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前言
目录
译者前言
上一页下一页
艾略特曾经说过,如果你不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就不可能完全理解但丁。同样,如果你不了解玛丽莲·罗宾逊宗教信仰的价值取向,对基督教的教义一无所知,也很难全面、准确地理解《基列家书》,尽管你可能非常欣赏其优美的文字,甚至被其娓娓道来的故事深深打动。
玛丽莲·罗宾逊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于1947年出生在爱达荷州一个偏远、闭塞的小镇。父亲约翰·萨默斯、母亲埃伦·萨默斯都是普通劳动者。1962年高中毕业后,玛丽莲·罗宾逊到布朗大学学习宗教和写作,1966年获学士学位后到法国西北部雷恩的一所大学教了一年书。之后,她又回到美国,在华盛顿大学继续学习。1977年,玛丽莲·罗宾逊以一篇关于莎士比亚《亨利六世》的论文获博士学位。她曾经在美国各地工作,99lib•net包括在马萨诸塞州度过二十年最美好的时光。现在,她在爱荷华大学教写作。
二〇〇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北京
诚如《华盛顿邮报》所说,《基列家书》“恬静的美,犹如一首令人心旷神怡的散文诗;严肃的主题、深邃的思想更让人难以释卷”。《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说:“《基列家书》是对生活宁静而又深沉的赞美。”由此可见,“恬静的美”的确是《基列家书》显著的特点之一。而这种美主要体现在玛丽莲·罗宾逊高山流水般清新朴实的文字和精美奇巧的构思。这种表现手法十分符合小说主人公年逾古稀、饱经沧桑的牧师身份。作者的大家手笔更表现在她时而浓墨重彩,时而素笔白描,挥洒自如,酣畅淋漓,为我们描绘出从南北战争到1956年,美国西北部地区百年间一幅幅美丽的风情画、风俗画。这些图画宛如一部历史长卷,把我们引入久远的过去,又从过去走进现在,走向未来。一脉相承的则是作者推崇备至的基督教精神。
李尧
《基列家书》犹如一首耐人寻味、恬静优美的抒情诗,虽然没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但是作者笔下流淌出的清丽的文字、深邃的思想却让人难以释卷。七十六岁的牧师约翰·埃姆斯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他身为牧师,一生清贫,没有给尚且年轻的妻子和年仅七岁的儿子留下任何财产,只留下一个由《圣经》,两千多份讲道手稿和几本神学、哲学书籍编织而成的“精神家园”。他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为自己不能和深爱的妻子一起变老,不能亲眼看着年幼的儿子长大而痛苦,于是写下这封长长的“家书”,希望儿子长大之后能通过老父的“遗墨”了解他的一生。在“家书”中,他历数小镇基列的一个牧师家族几代人从南北战争到一九五六年的一个世纪里经历的变迁与辛酸,使得这封长长的家书几乎成为一部浓缩了的美国近代史。发生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的小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个个鲜活、生动,而尤以老牧师约翰·埃姆斯的祖父埃姆斯牧师的形象令人难忘。埃姆斯牧师是个坚定的反对奴隶制的斗士。在决定美国命运的南北战争中,他以随军牧师的身份走上前线,在战斗中失去一只眼睛。他身穿血衣、腰别手枪,站在讲道坛上,慷慨陈词,号召教徒为消灭奴隶制而战。而同为牧师的儿子——老牧师约翰·埃姆斯的父亲——却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虽然尊敬、爱戴自己的父亲,但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却不能苟同。老祖父退休之后,因与家人格格不入,离家出走,又回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最终客死他乡,只给后人留下两件血衣、一把手枪和几篇讲道稿。这种象征意义——两代人之间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贯穿全篇,而约翰·埃姆斯牧师和他的教子杰克·鲍顿之间的故事又将这种象征意义推向另一个高潮。杰克·鲍顿是约翰·埃姆斯牧师最亲密的朋友鲍顿牧师的儿子。鲍顿因老朋友膝下无子(约翰·埃姆斯牧师年老之后才又娶妻生子),便把自己最喜欢的儿子杰克送给他做“教子”。杰克生性顽劣,以恶作剧为乐,在小镇基列臭名昭著。长大之后,他又使一个年纪很轻、家境贫困的姑娘怀孕。年轻姑娘生下一个女婴之后,杰克拒不承认自己是“始作俑者”,给全家人,特别是给他身为牧师的父亲带来极大的耻辱和痛苦。杰克离家出走,一别就是二十余年。四十三岁那年,他才回到对他日思夜想的父亲身边。约翰·埃姆斯牧师对这位“教子”侧目而视,生怕他恶习未改,勾引自己年轻的妻子,于是处处设防,甚至在讲道时,用《圣经》故事影射杰克。然而,二十多年的雨雪风霜把杰克·鲍顿造就成一个真诚、善良、责任心极强的新人。他顶着种族主义的巨大压力与黑人姑娘黛拉相爱,并且有了一个儿子。在种族主义甚嚣尘上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让一家三口能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克服重重障碍,回到家乡,但是几十年里变化甚微的小镇基列和生活在基列的人们让杰克心生失望,只得打点行装,再次云游四方。http://www.99lib•net九_九_藏_书_网九九藏书网
玛丽莲·罗宾逊尽管远离故乡爱达荷州,但从来没有忘记童年时代在那块辽阔、荒凉的土地经历的艰辛。她不但和那里的亲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始终笃信伴随她成长的宗教。她曾经说,在这个世界上,她最珍视的书是《圣经》。怀着这样的赞美之情,她写过不少关于《圣经》的论文。这些文章视角独特、论述深刻,出版后颇受好评。然而,真正使她步入文坛,并且一举成名的是她198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管家》(Housekeeping)。这本书出版之后,立刻引起轰动,不但获海明威新人奖以及美国多项文学大奖,还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经典。但是玛丽莲·罗宾逊并没有因此而在文学创作领域“一发而不可收”,恰恰相反,从1981年《管家》出版到2004年推出《基列家书》,二十四年间,她没有再涉足小说,而是把目光转向环保和思想领域的纷争。玛丽莲·罗宾逊在美国西北部地区长大,始终关注着那片广袤土地的环境与生态的变化。但是,她对环保组织的工作不屑一顾。她认为,在世界那么多重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的时候,拯救一方山水、一片蓝天,意义不大。她在《祖国:英国,福利国家和核污染》(Mother Country:Britain, the Welfare State and Nuclear Polution)一书中清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本书因为引用了大量文献,批评英格兰赛拉菲尔德核工厂、批评绿色和平组织和英国政府而备受争议。绿色和平组织甚至状告作家和出版商侵害名誉权,法院最终判令该书禁止在英国发行。但是,《祖国:英国,福利国家和核污染》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它的价值,1989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之后,又一次获得普遍好评。罗宾逊在逆境中坚持写作,不断地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并且结集出版了她的第三本书《亚当之死:现代思想论文集》(The Death of Adam:Essays on Modern Thought)。这本书批判了达尔文学说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出版后褒贬不一。由此可见,玛丽莲·罗宾逊不是一个平庸的作家。她出版的任何一本著作都会“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反响最为强烈并且一举夺得2005年普利策小说奖的则是她的新作——人们期待已久的《基列家书》www.99lib.net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