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
蟾蜍
目录
阴阳师
蟾蜍
飞天卷
飞天卷
上一页下一页
晴明悄悄来到两人身旁。
“我的酒兴让你勾起来了。”
“那天,主人和蝉丸外出,到一位和主人相熟、据说有公卿血统的人家里,在那里也发生了类似的事。”
“‘岂敢,岂敢!’蝉丸法师这样答道。”
“有人看见被扎在庭院里的蟾蜍还活着,发着光。”
“原来是这样。”
“没拿竹竿扎它就好啦!”
“什么对了?”
“那人到处说我们是在行妖术。”
“这位据说有公卿血统的人,也找了个会弹琵琶的人在旁边的房间里弹琵琶?”
晴明这么肯定,博雅直率地点点头。“明白了。”
“好啦,博雅,我们回去吧。”晴明手里捏着蟾蜍,对博雅说道。
“它不会把你怎么样。只要你按我说的做就行了。”
一看,牛车就在眼前。
“其实应天门是漏雨的。”晴明忽然说出一件令人意外的事。
“知道吗,晴明……”博雅直率地说,语调低沉而坚决,“即便你是妖怪,我博雅也站在你这一边。”
“是那怪小孩的父亲的名字……”
“混账!”长嘘一口气之后,博雅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粗声粗气地说了一句,“我刚才差点就动刀子了!”
“于是他们就请你出马?”
“那位老公公是土精吗?”
“蝉丸法师只是摇头,笑而不答,就这样回去了。晴明,这件事你怎么看?”
“是一只很大的、经岁的蟾蜍。”
“晴明?!”博雅压低声音问。
“然后怎么样了?”晴明问博雅。
“是六条大道的西端一带。”
“嘿,博雅,你要考我?”
房间里走出一名二十三四岁的长发女子,她肤色白净,步态轻盈,穿一件多层重叠的沉重唐衣。衣饰厚重,脚下却轻飘飘的,仿佛一阵轻风也能将她刮起的样子,令人难以置信。
“很可怕的蟾蜍啊。”
“哦,他发现那块木板看上去是整块的,但其实是厚度相同的两块板叠起来的。”
“发觉什么?你看……”

“与蟾蜍有关。”
“对。说是有一个孩子,头朝下抱着柱子,瞪着木工和他的徒弟……”
“看来,不漏雨是要出怪事的。”
“那当然。”
“这话也有道理。”
“对。你被捆,生气吧?”
“要杀死它,又怕它会作祟。”
“正是。那人听说了数日前的事,就搞了这样的名堂。”
“但那宅子的主人其实不是为了那件事叫法师去的,他另有目的。”
“应天门塌掉了。”
“那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博雅,你从何得知此事?”
“你倒说是哪一个?”
“但妖怪也有各种各样的呀。”
前方引路的长袖善舞的女子的背影,愈加绽放出美丽的磷光。
“一开始大家天南地北地闲聊,后来到了晚上,又传来了琵琶声。但是,蝉丸法师只是稍微留意了一下,对那琵琶声不予置评,也没有要弹琵琶的意思……”
后来的情况,果然就像晴明所说的一样。
说着,晴明口中念念有词。在前方引导牛车的绫女像被一阵风吹起一样,在空中飘舞起来。
“那位请蝉丸法师去住的宅子主人,想不通这件事,在离开那家人之后,他问蝉丸法师:‘前些时候听的琵琶,和今晚听的琵琶,哪一个更高明些?’”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之间,牛车仍在前行,但不知何时已停了下来。
不久前,朝臣源博雅上门拜访安倍晴明。
“哦。”
“呵呵。”晴明的兴头来了,两眼放光。
“没错。蝉丸法师倾听了一会儿,然后就把手伸向放在身旁的琵琶,开始弹了起来……”
“那地方,恐怕说了你也不明白。”
“就是那样。用两条腿、两只手。他们正要登上门楼,把灯火一抬高,就发现一个小孩子贴在柱子上,恶狠狠地瞪着他们。”
晴明松开了博雅的手。
好一阵沉默。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使人听来更觉得四周寂静。
“你问‘为什么’?”
“就因为看见了那只蟾蜍啊……”
“于是,那位据说有公卿血统的人不耐烦了,就向蝉丸法师发问。”
“哦?”
老人说毕,嘴巴大张,露出一口黄牙。
两个人都没有头,他们双手捧着自己的头,一直在絮絮叨叨。
“比如说,用咒限制怪事,就像用绳子把你捆起来,让你动弹不得。”
“那是当然。”
“好吓人啊。”
“明白啦,博雅,是我不好。”晴明少有地认真说道。
“此药系颠茄草之属,晒干制成,煎服。我服用了相当于三碗的分量。服用之后心气似已平复,正在此间恍惚。你就这样回答。”
“哎,晴明……”博雅欲言又止。
“漏雨?”
“当然啦。”博雅回答。
“喂,博雅,你知道我现在的脸是什么样的吗?”
博雅猛然一惊,怎么忽然冒出来那么一头大牛?其实并非如此,只是因为牛身黑色,与夜色浑然一体,他自己没有看清而已。
不经意地望一眼身后的房间,却见那里有一架屏风,上面画了一名女子。再细看,与刚才在身边的女子倒有几分相像……
忽然,刚才抿着嘴的博雅又在黑暗中说话了。
“哦?这样你还飞不动吗……”老人咧咧嘴巴,“幸好是三碗。要是四碗的话,你就醒不过来了。如果我给你吹气,你还是不能飞回去的话,大概还要再过一刻,你的魂才可以回去吧。”
“噢噢。”
“它看得一清二楚。”
“木工一直沉睡到现在,没有醒过来。他有一名徒弟昨晚发烧而死。”
“不出所料。”
“到了?”
“你没听说?”
所谓“方违”,就是外出时,若目的地是天一神所在的方www•99lib.net位,则先向其他方向出发,在与目的地相反方向的地方过一夜,之后再前往目的地。这是阴阳道的方法,用以规避祸神之灾。
“好汉子,博雅……”晴明只说出了这么一句。
博雅脸上略带红潮,两眼放光。这个年轻人似乎有点激动。
“才六岁的多闻……”
“好。”
“哦……”博雅看上去还是接受不了的样子。
“不要紧,快上牛车!”
四周一片昏黑。除了黑暗别无一物,连月光也没有。土地的气息也好,空气的气息也好,全然没有。唯有黑亮的牛背在黑暗中清晰可辨。
“照你说的做,它就真的走了啊。”
“蝉丸法师答道:‘正如您听到的那样……’”
由身穿唐衣的女子前导,他们走向前方的漆黑之中。女子的身体仿佛就要轻飘飘地升空而去,像一阵风似的把握不住。
晴明一直抱着胳膊不作声。
“快逃,博雅!”
既是长月,即使在夜间也不应觉得寒冷才对,但透过帘子吹进来的风却带着寒意。尽管如此,身上的汗还是出个不停。博雅都弄不清哪种感觉更真实一些。
“当然要去。”博雅毫不犹豫地说道。
“哈哈。”
“不过,我们也够有能耐的吧,晴明。”
博雅飞奔起来,身后传来喊叫声:
“属于那种吧。”
“没拿竹竿扎它就好啦!”
前方的黑暗中噗地燃起苍白的火焰,越来越大,变成鬼的模样。
“嗯。”博雅憨直地点点头。
“从前在天竺,孔雀以吃掉毒虫和毒蛇等著称。孔雀明王就是降服魔灵的尊神。”
从轻轻掀起的帘子缝隙里,令人恶心反胃的微风迎面吹来——是瘴气。博雅放下帘子,脸色苍白。
“对。”
“它来了会怎么样?”
“不不,就是一个月前的事。”
“幸好你没喊出来。”
虽然是对博雅说的,但晴明的视线不在博雅身上,而是望向茫茫黑夜中的庭院,眼神中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味道。
“不过如此嘛。”晴明平和地说道,“对了,我还有一事相求。”
“哦。”
“它从前就那样。尤其是刮西风的雨夜,一定会漏雨。可查看之后,却发现屋顶并没有问题。这种事嘛,倒是常有。”
“我已经想到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所以带了绫女来。不用担心。”
“很小的孩子?”
“太气人了,我们就弄死了那只蟾蜍,用火烧掉。”
果然不出所料,在应天门下深三尺之处,挖出了一个旧罐子。
“你也察觉到了?”晴明问道。
群鬼呼啦啦地围上去,开始大啖绫女。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这一来,怪事就不会再出现啦。”晴明愉快地说道。
“所以嘛,晴明,我求你了,别那样跟我开玩笑。我有时不明白是在开玩笑,结果就会当真。我喜欢你这个人,即使你是妖怪也无所谓,所以不想拔刀相向。但是,如果一下子出现刚才那样的情况,我会不知所措,下意识地就伸手摸刀了。”
“哎,晴明,究竟是向哪里去呀?”博雅忍不住问道。
在形状怪异的东西中间,牛车依旧向着某个目标前行。
晴明知道蝉丸其人,昨夜还和博雅一起见过他。
“明白了?”
“说来话长,你要是去的话,路上再跟你说。”
“噢。”
“什么怪事?”
博雅刚开始这样想,马上就注意到牛车的轭已套上了牛。
“木工想把牌子取出,结果却把它弄坏了。把它摆回原位的第二天,刮了西风下了雨,可是应天门不漏雨了。但是,当天晚上就出了事。”
在黑暗中,女子的唐衣仿佛洒满了磷光,隐隐约约地闪烁,就像一个美丽的幽灵。
这位博雅身为粗鲁的武士,却深谙琵琶之道,也会弹奏。他在蝉丸门下风雨无阻地奔走了三年,终于学到了著名的秘曲《流泉》、《啄木》。
“对呀。”
“真不得了!”
“对。”晴明低声说道。
“什么‘不出所料’?你是怎么知道的?告诉我!”
“博雅,你可以打开帘子,但无论你看见什么,在掀起帘子时绝对不能出声。否则不但你的性命不保,连我也有性命之忧。”
就在绫女被群鬼疯狂吞噬的时候,牛车逃脱了。
晴明将罐子口朝下,倒出里面的骨灰。
“问了些什么?”
“不管问到什么,你只管重复刚才那番话就是了。”
莫非由人来拉这辆牛车?
“我们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晴明对女子说话,名叫绫女的女子文静地躬身一礼。
人头忽然闪现,还有类似头发的东西。动物的头、骨、内脏,以及其他不明不白的东西。书桌形状的东西。嘴唇。异形的鬼。眼球。
“我可能会去砍那个捆我的人吧。”
“嘿嘿。”
“那样的话,多闻就有命啦!”
他们乘车前往。
“不,它可是人的精气和经岁的蟾蜍的精气结合而成,极难弄到手。”
“是一条桥的式神通知你的?”
“就是你出门前提到的蟾蜍?”
“什么?!”
走在前头的晴明忽然停住脚步。博雅知道其中的原因。黑乎乎的前方出现了人影。确实是人的影子,是一男一女。
这是牛车,拉车的是一头大黑牛。
“这辆车是我造的结界,不会轻易让什么东西进来。但偶尔也有闯得进来的东西。我算了一下,今天从己酉算起是第五天,正当天一神转移方位的日子。为了进入此处,要横跨通道五次。在这整个过程中,可能有人来查看。”
“哦……”
“应天门失火了。”
“博雅啊,从现在起,你就当所见所闻全是在做梦。就连我,也没有自信来说服你……”
晴明刚开口,博雅便沉重地点了九_九_藏_书_网点头。
“捆我?”
博雅从刚才起,便呷一口酒叹息一回,发出情不自禁的赞叹。
“蟾蜍原是不祥之物啊。所以,我们就难逃一劫了。”
“被吓坏的是我!”
“据说那人又说:‘要是法师在此弹奏琵琶,该多美妙啊。’”
“如果是真的,你又将怎样,博雅?”晴明忽然低声问道。
两人应声道。
“是土地的精灵吗?”
“是吗?”
“嗯。”
这里简直就像是晴明家的庭院一样,杂草占尽了整个庭院。风一吹过,杂草摇摆,彼此触碰。
“又问:‘那边的琵琶声就会自动停止吧?’法师就答:‘不会吧。’”
“正是这样。真吓我一跳啊,晴明。”
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声音压得很低。
“到了晚上还是那样挣扎。”
“对呀。”
“有人说这件事是我们的责任。”
“那么说,是返回人间了?”
晴明肤色白净,双唇微红。他微笑中带着一丝蜜意,将视线由庭院移到博雅身上。
“我们刚去申辩,多闻就发烧死了。”
“我日前患心烦之症,于是向友人询问治病的良方,今天蒙友人赠送专治心烦之虫的草药……”
多闻看来是两个无头人的孩子。
“哦,是蝉丸法师的事……”
“不能算返回。因为我们仍在阴态之中。”
“怎么样,和我一起去?”
两人发出笑声时,博雅一不留神,脱口而出:“好可怜呀……”
“方便吗?”
“第二天白天,它还活着。”
“谁?!”
“这位蝉丸法师被请到近江的一处宅子啦。”
“对。”
“然后呢?”
“是鬼要进来吗?”
“方法有多种,我用的是当中简易的方法。”
“噢。”
“噢。”
“噢?”
“绫女,我们去去就来。”
“经再三恳求,蝉丸法师终于弹了琵琶。”
“先别高兴,还有回程呢。”
“哦……”
“噢。”老人双唇一嘟,向博雅噗地吹了一口气。一股泥土味扑面而来。
那是一头黑色的大牛。
博雅露出笑容。
“我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不要绑得太紧,要有一点点松动的余地。”
“正是那一年啊。”
“正是这样。”
“所谓一点点的松动,就是让它在被封禁的地方,还是能做一点坏事的。以这件事为例,就是用漏雨来体现。”
“每次蟾蜍一哭,燃起火焰,睡眠中的多闻就要发烧,痛苦地呻吟。”
“不属于怪事?”

“原来如此。”
因为这个缘故,去年从异国之鬼手中取回紫宸殿失窃的琵琶玄象时,晴明和蝉丸见了面。
蟾蜍放生在晴明的庭院里。
“没事,你接着说。”
“如果让人家看到我们这副模样,会怎么想?”
据说那小孩从高处噗地向两人吐出一口白气。
“净说些不明不白的话。但是,你总得告诉我,走这一趟是为了什么目的嘛。”
这时,松明已交到博雅手中。在火光中,旧罐子的光影晃动不定。
“一到晚上,被扎在园子里的蟾蜍就哭叫起来。”
“当然会嘛。”
不知从何时起,周围又是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了。
“呵呵。”
“大约四天前,应天门出怪事了。”
“就是它?”
“它被扎在地上,挣扎个不停。”
“就是说嘛,用咒将妖魅限制得太紧的话,有时会适得其反,结果让妖魅变得更恶毒。”
“当个式神使用吧……”
这时候,忽然传来敲牛车的声音。
“一起?”
“那小孩从柱子爬上天花板,能在六尺多高的空中飞。”
“……”
“三天之后,我们就被抓起来处死了。”
“那不行,好不容易才来到这里。如果你命令我不说话,就是肠子让狗拖出来,我也不会开口的。”
“哦。”
“噢噢。”
“绫女姑娘呢?”博雅一醒来就向晴明发问。
“有人和蝉丸一道去了近江,这人在归途中,听蝉丸法师无意中提及那两人的琵琶。我是在清凉殿上听他说的。也就是今天白天的事。”
“那是我很想听的呀,晴明。蝉丸法师当时弹的是秘曲《寒樱》啊。”
“不会有事吧?”博雅咕嘟咽下一口唾沫。
他准确地答出晴明教他的话。
“我们就成了这个样子呀!”
盛传这位晴明在桥下安置了式神,必要时可叫出来使唤。
和晴明的宅子不同的是门内只剩园子,没有房子或其他东西。隐隐约约像是有过房子的地方,只躺着几根烧焦的大木头。
“好冤啊……”
博雅和晴明钻进牛车,车子便发出沉重的声音往前走。

博雅醒过来了。原来是在晴明屋里。
“那你……”
一回头,见两个无头人紧追不舍。他们手上的脑袋是鬼的模样,追赶的身子像是在空中飞翔。
“我儿子多闻……”
“我们就成了这个样子呀!”
“那样的话,多闻就有命啦!”
“那么,是人吗?”
“他呀,在那里看见了一只蟾蜍。”
“怎么做?”
“你如果来的话,有一两件事会帮上忙。”
“那你要拿它怎么样?”
“哦,会怎样呢?”
“嗯,你是说去年玄象失窃那件事吗?”

“扔掉它吧!”
“很久以前,应天门那里曾死过一个小孩。我是从图书寮查到的。”
“它那样问,你就这样答。”
“真的那样就行了?”
“进去,博雅!”
既没有车子在走的声音,也没有车子在走的迹象。
“燃烧起来。”
“因为服用颠茄草,心神恍惚,什么都闹九*九*藏*书*网不清了。”博雅照晴明的嘱咐答道。
“那只大蟾蜍没有死。”
“如果我喊了出来,会成什么样子?”
“对不起,晴明!”博雅手按刀柄,“我在这里顶着,你快逃!”
“事情发生在第二天晚上。”
“哎,晴明,那该是‘百鬼夜行’吧?”
“哎呀,真是这么回事哩,晴明。”
两人这样答道。
“对于害怕这种东西,人是无能为力的吧。但身为武士,害怕也必须去。所以就上去了。”博雅说着,用手里拿着的铁锹一顿地面,问道,“是这一带了吧?”
博雅一路走一路惊讶不已。行走在草丛之中,却不必拨开杂草。这些草被践踏过也不会歪倒。脚下的草随风摇摆。自己或者草,都仿佛成了空气一样的存在。
和他一起走到屋外,门前已停着这辆牛车。没有随从,也没有其他人。虽是牛车,却没有牛。
“没问题。”
“什么事不得了?”
“谁?!”
“是关于蝉丸法师。”
“虽然想喝,今晚却不行。”
“只要有应天门,骨灰就会在上面作祟。”
“也就是说,他还是有那么一点水平,听得懂蝉丸法师的琵琶。第二个人连蝉丸的琵琶有多高明也听不出来,只知道没头没脑地弹下去。”
“走吧。”
“就因为看见了那只蟾蜍啊……”
“说应天门是用妖术烧毁的……”
“然后呢?”
“可以算那么回事吧。”
“你也知道,传说我的母亲是一只狐狸……”晴明幽幽地说。
“你继续听嘛,晴明。蝉丸法师勾留了几日,到了终于要离去的前一晚……”
“本应该是个刮西风又下雨的晚上吧?”
“一个叫尾张义孝的人家门口。”
“对面的琵琶声没有停止,又弹完三支曲子,才终于停下来。”
“主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派人过去瞧瞧,结果发现本应该在里面的那位弹琵琶的熟人已不知所踪。就在这时,宅邸的看门人来报,说刚才弹琵琶的人出现过,留下‘于愿足矣’的话就出门而去……”

“把那只蟾蜍的灰和多闻的骨灰掩埋了。”
“哎,别吓唬我啊,晴明。”
“如果费一番功夫弄开了绳子呢?”
“嗯。”博雅侧着头想,然后径自点点头,很当真地说道,“不过,晴明,我可能会遇上这种情况。”
“如果还问到其他事呢?”
“这样的话,答案不是很简单吗?”
“它会把我怎么样?”
“什么是阴态?”
的确,这只蟾蜍的眼睛不是蟾蜍的,而是人的。
博雅掀起前面的帘子,向外张望。
“是什么理由?”
博雅被晴明拉住手腕,猛扯一把。
“看见了吧,博雅……”
“真可怜呀。”
“然后呢?”
“好像已经到了。”晴明开口道。
博雅伸手要去掀帘子,黑暗中晴明的手倏地伸出,按住了他的手。
“走。”
“哦。”
“唉。”
“哦。”
“嘿嘿。”
“可是,为什么是妖怪就要拔刀?”
“还有要事。刚刚要出一趟门的,后来知道你今晚会来,就等你了。”
“哈哈。”晴明笑了,恢复了平时的声音。
“就是绫女。”
“就是孔雀明王的咒。”
挑起的帘子恢复了原样,车内只有博雅和晴明。
“那,你这是去干什么呢?”
“好可怕呀。”
看样子真让狗拖走肠子,博雅也会一言不发。
“哈哈,你总是说那些摸不着头脑的事,什么咒啊之类的。”
“写着真言的木牌。”
天上挂着上弦月。一名穿唐衣的女子静立于黑牛前,注视着两人。
“也好。”博雅已应允喝个痛快,但晴明却轻轻摇了摇头。
“好吓人呀。”博雅喃喃道。
“结果怎么样?”
“为玄象琵琶的事,你还独自登上过罗城门呢。”
博雅掀起帘子向后望去,只见群鬼在后追赶。
见博雅瞠目结舌的样子,晴明轻声说道:“哎,怎么样,你还有力气出去吗?”
“真的?”
车轮碾过沙石的声音,由臀部传送进体内。
“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哪个更好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因为事前知道,所以才埋掉了多闻和蟾蜍。”
“木工呢?”
“怎么啦,博雅?”晴明将望向庭院的视线移向博雅。
“哦?”
但看清之后,博雅差一点就要命地喊出声来。
“哦……”
“那……”
“对。说是孩子,那张脸倒是蟾蜍的模样。”
“莫非真的要去刚才提到的冥界?”
“是什么木牌?”
“也就是说,恐怕是高野或天台的某位和尚,为了抑压魔灵,写下这牌子,放在那里。”
“它看不见我。”
“所以,晴明,即便你是妖怪,在你向我说穿时,希望你慢慢说,不要吓着我。那样的话,我就能应付了。”
蝉丸是一位失明的琵琶法师,也可以说是博雅的琵琶老师。
“也不是人。但因为你是人,对方如果不是有特别的意思,它就会以人的面目出现,而且说人话。”
“其实是那位熟人请宅子主人安排此事。但你知道,蝉丸法师可不会答应专程去做这样的事。”
“那我呢?”
两个无头人马上不说话了。
“不是鬼,但也算鬼。”
“回程?”博雅问了一声。他的唇形尚未复原,忽然作倾听状。因为他的身体又能感受到车子碾过泥土沙石的小小声音了。
“问你一个问题,博雅,你觉得这世上还有能跟蝉丸法师比肩的琵琶师吗?”
只有牛车的声响。车依然向着黑暗中的某个目标前行,弄不清是在向东还是向西走。
车帘被轻轻掀起,出现了一张白发老人的脸。
“噢噢。把灰放进这么大的罐子里九*九*藏*书*网,在应天门下挖地三尺,埋进去。”
“没错。”
自出发到现在,已过去了半个时辰。
晴明正探头过来,查看他的情况。
“应该没有。”博雅毫不迟疑地答道。
“怎么回事?”
“够啦,够啦!”
“原来是这样。”
“别急,博雅。虽然屋顶没坏,但漏雨是事实。前些天终于要修理了。有一名木工爬到应天门上仔细检查……”
博雅结结巴巴地说道。真是一番肺腑之言。
两人恨恨不已。
“于是,就假托有事请蝉丸法师过去?”
“听我说,博雅!我们这就要到外面去了,到了外面你一句话也不能说,你一开口就可能送命。否则你就待在牛车里面等我。”
“此药系颠茄草之属,晒干制成,煎服。我服用了相当于三碗的分量。服用之后心气似已平复,正在此间恍惚。”
博雅不知如何回答。
“就在他办完事情的时候,旁边屋里忽然传出琵琶弹奏的声音……”
“反噬?”
“那是清和天皇时代的事了。”
“他取出那块板,打开一看,两块板子之间竟嵌了一块木牌。”
“尾张义孝?”
博雅这么一说,晴明的嘴角似乎掠过一丝微笑。黑暗中,那微笑当然是看不见的。但微笑的感觉已经传达给了博雅。
粗人博雅一副心驰神往的样子。
忽然,原先看不清的东西又看得见了。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呀?”他向两人问道。
“什么目的?”
“现在是在哪里?”
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家伙,博雅心想。
“别吓唬我,晴明……”
“生气。”
博雅为此一直感叹不已,不时点点头。
“什么是孔雀明王的咒?”
“为什么?”
“博雅大人——”女子轻启朱唇,呼出博雅的名字。虽是初次见面,她却似早已熟悉来宾的姓名,“主人一直在等待您的光临。”
“发生了什么事?”晴明又问。
“这样就可以了?”
这里是房子外侧的窄廊。有顶盖而无套窗,是个任由风吹日晒的地方。晴明随意地盘腿而坐,背靠着壁板,眼望庭院。院中一直任由野草自由生长。
就在晴明宅邸的外廊上,博雅粗大的手臂交叉伸进两只袖子里,盘腿而坐,自顾自点着头,正对什么事情赞不绝口。
老人话音刚落,忽然消失无踪。
他只是喃喃自语,声音很小,但却很清楚。
“也就是贞观八年,应天门烧毁那一年啦。”晴明插入一句。
“怎么办,晴明?”
“什么?!”
“噢……”
“一点不错。”
“是这边!”
“如果拔掉竹竿让它逃生,又怕它脱身之后,闹得更加厉害,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
“在检查时,木工发现,屋顶下有一块木板有些不对劲。”
“所以得把咒松一松。”
“对。”
“嗯。”
“应该是前一个——中途停止的那个吧。”
“前后两人水平都不及蝉丸法师,没错吧?”
博雅随女子来到这里后,偶尔回头,本应仍在那里的女子已经不见了踪影。
“好可怕呀。”
“来的恐怕是土地之弟,也就是土精。”
“唉,”博雅抱着胳膊,望着晴明说,“蝉丸法师真是有涵养的人啊。”
“我这就要出门了。”
“嗯。”
“特别想跟你说说这事,所以今晚有空就过来了。”
“在那里。”
“哦。”
“利用京城的大路、小路,做许多次类似的‘方违’,在反复进行的过程中,就可以来到这里。”
博雅觉得,黑暗之中,晴明的鼻子已经像狐狸一样嘟出来了。
“真可怜呀。”
“它可能会这样问你:既为人之身,为何会来到这种地方?”
然后,博雅和晴明下了牛车。两人面前是一所大宅子。
“那就走吧。”
“噢。”
“你就当还是不在人世间吧。”
“所谓‘怎么看’,就是让我判断前一位与蝉丸较量的人,和后一位与蝉丸较量的人,哪一个水平更高吧?”
“哦……”老人转动着大眼珠,盯着博雅。
“埋掉啦。”
在黑沉沉的夜里,应天门耸立着,仿佛是黑暗凝成。晴明手中的松明光影飘忽不定,更显得步步惊心。
“怎么个简单法?”
“顺便提一句,今天有人五次横过天一神的通道,莫非就是你吗?”
“你也会害怕?”
“你知道‘方违’吧?”
“不是请蝉丸法师专程去弹琵琶。当然,那天他也弹了一曲。那宅子的主人是他的熟人。那位主人找了个理由,把他请了过去。”
“晴明,别胡说啦!”
“嗯,会遇上的。”
“既有为祸人间的,也有与人无碍的。”
夜间的空气融入了树叶清爽、丰熟的气味,钻进车厢里来。
“因为是妖怪嘛。”
“这么认为也行,因为很难解释。”
“是个孩子。”
“说吧,什么事?”
捧在手中的头,眼泪在脸上潸然而下。
“我们是后来才知道的。”
“哎哟,晴明,真是不得了啊。”博雅惊魂甫定般说道。
“真言?”
蟾蜍被晴明捏在手中,四肢乱蹬地挣扎着,发出难听的叫声。
“啊,有那么回事。”
抱在手里的头,牙齿咬得咯咯响。
“别又去摸刀,博雅。那得稍后一点才需要。你有你的任务。”
“它们会马上把整辆车子吞噬,连骨头也不剩下。”
“是你嘛,应该没有问题。”
“它一哭,周围就会燃起蓝色的火焰。”
“是来这么一手啊。”
“究竟是什么方法?”
“好。”
“噢。”博雅一时对那幅美人画看得入了迷。
“小孩?”
博雅控制住差点就向晴明望去的冲动,说道:“我日前患心烦之症,向友人询问治病的良方,今日蒙友人赠送专治心烦之虫的草药……”
“喂喂!”http://www•99lib•net
“竟有这种事情……”
“行。”
“什么事?”
经过朱雀院前面,由四条大道折向西这一段,博雅是认识的,但再拐几个弯之后,博雅就不认得路了,就像一直在附近打转似的。
“哦。”晴明语气平和。
博雅回过神来,本想就那幅画说些什么,却又改变了主意,决定直奔主题。
于是,从寂静无声的里屋传出一个女子的声音:“来了!”
“我看见鬼火了,晴明,它变成鬼的模样,然后又变成女人,最后变成蛇消失……”
“照我说的做。”晴明轻声叮嘱。
“长着人的眼睛呢。”博雅叹道。
“噢。原来是颠茄草啊……”老人稍稍侧着头,盯着博雅,那对大眼珠又转动起来,“于是,你就魂游于此?”
“嗬!”博雅不禁在胸腔里叹息一声。
“好冤啊……”
“不可能没有关系。贴木牌镇邪,大家都在做,可是反噬也很厉害……”
“应天门呀。”
“那你是怎么办的呢?”
“用手脚抱着柱子?”
“噢……”
“自此以后,每天晚上都出现那怪小孩的事。”
“没吓唬你。”
“大致上说的话,可能也属于那种地方。”晴明说道。
“还挺复杂的呢。”
“我就尝试多方调查,了解有关这座城门的各种资料。结果发现,在很久以前,出现过相关的问题。”
“咦?既为人身,何故来到此地?”老人开了腔。
“是去弹奏琵琶吗?”
“噢。”
“这就对啦,博雅。”
“你发觉了吗?”
“众人不解其意,便回到房间向蝉丸请教。蝉丸笑而不答。派人追上先前弹琵琶的熟人问个究竟,他也不回答。稍后才明白了其中的理由……”
在女子的引领下,博雅来到外廊上。
“噢。”
“前面那个人,他听了蝉丸法师弹的琵琶,自己就停下来,是因为他听了高手的演奏,自感汗颜。”
“好了,机不可失!”
旁边还有一名女子。她身披层叠的唐衣,就是出迎的那个人。
空气湿漉漉。皮肤凉浸浸,但身上却汗淋淋的。
“好事一桩啊!”
长月之夜,弯而细长的上弦月挂在天上,有如猫爪。
“以为居住在京城的妖魔鬼怪打算回归冥界吧。”
“一点不错。”
当晚,晴明和博雅来到应天门。
“那好吧。”
上弦月的朦胧光线自天而下,月亮太小,四周近乎一片漆黑。只有天空发出混沌的青光。但与地上的黑暗相较而言,天空的颜色简直谈不上有光存在。
这鬼眼看着变成了一个头发散乱的女子,她仰望虚空,牙齿咯咯作响。想再看清楚一点,她倏地又变成一条青鳞蛇,消失在黑暗中。再细看一下,黑暗之中有无数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在挤挤碰碰。
他怔怔地望着黑不溜秋的健硕牛背。
“绫女原是图画?”
“噢。”
他一如既往,腰挂长刀,不带随从,飘然而至。穿过杂草丛生的庭院,进了门招呼一声:“喂,晴明,在家吗?”
“正是那一年啊。”
“蝉丸法师可真是琵琶高手啊,晴明。”
这回完了。
“还行。去哪里?”
“怎么答?”
“我来!”博雅说着挖了起来。
“没错。木工想弄清楚漏雨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带上徒弟,在那个雨夜上应天门去查看。到了那儿一看,雨不漏了,倒是遇上了怪事。”
“蟾蜍?”
照晴明视线的方向望去,只见有一架屏风在那里。本来是一架描绘了仕女图的屏风。但是,原先画在屏风上的仕女,整个儿脱落了。那里只有一个站姿的女子剪影,图画没有了。
“别让他跑掉!”
“只是用你来打个比喻而已。当然不是说你。”
“不错。”博雅点点头,好歹明白了的样子,“那,怪事又是怎么回事呢?”
“唉。”
“把多闻也烧掉了。”
“有啦,晴明!”
“三天之后,脑袋就成了这个样子。”
“你说呢!当这位蝉丸法师开始演奏没有多久,从隔壁房间传来的琵琶声忽然停止了……”
时值长月——阴历的九月七日。以阳历算的话,就是十月的上旬。
两人钻进牛车。牛车吱呀一声走动起来。
“他问:‘法师,这琵琶弹得怎么样?’”
“……”
“贴一块新的牌子,也算是解决问题了,但那么做只是暂时应付。即使有效,漏雨的问题还是会出现。”
“我知道。”博雅低声回答。
说毕,博雅扭头左右张望。车轮碾过地面的感觉一直到刚才还有,此刻却消失了。
“孩子?”
“你是知道的,我这人太较真。如果认为你是妖怪,可能已经拔刀在手了。”
“是什么事?”
“哎,晴明。”博雅开了腔。
“那位主人有个熟人,也算琵琶高手。于是,主人便想让蝉丸听听那人的技艺究竟怎么样。”
“嗬!”
“哎,晴明,今天在清凉殿上听说了一件趣事,想跟你说说,所以就过来了。”
“好冤啊……”
“我们是去干什么?”
“你好像是在说我啊。”
“来到车里面?”
“漏雨和怪事之间有联系?”
“有趣的事情?”
“我知道了……”博雅咕嘟咽下一口唾沫,掀起帘子。
两人不住地重复着这句话。
“那我就把它打开了!”
“蝉丸法师怎么了?”
“看见鬼的时候,几乎喊叫起来。”
“哎,晴明——”博雅呼唤。
晴明一打开罐盖,里面猛地飞出一只巨大的蟾蜍。他敏捷地逮住了它。
“多闻用手中的竹竿,把它扎在地上了。”
“好冤啊……”
“那时候也害怕呀。”
晴明伸手从穴中取出沉甸甸的罐子。
捧在手中的脑袋,把凄厉的目光转向博雅。那脸孔是鬼的模样。
“而且捆得越紧越生气,对不对?”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