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一〇 润物细无声——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王直
目录
第一篇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第一篇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一〇 润物细无声——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王直
第二篇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第二篇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第二篇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第三篇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第三篇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第三篇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第四篇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第四篇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第五篇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第五篇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上一页下一页
为此,王直老人的心里开始焦急起来。
放学了,孩子们在操场上排好队,王直又来到学校,把孩子们接回家。
王直热心留守儿童的事,在社会上形成了很大的反响,各家媒体都纷纷来采访报道。许多外地的家长,看到王直助教中心的事迹后,千里迢迢地把孩子送来。
王直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孩子们丰厚的回报,在王直这儿住校的孩子学习成绩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过去在家里有不良习惯的孩子,也变得热爱学习了。
为了不使孩子们的生活封闭,每周二、四、六下午放学的时间,孩子们可以结伴去街上买一些生活日用品。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王直特意准备了一本外出登记簿,每个外出的孩子几时外出,几时归来,都详细记录,不漏缺一个。如果不想上街,孩子们就可以去图书室看书,图书室里有数千册图书,还有计算机,孩子们可以看书,可以上网查找学习资料。考虑到男孩子好动,王直就买来了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让他们适度地运动。
第二天,姚震的妈妈就要回去了,临分手时,姚震有点依依不舍,心里十分难过。忽然,院子里响起一阵歌声,原来是同学们排着队伍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当他知道这些都是留守儿童时,姚震的心里才振作起来,他想我的爸爸妈妈虽然不在身边,我也要向他们一样好好学习。
面对如此崇高的荣誉,王直心里十分激动,他在座谈会上发言说:“9月12日晚是我这一辈子最幸福、最自豪、最辉煌、最难忘的时刻,是党和人民给了我最崇高的奖赏——全国道德模范,当我含着热泪,捧着这沉甸甸的奖章时,我思绪万千。退休以后,我虽然为百姓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党和政府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会前会后省市领导的热情关怀,在京期间省文明办同志亲情的照顾,似一股热情暖流并激励着我在今后的日子继续努力工作,再创辉煌。
夏令营是城里孩子的专利,王直是头一次。没有经验,他就去城里向人家请教,王直根据乡下学生的特点,结合城里学生夏令营的经验,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王直一下子收了这么多孩子,他满心欢喜,又感到责任重大,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他把自己的床铺搬到招待所里和孩子们住在一起。每天早早把开水烧好,晚上,一把锁把铁门锁了,夜里不放心还要起来检查一下孩子可睡好了。王直的生活规律一下子打乱了,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晚上,王直联系的老师就来给孩子们辅导,孩子们都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着。到了晚上9点,王直安排值日生送来一杯牛奶,给孩子们补充营养。晚上10:40,最后一节课下课,孩子们回到宿舍休息,值日生开始打扫卫生。
来到学校,王爷爷还为姚震举办了一个很隆重的欢迎会。在会上,大家相互介绍,唱歌,看到小伙伴们这么快乐,姚震心里的疑虑也消失了。
我有时想,在中国的其他地方,有没有像王爷爷这样的人呢?
有了这些钱后,王直开始甩开膀子大干了。8年时间,他把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被称为“山区文化工作的一朵新花”。如万人武术表演大赛、全国报刊展览、全国农民歌手大赛、全国百名文化站站长经验交流会等。1990年,在“全国百名文化站站长经验交流会”举办期间,时任文化部部长高占祥发来了贺信,省文化厅厅长亲自参加。同年,孤峰文化站获得了“全国先进文化站”称号。一个乡文化站,王直却做出了全国性的文化活动,开创了安徽小站办大赛的先例。
目前,王直助教中心里,有新疆、北京、贵州等地的学生一百多人。他们都在这里幸福地生活着,勤奋地学习着。
创办“王直助教中心”

问渠哪得清如许

2009年9月20日,王直助教中心里的儿童们早早地围坐在电视机旁,他们打开中央电视台,一刻也不愿离开,终于,“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开始了,孩子们看到王直爷爷出现了,看到中央领导亲切地握着王爷爷的手时,孩子们激动地欢呼起来,掌声一遍遍地响起。
这次,我要去采访王直老人。
1998年9月的一天上午,本乡龙桥村一位学生家长找到王直,说他的女儿李婷婷在孤峰中学上学,因为孩子小,又是一个女孩子,家里离学校有十多里地,他和妻子都在外面打工,让一个女孩子一个人跑来跑去不放心,想找王直代为照看着。
又一次,派出所接到景山村的学生举报,村里的学生在路上打架,其中有一个学生从家里拿来了刀子,弄不好要伤人了,学生们都很惊慌。
多年的助教工作,王直发现,在乡下的孩子中,有些孩子家庭困难,处在贫困线上,稍一放松就可能辍学,有的虽然考上了大学,但因交不起学费而远走他乡去打工了。为了帮助这些孩子,王直就开始利用自己的老关系,到江苏、浙江一带去募捐,让企业家与困难的孩子结成“一对一”的爱心资助。12年来,许多受资助的孩子因此而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有一次,两个男生在寝室里吵起来了。原因是一个男生在洗脚时,把洗脚布随手往床上一扔,不小心扔在另一个同学的身上,这个同学很生气,两人三言两语由争执发展到拳脚相向。王直听到报告后,迅速赶来,了解情况后,给他们讲团结礼貌的道理,讲宽容友爱的品质,说得两个人都低下了头。扔洗脚布的男生说对不起,被扔的孩子说没关系,下次小心就行了。然后,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矛盾化解了,王直才放心九九藏书网地离开。
王直为了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培养和孩子们的感情,在夏令营里他不顾年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孩子们很开心,他们之间年龄的差距消失了,孩子们有什么心里话,都爱跟他说。
九年级学生路庆岭在日记中写道:
“我叫沈珊珊,今年大学毕业了,在合肥找到了工作,马上就要正式上班了,我要让这个好消息和王爷爷一起分享。
车子在柏油路上奔驰,轮子下溅起一层水雾,出了泾县城,往北走不远,就在马路的边上看到一块绿色的牌子,上面写着“王直助教中心”。顺着箭头提示的方向,车子拐下柏油马路,走上一条弯曲的乡间支路。不长时间,就到了孤峰的集镇上,路的两旁都是高高低低的房子,有新盖的二层楼房,有陈旧的瓦房,家家的房子似乎都是一个店铺。有的墙上贴着硕大的彩色广告,可以感到浓厚的商业气息。车子在镇上拐进一条小巷,路就显得更加狭窄了。迎面的几排房子因为不在街面上,缺少了修理,显得更加陈旧低矮。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蓦然看到一个高高的白色的马头墙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王直助教中心”,车子在助教中心的院子里停下来,院子里由于在施工,到处都摆放着杂物,显得有点拥挤。

载誉归来

王直是泾县孤峰镇人,因为关注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助教中心,而被评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
王直的助教中心收留了这两个“著名”的孩子,有一次,村长碰到王直,拉着他的手说,王老,你要把我们村这两个废孩子教育好,就立大功了。
王直指着外面正在施工的工地,对我们说,那里施工的是助教中心的“文明楼”和“感恩楼”,“文明楼”四层,是男生宿舍;“感恩楼”三层,是教学楼,这两幢楼是在省委关心下兴建起来的。这两幢楼盖起来后,再加上现有的这幢大楼,助教中心就面貌一新,更上一层楼了。
“爱心是需要传递和延续的,我希望将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未来还很长,人生还很长,有一天,我也会离开这个给我温暖、给我快乐的地方,但我将永远记住这里——我永远快乐的家!
弟弟说他在这里有家一般的感觉,王爷爷对我非常关心,就像我亲爷爷一样,身边有很多人疼我,爱我,他们让我感到温暖。让我感到,即使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也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沈珊珊的发言代表了一大批孩子们的心声,也是一个成长的留守儿童对王直工作的高度评价。
助教中心要举办夏令营的消息传开后,一下子就有一百多名孩子报名参加。
八年级云南哈尼族小姑娘小噢布在日记中写道:
在王直助教中心这个大家庭里,有这样一位可爱的小弟弟,他的名字叫薛刚,今年11岁,读小学三年级,他的家离这里有90多里远。他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后来听别人说王直助教中心好,他爸爸就实地来察看一下,果然名不虚传。他爸爸回去后,就把他送来了。
王直身在北京,但他心里还在挂念着助教中心里的孩子,开完会,他就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了,他又回到孩子们的中间。
在新疆石河子市有一个小学生叫姚震,因为他太顽皮,不思进取,而且在学校经常打架,学习一落千丈,父母和老师根本就管不住他,甚至对他不抱任何希望了。
第二天,李婷婷的父亲就带着生活用品,领着李婷婷来了。李婷婷一看到这里的条件挺不错的,就高兴地住下了。
当年的孤峰乡偏僻落后,文化站只有两间借用的旧房和一些简单的用具。可是屋漏偏遇连阴雨,夏季的一次山洪爆发,文化站两间旧房被洪水冲倒了,面对被洪水洗劫一空的文化站,王直一筹莫展,他想,文化站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但光靠上面拨的那点款子还不够支付一年的电话费的,怎么办?王直开动了脑筋想办法,先后白手起家办起了招待所和罐头加工厂,几年下来,文化站不但每年有一万多元的纯收入,而且还拥有五万多元的固定资产。
泾县山川优美,有着典型的江南风光,而且泾县还是新四军“皖南事变”的发生地,王直把夏令营的孩子们带到各地去体验,学会欣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给他们讲新四军的故事,使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2007年4月,电影《春风化雨》,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共宣城市委宣传部、泾县县委宣传部联合摄制完成。故事的原型就是王直老人,许多小演员就是助教中心的孩子,他们演得真实、生动,这标志着留守儿童的典型事迹,正式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姑姑看到这个顽劣的孩子,自己也束手无策,无奈之际,决定把他送到王直的助教中心来。王直早就听说了这个孩子的情况,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收下来了。王直收下这个孩子后,出门碰到乡亲,人家就问,那个孩子你也敢要。言下之意,这是个问题孩子,弄不好会一粒老鼠屎带坏一锅粥的。王直说,怎么不敢收!王直认为,没有坏孩子,只有坏的教育方法。
庞庆在爷爷的带领下,很不情愿地来到助教中心,临走,庞庆的爷爷左交代右交代,生怕他又惹是生非。王直把庞庆拉到身边热情地摸摸他的头发,他把头一甩,显得很拗。王直没有生气,而是和他坐在一起,首先,给他做了语重心长的谈话,然后,领他参观助教中心孩子们勤奋健康的快乐生活。在这里,庞庆没有受到歧视,首次得到了尊重,心里的冰九_九_藏_书_网渐渐地融化了。
孩子们在王直这里生活有了保障,一日三餐能吃上热的饭菜,再也不用吃方便面了,还省去了两头跑路的辛苦,一个月下来,个个脸上红扑扑的,学习精神倍增。
一次,派出所里抓了一个偷盗的孩子。这个孩子才12岁,他因为经常偷村里的鸡贱卖而被群众举报抓来的。派出所让王直来做孩子的工作,王直看到坐在长条椅上,目光单纯而惶恐的少年,心里就难受起来,他还是一个孩子,应当坐在学校里读书,怎么会发展到被派出所抓来了?通过了解,王直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奶奶因为好打麻将,疏于管理,孩子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于是便开始学会偷鸡,用贱卖来的钱买东西吃。王直语重心长地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说得孩子泪流满面,表示认错悔过。派出所通知孩子的家长来领他回去,他的爷爷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了,王直把孩子交到他的手上,又不放心地千叮咛万嘱咐。
领导看中了王直的文艺细胞,1983年就调他到孤峰乡任文化站站长。
“这些留守儿童很难得到父母贴身的爱和关怀,也得不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在他们的意识里,父母是一个长期飘忽着的身影。是可望不可即的希望,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的,他们长期处于物质匮乏与精神困惑状态,可是他们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成为时代进步的牺牲品,他们与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他们的生存发展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10~17岁)约有5800万人,如何对这些孩子进行教育管理成了一个摆在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转眼几年过去了,我在这里受益匪浅,不但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让我懂得了做人。过去,我总误认为世上好人不多,现在我才明白这世界是多么美好,一些好心人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们,党和政府的春风滋润着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
1994年,王直从孤峰文化站退休了。这时候,他已是儿孙满堂,在乡亲们看来应当是一个享福的年龄了。可过了不久,王直就开始“折腾”起来。他倡议群众集资修路,关心“五保”老人。因为,他的心里总是与农民有着割不断的深厚感情,他总是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改善农民落后的生活环境。
因为王直在文化站工作时,就在群众中把普法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他因此还获得过“安徽省普法先进工作者”称号。1998年,孤峰派出所所长到王直家看望他,并邀请他发挥余热,继续关心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王直欣然接受了。
王直这个法官与别人不一样,他年轻,干事认真务实,大事小事都亲自到农民的家里走访,有时,他为了解一件小事的真相而连跑数日,这段法官人生的经历,养成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了他与农民的感情。
三月,去皖南泾县采访。
在孤峰村里,有两个出了名的“坏”孩子。
在助教中心里,姚震的学习成绩一路上升,过去身上的许多毛病也没有了,妈妈在电话里听了十分高兴。别人常问他想不想家,姚震说:“不想,这里就是我的家,一个幸福的家。”
新建的王直助教中心大楼,是由泾县政府投资新建的,有1100平方米,分为三层,一层是公共活动场所和餐厅,二层是办公室和几个大教室,教室是用来辅导孩子们学习的,窗明几净,书桌上面堆满了学生们的书籍和作业本,墙壁上挂着一块黑板,上面还有老师书写的粉笔字。教室旁边,是干净整洁的厕所。
在助教中心两年下来,两个废孩子面貌一新,不但学习成绩上去了,身上的坏习惯也不见了,变得懂礼貌了。张强被安徽省团委评为“安徽省优秀留守儿童”,庞庆被培养成助教中心的一名学生干部,工作热心负责。
王直认为,孩子们的性情都喜欢热闹、群居,而留守儿童远离亲情,与亲属或亲戚生活在一起,无法与被托付人得到感情的融洽,因此,容易形成问题儿童,被认为孩子是废掉了。
赵宏兴
到了夏天,为了让学生们下午上课时精神饱满,王直规定孩子们必须午睡,他经常搬把椅子坐在宿舍的门口亲自看护着。
这是第一次有人找他托管孩子,他一口答应了下来。因为前不他刚做了一个梦,梦见阳光下,孩子们背着书包,排着整齐的队伍,他手里拿着一个小红旗在前面指挥,别让车子碰着孩子们了。现在,这个梦想真的就要实现了。王直问他需要什么条件。李婷婷的父亲说,只要能给孩子提供一盏灯、一张床就行了。王直满口答应说行,因为自己虽然退休了,但文化站过去开招待所的几间房子一直空闲着,钥匙还在自己的口袋里,何不用这几间房子为孩子们服务哩!李婷婷的父亲听了,很高兴,接下来问要多少钱。王直在心里码算了一下,除了孩子用开水、用电外,基本没有消费,就说交几块钱水电费就行了。王直并没有狮子大开口,李婷婷的父亲听了连声说谢谢就回去了。
到吃饭时间了,孩子九*九*藏*书*网们来到一楼餐厅里排着长队,有序地打饭,然后端到桌子前坐下来吃。桌子是圆桌,当初设计是长方形的,王直不愿意,说难道圆桌是大人们吃饭的专利吗?孩子们就不能坐圆桌吃饭啦。后来,就把方桌改成了现在的圆桌。每个桌子上都摆着席卡,这样,孩子们对号入座,就不乱了,也较早地接受了文明的教育。
有一年大年三十,王直家里没米下锅,邻村的一个老党员背了20斤米,连夜蹚河送到王直的家里,放下就走。当时公社不许代销店卖东西给王直,他们就开了一个后窗,后半夜卖一些生活用品给他。王直力气不大,挑土时,农民只给他加半筐。在乡亲们的保护下,王直度过了人生最黑暗的岁月,给他的人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更爱家乡这片土地和百姓了,他说,在我心里,农民的心和我贴得最近,后来我每做一件事,都把这事对农民有没有好处放在第一位,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还不完。
眼前这一切不由使人吟起杜甫的诗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歌声将孩子们从甜美的睡梦中叫醒,孩子们纷纷起床,穿好绿白相间的统一服装,然后端起脸盆来到卫生间洗漱,再去锅炉房打好开水。回到宿舍,以最快的速度将被子叠放整齐,整理好书包,打扫一下寝室卫生,来到餐厅开始吃早饭。
另一个孩子是“打架大王”庞庆,庞庆长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年迈多病,只能烧烧煮煮,庞庆放学一进家门就感到厌烦,心情抑郁,于时,遇到不顺眼的伙伴,就无缘无故地打人。闹得周围鸡犬不宁,大人拿他也没有办法。每次打架了,爷爷奶奶只有用农村的土话使劲地咒骂他,其他教育方法也不会。
王直出生在孤峰一个农民家庭,祖辈以耕种为生。王直小时,父母送他到私塾读书。读完私塾要上新学堂了,因为家里贫困,上不起了,王直只好回家种地。但王直在私塾里练了一手好字,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正需要人才。1951年,一位泾县教育局的干部到孤峰来检查工作,无意中发现了王直的字,便推荐他到县政府民法科工作。同年年底,泾县人民法院成立,王直就成为泾县第一批法官。
这年春节,他给助教中心拟了一副对联:“先做人,做好人,端端正正学习做人;后成才,成英才,认认真真读书成才。”王直把这副用几张红纸拼在一起写成的长长的对联,贴在助教中心的大门两边,望着红通通的对联,他心潮澎湃,这个春节,他在家庭的热烈气氛中,冷静地思考着助教中心的未来。
王直开始了新的探索,他想助教中心不能光是为了解决孩子们吃住问题,而且要成为青少年的家,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
1979年,王直得到了平反,组织上先是安排他在县“新四军史料征集组”工作,重新找到人生舞台的王直焕发出了极大的热情,他用业余时间写作诗歌,抒发感情,这些诗歌发表在省市级刊物上。他还把群众中发生的新人新事写成新闻稿,发表出来。在当地,他成了一个闻名的土作家,他还作为全县唯一的代表,参加了全省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在派出所里接触青少年问题多了,爱思考的王直发现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就是他们的父母都长年在外地打工,与孩子分隔两地。这些孩子生活上无人照应,行为上无人看管,学习上无人辅导。孩子们都处在成长期,耽误了这一段时光,就会耽误了他们的一生。他们是农民的后代,将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孩子们耽误不起,社会耽误不起。
在二楼会议室,我们见到了王直。王直今年已经77岁了,只见他满头短短的白发,精瘦的个子高高的,说话响亮,脸上布满了岁月刻下的深深的皱纹,笑起来,每条皱纹里都流淌着欢快和慈祥。可以感到这个老人精神的矍铄和饱满。
学生们搬进了新的宿舍,生活也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王直老人的事迹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亲自到助教中心,对留守儿童的现象进行调研,对王直老人的奉献给予肯定和帮助。
回来后,热气腾腾的饭菜已准备好了,孩子们依旧排着队进入餐厅。中午的菜有马铃薯、鸡翅膀、鸭腿、白菜炒豆腐、炒肉丝等,营养搭配非常合理,而且经常变换花样。
这次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国家奖励他个人15万元,王直把奖金全部捐了出来,用于留守儿童危旧房的改造。
1958年,王直被意外地扣上了“右派”的帽子,这顶帽子一戴就是20年。20年里,王直挨过批斗,掏过大粪,睡过牛棚。王直从一个机关干部一下子跌到了社会的最底层,他有点接受不了,在人生的边缘上,他一次次苦恼、徘徊,好在群众知道他是无辜的,没有把他当坏人,时刻照顾他。
请听大学生沈珊珊在感恩会上的发言:
王直把招待所的房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下,把坏了的灯泡换上新的,木床用手晃晃还结实,把窗子打开,透透风,再搬来一个书桌放在窗子前。一切准备好,他才满意地离开了。
王直给助教中心定的宗旨是:关注留守儿童,扶持贫困生,为百姓解难,替政府分忧。不以赢利为目的,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以人为本,素质先行。注重培育人才,力求满足求知者和家长的愿望,协调升学途径,竭力把中心办成“留守儿童温馨的家”、“贫困学生的保护伞”。
我创办王直助教中心已走过十一个年头,一千多名留守儿童在这里生活,已有近三百人圆了大学梦。近千名特困儿童通过我们的努力获得社会慈善
藏书网
人士和爱心企业家‘一对一’的无偿资助达320多万元。
“回忆过去,上大学对于我来说,曾经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想,我的中学生活全靠爷爷奶奶拾破烂维持的,随着我上学学费越来越贵,家里的生活也难以维持下去,就在走投无路面临失学的时候,高三那年,我有幸认识了王爷爷。他了解了我的情况后,便极积帮我联系了资助人,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使我安下心来学习,顺利地考取了大学。
“王爷爷的爱心资助已经走过十二个年头了,这条路王爷爷走得辛苦,很不容易。其实王爷爷本可以安享天伦之乐的,但是他放弃了这份舒适的晚年生活,为我们奔波,尽他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这是多么高尚的风格啊。
助教中心里的孩子们多了,时间一长,有时也发生一些小摩擦,出现这种情况,王直不是武断地体罚或教训,而是循循善诱地讲道理,直到化开孩子们的心结。
过了一会儿,孩子们放学回来了,孩子们像燕子一样欢笑着跑上楼来,有的放下书包就跑到教室里玩游戏,有的回到寝室里休息,他们看到王直都热情地喊道:“王爷爷好。”王直的脸上也乐开了花,回答:“同学们好。”这时,我看到王直是幸福的。
到了年底,许多在外打工的孩子家长回来了,看到孩子的身体长得壮实了,学习成绩提高了,都很高兴。
参观完教学楼后,王直又带我们去参观浴室,浴室里统一贴着白色的瓷砖,有淋浴,有大池,还有换衣服的柜子等,条件和城里的浴室一样。
2006年2月底,中央电视台制作“春天的约会——关注留守孩子”的一档节目,曾三次来电邀请王直去做嘉宾。2007年3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十余家新闻媒体对此都作了典型报道。
很快,姚震的妈妈把他的转学证办好,带着他踏上了遥远的路程,在火车上,小姚震想,到了助教中心是不是要劳动,不听话了是不是要体罚等等,随着火车越走越远,小姚震的心里也七上八下起来。
方向明确了,王直干劲倍增,他像一棵老树开出了新花。
一次姚震的妈妈在电视上看到介绍王直助教中心的事迹。心中一动,决定把姚震送来,希望能医治好他的顽劣。
餐厅宽敞明亮,里面布置得温馨宜人,餐具干净简洁。早餐品种齐全,花样繁多,过去只有稀饭一样,现在有了豆浆、牛奶,这些都是社会上爱心人士赠送的。除了喝的,还有茶叶蛋、锅贴饺、包子、馒头、糍粑、春卷等江南特色的早点,这些都是孩子们百吃不厌的食品。
叮铃铃……清晨6点,一阵铃声会准时地响起,划破宁静的天空,学生们一天的生活开始了。
正是初春多雨的季节,江南细雨霏霏,群山沐浴在雨水里,显得更加葱茏清秀,山谷间飘荡着轻轻的白云,向上升腾着。水田里,汪着清亮亮的雨水,有一些野草已经萌芽了,顶着一层浅浅的绿,使薄薄的水面多了一片生机。田地里的油菜,在雨水里伸展着碧绿的叶子,汲取着春雨的滋润,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日子里,它们怒放着金黄色花朵的美丽。路边的村庄,白色的墙壁,红色的门扉,参差的马头墙,在雨水的朦胧中诗意盎然。
有一次,姑姑看到他在床上睡觉,早晨喊他起来吃早饭,喊了几声没有动静,她到床前一看,床前放着一双鞋,被子是用衣服撑起来的,看起来像一个人在睡觉,原来一切都是假的。姑姑气急败坏,最后在网吧里找到了彻夜未归的张强。
一个孩子叫张强,张强寄托在姑姑家生活,长期脱离亲情使他性格孤僻顽劣,他经常到镇上的网吧去上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晚年的梦想

经过几天几夜的奔波,姚震和妈妈在南京下了火车,然后又转乘了汽车,来到泾县。车窗外的山越来越多了,山峦起伏,河水潺潺地流淌,姚震看着异乡的风景,一时心情愉快起来。下了车,只见路边一位白发的老人手里高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欢迎新疆同学姚震”,人家给他介绍,这位老人就是王直爷爷。王直迎上前去,紧紧地握着姚震的手。
吃完早餐,孩子们走进教室拿起书包背好,来到广场上集合。这时王直会准时来到他们面前,问问情况,叮嘱几句。然后带着孩子们出发,王直走在孩子们的前面,孩子们跟在后,一个白头发的老人领着一群年幼的孩子,他们快乐地走在田野上,成为乡村里的一道风景。
他带孩子们去逛超市,让孩子们自己去购买东西,然后,把孩子们买来的东西拿到一起来,分析每件商品的特点,是否适合自己使用等,孩子们从中了解到了选择商品的常识,知道了什么叫反季节蔬菜。
助教中心对孩子们坚持以人性化管理,亲情般呵护。每个孩子的生日都有登记,到这天时,助教中心就给过生日的学生送上一个大蛋糕,并组织小伙伴集体祝贺。助教中心还安装了四部亲情电话,二十四小时开着,用于孩子和家长沟通,拉近孩子与亲人之间的距离。
接着,王直领着我们参观他创办的助教中心。
家里人知道他领了这些孩子,都说他多管闲事,瞎操心,意见纷纷,劝他早早歇手。这些年王直在外做一些事,也听惯了这些反对话,他并不放在心上,仍继续干着自己的事。
我是一个来自云南哈尼族的女孩子,三年前,我从那个遥远的地方来到了王直助教中心,中心虽然不大,但却布置得幽雅、干净、清新,让人看了舒服,从此,我就爱上了这里。
三层是学生们的寝室,每个房间里,放着五张单www.99lib•net人床,上下两个铺,并配有一排立柜,孩子们的洗漱用品陈放整齐,和大学校园里的寝室一样。我在一张床上看到一本影集,随手翻开看时,是一个孩子的全家照片,里面有她各个时期的照片,包括她妈妈爸爸的结婚照,一大本子。现在,她的父母远在外地打工了,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在想念父母时,就是如此地翻看他们的照片,寻找曾经的记忆。看着这一切,留守儿童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薛刚活泼开朗,会打球,会下棋,很快我们就融入到一起了,我们都称他为小弟弟。小弟弟很快乐。每当图书室开放时,他都会坐在里面读书。通过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小弟弟增长了许多知识,经常用学到的知识和我讨论问题,有时问得我这个高年级的姐姐也哑口无言。
没有想到,在这个偏僻的乡下,这些留守的孩子们享受着这样好的生活条件,与城里孩子相比不相上下,这里面凝聚着王直老人多少的心血,洋溢着王直老人的多少爱心。
随着王直收住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也迅速增加,几间招待所已住不下了。2000年春天,王直决定把学生从招持所搬到罐头厂的厂房里。这个罐头厂也是在王直的手上办起来的,当时红火过一段时间,后来因生产工艺落后被淘汰,这些房子也一直空闲着。王直请来工匠,把房子旧的墙壁刷白,把大的房子隔断成一间间房子,把桌椅板凳修理好,然后找来过去烧锅炉的师傅,把锅炉检修了一下,点着火,锅炉还能烧。经过一番整修,几天后,几排崭新的寝室出现了。然后,王直又聘用了几位热心人,做自己的助手。
从盘坑回来后,他就写了一封捐资修缮乡村学校的信,向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寄出了300多封。信寄出去后,不久就得到了回应。他用募捐来的钱,给盘坑小学新建了4间崭新的校舍。
到了暑假,江南多河,孩子们喜欢下河游泳,王直从新闻看到有的孩子因此而溺水身亡,感到十分痛心。责任感使他决定举办夏令营,把孩子们集中起来管理,杜绝悲剧的发生。
在房子的一角,我还看到整箱的苹果和盒装的牛奶。王直说,这都是外面来慰问孩子们时送的,免费分到每个孩子手上。我感到这些农家的孩子是如此的幸福。
助教中心里也收留了一些小同学,他们因为年幼,生活需要照顾,助教中心就安排人员帮助女孩子梳头,编辫子,洗衣洗澡等。有些孩子生病了,助教中心就安排人进行特别护理。
到了2005年,王直把自己的学校正式命名为“王直助教中心”。
泾县山清水秀,每年都吸引着一些文化人来采风。1998年春天,王直陪上海文化界的几位朋友来孤峰采风,他们走到一个叫盘坑的地方,细心的客人们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这样美丽的自然风光下,儿童的读书声唤起了艺术家们美好的感觉,就想拍几张山区儿童读书的照片,但他们却看不到教室,觉得很奇怪。后来,在一处民房里找到了这些孩子,原来,这个小学校舍倒塌已有6年了,没有人管。王直感慨良久,再穷不能穷孩子啊,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就没有做事,让孩子们还在受苦。一路上,这些孩子们的身影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正直的王直决定来问这个棘手的事。
庞庆的爷爷听说张强送到助教中心来了,也想把这个废孩子送来,死马当做活马医。庞庆的大名王直也是早有耳闻,他爽快地答应了。
王直这里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住宿,消息一下子就在乡亲们的口中传开了,一个星期内,就送来了30多个孩子。这些孩子的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孩子都小,家离学校都远,现在,有了王直这个地方,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也安心了。
安徽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问题一直牵挂着各级领导的心,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据我所知,省委王金山书记、王三运省长等省级领导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省领导的爱心关注已传遍千家万户。早在今年春节前,王金山书记亲自向助教中心全体儿童寄贺年片,祝贺春节,孩子们收到后欢呼雀跃,孩子家长们得知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随后,广播里就播放一首孩子们熟悉的歌曲:“牵挂呀牵挂,哪个孩子不想妈,牵挂啊牵挂啊,哪个爹妈不疼娃……”这首歌曲是南通文化馆王金元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曾获得过全国金奖。
77岁的王直老人,将全部心血倾注在皖南山区留守儿童和贫困学子身上,十六年里,1000多名留守儿童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400余名贫困学子在王直老人的捐助下圆梦大学。十六年来,王直老人以自己的默默奉献和绵绵情怀,为众多外出务工父母解除了后顾之忧,为全国5800多万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借鉴和推广的崭新路径。
一个人的事业追求和爱心奉献没有止境,更无顶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做一个好人,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始终坚持对党和政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需要帮助的孩子负责,对求助的家长负责,这就是我一生追求的社会责任感。”
派出所接到举报后,十分重视,就让王直去了解情况,王直找到这个学生,原来他的父母也长期在外打工,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没有共同语言,孩子养成了孤僻执拗的性格,爷爷奶奶也管得力不从心,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孩子看到派出所来人找他了,认为事情搞大了,抵触情绪很大,坚决不愿交出刀子。王直把他叫到身边,坐下来,晓之以法,动之以情。第二天一早,孩子主动把刀子送到派出所,化解了一场矛盾。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