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七杀碑的故事——张献忠屠蜀
三、在湖广四川游走的岁月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暴雨引发的动乱
第一章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暴雨引发的动乱
第二章 末世的挽歌——绿林赤眉之乱
第二章 末世的挽歌——绿林赤眉之乱
第二章 末世的挽歌——绿林赤眉之乱
第三章 毁灭太平的预言——大瘟疫与黄巾之乱
第三章 毁灭太平的预言——大瘟疫与黄巾之乱
第四章 大鲜卑山在何方?——北魏六镇之乱
第四章 大鲜卑山在何方?——北魏六镇之乱
第五章 考场上的阴差阳错——黄巢之乱
第五章 考场上的阴差阳错——黄巢之乱
第六章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元末红巾之乱
第六章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元末红巾之乱
第七章 小人物的大时代——闯王李自成
第七章 小人物的大时代——闯王李自成
第七章 小人物的大时代——闯王李自成
第八章 七杀碑的故事——张献忠屠蜀
第八章 七杀碑的故事——张献忠屠蜀
三、在湖广四川游走的岁月
第八章 七杀碑的故事——张献忠屠蜀
第九章 天朝上国之末路——乱世的太平与中兴
第九章 天朝上国之末路——乱世的太平与中兴
上一页下一页
崇祯十五年,明米脂县令边大绶发掘李自成祖坟;
史料记载说,他们这次聚会又闹了别扭,李自成甚至想杀掉张献忠。幸亏一向以“贼不杀贼”为口头禅的罗汝才从中劝阻,双方才化解了矛盾。
崇祯八年,张献忠发掘明朝凤阳皇陵;
张献忠等愈发猖獗,居然敢做歪诗讽刺杨阁部:“前有邵巡抚,常来团转舞;后有廖参军,不战随我行;好个杨阁部,离我三天路。”
史书记载,献军一开始,伪称宗室不杀,于是楚府宗室纷纷拿着自己的身份证明去自首,连老百姓也有去冒认的,但这些人随即都被喀嚓掉了。
被分封在湖南的明朝宗室吉王、惠王、桂王逃到广西——因为逃得太仓皇,连桂王朱常瀛的次子永明王朱由,都被张献忠的部队俘虏了,亏得张献忠的永州经历吴继嗣,曾当过明朝的官,对旧主情深,拼死回护,才得以逃脱一死,于四个月后辗转回到他爸爸身边。
李自成资助了张献忠五百骑兵,让他重回湖广,牵制明军。此后李自成又两次攻打开封,明朝尽全力解开封之围,张献忠身上的压力骤减,他积极收聚被打散的旧部,又迅速发展起来。
这位永明王殿下,在他父兄相继去世后,承袭为桂王,日后被遗民拥戴,建立了南明最后一个政权,年号“永历”——他就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和张献忠的余九-九-藏-书-网部还有许多生死交道要打。
努不努力,襄王这时候也喝不下什么酒了——还有找人借脑袋的?他随即被杀,尸体也被大火烧掉。
杨阁部对此非常生气。
张献忠还攻破杨嗣昌的老家常德,挖掘了杨家祖坟,斩尸见血——挖人祖坟似乎也成了当时的流行时尚。算起来,这个时尚还是张献忠开的先河。
《蜀碧》上说得更有意思,“嗣昌在重庆,下令赦汝才罪,降者授官,有擒斩献忠者赏万金,爵通侯。次日,堂皇厨湢,遍题有‘斩阁部头来者赏银三钱’。”这大概是有史以来最便宜的脑袋开价——连倭寇的脑袋都值三十两银子呢!
但瓜田李下,难免有所嫌疑,《明史》记载说他“与献忠二妻笑语”——看这意思恐怕不是想说知府大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犯人具有亲和力。所以《明季北略》干脆说他“渔色”。
住在牢里的潘独鳌和几百个俘虏也拿着家伙冲到街上,攻击要害部门。喜欢夜审女犯的知府王承曾大人到底年轻,身手敏捷,率众夺门逃走,据说逃回了老家河南夏邑。
但左良玉这时候闹情绪了。本来,杨嗣昌以左良玉不大听从命令,想以贺人龙接替他当“平贼将军”,给贺将军的招呼也打过了,可左良玉突然打了个玛瑙山战役,还获得大胜——这就让杨嗣昌为难了。
他尽
九_九_藏_书_网
录武昌城中十五至二十的男子为兵,拟将其他人全部屠杀。但武昌是个大都市,人口众多,委实杀不胜杀,有些士兵杀人累得连自己的手腕都脱臼了。不得已,张献忠遂令打开汉阳门,将其余市民全部撵出城门,用铁骑将他们驱赶入江中。
目前,李定国等人还预见不到,自己的后半生竟将站在这位王爷的旗下,为一个民族的存亡而战。
左良玉正在生闷气呢,张献忠的说客来了:有我张献忠在,朝廷才会器重你左将军,你今天消灭我,明天你自己就该倒霉了。左良玉想想也对,“心动,纵之去”。从此,杨嗣昌更招呼不动左良玉。
这还仅仅是开始。
杨嗣昌亲临一线督师,也取到了一些效果。崇祯十三年二月上旬,左良玉与张献忠在今四川万源附近的玛瑙山展开了一次大规模会战,张献忠大败,连老婆小妾都丢给左良玉了,高参潘独鳌也被俘虏。
此时,九江的左良玉听说张献忠在武昌——他怕李自成,但不怕张献忠,遂奉诏进军西上,寻其决战。张献忠避战南下,陷岳州、长沙、衡州。渡洞庭湖时,遇大风,他大怒,命将巨舟千艘,载妇女而焚之,火光照夜如白昼。
同样做了俘虏的高参潘独鳌先生,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交际能力。他作为谋逆重犯,在狱中居然可以不戴镣铐,随便走动,可以九_九_藏_书_网和一干俘虏人犯大摆酒席,大吃大喝,还可以和外面的人随便通信联络。据说只是请朋友送些银子来打点——看起来似乎也不违法。
朝廷此后曾命逮治他,但天下大乱,再没能找到这个人。他捅了马蜂窝,而自己还能全身而退,这在如此乱世是很难能可贵的本事。
这时距李自成攻克洛阳,杀死福王,相距不到半个月。杨嗣昌本已积劳成疾,听说这些消息后,更觉不堪,于三月初在沙市自杀。
而同样负有责任的左良玉,则因为兵多势大,朝廷怕激变,只是象征性地给予了处罚,从此,方镇大将拥兵自重成为通行的惯例。
同年,张献忠又挖了杨嗣昌的祖坟……
张献忠虽然攻下襄阳,但由于玛瑙山的战败,实力依然很弱,在八月中,他又在信阳被明军击败,自己大腿中箭,还遭到丁启睿与左良玉的猛追,最后被迫带着几十个骑兵逃去依附李自成。
他们在罗猴山、香油坪两地击败明军,取得了大胜。但随即又被缓过气来的左良玉打败,李自成辗转进入河南,在那里开辟了新天地;而罗汝才则和张献忠短暂合股,在湖广一带打游击,两人因为意见不合分手,罗汝才北上依附李自成,而张献忠继续留在原地活动。
最终张献忠决定,西进夺取四川作为根据地。
通过直接摸索第一手资料,王知府掌握了不“贼中情形”。九九藏书
襄阳知府王承曾年富力强,对工作很有责任心,但年轻人太不注意影响,每天晚上都跑到狱中找张献忠的老婆敖氏,小妾高氏单独谈话,据说是审问“贼中情形”——这两个女人显然知道张献忠许多不为常人所知的秘密。这一点,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吗?
这是一幕人间惨剧:正值繁春花似锦,而苍茫大江之上,自鹦鹉洲到道士洑,到处漂浮着腐烂的人肉,一个月过去了,还有浮脂厚寸余,以至于江边的人许久不敢捕食鱼鳖。武昌城仅留下余民数百人,或断手脚,或缺眼鼻,无一全形者。
得知张献忠复叛后,罗汝才、李自成等各股纷纷重出江湖,一时湖广一带风声鹤唳。
杨大人将这帮高级俘虏都关押在襄阳城里。
崇祯十六年春,张献忠轻易攻陷汉阳、武昌。
崇祯十四年的二月四日夜,有二十八名骑兵自称是杨嗣昌派来的差官,手里拿的军符也合得上,守城的官兵就放他们进城了。这二十八个人进城后,四处活动,到了半夜时分,突然城中各处失火,喊杀声四起。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发掘明承天祖陵;
楚王朱华奎被俘,张献忠审视楚王府中钱财堆积如山,积银有百余九-九-藏-书-网万两,也不禁长叹道:“有财如此而不设守,朱胡子真庸儿也!”把他装在笼子里,沉入长江中。
此时,雄踞襄阳的李自成正在和谋士们探讨下一步该怎么走,湖南的张献忠也在合计着这个。有人提出可以东取吴、越,张献忠一想到要和对头左良玉死磕,就连忙摇头。
咱们回过头来说说玛瑙山之战的那帮高级俘虏。
杨嗣昌见事态恶化,感到自己责任重大,自请出京督师“剿贼”。他任命左良玉为“平贼将军”,全权指挥前线明军。
于是给贺人龙的承诺延期,时间待定。贺人龙绰号叫作“贺疯子”,自然行事有些极端,竟索性跑去把这事儿告诉了左良玉。
天明时分,张献忠率军赶到襄阳城,顺利拿下城池,俘虏了襄王朱翊铭。张献忠坐在襄王宫里,还请襄王喝酒,客客气气地说了一通祝酒词:“我欲断嗣昌头,嗣昌在远。今借王头,裨嗣昌以陷藩服法。王努力饮此酒。”我想要杨嗣昌的脑袋,但他隔得远,不好拿。只好借用一下您的脑袋,让崇祯用“陷藩”的罪名杀他了。
连远在千里之外的杨嗣昌也看不惯了,发公文提醒王承曾加强戒备,王大人一笑置之:他张献忠难道能飞过来?
襄阳是杨嗣昌的后勤补给基地,左良玉军的辎重——确切地说是这么多年来从张献忠手里缴获的财物——也存放在襄阳城里,这回张献忠连本带利地收了回去。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