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清时期的地图
第四节 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原始地图和早期地图
第一章 原始地图和早期地图
第二章 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地图
第三章 隋唐至宋时期的地图
第四章 元明时期的地图
第四章 元明时期的地图
第五章 清时期的地图
第五章 清时期的地图
第四节 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
结束语 中国古代地图测绘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结束语 中国古代地图测绘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结束语 中国古代地图测绘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乾隆内府舆图》(又名《乾隆十三排图》)是在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吸收了《西域图志》、《钦定皇舆西域图志》等反映哈密以西地区的测绘成果而绘制的,完成的时间说法不一,大致在乾隆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间(公元1760—1762年)。
与康熙《皇舆全览图》一样,《乾隆内府舆图》也是以实测成果为制图依据,并采用经纬度绘制的,因而内容相当详细准确,不仅为后人留下了18世纪初宝贵的地理资料,还可供我们与此后的地理状况作比较,进行地理环境变迁的研究。如图上罗布泊的位置画在北纬40°40′,以后俄国的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等发现罗布泊在北纬40°以南,就贸然指责图上的位置标错了。可是事实证明,当时图上的位置并没有标错,而是由于风蚀和轮替沉积等原因,罗布泊本身的位置摆动了。《乾隆内府舆图》上一些海岸线与今天不同,山东大清河口的海岸线很直,可见现在伸入海中的黄河三角洲大部分是在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铜瓦厢决口,黄河主河道北徙后冲积而成的。图上长江口的崇明岛北口很宽阔,吕四九九藏书场贴近江口,而现在海门以东已淤成大片陆地。这些都可为我们研究海陆变迁,推算具体地点的海岸线外推速度提供可靠的根据。
在全国测绘的基础上,康熙五十六年至五十七年(公元1717—1718年)绘制成了《皇舆全览图》。当时的原稿现在已不知去向了,目前见到的是它的铜版和木版雕印本。
1921年曾在沈阳故宫发现刻有《皇舆全览图》的41块铜版,以后就下落不明了。幸而当时已经刊印,才使它们的原貌没有失传。这套图在印行时被题名为《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是《皇舆全览图》又一本重要版本。图中关内各省用汉字标注,东北、蒙古用满文标注,天津、荣城二县被注为天津卫、荣城卫,这与杜赫德(Du Halde)编纂的《中华帝国和蒙古地理、历史、编年史、政治与自然状况的概述》(Des Cription Ge-ographique,Historique,Chronologique,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九_九_藏_书_网Chine etde la Tartaric Chinoise)一书中所说康熙皇帝所规定的注记方法完全相符,很可能是当年绘制的原本之一。
《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也是以通过北京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但范围更大,西至西经40度,东至大海,北至北纬61度,南至北纬18度。每五个纬度为一排,共八排,每排又以经度分为若干幅,共计分为41幅。这种以经纬图分幅绘制的地图以往从未出现过。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皇舆全览图》被雕成铜版,这个版本中西藏、蒙古、东北等地都用满文注记。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又刻成木版,图上的文字全部改用汉字。这两种版本以后又被多次摹绘、刻印和重印,现在看到的主要有三种:
从这两种版本的实物看,《皇舆全览图》是一套统一绘制的分幅全国地图集,采用的经纬线都是斜交直线的梯形投影法(TrapezoidalProjection),以经过北京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按1:400000—1:1500000的比例尺绘制。图幅的范围西止新疆99lib•net哈密,东至黑龙江口,北至北纬55度(比所测最北的经纬点更北),即哈密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清朝疆域。全国由28个分幅图(空缺不计)拼接而成:东北地区五幅,蒙古三幅,关内各省15幅,黄河上游一幅,长江上游一幅,雅鲁藏布江流域一幅,哈密以东一幅,高丽(朝鲜半岛)一幅。哈密以西及西藏尚未绘入。西藏本来有一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命驻藏大臣派人绘成的地图,但因不符合图集的要求而无法编入。以后的铜版本补入了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和胜住测绘的地图。
《乾隆内府舆图》的流传比康熙《皇舆全览图》要广,对我国地图绘制的影响也更大,成为后世编绘全国性地图的主要依据。如李兆洛的《皇朝一统舆地全图》、董方立的《清朝地理图》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还是胡林翼的《大清一统舆图》。这是由胡林翼在湖北巡抚任上请邹世诒、晏顾镇编制的,主要根据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并参考了李兆洛等的地图,于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刻版。康熙、乾隆的测绘成果,至此才能为民间普遍运用。在现代九九藏书中国地图出版之前,这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地图集。
《乾隆内府舆图》也是采用经纬线斜交的梯形投影法绘制的,图中以每五个纬度为一排,共13排,因此又被称为“乾隆十三排图”。该图的范围比《皇舆全览图》几乎扩大了一倍,但东北和内地部分与《皇舆全览图》基本相同,所增的主要是新疆哈密以西。尽管该图向西一直画到波罗的海、地中海,向北一直画到俄罗斯北海,但实际内容并没有多少增加。凡经过实测的地点,内容比较详细准确;其他部分除了有零星的山脉、河流之外,几乎就是大片空白。该图曾由传教士蒋友仁雕成铜版,并有多种版本流传,北京图书馆就藏有多种版本。1932年,北平故宫博物院曾重印此图。
《皇舆全览图》的又一个版本是以分省分府分幅绘制的小叶(页)本,即收入《古今图书集成》内的地图,共有227叶。由于缩小了开本,图上的小地名已“细若牛毛”,内容则与原本无异,但不注经纬度数,也没有“边外”(边疆)部分。这个版本应该晚于前两个,现藏于北京图书馆的分省分府《皇舆全图》和1932年北平影印出版的《内府
http://www.99lib.net
舆图》都属于这一系统。
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着一种直格10排的《皇舆全图》,有印制和手绘的两种,都是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问世的。此图的范围虽然比康熙《皇舆全览图》略大,实际内容却几乎相同。直格10排《皇舆全图》的经线与纬线是作直角相交的,因而又被称为“皇舆方格地图”。由于经纬线成了扩大的“画方”,高纬度地区产生的误差较大。这说明雍正年间曾对康熙《皇舆全览图》作过修订,但这种将经纬线变成直交的方法实际上是向“计里画方”的倒退,结果是使图的质量有所下降。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收藏的30多幅分省地图,可能就是《皇舆全览图》中分省图的原本,或者是根据原图画的摹绘本,可能是该图集最早的版本。根据《清史稿·何国宗传》等记载,当年镌铜版是按一幅全国总图和32幅分省(区)图分幅的,其中内地16幅,“边外”(边疆)16幅。1735年(雍正十三年)法国的唐维尔(D′Anville)编绘的《中国分省图》和《满蒙藏图》,1743年(乾隆八年)福克司(Fuchs)编的《康熙皇舆全览图》都属于这一系统。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