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政策法治——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
第五十章 科研经费“黑洞”有多深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权力制衡——解决腐败的最佳途径
第一篇 权力制衡——解决腐败的最佳途径
第一篇 权力制衡——解决腐败的最佳途径
第一篇 权力制衡——解决腐败的最佳途径
第二篇 民主平等——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
第二篇 民主平等——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
第二篇 民主平等——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
第三篇 政策法治——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
第三篇 政策法治——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
第三篇 政策法治——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
第五十章 科研经费“黑洞”有多深
第四篇 公民社会——公民维护权利的途径和舞台
第四篇 公民社会——公民维护权利的途径和舞台
上一页下一页
2007年7月,山东省2006年度审计报告公布,在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中发现,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费用开支仅占40.5%,而管理费用、人员经费等开支占近6成。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我国一些科研经费的使用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一些科研人员把做课题当作“圈钱”手段,不但导致科研经费的巨大浪费,也助长了学术腐败之风,阻碍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但是,这种看似严密的管理制度背后,却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迷局。据了解,目前在有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申请到课题,作为奖励,可以从中按一定比例提成。此外,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争取到科研经费后,还得向相关人员送一定比例的回扣。因为要依靠某一项目去申请科研经费,该项目首先必须通过主管方的专家组评审。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项目的经费拨付方式也存在严重问题,主要是项目启动时经费不到位,等到项目进行过半时经费才拨付,但又要求按时花完,于是就出现了突击花钱的现象。
据审计署公布,2004年的审计发现,科研系统2个部门和45个科研单位,转移、挤占、挪用科研经费达6.69亿元。另外还有13个单位把3.27亿元的科研经费违规出借、对外投资甚至投入股市。
“在做项目预算时,如果需要80万元,很多人一般会报100万元。”北京某知名科研机构的一位科研人员向记者透露,“只要经费拨下来,就得想方设法用完。如果项目快做完了,可以变通买电脑,置办办公用品,等等。”
把做课题当作“圈钱”手段,
http://www.99lib.net
不但导致科研经费的巨大浪费,也助长了学术腐败之风,阻碍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这起造假事件的发生,除个人道德因素外,科研人员考核指标刚性太强和科研经费存在管理‘黑洞’,也是诱发当事人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善鸿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尹韵公建议:“应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设立政府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绩效目标。可在简化程序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公开招标,只要科研单位完成任务,‘产品’合格,供需双向就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样将会减少很多可能产生腐败的环节。”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术腐败自然屡见不鲜。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的“汉芯造假事件”震动中国科技界。“汉芯”曾被誉为“中国芯”,但谁也没有想到,花费了国家上亿元科研经费研发出来的“汉芯”系列芯片竟是假的!2007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当年第一期监委会简报,称有13个学术科研机构和个人涉嫌“抄袭剽窃论文”或“在申请书中弄虚作假”以获得科研经费。
但是,对骗取国家科研经费的学术腐败行为,几乎没人受到任何法律上的追究。一般情况下,即使发现科研经费使用不当,处罚措施也仅为限制该项目负责人日后的新项目申请。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课题申请难度越来越大,竞争非常激烈。“项目老板”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由于把持着某些优势资源,也就成为一九*九*藏*书*网个相当惹眼的群体。
2009年4月,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尘埃落定。但在调查结论中,对造假论文与相关科研经费之间的关系并未涉及,也未谈及是否追缴相关经费。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不少学术刊物为创收,谁出钱就先给谁发。有的科研人员拿到科研经费后,为尽快交差,干脆从网上查找文献,撰写所谓的“科研论文”,花高价“版面费”发表,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学术生态。

公共监督不可或缺

神秘的项目“圈钱”

经过层层打点后,科研经费才到了具体负责实施项目的课题组手里。而这其中,又会出现少数科研人员通过挪用、虚报、贪污等手段侵吞科研经费的现象,最终用于科研项目本身的经费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不少受访者认为,目前我国科研经费分配和使用上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有些科研领域成为一些权威人士的“势力范围”,只有“圈内人”才可能得到大项目。而其他人员,要弄到一个科研项目十分艰难。
“我国很多科研院所是靠科研经费来维持运行的,科研人员的大部分工资以及待遇落实等,都从科研经费中支取。”北京师范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诉记者,“其他开支,除了正常的出差费、资料费、专家论证费外,有的科研人员连家庭电话费、交通费、私家车保险费和维修费等,也千方百计从科研经费中报销。”
“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科研项目评审机制。”国家行政学院龚维斌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一些重大项目的评审,评审专http://www.99lib.net家的遴选、评审程序的设定、评审意见的采取和公开等都应有科学的规定。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其他重要环节都要评估,入选的科研项目应向全社会招标并公示,项目的开展和完成要有评估,并且要让社会各界有渠道了解科研经费的使用及产生的效益。”
在美国,政府不设立研究机构,而是通过签订研究合同的方式,把科研任务交付给大学或私营公司。除了少数国防机密项目,绝大多数科研经费都依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基金会、国防部高科技组织等提供项目,通过竞争方式让研究型大学和其他实验室来操作。
“目前有一些学科带头人,很少参与具体科研工作,却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跑项目上。”齐善鸿说,“目前国家几大科研基金的申报日趋规范,但也有一些项目的申请尚存在‘潜规则’。某些课题带头人,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声望和关系,提前向评委打招呼,结果总有项目可得。他们把争取到的项目,让自己的学生或朋友去做,自己则成了‘项目老板’。”

严重危及学术生态

据了解,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该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申请、管理的课题经费和该单位职工自行联系申请的课题经费。无论是哪部分经费,均统一由该科研机构管理使用。
据了解,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乱象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2005年6月26日,教育部和财政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12项措施;2007年8月,科技部发布首个专门规范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工作的制
九-九-藏-书-网
度规定——《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但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我国在科研经费的审批、划拨、使用、结算等各个环节都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和惩戒机制,这些规定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我们单位的工资不高,收入主要靠做项目。”北京某科研机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些学科带头人争取下科研经费,就有了极大的支配权,谁在项目中承担什么样角色,都是学科带头人说了算,收入的多少,自然与此紧密相关。”
“现在能静下心扎实做研究的人越来越少,而急功近利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氛围,将会毁掉一些有前途的科研人员。”放眼当下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国社科院尹韵公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达了他的忧虑。

项目申请的“江湖秘籍”

“由政府部门直接进行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其工作程序、经费配置、课题评价以及成果鉴定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李成言认为,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内部,这种不公平形成了收入上的不均等,也污染了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公平竞争、积极创新的精神。
中国科协一项对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显示,有50.7%的人认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申请课题困难”,有14%的人认为在项目申请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
当前,我国正倡导建立创新型社会,国家期望通过提高科技投入和科研水平,来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因此,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使用科研经费,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能争取到国家级课题项目,就标志着有能力,评职称、评奖乃至当博导,等等,都九_九_藏_书_网有了资本。”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成言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考核压力大,有的科研带头人申请下来项目后,投入到科研的经费很少,而是拿着这笔钱去拉关系,跑下一个课题。”
据了解,每年争取到多少立项和科研经费,也是上级主管部门考核一些科研单位的“硬指标”。有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了得到科研经费,除课题组及科研人员外,还广泛动员职工申请科研项目,并与职称和工资挂钩。
不少受访者认为,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黑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助长了拉关系等“潜规则”的盛行。尤其是在一些科研领域中出现了权威分享重点课题的“小圈子”现象,背离了科学精神和公平竞争原则。
“凡是国家各级财政支出的经费,都需纳入财政监管体系,科研经费也不应例外。”齐善鸿认为,“要从立项着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确保立项的全程公开、公正和透明,对项目的各责任主体进行跟踪考核,以专项审计方式加强科技经费监管。同时,发挥网络监督作用,允许同行进行监督和举报。”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稳步增加。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拨款达716亿元,比上年增加19.2%。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今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1461亿元,增长25.6%。
所谓科研经费,就是通过财政手段拨付给高校和科研机构用于科学研究的费用。按理说,这些经费应专款专用,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经费却成了一些人随意宰割的“唐僧肉”。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