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隋唐至宋时期的地图
第六节 沈括的地图学成就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原始地图和早期地图
第一章 原始地图和早期地图
第二章 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地图
第三章 隋唐至宋时期的地图
第六节 沈括的地图学成就
第四章 元明时期的地图
第四章 元明时期的地图
第五章 清时期的地图
第五章 清时期的地图
结束语 中国古代地图测绘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结束语 中国古代地图测绘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结束语 中国古代地图测绘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八月,沈括在三司使任内奉命编绘《天下州县图》。尽管此后他仕途几经周折,一度被降职流放,但从未放弃努力,终于在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编成,正式定名为《守令》,次年上报朝廷。这套地图包括“大图一轴”(全国总图一幅),高1.2丈,宽1丈,比例尺约为1:40万;小比例尺的全国总图一幅,尺寸不详;18个路(当时的一级政区)的分幅图各一幅;副本一套共20幅;总共有40www.99lib.net轴(幅)。这套图到南宋时还存在,因为在郑樵编《通志·图谱略》时还列为“记有”(现存)一项,此后才失传。有人认为,根据沈括绘制《守令图》的时间、地点和他在完成编绘后定居镇江等情况,以及阜昌七年(公元1136年(岐学上石的《禹迹图》(现存西安碑林)和绍兴十二年镇江府学立石《禹迹图》(现存镇江市)的内容完全相同等事实来看,岐学上石的《禹迹图》可能就是沈括《守令图》中的那幅小图。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沈括奉命巡守北部边疆。为了更形象地显示山川道路的实况,在此期间制成了立体的“木图”。他首先对制图范围内九*九*藏*书*网的山川作了详细的实地考察,然后用面糊上木屑,在木盘上复原出地形。但不多久天气转寒,木屑冻结不能再用,他考虑到腊的重量轻,便于携带,就改用腊熔化后制成模型。回到首都后,他根据腊的形状,改用木材雕成立体地图。宋神宗召集大臣一起观看,认为有推广价值,下令各边疆州都制成这类“木图”,上报朝廷收藏。沈括的这种立体地图比西欧要早出700多年,但以后似乎并未推广和流传,显然是由于制作的困难,因为一般人很难同时具备两方面的条件——既能亲自进行实地观测,又能在制作中掌握好比例尺。南宋时,黄裳制作过木质的舆地图;朱熹尝试用胶泥制作,以后又企九*九*藏*书*网图用八块木板制作一幅组合的《华夷地图》,并在木板上雕刻山水的形状和高低,但没有成功。
在总结绘制《守令图》的经验时,沈括指出:
据此,他认为古人所谓“飞鸟图”的实质,就是要像空中的鸟作直线飞行一样,求得地面上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才能保证地图的准确性。与裴秀的“制图六体”相比,沈括取消了“道里”,增加了“互同”。沈括将“道里”看作地图上的距离,以为有了比例尺后,图上的距离自然就有了。至于他新提出的“互同”,很可能就是现代地图测绘中使用的等高线标记。在注记州县方位时,沈括将前人使用的8个方位扩大到24个,使各个地点的位置和相互关系都更为精确九*九*藏*书*网
地理之书,古人有飞鸟图,不知何人所为。所谓飞鸟者,谓虽有四至,里数皆是循路步之。道路迂直而不常,既列为图,则里、步无缘相应,故按图别量径直四至,如空中鸟飞直达,更无山川回屈之差。余尝为守令图,虽以二寸折百里为分率,又立准望、牙融,旁验高下、方斜迂直七法,以取鸟飞之数。图成,得方隅远近之实,始可施此法。分四至、八到,为二十四至。以十二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干、乾坤艮巽四卦名之。使后世图虽亡,得予此书,按二十四至以布郡县,立可成图,毫发无差矣。(《梦溪笔谈续编》卷三)
宋朝已普遍使用“水平”(水准仪)、“望尺”(照板)、“干尺”(度干)等仪器来www.99lib.net测量地势的高低。据《武经总要》的记载,这种水准仪的外形类似平板仪或经纬仪,是一个有三个浮标的水槽,而每一个浮标都有一个观测点。沈括认为,用这种仪器测量有一定误差,所以他在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奉命测量汴渠的地势时,就利用汴渠堤外过去取土后留下的旧沟,把沟分成若干段,拦水筑堰,利用水平面分别量算出各段之间的高差,然后得出总高差。沈括测得从开封上善门至泗州淮口840里130步之间的地势高差为19.486丈。他这种测量方法,在此前世界上从无先例,属于他的首创。
沈括(公元1031—1095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