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至为关键的几个月
向化
目录
第一章 天下兵将只靠湖南
第一章 天下兵将只靠湖南
第一章 天下兵将只靠湖南
第二章 做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撑一日
第二章 做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撑一日
第二章 做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撑一日
第三章 从未见过如此有胆魄的人
第三章 从未见过如此有胆魄的人
第三章 从未见过如此有胆魄的人
第四章 一只紧紧抓住它的痉挛的手
第四章 一只紧紧抓住它的痉挛的手
第四章 一只紧紧抓住它的痉挛的手
第四章 一只紧紧抓住它的痉挛的手
第五章 撑起两根穷骨头
第五章 撑起两根穷骨头
第五章 撑起两根穷骨头
第六章 胜天半子
第六章 胜天半子
第六章 胜天半子
第七章 非重用汉人不可
第七章 非重用汉人不可
第七章 非重用汉人不可
第八章 至为关键的几个月
第八章 至为关键的几个月
向化
第八章 至为关键的几个月
第八章 至为关键的几个月
第九章 除了拼命就是更拼命
第九章 除了拼命就是更拼命
第九章 除了拼命就是更拼命
第十章 愤怒而又绝望的嘶喊
第十章 愤怒而又绝望的嘶喊
第十章 愤怒而又绝望的嘶喊
上一页下一页
何伯自己是早就把中立政策扔到爪哇国去了,他仍一心想着如何进一步攻打太平军,“三十英里外围战”由此破炉而出。所谓“三十英里外围战”,是由英法联军和常胜军实施联合作战,对上海城外围三十英里范围的区域实施“清剿”。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中国尽管自古就有雇佣外国军事人才(“番将”)的传统,然而历朝历代留下来的相关经验也同时表明,这些“番将”的忠诚度并不一定可靠。不可靠就容易出乱子,有时还是大乱子,比如唐代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有些史家就认为它不是单纯的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诸侯之间的内战,而是中国人和叛变了的“番将”及“外国”雇佣军之间的争斗。
朝廷99lib.net对华尔的主动“向化”显然感到非常满意,在诏令中称赞道:“(华尔)已由钦慕转向华风并怀有忠心,能干而顺从,确实值得敬佩。”按照薛焕的意见,华尔被授予四品顶戴花翎,继续负责训练常胜军,这意味着他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得到皇帝特赐嘉奖的西方人。
高桥战役让何伯和华尔都尝到了甜头。何伯虽然预料这次军事行动最后终将得到上司的支持,但他心里非常清楚,英法联军哪怕是以主动防御为名义对太平军发动进攻,也已经明显破坏了英国政府所公开宣布的中立政策。为此,他在给海军部的报告中特意做了掩饰,竭力说明所派出的数百名联军“并不是认真安排的”。
在“三十英里外http://www.99lib.net围战”正式开始以前,英法联军、常胜军和当地清军对太平军展开了一系列小规模的攻势,对太平军修有防御工事的的各个前哨阵地发动进攻,目的在于减轻太平军对上海和松江的压力。在这些战事中,联军多数情况下仅担负后备军的角色,以及向联合部队提供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炮火支援,在战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常胜军,他们作为散兵、攻击部队与追击部队,在战场上表现得异常活跃。
除了突出洋枪队在关键时刻的战斗力外,薛焕在奏折中也没有忘记提及华尔对大清帝国的“顺从和忠诚”。
华尔手中也从不握刀或武器,只拿一根马鞭聊作手杖,它的作用和其他行头一样,并不光是为了99lib•net出风头,更有消除士兵的恐惧心理,塑造自己战无不胜形象的目的。
早在1861年,华尔就向道台府和美国公使馆提出申请,要求“归化”为中国臣民,以及改变“服色”,改穿大清官服。华尔当时这么做,主要是迫于压力,避免因违背中立而再遭逮捕和起诉,同时也让美国政府不能利用其国籍插手洋枪队内部事务。薛焕是个老官僚,中国官员常见的机敏、圆滑、谨慎等特点在他身上一个不缺,他自然不会傻到将这些背景和盘托出,他在奏章中一再强调的,是华尔对朝廷如何“真心实意地忠诚”,以及“抑制他‘向化’的忠诚似不妥”。
华尔有一件紧身便装军大衣,乃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赐赠,一www.99lib•net般情况下,华尔不是穿这件亲王赐赠的军大衣,就是穿一件热带居民所穿的紧身短上衣。除此之外的行头,还有一件厚厚的斗篷、头上所戴的宽边帽,以及嘴里叼着的方头雪茄烟。
1862年2月22日,何伯给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写信,提出了“三十英里外围战”的计划。不过他把计划的发明权戴在了华尔头上,还说明洋枪队将在计划中承担主要作战任务,联军仅提供有限的军事援助。
华尔毫无疑问是常胜军的灵魂人物,指挥作战时他不穿军装,不佩军阶标志,若用正规军人的标准来衡量,可以说举止极为随便,然而另外一方面,他的衣着打扮又十分讲究和引人注目。
卜鲁斯早就倾向于清廷,但根据本国外交部的中立政策,仍主九九藏书网张限制英国直接介入清军与太平军之间的战争。他一边有保留地对“三十英里外围战”计划表示同意,一边坚持联合作战期间,所攻克的城市都应由清军来守卫。
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向来都是以中国为中心,中国之外全都是“外夷”,即便开明如奕訢、文祥,思想意识上也从来没有能够脱离这一窠臼。衡量外夷是否忠实,由来已久的尺度只有一个,那就是文化归顺,中国的文化典籍称之为“向化”“来化”“慕义”。
对于借助洋兵“助剿”,那拉氏、奕訢虽已不像咸丰时那样保守固执,但仍非常忌讳。新洋枪队的士兵全部是中国人,且可以不依靠英法联军支持,独立在战斗中取得胜利,对于这一点他们不会有什么不高兴的,所顾虑的主要是华尔等洋人。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