 末世的挽歌——绿林赤眉之乱
第三章 毁灭太平的预言——大瘟疫与黄巾之乱
第三章 毁灭太平的预言——大瘟疫与黄巾之乱
第四章 大鲜卑山在何方?——北魏六镇之乱
第四章 大鲜卑山在何方?——北魏六镇之乱
第五章 考场上的阴差阳错——黄巢之乱
第五章 考场上的阴差阳错——黄巢之乱
第六章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元末红巾之乱
第六章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元末红巾之乱
十、抹不去的印记
第七章 小人物的大时代——闯王李自成
第七章 小人物的大时代——闯王李自成
第七章 小人物的大时代——闯王李自成
第八章 七杀碑的故事——张献忠屠蜀
第八章 七杀碑的故事——张献忠屠蜀
第八章 七杀碑的故事——张献忠屠蜀
第九章 天朝上国之末路——乱世的太平与中兴
第九章 天朝上国之末路——乱世的太平与中兴
上一页下一页
“红巾军”之名,源起自北宋末年。时金军入侵中原,河朔山东义军蜂起,纷纷头裹红巾以战,遂被称为“红巾军”。后宋金绍兴和议,定南疆北界,竟置故国生民于不顾,坐使大河上下无数义民成为异域之人。无数故老遗民忍死南望,终究等不到王师北定中原,只空见区脱处处,洙泗弦歌之地,沦人牧狩。南宋大诗人陆游身历南渡之痛,临死做诗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然而“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虽然分裂的天下不久又重归统一,但终究不是九九藏书网汉家江山。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在崖山蹈海覆舟,十余万人同日死义,唱出了这个王朝凄凉而悲壮的挽歌。老战士陈某的经历,不过是当时千百万人生命历程的缩影。
朱元璋在安丰与吕珍作战时,不出刘伯温所料,陈友谅果然倾国东下。但他鉴于至正二十年江东桥之败,过于谨慎了,不是直捣朱元璋的大本营应天府,而是以全军围攻洪都八十五天之久——这就给前期战略失误的朱元璋以难得的调整部署的机会。七月,从安丰腾出手来的朱元璋,亲率主力二十万来援洪都,双方会战于鄱阳湖。当
九九藏书网
世的两大枭雄在这里苦斗了三十六天,鄱阳湖之战最后以陈友谅的战败阵亡而告终。这一战的结局,决定了未来天下的归属。
元朝末年的这场大动乱,虽然以宗教为发起,但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民族感情的激发。
公元一三六八年初,朱元璋派出的北伐军已攻占山东,南征军也降伏方国珍,攻取福建。在一片胜利的捷报声中,朱元璋于正月初四在应天府称皇帝,建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他虽然下令禁绝包括弥勒教、白莲教、明教等所谓“邪教”,但到底也没能绕开这个“明”字。
接下来九九藏书网,朱元璋东征张士诚,大获全胜,张士诚战败被俘。朱元璋亲自去看他,他闭目不发一言;朱元璋手下头号谋臣李善长去看他,还挨了他一顿骂。气极了的朱元璋遂将他乱棒打死,连尸首也烧成灰烬。在这次征伐中,朱元璋的西吴政权发布了一些相当有意思的文告。当时名义上还是龙凤政权中书右丞相的朱元璋,竟然直言不讳地称:“致使愚民,误中妖术,不解偈言之妄诞,酷信弥勒之真有,冀其治世,以苏其困,聚为烧香之党,根据汝、颍,蔓延河、洛。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千端万状。九*九*藏*书*网”直指韩山童等人玩弄“妖术”,这标志着小明王的存在已经成为朱元璋建立新王朝的绊脚石,于是瓜步谋杀案发生了。
从此,朱元璋绝口不提龙凤时代的往事,甚至连他在镇江西城打败东吴张士诚的纪功碑,也因为有龙凤年号而被捶毁,正史上更是把他和龙凤政权的干系清除得干干净净。从此,争天下的主题由虚无缥缈的宗教迷信蛊惑,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民族革命与安定统一,“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此时元朝内乱纷纷,外有扩阔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两支主力军自相残杀,内有顺帝父子争权不休。朱
www.99lib.net
元璋趁此机会,南北并举,以徐达、常遇春率军二十五万北伐,以胡廷瑞、何文辉、杨璟、周德兴等南征。
大宋朝?那已经是个遥远的故事了,就让它随着岁月的风飘远吧!
韩林儿死后,龙凤政权便算是灭亡了,“复宋”这块招牌再不被人提起,红巾的名号也渐渐被人淡忘。
天下之纷乱仍在继续,虽然不再以大宋为号召,红巾为名号。乱世枭雄们纷纷据地称王称帝,然而他们都抹不掉自己身上或多或少的红巾印记。自称大汉皇帝的陈友谅、自称大夏皇帝的明玉珍、自称大周皇帝的张士诚、自称吴国公和吴王的朱元璋,原都是出身红巾军的将领。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