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OK,彼此彼此
& 小休息,大休息
目录
第一部 有甚说甚
第一部 有甚说甚
第一部 有甚说甚
第一部 有甚说甚
第二部 向毛主席保证
第二部 向毛主席保证
第二部 向毛主席保证
第二部 向毛主席保证
第二部 向毛主席保证
第三部 OK,彼此彼此
第三部 OK,彼此彼此
第三部 OK,彼此彼此
第三部 OK,彼此彼此
第三部 OK,彼此彼此
第三部 OK,彼此彼此
第三部 OK,彼此彼此
& 小休息,大休息
第三部 OK,彼此彼此
& 小休息,大休息
上一页下一页
(当时参与谈话的)就阿拉(我们)三人呀。听不懂上海话?好,那我就讲普通话。就三个人,范、葛、我。还有一个医生,白医生。我们一边吃豆腐,一边交涉。葛不投降的呀。范讲,蒋介石给他几个议席,伊(他)听不进去的呀。几个,我忘了。伊讲了呀,只想休息,困觉(睡觉)是小休息,死是大休息。伊(他)想大休息。我现在也想大休息。唉,肝坏掉了,心也坏掉了,离死不远了。
丁奎先生死后,我收到了他孙女的一封信,说有事和我谈。她对我说: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都到了这辰光(时候),我讲的都是真的。你勿要给别人乱讲,我死后你再讲。葛的书,是我烧掉的。我没看,一页也没看。凡事须听将令,是范令我烧掉的。土黄色的纸,厚厚的呀,像一部《新华字典》。范讲,烧它是为了保全伊的名节。不烧,麻烦就大了。什么麻烦?好多人都会知道,葛任没死,擦那(操他妈),要是那样,阿拉(我们)的行动就败露了。九九藏书网
大概是因为上了年纪,范老的话有时会前后矛盾。这里就是一例。他在前面提到,他与葛任谈话的时候,“没有第三人在场”;但这里却说,白医生照他的吩咐,“一直坐在旁边照藏书网应”。莫非白医生不算人?他算不算人,这里暂且不论。我想说的是,当时在场的除了白圣韬,还有范的助手丁奎。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所以我宁愿相信丁奎先生的讲述。在这次见面后不久,他果然就死了。事实上,我对丁奎先生一直心存敬意:如果不是他贡献出了白圣韬的自述材料,我可能永远不知道我的葛任外公是怎么死的——当然,我后来从他的孙女那里得知,那些材料,其实并非无偿奉献,而是卖给葛任研究会的。
和你谈过话,过了一礼拜吧,有一天,祖父躺在床上读一首诗。对,就是你说的《蚕豆花》什么的。读就读呗,还摇头晃脑呢。我们嫌他吵,就躲了出去。快到中午的时候,我们回家烧饭,发现他躺在床上没有了声响。走过去一看,呀,他的头歪在一边,嘴角都是血丝,靠门的那只眼还睁着,估计是等人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木匣子,上面都是灰。他一定是在取木匣子时栽倒的。什么都晚了,已经咽气了,脸色煞白,只是身子还是热的。九_九_藏_书_网
我想,木匣子里装的东西一定与葛任有关,就问她能不能让我看上一眼。可她先说不知道家人把它放到哪里了,然后又拐弯抹角地提到,办祖父的丧事花了不少钱,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你想看到木匣子里的东西,那么能不能按经济规律办事?对她提出的要求,我并不感到陌生。如前所述,余风高的儿子余立人,也提出过类似99lib•net的要求。当然,她比余立人还多了一项要求,即要求我不要把此事说给她的父母:“要是让他们知道了,他们不敲你一笔竹杠才怪。实话给你说吧,他们已经敲了葛任研究会一笔。操那(操他妈),钱都给了我哥。”她从梳妆台下掏出那个木匣子,拍了拍,说:“绝对猛料,值这个数!”她伸出一个手指头。我还以为是一千呢,后来才知道是一万。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她同意我用两盒阿拉斯加海豹油——它对我毫无用处——换取那个木匣子。打开以后才知道,里面装的是一摞旧报纸,并且已经成了一堆碎纸片。里面的耗子屎告诉我,那是耗子们的杰作。我勉强辨认出,有两份是《边区××报》,一份应该是1942年10月1藏书网1号的《边区战斗报》——我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曾提到,黄炎的报道《敌后铁流》就刊登于这一期,另一份我后来才知道它的日期;有一份是《民众日报》;有一份是《×埠报》,我想应该是宗布和黄济世编辑的《申埠报》;还有一份叫《×经》,从范继槐下面的叙述中,我得知它确实就是徐玉升在香港出版的《逸经》。
1996年春天,在看过了“白圣韬的自述”以后,我几经周折,终于采访到了它的记录和整理者丁奎先生。在此之前,我对他的印象仅限于《葛任研究会刊》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丁奎先生,已是风烛残年:双下巴,肿眼泡,目光涣散,面部肌肉松弛。在这次谈话中,他透露葛任的那部书稿《行走的影子》,是他奉范继槐之命烧掉的!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