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雨洗礼
凹地效应
目录
第一章 会当凌绝顶
第二章 大梦谁先觉
第二章 大梦谁先觉
第三章 风雨洗礼
第三章 风雨洗礼
凹地效应
第四章 突围在曙光中
第四章 突围在曙光中
第五章 阳光下的浑沌
第六章 霞光四射
第七章 好大一片天
第七章 好大一片天
第八章 我们的城市
第八章 我们的城市
第九章 人的革命
第九章 人的革命
第十章 世纪之问
第十章 世纪之问
上一页下一页
现在,张德力已经是一家拥有。120人的服装厂厂长,他在义乌和奉化的市场上都有自己的分店或摊位。
1984年6月,一位叫朱恒兴的有心人对小商品市场进行了一次较详尽的摸底调查,据他记载:在小商品市场,每天前来参加交易的人数为6000人,旺季可达10000多,其中六成以上是外地人,以温州、台州人居多。上市的商品多达3000多种,本地产工业品约占三分之一,其他大多是来自省内乡镇企业以及江苏、广东等地的产品,而销往地多为长江以北及云贵等省份。很显然,一个跨越省界、辐射全国的市场网在当时已显雏形了。
漂泊多年的张德力终于有了到家的感觉。
当年,在金衢、温台盆地上,流散着成千上万像张德力九*九*藏*书*网这样的农民,他们跟水一样地四处流淌,找不到一个聚积的地方。后来,他们突然发现了义乌这块当时独一无二的“凹地”,于是,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他们立即像潮水一般地蜂拥而来。
有资料显示,到1985年,义乌市场的资金年吞吐量就达到了20亿元,这对于一个山区农业县来说,已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而十年之后,更飙升到了280亿元,全县的资金净回笼为23亿元,竟占到浙江全省总额的三分之一。
他还讲了一个很生动的故事:市场上有位经营户,听说在城市里太阳帽的生意非常好,就特地赶到杭州去买了一顶回来,钻研了三天,就仿制出了一模一样的太阳帽,在义乌市场上一露面,果然很抢手。
http://www.99lib.net有意思的是,当年前来投奔义乌的除了散兵游勇式的商贩,更有整个整个的市场。
其实,最重要的谜底之一,便是凹地效应。
1984年底,《文汇报》记者沈吉庆听上海的熟人说,在浙江有个叫义乌的地方,一种新颖小商品或新技术,只要在国内的城市商场一出现,没过多久,人们就可以在义乌市场上找到它了。他便饶有兴致地赶到了义乌,呆了三天了写出一篇《小山沟里的大市场》,这是义乌市场第一次登上全国性大报。
这些说法的总和,其实是:义乌人摆了个大戏台,把全浙江农村的名角都吸引过去了。
1990年前后,有位温州干部做过一个统计,他发现80年代初在温州从事小商品经营的个体户,后来有一半以99lib•net上的人去了义乌。因而他得出结论说,义乌市场是靠温州人撑起来的。
一个巨大的凹地效应产生了。
1983年,张德力听说义乌开城招商,便将信将疑地赶了来。
在整个80年代,深圳是中国最大的一块凹地。特区政策的优惠性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使大量国内资金和优秀人才“孔雀东南飞”。后来,深圳的秀才们写了一本书,叫《深圳的斯芬克司之谜》。
如果说,丽水的金笔市场是被逼跑的,那么,还有不少市场则是给吸引走的。在温州的乐清,曾经有过一个规模不小的服装市场,但是,随着义乌的兴起,经商农民纷纷迁巢义乌,道理程简单:义乌的地理条件比乐清好,通铁路,通国道,更重要的是,义乌的人气足,生意自然旺。
义乌也99lib.net是一块“凹地”,不过这是一块农民兄弟们自己挖掘出来的“凹地”。
这时他的流动摊贩队已经发展到了十多个人,他们在当时的篁园路谋了四个摊位,渐渐地,他们的附近就成了鞭炮和农村文化用品的小集散中心。
1992年,丽水地区搞思想大解放,新闻媒体拿来反思的第一个例子就是:金笔市场为什么跑了?
在当代中国的经济奇迹中,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过“凹地效应”。
下面是我们亲身采访过的事例:当时,在浙南的丽水曾经冒出过几十家小型金笔工厂,因而也培育出了一个很红火的金笔市场。然而,当地有关部门总是看它不顺眼,连着一年多在市场里抓“偷漏税”,抓“非法商贩”,结果很快市场渐渐萎缩,终于没了踪迹。而在义乌,则迅速地兴起了一个金笔集散中心。99lib.net
义乌这块“凹地”,不但吸纳了商流、吸引了人才,还吸纳了资金、技术和信息。
半年之后,在义乌市场上。加工经营太阳帽的农户就达到了3000人,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太阳帽产销中心。
他写道,在小商品市场周围活跃着2000多家家庭工厂,而义乌人的技术都是商贩们从全国各地带来的:塑料加工是从广州学来的,针织工艺是从绍兴、嘉兴引进的,童鞋制作是从温州移植的。
而在台州、绍兴以及金华地区的一些地方,我们也经常可以听到义乌市场是某某县人撑起来的等说法。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