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
目录
译序
上一页下一页
经再三考虑,奥托·弗兰克决定圆女儿出版日记的愿望。他从A版和B版中挑选出一些材料,编成一个较短的版本,后来被称为C版,即全世界的读者所知道的《一位少女的日记》。
1998年出现了过去不为人知的日记原稿。现在,经安妮·弗兰克基金会允许,一篇署期为1944年2月8日的文章将添加到已出版的日记中。1942年6月20日记录的简短日记这里未作改动,因为日记已包含一个更加详细的文本。此外,依照最新发现,1942年11月7日的日记被改到1943年10月30日。更多信息请读者参阅修订版《评述版》。
弗里兹·普费弗尔(生于1889年4月30日,德国基森)
在写第二个B版本的时候,安妮为她书中出现的人物起了假名。最初她想称自己为安九-九-藏-书-网妮·奥利斯,后来又想改为安妮·罗宾。奥托·弗兰克选择用真实的名字称自己的家人,其他人则遵从安妮的意愿。随着时间的推移,帮助后屋成员的人现在已众所周知。在本版本中,帮助者将采用真名,因为他们理应如此。其他人的名字均按照《评述版》中的假名。对于那些希望保密身份的人,战争文献资料馆随意选用了字头缩写。
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安妮·弗兰克基金会,作为奥托·弗兰克的法定继承人,继承了他女儿的著作权,后来决定为广大读者出版一个新的扩展版本。新版本绝不可能影响到旧版本的完整性,因为这个版本已经把日记及它所涵盖的信息传播给了上百万人。编撰扩展版的任务交给了作家和翻译家米莉亚姆·普雷斯勒(Mirjam Prehttp://www.99lib.netssler)。安妮·弗兰克基金会资助的米莉亚姆·普雷斯勒最终版,包含近百分之三十的新内容,将会让读者更敏锐地洞见安妮的内心世界。
1980年奥托·弗兰克去世时,遗嘱将女儿的手稿赠予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国家战争文献资料馆。由于从日记出版之日起,它的真实性就遭到质疑,战争文献资料馆进行了彻底调查。最终,日记确证无疑、纯属真实的时候,即被整本出版,连同一份详尽调查结果。《评述版》不仅包含有A、B、C三个版本,还附有弗兰克家的背景资料,有关被捕和发配的情况,安妮笔记的检验,所用到的文献资料等。
后屋其他藏匿者的真实姓名如下:
读者应该清楚,此版本大多依据安妮将近十五岁时所作的B版日记。安妮偶尔会回藏书网顾评注她早期完成的一些段落。这些评注在此版本中被一一抄录。当然,我们对安妮的拼写和语法错误都做了改正。另外,文章基本保持原样,因为在一份历史材料上试图作出任何编辑和阐述都是欠妥的。
朱碧恒
安妮最后一次日记写于1944年8月1日。1944年8月4日,八名藏匿的犹太人被逮捕。米普·吉斯和贝普·沃斯库吉尔,两名大楼工作人员,发现安妮的日记散落在地上。米普·吉斯为安全起见将这些日记塞进一个桌子抽屉里。战争结束后,确证安妮已经去世,她把这些无人读过的日记交给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
彼得·范·佩尔斯(生于1926年11月8日)
受这次讲话的启发,安妮·弗兰克决定战争结束九九藏书后,出版一本以自己日记为基础的书。她开始改写并校对她的日记,对文章进行了改进,删去那些她认为不够精彩的段落,并根据回忆加入其他人的一些故事。与此同时,她继续写初始日记。学术著作《安妮·弗兰克日记:评述版》(1989)把安妮最初未经修改的日记称为A版,以区别于她第二本修改过的日记,即我们所知的B版。
在挑选的过程中,奥托·弗兰克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力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书的篇幅要短,这样才适合在荷兰出版社的系列丛书中出版。其次,安妮有关性的一些段落被删节了,在1947年日记初版时,大胆地描写性并不常见,在写给年轻人的书中更不可能出现。另外,出于对死者的敬意,奥托·弗兰克也删节了一些对他妻子和后屋其他成员的冷语。安妮·弗兰克从十三岁开
99lib•net
始写日记起,到十五岁不得不搁笔为止,毫无保留地记录下她的喜好和嫌恶。
安妮在手稿及书中都称为:阿尔贝特·杜赛尔。
奥古斯特·范·佩尔斯(生于1900年9月9日)
安妮在她的手稿中称之为:佩特罗内拉、汉斯和阿尔弗雷德·范丹;而在书中称之为:佩特罗内拉、赫尔曼和彼得·范丹。
安妮·弗兰克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最初,她只是为自己而写。后来在1944年的一天,荷兰流亡政府的一名成员——戈利特·博克斯坦,在从伦敦发出的广播中宣布,战争结束后,他希望能收集见证德国占领下荷兰人民苦难的材料,可以被大众所看到,还特别提到信件和日记作为例子。
范·佩尔斯家(来自德国奥斯纳布吕克)
赫尔曼·范·佩尔斯(生于1898年3月31日)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