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美掠影
4 车、油、路的三位一体
目录
美国人的性格
美国人的性格
初访美国
初访美国
初访美国
访美掠影
4 车、油、路的三位一体
访美掠影
访美掠影
上一页下一页
我们都知道美国这座财神庙里有哼哈二将,就是汽车大王福特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们象征着两大企业:汽车和汽油。这两种企业能展得那么庞大,背后还隐着个搭配,车、油、路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这一位却不是什么私人企业而是政府的事业。公路不像铁路。铁路和在铁路上运行的火车,都可以私有。造了公路,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却各有其主。要向这些汽车收费,当然并非做不到,比如现在有些高速公路是按车收养路费的,但是要每辆汽车买了票才上路,就会影响汽车大王的发展了。为了那两大企业的利益,最上算的办法是让联邦政府用国九九藏书家的税收来建造这个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工程。这是谁出的主意,我们不用多问。这主意至少可以说正中了这两大企业的下怀。
汽车当然不能算是件新事物了。在美国,现在活着的人很少不是从小就见过它的。但是汽车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必需品,那么深入地影响着美国社会,则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或者可以这么说,这30年里汽车这种交通工具在美国大为普及,为美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我两次访美之间,前后对比,给我的印象也特别深刻。
高速公路是用高级混凝土筑成的,往返都是单行道,好几辆汽车可以同时并行前进,并且设计了称作“苜蓿叶型”的立体交叉点,使得纵横的道路不相交割。汽车上了这样的公路,就碰不到红灯,一直向前开99lib•net,在你离开高速公路前不用停车。因之可以开足马力,高速前进,每小时80多公里到100公里是通常的速度。这样高速前进中的汽车如果突然煞车,由于惯性,坐在里面的人就会向前倾而发生事故,所以现在美国的汽车里的座位上都有条皮带,把坐客当胸勒住。我最初坐这种车时,对这条引起我被捆之感的皮带颇有反感。但为了安全,我的主人还是说服了我,乖乖地钻进圈套里。这是我的新经验,上一次去美国坐汽车时没有受过这种罪。其实那时已经开始在建筑这种高速公路,只是因为我那时的生活里没有使用这种公路的需要,所以以我本人说还没有这种体会。
美国建造高速公路有一段历史。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爆发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工厂纷纷关门,机器停止转动,99lib.net社会上到处是失业的人。岌岌不可终日的形势下,罗斯福被选为总统。他出了个主意,由联邦政府拿出大笔钱来兴办公共工程,建筑这种高速公路就是其中的一项。很多失业的人有工作可做,有工资可拿,这些钱又回到市场上去买东西,工厂里的出产有了销路,开始生产;于是工厂的烟囱里又冒烟了,经济危机总算渡过。初访美国时我还认为罗斯福的这些被称作“新政”的社会福利政策真了不起,并没有发生过他怎么会挑中建设全国高速公路网作为“新政”的一个重要项目的问题。这次我看到了汽车加上了高速公路,使已经装上了轮子的美国如虎添翼地大大地改变了社会的面貌,才想起了罗斯福下这只棋子实在是胸中大有文章的。
为什么在这世纪之初已经装上了轮子的美国,要过了半个多世纪才引起美国社会在最
99lib•net
近二三十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呢?我看到了美国当前那种像蛛网般覆盖全国的平坦宽阔、四通八达的超级高速公路,才明白了这个道理。陆上行车,不仅要有能转动的轮子和推动轮子转动的能源,而且还要有轮子能在上面转动的路面。路面平硬,车子才能跑得稳、跑得快。所以要汽车跑,就得有汽油和公路。车、油、路是三位一体。美国固然早就有汽车,但是这种布满全国的、规模宏大的高速公路网,却是在第一次大战前开始,到第二次大战后才建成的。70年代初,这种公路已有170万公里,如果并行地横贯这个大陆,可以往返380次。除了高速公路外,还有其他一般的公路一百多万公里。到现在,大规模的公路建设计划还在继续进行。
在这三位一体中,其实最根本的和起决定作用的是公路。公路越长,汽车越多,汽油99lib.net也消耗得越快。美国在70年代初汽车数目已达到近9000万辆,现在已超过1亿4千多万辆,汽油的消耗也已超过2000亿公升。美国大体上说来平均每家可以分到两辆汽车了。这是这两大企业的物质基础,而支持着这基础的正是这个大造高速公路的联邦政府。这个三位一体很能说明美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结构的本质。
交通和运输工具的变化无可避免地会引起社会的一系列变化。前个世纪之初利用蒸汽力推动机器,发明了轮船和火车,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业革命。这些是上一代人所经历的大事。内燃机的发明又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它使小型快速的如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成为可能。这些是这个世纪初发生的事。后来被称为汽车大王的福特,在1908年试制成功有效和廉价的汽车,并大量生产——“把美国装上了轮子”。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