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经济人”
目录
第一章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经济人”
上一页下一页
交换和分工的结合,构筑了有效的人类社会经济体制。相反,尼安德特人相互交换的痕迹却很难被发现,与自给自足的尼安德特人相比,当然人类的经济生活更有效率。在当时粮食短缺的情况下,有这样的相对优势,生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对折50次后纸的厚度=1.1259x108=112590000千米
其实,真正开始研究行为经济学的是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他指出,现实条件下人们不可能无止境地追求理性。他站出来反对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传统经济理论中所讨论的“经济人”,不过是与现实隔绝的虚构人物。
看完这段文字就知道,经济学所描述的人类理性有多么极端。
我们在绘画中看到的尼安德特人,面部轮廓很像典型的原始暴躁的面孔,出来的眼睛和脸的距离很远。但是,他们的脑容量几乎和现代人一样或者略大。如果以这个事实为出发点考虑的话,估计他们的智力不会太低。不仅懂得使用火,而且可以制作简单的石器和武器,也有埋葬等种种风俗。
“看经济学教材可以发现,经济人会像爱因斯坦一样思考,且具有相当于IBM电脑的记忆容量,以及同甘地一样强大的意志力。”
这些尼安德特人是不是在与人类的竞争中失败而被淘汰的,还是一个不解的谜。有人认为,人类拥有强有力的武器,所以在狩猎或战争中占据优势,从而获得最后的胜利。如果对这两个族群所使用的武器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人类的武器更强一些,同时,因为人类具有抽象思考的能力,能够开发出有组织性的协作方式,所以能够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需要说明的是,克拉克奖实是经济学者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很多人认为诺贝尔奖代表着最高权威,但是诺贝尔奖是针对那些过了事业巅峰期的学者,对他们过去的业绩进行评价,并确定其是否具有获奖的资格。与之相比,基于40岁以下年龄条件的克拉克奖是针对正处于事业巅峰期的学者设立的奖项。不论是谁,只要一获得这个奖项,瞬间就成了经济学界的权威。可以毫不客气地讲,我们所知道的那些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家几乎都拿过这个奖项。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曾因极力反对美国布什总统取消遗产税而备受关注。如果一个人只是静静地坐着就能发财,那就要紧紧地抓住这个运气。如果缴纳遗产税,他们的后代继承到的遗产就连手指甲盖那么大都没有。他们要是只考虑自己利益的话,一再地振臂高呼支持取消遗产税才是理所当然的。

传统经济学的假设性前提——理性且自利的经济人

如果考察一下经济人的面貌,就能理解为什么经济学会给我们如此冷漠的感觉——经济人能完全摆脱人类的喜欢、厌恶、高兴、悲伤等情绪。经济人唯一关心的是物质,它唯有以物质为动九*九*藏*书*网机才能发展起来,整个世界全是这样的经济人,那么经济学带给人们冷漠的感觉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最近一些人类学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假设——人类作为“经济动物”有其制胜的秘诀。与尼安德特人相比,人类具有相对有效的经济体制,所以能够在竞争中胜出。具体而言,交换和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因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卡尼曼获得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荣誉为奠定行为经济学的学术地位作出了很大贡献。事实上如果追究这个贡献,特维尔斯基是不应该在卡尼曼后面的,但是因为特维尔斯基几年前去世了,无缘这个奖项。诺贝尔奖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能授予活着的人(当然也有例外)。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玩笑话要想得到诺贝尔奖,首要的条件是长寿。
理性意味着能够准确地把握周围的条件,且适时地进行决策。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只局限于把握实际情况的能力,不知道要对所作决策进行适当地考虑。事实上,“能否准确地认识现实”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不用说了解所有的事情,就连自己身边的现象也不清楚的情况多得是。
一位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学者向专业学术杂志提交了自己的论文,对方回复他不予刊登,拒绝的理由是“这根本不是经济学论文”。一句话,这样的研究应归属于心理学范畴,不应该归属于经济学范畴。行为经济学的主要特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当时的人们并不认为此类研究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因此,那个时候——230年前,行为经济学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一页。
尽管行为经济学只有短短230年的历史,但是,在该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两位克拉克奖获得者。这意味着行为经济学已被认定为一个学术领域了。学者将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论文提交给《经济学杂志》,再也不会听到如下奇怪的回答:“这不是经济学论文”。
是达到书桌的高度吗?还是触及天花板的高度?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得出类似的答案。其实是63层楼的高度。一张薄纸折叠50次后,说变成多厚合适呢?不拿计算机算,想要准确地说出那个天文数字,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巴菲特会把自己的巨额资产无偿地捐献出来?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关于人类利己主义的描述:
下面一段内容摘录自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描述了经济学教材中典型的“经济人”,非常有意思:
因此,现在到了重新编写经济学教材的时候了,虽然这看起来很艰难。
总而言之,现实中的人们虽然自私,但做事情也是有分寸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极端地采取利己主义行为。现实中的人们不是完全理性的。利己主义被定为传统经济理论中经济人的重要特征,直到现在行为经济学登上经济舞台,是到了该真正地99lib.net分析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否合理的时候了。
一般来说,大部分获得过克拉克奖的经济学者几十年后就会获得诺贝尔奖。1947年度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在1970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到1983年,在18名克拉克奖获得者中就有11名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占总人数的1/2以上。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是1991年度克拉克奖得主。
毫无疑问,人类是一种自私的动物。除极少数的圣人以外,很难找到把别人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利益更重的人。在很多事面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类的本性。即使那些有高尚品格的少数人,也很难从这种自私的自我中摆脱出来。
这里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直观地得出答案。聪明的人会骄傲地得出这样的答案——“250”。这个答案显然是正确的,但是,这是低级的、无趣的回答。重要的是,把心中所想的及时说出来。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测试我们直观地认识现实的能力。
行为经济学真正产生跳跃式发展的契机来自两位心理学家——阿莫斯·特维尔斯基和丹尼尔·卡尼曼,他们的研究对行为经济学有很大的帮助。这两位心理学家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人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判断周围事物的,以及这种判断方式的特性是如何反映在他们的选择行为中的。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经济动物的胜利

从根本上来讲,利己主义者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只做利己的事情。比如,有很多向别人伸出援手,欣然放弃自己利益的事例——为不认识的人献血、利用宝贵的时间从事公益活动、拿出闲钱帮助邻居。其实,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很多。
同时也有其他研究显示,男女之间的分工是人类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中,男人主要负责狩猎,女人主要负责采集食物、缝制衣服或制造工具。与之相比,考察尼安德特人生活过的地方,并没有发现这样的分工痕迹。是否存在分工,决定了这两个族群的胜负。

我们究竟有多理性?

要想通过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欲望,就必须有效地使用资源,而为了有效地使用资源,就必须学会判断和行动。因此,理性是经济人必须具备的核心条件。以经济人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也就自然会假定经济人是理性的。
经济人最重要的特征是在物质方面有无穷无尽的欲望。美味的饮食、漂亮的衣服、舒适的房子,以及快乐的假期,经济人的欲望永无止境。仅仅单纯地拥有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经济人是不会感到满足的。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视不足为美,其对立面的极端就是经济人。
“我们之所以有吃的东西并不是因为精肉店、酿酒厂以及面包房的主人大发慈悲,而是因为他们在乎自已的利润。我们不关注他们的人性,只关注他们的利己主义。我们不强调这九*九*藏*书*网是我们需要的,而强调这是他们的利益。”
约20万年前,出现过和现在的人类非常接近的人——尼安德特人(3万年前,他们从地球上消失了)。4万年前,人类的祖先第一次踏上欧洲大陆时,那里就是尼安德特人的世界。之后,这两个族群一起生活了一万年,后来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尼安德特人突然灭绝了。尼安德特人的灭绝直至现在还是考古学界的一个谜。
足有1.1259亿千米,难以想象的厚度。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才38万千米,1.1259亿千米确实是个天文数字。我想在所有的读者中,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估算出这个数字。一张纸对折一次变成两张,对折两次变成4张,对折3次变成8张……按照这种方式想下去,最多也就能想到几米,但这样的估算何时才是尽头啊!
很难确切地讲,这些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有多大,尼安德特人最终被淘汰可能不是出于经济原因,而是其他原因,但是可以充分地推测出,考古学证据所显示的经济效益的差异在决定生存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那么。对于尼安德特人而言,人类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经济的胜利。哪个族群先变成经济动物,哪个族群就会在竞争中胜出。
另外必须注意一点,即准确理解我们所说的经济学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认为,经济学是“从教材中学到的专业的经济理论”。那么,还有在教材中没有出现的其他经济理论吗?是的。本书中要说明的行为经济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模拟实验的结果显示,人类可以吃到更多的肉。因为两个族群在同一个狩猎区域话动,如果人类吃更多的肉,就意味着尼安德特人获得的肉不能维持他们的生存,人类能够吸取充足营养。相反,尼安德特人则承受营养养不良的痛苦,结果导致生育率逐渐下降。这就是模拟实验结果显示的尼安德特人被逐步淘汰的过程。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立场是,人是非理性的动物。读者请暂时停止读书,想想自己: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都自信能够理性地行动吗?同时也想想,自己是不是在什么时候都是自私的?人类并不是绝对理性的或者利己主义的动物,论证这一事实的证据不多。本书将会在提出一个个证据的同时,询问读者的看法。
据考古学证据显示,当时的人类已经开始频繁进行交换活动。从某些地区发掘的石器等物品,被证实当地根本不生产,类似的悄况还有很多。同时,在内陆地区遗址中发现贝壳类装饰品的事例也相当多。假如没有发生交换活动,就不可能观察到这样的事例,它们成了说明当时进行活跃交易活动的考古学证据。
西蒙说人们即使有追求理性的选择,也会因为认知能力、信息或者知识有限而不能实现他们的目标。如果按照他的说法,现实的人们只具备了有限的理性,他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完全理性的选择,因此达到满意标准的判断就算达成了目标。与传统经济理论中所讨论的绝对理性相对立的概念,就是行为经济学中的有限理性。
抑制经济人无尽欲望的手段是,把经济99lib•net资源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因为这样,经济人会时刻感到不足,它会时刻把“再多点”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在这种情况下,它才能发挥出“经济学”坚强的意志。所谓经济学的意志,就是努力地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欲望。
沃伦·巴菲特毫不犹豫地拿出全部财产的85%——370亿美元的巨资,捐赠给慈善事业。他并不是捐给自己的慈善基金会,而是捐给比尔·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会。巴菲特也知道,从事慈善事业就不可能积累更多的财产。他完全可以表现出极度冷漠、自私的人类本性。然而,他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行为中得到满足,因此他欣然捐出几乎全部的财产。
在书店任意翻开一本经济学教材的第一章,就可以看到关于人类理性的详细论述。经济学直接把基础根植于人类的理性中,而它并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果是理性的人类,采取这样的行动,结果就会在经济中出现这样的现象。”这只不过是有假设条件的预测罢了。
当然,世上所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都会倾其所有。另外,我们也看到很多浪漫的年轻人在严寒中把自己的外套给爱人披上。但是从这种珍惜家人或爱人的情况中,我们并不能看出真正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利他主义指的是两个人在没有任何关系的前提下,首先考虑对方的利益。
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几乎都是摸索着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有人冷静地用计算机计算,然后决定如何做,可是那只是极其罕见的情况。想想我们刚才举的这个例子,估计和实际有多大的差异。那么,假定在现实中,我们的经济选择完全理性化,也会与预测到的有很大差异。
行为经济学不过是最近10年才出现的经济学理论的新分支。除极少数的教材之外,事实上,没有几本书会谈及行为经济学。正因为如此,故称其为“教材中不会出现的其他经济理论”。行为经济学对把经济人看做典型的人类形态这种观点提出疑问,并明确表示反对传统的经济理论。
资料来源:《绞济学人》,2005年4月9日
在特维尔斯基和卡尼曼之后,是像安德烈·施莱弗和马修·拉宾这样的第二代年轻的行为经济学者。对于经济学者,最光荣的奖项是诺贝尔奖,仅次于它的是克拉克奖。美国经济学会每两年就有一次针对40岁以下年轻经济学者的评选,对有突出业绩的学者授予此奖项。安德烈·施莱弗和马修·拉宾分别获得了1999年度和2001年度的克拉克奖。
按照亚当·斯密所说,我们做事情的原动力就是利己主义。严格来讲,他所说的“利己主义”就是持有优先考虑自己利益的态度,或者根本不考虑其他人的、只考虑自己利润的意思。因此,按照他的说法,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就是那些无商业道德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去生产一些不合法食品或者其他物品的动机。
经济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所有行动的根源都是利己主义。这里所说的利己主义,不仅仅指我们所谓的“自私www.99lib.net”。“自私”含有一层否定的意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全然不顾别人的利益。经济人的利己主义,指的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在所有学科中,“人类到底是什么样的动物”这样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人类是理性地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动物。话又说回来,假设理性的、利己的经济人是典型的人类形态,而且这些人可以推动经济向前发展,但是在这样的经济中,想体会到热情的感觉是不可能的。
现在给大家说说正确答案。我用计算机算了一下,2^50是1.1259后面有15个零,即折叠50次之后的纸足有这么多张纸堆起来的厚度。假设100张纸厚1厘米,上面的数字去掉两个“零”,就是以厘米为单位的厚度。如果换算成千米的话,需再去掉5个“零”,结果就是下面的数字了。
现在来测试一下我们认识现实的能力到哪种程度了,如何?拿一张很大的纸,对折起来,再继续这样对折下去,估计一下,最终纸有多厚?请读者暂时停止看书,试试看。

利己主义者的利他行为

如果按照特维尔斯基和卡尼曼所阐述的,“人是完全理性和利己的”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脱离现实的。1974年他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不确定基础上的判断:直观推断和偏见》为行为经济学掀开了第一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这篇论文中,他们揭示了人们的实际行为和理性是存在差距的。

行为经济学230年的发展历史

伹是,行为经济学的历史上也出现过像亚当·斯密这样能站出来说话的人。在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道德情操论》中,能够找到行为经济学的源头。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曾出现了如下的句子,“情况从好变坏时,我们会痛苦;情况从坏变好时,我们会高兴,但是相比而言,痛苦的程度更大。”从本书后文中可以看到,这是行为经济学所发现的人类行为的主要特征之一。
为了验证交换是否担任重要的角色,人类学家做了计算机模拟实验。实验假定人类和尼安徳特人具有相同的能力和特性,唯一的差异在于是否存在交换和分工。这个模拟实验的方法是,在存在唯一差异的条件下让他们吃肉,然后找出量的差异。
最初,我选择了经济学专业,感觉自己好像成了忧国忧民的志士,听起来这只是唱高调。即使以后这不是被大众认可的事实,但在当时来讲这一说法也不会太离谱。与其他专业相比,经济学需要冷静透彻的头脑,远非下决心就可以学好,因为经济学不是学出来的学问。说实话,我们现在所学的经济学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虽然经济学者声称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但事实上,在经济学领域里很难体会到热情的感觉。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