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雁门之围
目录
第一章 后院起火
第二章 玄感败亡
第二章 玄感败亡
第三章 炀帝失策
第四章 三征高句丽
第四章 三征高句丽
第五章 李敏之死
第六章 雁门之围
一、再巡突厥
第六章 雁门之围
第七章 三下江都
第八章 李密崛起
第八章 李密崛起
第九章 中原苦战
第十章 太原起兵
第十章 太原起兵
第十一章 关中易主
第十二章 禁军谋叛
第十三章 江都宫变
第十四章 隋亡唐兴
第十五章 殷鉴不远
上一页下一页
公元615年已经是隋炀帝统治的第十一个年头,此时的大隋王朝内部面临着民众造反和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两大乱象,真可谓众叛亲离。就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隋炀帝做出的一个惊人的决定,让他颜面尽失,甚至差点性命不保。这是个什么样的决定?它给隋炀帝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一、再巡突厥

现在,听说隋炀帝要来巡幸塞北,始毕可汗笑了:既然你自己送上门来,可别怪我不客气。接到隋炀帝的诏书之后,他就率领着几十万兵马,杀气腾腾地往南扑过来了!
第二,隋炀帝想要游说东突厥帮助他讨伐高句丽。隋炀帝三次出兵高句丽,东突厥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参战,这也是隋朝难以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高句丽的国王高元仍然不肯朝觐,隋炀帝也不肯善罢甘休,还准备再打第四次。所以,此次出巡,也有敦促东突厥助力出兵的意思。
隋炀帝一行往北走,始毕可汗一行往南来,是不是双方就要遭遇上了?并没有。因为始毕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给隋炀帝送信了。义成公主是隋朝的宗室女儿,隋文帝把她嫁给启民可汗,启民可汗去世后,她又依照突厥的习俗,嫁给了启民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和亲的女儿总是心向母国,现在她一看到始毕可汗率领大军南下,赶紧派人给隋炀帝送信,告诉他,情况有变,再也不要往前走了!
就这样,隋炀帝不顾国内的政治危局,又一次带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算计了史蜀胡悉也就罢了,裴矩还用隋炀帝的名义给始毕可汗写了一封信,说:“史蜀胡悉忽领部落走来至此,云背可汗,请我容纳。突厥既是我臣,彼有背叛,我当共杀。今已斩之,故令往报。”史蜀胡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背叛可汗,领着部落转来投靠我了。可汗你是我的臣子,你的臣子背叛你,我绝不能容忍。所以我替你把他杀了,现在跟你通报一声。这不是倒打一耙吗?九_九_藏_书_网
裴矩说,在这些胡商之中,有一个叫史蜀胡悉的人尤其奸诈,算是始毕可汗的谋士,不如把他杀掉,以后始毕可汗就好对付了。隋炀帝一听不错,就同意让裴矩去谋划。
第三,这也是隋炀帝的施政风格。自从登基以后,他一直四处巡游,很少老老实实地待在都城。特别是这个时候,因为三征高句丽失败,国内一团乱象,他更加觉得烦躁。在这种情况下,巡游也是一种解压的手段。
隋炀帝一听觉得挺好,就让裴矩跟叱吉设沟通。没想到叱吉设比较有自知之明,既不敢要公主,也不敢当南面九-九-藏-书-网可汗,让隋炀帝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更糟糕的是,这件事后来还被始毕可汗知道了,当然更加怨恨隋炀帝。
裴矩这里所说的胡人,其实就是粟特人,在当时又叫昭武九姓、九姓胡,是活跃在中亚地区,专门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业民族,粟特人因为从事国际贸易,往东一直走到隋朝,往西一直走到东罗马,眼界比较开阔,人比较精明,所以很受突厥人的信任,不光把外贸工作都包给了他们,还让他们进入决策层,充当突厥人的军师。
这种鬼话始毕可汗才不信,他固然纯朴,可也不是傻子,隋炀帝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从此始毕可汗对隋炀帝恨之入骨。
第二件,隋朝还试图在东突厥内部搞分裂,扶持始毕可汗的弟弟。这其实是隋朝的国际问题专家裴矩的主意。还是在第三次东征高句丽的时候,裴矩就向隋炀帝提出来,始毕可汗近来势力大增,羽毛逐渐丰满,为了避免日后坐大,不如现在开始分化他的势力。怎么分化呢?裴矩建议,把一个宗室女儿封为公主,嫁给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设,再拜他为南面可汗,让
九九藏书网
他和始毕可汗分庭抗礼,这样就分化瓦解了东突厥的力量。
因为三征高句丽失败,隋朝国内已经面临着民众造反和统治集团内部分裂的两大乱象,隋炀帝也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做了一件蠢事,一下子让隋朝的国际关系也紧张了起来。
隋炀帝巡幸漠北,自然也提前通报了东突厥方面。这一次,东突厥的可汗是否还会像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巡游时候那样,专门为隋炀帝开辟一条御道,再亲自给隋炀帝铲除营帐前面的杂草呢?
第一,东突厥对于稳定隋朝的国际地位至关重要。隋炀帝讨伐高句丽失败后,国际威望空前下降。而东突厥在隋朝所有的邦交国中是老大,对周边民族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隋炀帝希望通过巡幸东突厥,再次强调隋朝在整个东亚的霸主地位。
史蜀胡悉是商人,一听说有这样的事,动了私心,觉得机不可失,根本没告诉始毕可汗,就直接带着自己的部落,赶着牛羊到马邑来交易了。没想到,刚一到马邑关下,埋伏好的隋朝士兵就一拥而上,把他和他的部落连窝端http://www.99lib.net了。
义成公主这封密信一送到隋炀帝手里,隋炀帝真是吓了一跳。他虽然也有十几万人,但是,因为开始的目的是巡幸,不是打仗,所以真正的战斗部队没多少,哪里打得过始毕可汗的几十万骑兵!怎么办呢?幸好当时他们离雁门郡(今山西石玉县南)还不远,就赶紧退回雁门郡了。
当时隋朝国内局面乱成一团,正该静下心来,整理内政。隋炀帝为什么还要兴师动众,出巡东突厥?有三个原因值得关注。
就在大业十一年(615)八月,诛杀李浑、李敏一族之后没多久,隋炀帝又率领后宫女眷、文武百官、侍卫部队、僧尼道士、鱼龙百戏等一共十几万人,离开东都洛阳,途经太原、雁门,准备进入草原地区,再次巡幸东突厥!
这时候,东突厥的可汗已经不是当年由隋朝扶植起来的那位启民可汗,而是他的儿子始毕可汗了。始毕可汗对隋朝可远远没有他爸爸那么恭顺,事实上,他对隋朝还颇为怨恨。因为这些年来,始毕可汗逐渐强大,隋朝开始对他进行防范,颇闹出了几桩不愉快事件。
第一件,扶植西突厥的处罗可汗。自从突
九九藏书
厥分裂后,东、西两部一直是对头。当年,东弱西强,隋朝扶持东突厥的启民可汗;现在,眼看着东突厥逐渐强大,隋朝又转而支持西突厥的处罗可汗,还把宗室女嫁给他,这让始毕可汗相当不满。
第三件,设计诛杀东突厥的谋臣。这件事说起来还是裴矩出的主意。裴矩向隋炀帝汇报说,突厥人是很纯朴老实的,比较容易对付。但是,现在东突厥部落里有很多胡人,非常狡猾奸诈,始毕可汗的好多主意都是他们出的。
这两件事,其实都执行的是当年隋文帝时期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外交政策,只不过时移世易,彼时的蜜糖,已经了此刻的砒霜而已。
裴矩派人给史蜀胡悉传话说:“天子大出珍物,今在马邑,欲其蕃内多作交关。若前来者,即得好物。”我们大隋天子现在拿出了好多珍宝到马邑跟你们互市,谁要是先来,谁就先得,来得越早,得到的宝物越多。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