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当代作家小资料(2)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迎接新的时代到来
第二章 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
第三章 再现战争的艺术画卷
第三章 再现战争的艺术画卷
第四章 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
第五章 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
第六章 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第六章 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第七章 多民族文学的民间精神
第八章 对时代的多层面思考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第十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
第十一章 面对劫难的历史沉思
第十二章 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
第十二章 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
第十三章 感应着时代的大变动
第十四章 民族风土的精神升华
第十五章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第十五章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第十六章 文化寻根意识的实验
第十七章 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
第十八章 生存意识与文学创作
第十八章 生存意识与文学创作
第十九章 社会转型与文学创作
第二十章 个人立场与文学创作
第二十一章 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
第二十一章 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
第二十二章 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
第二十二章 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
附录
当代作家小资料(2)
上一页下一页
四川成都人。1974年至兵器工业部209 所工作。1977年进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读书,1980年毕业后回原单位。1981年开始诗歌创作。1988年调入成都文学院。出版有诗集《女人》、《黑暗里的表现》等。代表作有组诗《女人》、《静安庄》、《人生在世》、《我策马扬鞭》等。《女人》等作品有很强的女性意识,以激愤的语言探寻中国女性的命运,显示反抗的姿态。所阐释的“黑暗意识”,即女性对自身使命的深刻自觉,被认为给当代诗坛提供了一个独到而又深刻的主题。近作《莉莉和我》、《道具与场赴的述说》、《脸谱生活》等则表现出她趋向于非个人化的艺术创造力。对“脸谱”――人格面具的研究,使她九十年代的诗具有一种深沉的悲悯,也使她的叙事游离于纯粹的个人体验。她对诗歌进行了小说化的处理,而且重视诗的戏剧性,这都使她的诗具有独特的魅力。[[张承志(男)(1948-)]]
原籍四川自贡,生于北京。1969年高中毕业后到山西插队,六年后分配到钢铁厂做工。1977年调山西《汾水》编辑部,后任《山西文学》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8年调入作协山西分会从事专业创作。1974年发表处女作《杨树庄的风情》。出版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红房子》、《厚土》等,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其中《合坟》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主要取材于吕梁山区,1986年起陆续发表的“厚土”系列小说引人注目,以冷峻的笔调揭示贫瘠山区农民僵滞粗厉的生活样态,追求客观化的绝对真实效果,他自我抑制式的写作却写出了一种抑制状态中的倔强生活。近年在此基础上的长篇更展示了其日渐成熟的文体风格,对于农民土地有更深刻的理解。[[李準(男)(1928-2000 )]]
河北沧县人。1950年入农闲时的“季节性小学”.1955 年入天津市第四十中学。1958年毕业考入天津重型机器厂技工学校。1960年毕业在工厂当见习工。同年加入海军,在部队的宣传部工作。开始文艺创作,1962年始发表杂文通讯等,1964年第一篇散文《老崔》发表在《光明日报》。1965年复员回天津重型机器厂。同年发表短篇小说《新站长》。1972年发表小说《三个起重工》。1976年发表的《机电局长的一天》(人民文学1976.1,复刊第一号)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却因所谓“走资派路线”受攻击。后在压力下写了应时的《铁锨传》。1979年以改革为背景,描绘新时代的英雄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在1979年全国优秀小说评奖中以压倒性票数获奖,引发了“改革文学”的热潮。1980年作协主办的文学讲习所第五期学习班毕业。后历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协理事、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作协天津分会主席、《天涯》主编等职。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开拓者》、《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蒋子龙集》、《拜年》、《蒋子龙创作精选集》等,长篇小说《蛇神》等,散文集《过海日记》、《国外掠影》,文艺论集《不惑文谈》等。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品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较强的可读性,特别是前期作品充满“开拓者”的热情。[[老舍(男)(1899-1966)]]
原名周小涛。原籍山西,生于北京,1955年迁居新疆。1965年考入新疆大学中文系,开始发表作品。1970年接受“再教育”一年。1972年分配至喀什市团委工作。1979年参加人民解放军,调入新疆军区政治部创作组。1986年后在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组工作。1979年长诗《八月的果园》出版。1982年后,与杨牧、章德益等合力发表“新边疆诗”,对西部文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著有诗集《牧人集》、《神山》、《鹰笛》、《野马群》、《云游》等,长诗《山岳山岳。丛林丛林》等。代表作有《野马群》、《马蹄耕耘的历史》、《鹰之击》、《一座名叫博格达的峰峦所塑的雕像》等。诗集《神山》获第二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部分诗作被介译到国外。他的诗歌和散文多取材于西北边疆生活,特别是部队生活,开掘、张扬在极度艰难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韧性,格调雄壮、冷峻,具有纵深感、历史感。[[周扬(男)(1908-1989)]]
生于上海,在安徽的知识分子家庭长大,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2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文工团,学习舞蹈。在部队里开始写作。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一个女兵的悄悄话》、《绿血》、《雌性的草地》,后者开始显示其独特的话语风格。1988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现定居美国,着力创作几带中国移民在美国生活和命运的小说。在海外、台湾等华人生活去有很大的影响。其短篇小说《少女小渔》和《女房东》分别获台湾《中央日报》第三、第五届文学奖,长篇小说《扶桑》获台湾《联合报》副刊小说大奖,《人寰》获台湾中国时报百万元小说大奖,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在亚洲地区屡获大奖。还出版小说集《海那边》《倒淌河》《少女小渔》等。大陆有《严歌苓文集》(春风文艺出版社)多卷问世。[[杨绛(女)(1911-)]]
山东栖霞人。1976年高中毕业后,回原籍在农村参加工副业劳动。1978年考入山东烟台师专中文系。1980年毕业后到山东省档案局工作。同年发表小说处女作。1983年加入中国作协,1984年调山东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芦青河告诉我》,中短篇小说集《浪漫的秋夜》、《秋天的愤怒》、《童眸》等,中篇小说集《秋夜》等,散文集《融入野地》等,长篇小说《古船》、《我的田园》、《九月寓言》、《柏慧》、《家族》等。所作《声音》、《一谭清水》分获1982、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古船》、《九月寓言》等获得评论界极高的评价。早期的创作描写两性之间淡淡的朦胧的柔情,显得纤巧柔美。后转入对农村现实的揭示,表达对人性的深入思考。自“秋天三部曲”直至《古船》,他彻底从原来的纤细敏感走向深厚沉郁,这或许就是他从土地中所得。从《九月寓言》开始的三部长篇,显示了他对知识分子精神理想和民间立场的坚持。他更多地在思考中国文化的命运和出路的问题,包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问题和知识分子的精神自救问题,“融入野地”是他设计的一条理想之路。在他的史诗般的作品中,感情的勃发,诗性的潺潺流动,展现了他的作品与其他写“史”的小说的不同之处,显示着他对纯文学的执着追求。[[张贤亮(男)(1936-)]]
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上初中时“文革”爆发,因父亲的原因全家受牵连,中途辍学在家务农,后还在建筑工地从事过重劳动等。1972年被推荐到西北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处女作《一双袜子》。1975年毕业分配到陕西人民出版社任编辑。1978年以《满月儿》(上海文艺1978.8)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开始引起文坛注意。1980年调任《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3年起任作协陕西分会专业作家。贾平凹是个多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早晨的歌》、《腊月。正月》、《天狗》等,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商州散记》、《红狐》等。其中《腊月。正月》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浮躁》获美孚飞马文学奖。80年代初的小说《二月杏》、《好了歌》曾因“不健沟倾向”而遭批判,90年代初又因小说《废都》中过多的性描写而引起争议。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是以陕西山村的普通人为题材,抒写恬淡的生命旨趣。自“商州系列”起,从历史的深度展现陕西秦川地区的古老民风,旨在向商洛文化寻根。近来作品的文化意识渐浓,离民间乡土渐远。他的文笔纯熟流畅,有很强的语言把握能力。[[蒋子龙(男)(1941-)]]99lib.net
曾用笔名北新等。湖北丹江口人。1972年入湖北丹江口市肖川中学。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到肖川农化厂劳动。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就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等,广受关注。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这时期的代表作有《触摸》、《风景》、《预感》等,诗论《人与世界的相遇》。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自1990年写作《帕斯捷尔纳克》到后来旅欧期间写作《临海孤独的房子》、《卡夫卡》、《醒来》等,他在中国诗歌界的影响逐渐增大。这些流亡或准流亡的诗人命运是他写作的主要源泉,他试图通过与众多亡灵的对话,编写一部罕见的歌写作史,作品中经常有令人警醒的独白,笔意沉痛。1996年之后,以《伦敦随笔》、《挽歌》为代表,又开始诗歌的新的探索。出版的诗集还有《一只手掌的声音》、《游动悬崖》等。[[王蒙(男)(1934-)]]
原名曾庆冠。笔名还有柳红、马莱、阿文、方宁、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至1945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7年因病保外就医。1959年下放农村。1961年调任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79年底平反,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合集)、《老水生的歌》等,其中《老水生的歌》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所著散文集有《痛苦与欢乐》、《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等,其中《听笛人手记》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还有诗论集《诗人的两翼》、剧作集《处女的心》等。诗歌真诚朴素,饱含情感,特别是在逆境中坚持创作,如《悬崖边的树》、《有赠》等,沉郁中透露着刚毅,在孤苦中表现积极向上精神。[[翟永明(女)(1955-)]]
原名周运宜,字起应。笔名有绮影、谷扬、周苋等。湖南益阳人。1928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同年冬留学日本。1930年回上海,参加领导中国左翼文艺运动。曾任左联党团书记、文化总同盟书记、《文学月报》主编。期间主要介绍苏联文艺理论。1936年以其为首提倡“国防文学”,与鲁迅、胡风等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发生著名的“两个口号”的论争。1937年到延安,历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中央文委委员,延安大学校长。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副校长。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长、华北局宣传部长。1949年与郭沫若、茅盾等筹备、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建国后,一直担任文化宣传方面的领导工作,主要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他是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文艺界的实权人物,具体领导了中共中央部署的各种文艺运动和思想斗争,发表了许多重要的文艺讲话。“文革”初受到政治性批判,并被监禁。“文革”后得到平反重新复出,担任过文联主席、中宣部副部长等职。1983年因发表《关于马克思主义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涉及“人道主义”和“异化”的问题而遭胡乔木等人的批判,后长期卧病。一生著译甚多。翻译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生活与美学》等。编有《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系统分类介绍马、恩、列、斯、毛以及高尔基、鲁迅的有关论述,有较大影响。出版论著有《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新的人民的文艺》、《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等。他的很多论述带有不同时代强烈的政治色彩,是个争议较大的人物。[[朱苏进(男)(1953-)]]
原籍福建省同安县,出生在南京,是作家茹志鹃的次女。1955年随母移居上海。1961年入淮海中路小学,1967年入向明中学读初中。1970年到安徽五河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在乐队拉大提琴,并参加一些创作活动。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调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任编辑。1980年曾入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因发表短篇小说《雨,沙沙沙》(《北京文艺》1980.6)等雯雯系列小说而引人注目。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后担任中国作协理事、上海作协副主席。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流逝》、《小鲍庄》、《尾声》、《荒山之恋》、《海上繁华梦》、《神圣祭坛》、《乌托邦诗篇》等,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分获1981-1982年、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作品在海内外都有较大影响。80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多以知青为题材,表现其人生的追求和向往,以心理描写见长。80年代中期以后则着力于人性和人的生命本相的探索,如“三恋”等。90年代以后开始追求新的叙事风格,以《叔叔的故事》、《乌托邦诗篇》等为代表,她用现实世界的原材料来虚构小说,以小说的精神力量改造日渐平庸的客体世界,营造体现知识分子群体传统的精神之塔。近来语言变化更为明显,由简洁而趋拥挤,如《长恨歌》等,对上海这个城市作细致入微的繁复的描绘。[[王家新(男)(1957-)]]99lib.net
北京人。1938年赴延安,参加文艺工作团,到过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出版了散文报告集《游击中间》、《延安生活》,小说集《五台山下》、《龙烟村纪事》等。1944年起担任编辑、记者工作,除了写通讯报导外,还创作了一些小说。朝鲜战争时期,两次赴朝,出版了通讯报告集《朝鲜在战火中前进》、《对和平宣誓》,短篇小说集《战斗的幸福》。1955年以后,从事文化领导工作。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晨光集》、《踏着晨光前进的人们》,散文集《火炬与太阳》、《早晨的太阳》等,文学评论集《文学杂记》。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0年任《人民文学》主编,坚持严格的政治标准。他的作品充满时代政治使命感。1958年以前以叙事散文为主,写朝鲜战争和经济建设的文艺通讯,而且专稿报导了‘万炮轰金门“这一重大事件。文章紧密配合形势,富于激情,有较强的战斗鼓舞作用,在艺术方面斟酌较少。1958年《日出》发表以后,他的创作开始转向抒情散文,但他的文章的战斗风格没有变,雄厚、壮丽,是他选择对象和抒写情感的特色,代表作如《长江三日》等,气势宏伟,但有时也因过度渲染而失之空泛。[[王安忆(女)(1954-)]]
笔名北岛,还有石默、艾珊等。原籍浙江,生于北京。就读于北京第四中学。1969年进北京一家建筑公司,当过混凝土工、铁匠等。1970年末开始写诗。1972年开始写小说。1976年参加天安门运动,写诗《回答》。1978年与芒克等文学同人创刊《今天》,担任主编。其现代主义色彩的新诗歌形式受到青年读者的欢迎,被称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但也受到来自传统保守势力的批评。1980年进《新观察》杂志社当编辑,1981年在《中国报道》社的文学部门当编辑,后辞职。发表过小说《波动》(《长江》1981.1)和《稿纸上的月亮》等,《波动》因其存在主义的倾向受到批判。1986年被《星星》评为“我最喜欢的中青年诗人”之一。《北岛诗选》获中国作协全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在美国、瑞典分别出版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顾城诗集》。还著有小说集《归来的陌生人》。90年代后在欧洲、美国流浪,现居美国。[[周立波(男)(1908-1979)]]
北京人。1976年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在北京医药公司工作。1978年开始。先后发表了《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玩主》、《千万别把我当人》《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等中、长篇小说,非常受读者欢迎。出版有四卷本的《王朔文集》(华艺出版社1992年初版)和《王朔自选集》等,曾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 他的早期作品都是以自己部队“大杂院”的成长经历为素材,写过一些言情、侦探类的小说。后来的小说则形成特有风格,写一群文化痞子,以游戏、颓废为精神特征,对白通俗化又充满活力,叙述语言则戏谑、反讽。他的人物的“我是痞子我怕谁”和他自己“我是码字的”的宣言一样,成为一部分青年人的精神象征。后进军影视业也很成功,由他策划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和《编辑部的故事》都获成功。由他的小说《永失我爱》、《玩主》、《橡皮人》、《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无人喝彩》、《过把瘾就死》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剧也都很受欢迎,有明显的商业炒作。他的作品虽风靡一时,但评价却分歧很大,这也使他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影坛缔造了引人注目的“王朔现象”.[[吴强(男)(1910-1990)]]
原名杨季康。原籍江苏省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与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等。1970年下放河南省息县干校,在菜园劳动。1972年回北京。“文革”后继续研究翻译外国文学,并从事散文创作。著有论文集《春泥集》,翻译了西班牙塞万提斯的著名长篇小说《堂。吉可德》等。关于干校生活的散文集《干校六记》很受推崇,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并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其他还有一些散文如《将饮茶》、《回忆两篇》、《记钱钟书与〈围城〉》等都是平常的生活琐记和关于亲人的回忆文献性质的文章。长篇小说《洗澡》(三联书店1988年初版)以不动声色的客观超脱的白描手法记录了一群知识分子在家庭、事业中的境遇,以及他们在政治运动中的不同心态和表现,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描写知识分子和政治运动的小说,出版后很受学界的重视。[[杨沫(女)(1914-1995)]]
原籍山东高唐。生于浙江杭州,长于海盐。父母都是医生。1973年小学毕业,1977年中学毕业,曾在一家镇上的医院任牙医。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福盐县文化馆。处女作《星星》发表在《北京文学》1984年1 期。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现定居北京,从事专业创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鲜血梅花》、《在劫难逃》、《世事如烟》、《古典爱情》、《黄昏里的男孩》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早年的小说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极其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丑陋阴暗的角落,罪恶、暴力、死亡是他执着于描写的对象,处处透着怪异奇特的气息,又有非凡的想象力,客观的叙述语言和跌宕恐怖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生存的异化状况有着特殊的敏感,给人以震撼。然而他的长篇小说的创作(都是在90年代以后)与80年代中后期中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使他享有盛誉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了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死亡仍是其一大主题,极端化处理仍时隐时现。[[曾卓(男)(1922-)]]99lib.net
原名冯钟璞,笔名还有绿蘩、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同年在《大公报》发表处女作《A.K.C 》。1951年毕业分配在政务院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51年末调入中国文联研究部。1956年至1958年在《文艺报》任外国文学的编辑。1957年出版童话集《寻月集》,同年发表短篇小说《红豆》(《人民文学》1957.7)引起文坛注目,在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1959年下放河北省农村。1960年调入《世界文学》编辑部。主要撰写散文和小说。“文革”中被迫中断创作,1978年重新发表作品。后调入北京外国文学研究所。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说选》,散文集《丁香结》,长篇小说《南渡记》,翻译《缪塞诗选》(合译)、《拉帕其尼的女儿》等。所作《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她的作品多写知识阶层,文字优雅,富于学养,含蓄蕴藉。文革后的创作追求现代主义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写,具有超现实的荒诞和象征,比如《我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颅》等,受到批评界的注意。
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1930年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参加过著名的“二师学潮”.1932 年发生“高蠡暴动”,对其影响很大,曾以此为题材写过短篇小说《夜之交流》、《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等。1933年到北平。1938年任冀中地区“新世纪剧社”社长。1942年起从事地方工作。历任中共湖北襄阳地委宣传部长兼《襄阳报》社社长、《武汉日报》社社长、中央文学讲习所党支部书记、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职。后在天津从事专业创作。195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红旗谱》,1957年底出版,影响广泛,被当时评论家称为概括了中国农民的“苦难史、斗争史、革命史”,艺术上也有自己的特色。1963年,《红旗谱》第二部《播火记》出版。1983年,第三部《烽火图》出版。但后来续篇的艺术高度远远不及《红旗谱》。[[林白(女)(1958-)]]
原名汪天同。曾用笔名吴蔷、叶如桐等。江苏涟水人。八岁入小学,后当过酒店学徒和小学教师。1933年在上海参加左联。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38年在皖南参加新四军,从事文艺和宣传工作,创作过几个剧本。建国后任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52年转业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中共上海市文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57年出版表现莱芜、孟良崮战役的长篇小说《红日》,是当时通过战役歌颂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的战争小说一种,影响很大。“文革”中因《红日》受到批判,一度入狱。“文革”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等职。著作还有散文集《淮海前线纪事》,小说集《灵魂的搏斗》,中篇小说《他高高举起雪亮的小马枪》、《养马的人》,长篇小说《堡垒》(上部)等,但影响都不及《红日》。[[严歌苓(女)(1959--)]]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普通满族家庭。1905年到一家改良私塾读书,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兼国民学校校长。1922年到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1923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南开季刊》1923第2 、3期合刊)。后回京任教,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讲师。期间创作了追忆国内生活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这些小说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看戏”的态度来旁观北京的众生像,文笔轻松活泼、幽默诙谐。1929年回国途中滞留新加坡任国文教员。1930年至1937年,老舍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课余坚持小说创作。期间写出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中篇小说,还有《赶集》等短篇小说集。在揭示市民阶层的人情世态、精神弱点的同时,加强了社会批判的力度。抗战爆发后,在武汉、重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总务组长。为了抗日宣传,写下了许多通俗作品,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1946年应邀去美国讲学,写了长篇小说《鼓书艺人》,并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这是一部结构谨严、气势磅礴、包含感情的民族抗争史。建国后,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政协常委。当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新的生活中,用新的方法创作符合时代的新作品,写了一些流于表面的文章。同时也创作了话剧《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等和长篇小说正红旗下。其中《茶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充分展现了他“语言大师”的实力,用一字半语就写活一个人物,更流露了作为一个旗人对北京满族遗老遗少的复杂情绪。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文革”开始不久,作家因不能忍受身心双重压力而自杀身亡。[[李锐(男)(1950-)]]
原籍江苏盱眙,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重庆读小学,抗战胜利后,在南京建南中学、南京市三中学习。1951年入北京三十九中学,1954年被除籍。1956年自愿报名去西北,在甘肃贺兰县的农村当文书,后调任甘肃省干部文化学校文学课教员。50年代初期开始诗歌创作,1957年因发表诗歌《大风歌》(《延河》1957.7)被划成右派。1958年至1976年,经历了劳动、管制、群专、关监,在宁夏农场被剥夺一切社会权利从事劳动。1979年获平反,重新发表作品。1980年调宁夏自治区文联工作,当《宁夏文艺》的编辑,后从事专业创作。现任宁夏自治区文联主席、作协宁夏分会主席。出版有小说集《灵与肉》、《肖尔布拉克》、《感情的历程》等,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代表作有《灵与肉》、《肖尔布拉克》、《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前两篇分获1980、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绿化树》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还被翻译成各国文字。他的作品一方面取材于自身经历过的苦难生活,表现知识分子在困境中的反应和省思;另一方面写农民的命运际遇,探究人性、人生,耐人寻味。以粗犷、苍凉的大西北为背景,饱含情感,又带有理性色彩。但也曾因较为胆大的性描写引起过争议。[[张辛欣(女)(1953-)]]99lib•net
原名林白薇。原籍广西博白,生于广西北流县。曾插队两年,期间当过民办教师。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曾在图书馆、电影厂工作,现在北京定居。起先创作诗歌,后从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青苔》、《守望空心岁月》《说吧,房间》,中短篇小说集《玫瑰过道》、《子弹穿过苹果》、《同心爱者不能分手》、《致命的飞翔》等,散文集《丝绸与岁月》等。近年来,她与陈染等女性作家的作品成为文坛的一个焦点。她的作品常用“回忆”的方式叙述,女性意识强烈,对女性个人体验进行极端化的描述,讲述绝对自我的故事,善于捕捉女性内心的复杂微妙的涌动。她的这种封闭的自我指涉的写作,特别是有些关于自恋、同性恋的描写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刘白羽(男)(1916-)]]
曾用笔名阳雨。原籍河北南皮,出生于北京。1940年入北京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45年入私立平民中学学习,中学时代与共产党地下党员接触,受到影响。建国后,担任青年团干部,开始文学创作,1953年着手写长篇处女作《青春万岁》,并于1956年9 月定稿,但因“反右斗争”被禁止出版,直到二十多年后来得以出版。195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小豆儿》,1956年以一篇“干预生活”的作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而引起轰动,1957年因这篇小说获罪被划右派。1958-1962年在北京郊区劳动。1962年曾到北京师范学校任教,同年发表了《眼睛》《夜雨》等小说。1963年赴边疆思想改造,举家迁至新疆伊犁。曾在那里任汉语翻译。1978年调回作协北京分会,重新发表小说,1979年平反。1983至1986年任《人民文学》主编。1986年当选中共中央委员,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同年6 月任文化部部长,1990年卸任。文革后撰写了大量作品,出版小说集《深的湖》《冬雨》《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在伊犁》、《星球奇遇记》、《我又梦见了你》《坚硬的稀粥》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失恋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等,评论集《漫话小说创作》及《王蒙、王干谈话录》、《红楼启示录》等。其中《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蝴蝶》、《相见时难》等先后获全国优秀短、中篇小说奖。有广泛的国际声誉,曾获得意大利的蒙德罗文学奖和日本创作学会的“和平文化奖”等。他的创作一直求变求新,经常领风气之先。[[王朔(男)(1958-)]]
江苏南京人。1959年随父到福州入小学,后因病辍学。196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当过战士、班长、排长、副指导员等。1971年开始业余创作。1977年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同年转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现任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协理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在一个夏令营里》、《炮群》、《醉太平》,中篇小说《射天狼》、《引而不发》、《凝眸》、《第三只眼》、《绝望中诞生》、《金色叶片》、《接近无限透明》等,散文集《天圆地方》等。《射天狼》、《凝眸》分获1981-1982、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作品多表现和平时期的军人生活和思考,切入角度新颖,立意深邃,语言具有穿透力又不乏幽默。他拓宽了军旅题材的写作空间,以个性化的视角,对人性进行深入地开掘。[[宗璞(女)(1928-)]]
原籍山东,生于江苏南京。幼年随父到北京。小学毕业时文革爆发,16岁时下放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年加入湖南省更队。后归北京,当过护士和共青团干部。197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80年发表的《我在哪儿错过了你?》和1981年发表的《在同一地平线上》两篇小说开始引起文坛注目。1984年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导演。主要作品有《张辛欣小说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北京人――一百个中国人的自述》(与桑晔合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初版)、《封。片。连》等,很多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作品风格发生过较多变化,早期侧重描写知识女性的心灵世界,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讲究心理和寓意,与传统的故事性的主流文学不同;后多吸取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因素,特别是心理分析和黑色幽默的特点,象征夸张,如《疯狂的君子兰》等;《北京人》展现了具有文化意蕴的中国民众生活相,不追求情节,而重视叙述本身,自此之后她开始更多致力于纪实文学的创作。她的很多作品评论界褒贬不一,引起广泛的争议。[[张中晓(男)(1930-1966年尾或1967年初)]]
原名杨成业。曾用名杨君默、杨默、杨慧梅等,笔名鲁佳、小观等。原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1928年入北京温泉女子中学读书,因家庭破产而失学,曾任小学教员、书店店员。1934年在《黑白》上发表处女作。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边区做妇女工作和报刊编辑工作。1952年起先后担任中央电影局剧本创编室、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1963年起为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任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文联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青春之歌》、《苇塘纪事》、《芳菲之歌》、《英华之歌》(《青春之歌》续集)、《自白――我的日记》、《不是日记的日记》等。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作家出版社1958年初版)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写“九一八”事变至“一二九”运动时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发表后引起争论,后作者听从意见所作的趋时的修改再次引起评论界的分歧。[[余华(男)(1960-)]]
原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幼年丧父,从母姓。酷爱文艺,尤其是诗歌和音乐。1956年高中毕业,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1960年分配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8年发表处女作《森林里来的孩子》(〈北京文艺〉1978.7),引起文坛注目,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79年加入中国作协,同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触及爱情与伦理道德的关系这一敏感问题,引起文坛的大反响。1980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后为作协北京分会专业作家,现旅局美国。初版有《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中短篇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初版,修改本)、《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草地上》,游记《一个中国女人在欧洲》等作品集。其中《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获1979、1983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是反映改革的代表作品,发表后争议很大,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享有国际声誉,曾获意大利1989年玛拉帕尔蒂国际文学奖,被授予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她的作品初期特点是婉约清丽,在宁静悠远中呼唤人的真情;后来的作品则更关注社会现实,挖掘人性的复杂。对女性命运的关照是她坚持的立场。[[张炜(男)(1956-)]]九九藏书网
原名周绍仪,又名周凤翔,周立波是他三十年代初期的改名。曾用笔名张一柯、张尚斌等。湖南益阳人。1929年入上海劳动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系学习,并开始写作,后因参加左翼活动被除名。1932年在神州国光社当校对时因参加罢工而被捕。1934年出狱,加入左联,从事名著翻译、散文创作。入党后并参加左联党团工作,任《每周文学》编辑。期间翻译了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基希《秘密的中国》等。抗战时期在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晋察冀边区担任新闻工作,写了《战地日记》、《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等报告文学。1939年底到延安,任教鲁艺兼编译处处长。1944年任《解放日报》副刊部副部长。后又先后担任《七七日报》、《中原日报》、《民声报》副社长。抗战胜利后赴东北参加土改,又在宣传部门、文学部门担任职务。1946年开始创作《暴风骤雨》。1948年主编《文学战线》,1949年任沈阳鲁艺研究室主任。50年代回农村生活,创作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因其浓厚的乡土气息而获得艺术上的成功,文革前担任湖南省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1978年发表《湘江一夜》,获该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短篇小说集《禾场上》、《山那面人家》等。他的作品以故乡农村为背景,文风秀美,但也因时代局限性使他对农村生活的把握不够准确。[[周涛(男)(1946-)]]
原名赵树礼。笔名野小、尚在、常哉、五甲士等。山西沁水人。1925年就读于山西省立第四师范,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9年被捕,在“自新院”里写过小说,次年获释。1936年任教上党公立简易师范。1937年参加山西抗日救国同盟会。1939年调任长治第五专署民宣科员,创作通俗剧本多种。1942年调北方局党校研究室。毛泽东的《讲话》发表后,他的《小二黑结婚》受到根据地群众的欢迎,被认为是实践《讲话》方向的代表作品。建国后,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曲艺处长,兼《说说唱唱》、《曲艺》主编,并担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和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1965年调山西文联工作。“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被欧打致残致死。代表作品还有《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登记》、《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长篇小说《三里湾》等。此外还有文艺论集《三复集》,长篇评书体小说《灵泉洞》(上),戏曲剧本《三关排宴》、《十里店》等。他是一个来自民间、回归民间的作家,写农民的生活给农民看,自称“地坛”作家。他的语言通俗有趣,情节引人入胜,作品站在农民的立场勾问题,所以他的农村小说不同于其他来自知识分子作家的农村题材作品,而总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农村的现实问题。因为他对农民理解得深,所以不可避免地触及了政策执行中的失误,也造成他的一些作品在当时受到批判,如《锻炼锻炼》。他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的作家,近来越来越受到批评界的重视。[[赵振开(男)(1949-)]]
原籍山东济南,生于北京。回族。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文革初红卫兵积极分子。1968年到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插队,在草原上当了四年的牧民。197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75年毕业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组工作。1978年发表处女作《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人民文学》1978.10 ),引起文坛注意,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语言系学习,研究蒙古族及北方诸民族的历史。1981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1-1982年曾在日本东京大学进修。这时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金牧场》,中短篇小说《北方的河》、《黑骏马》、《黄泥小屋》等,其中《黑骏马》、《北方的河》分获1981-1982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他被称作一个理想主义的精神漫游者,早期以草原生活为题材,从大地、民间汲取斧神养料;稍后他把个人理想与宗教信仰结合在一起,开始了他对于回民生存和真主信仰的探索。1984年,他到回民聚集地西海固,在那里结识了一大批哲合忍耶的教友,他们为了维护信仰的纯洁及心灵的自由而不惜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极大地震动了张承志。他不仅成了哲合忍耶教徒,而且用文学的形式写了一部宗教史《心灵史》(花城出版社1991年初版),在文坛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他用宗教写作为现代社会的精神沉沦亮出了一条拯救之路,著有随笔集《荒芜英雄路》等。然而他作品中越来越浓厚的宗教倾向也引起了争议。[[张洁(女)(1937-)]]
1930年初生于浙江绍兴,读书时受到鲁迅、胡风等人影响。1950年经人介绍与胡风通信。1952年入新文艺出版社任编辑。1955年胡风事件发生后被作为“反革命嗅觉最灵”的“胡风集团骨干分子”逮捕入狱,次年因旧病复发获“保外就医”,回到家乡。“文革”前夕调到上海新华书店储运部劳动,约在1966年尾或1967年初去世。再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写下大量的札记,1966年由路莘整理选编为《无梦楼随笔》出版(收入“火凤凰文库”,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 月初版)。[[赵树理(男)(1906-1970)]]
本姓木华梨。蒙古族。河南洛阳人。1943年因经济原因初中辍学,在盐栈、邮政代办所、银行、干部文化学校等处工作过。1952年开始创作生涯。1953年发表最早反映土改后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河南日报》1953.11.20),轰动一时。1954年起在河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曾携家下放农村,参加基层工作。1960年发表的小说《李双双小传》影响较大。历任中国作协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等职。1976年复出文坛后,潜心创作反应黄河边上劳动人民生活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获得较大反响。其他出版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卖马》、《车轮的辙印》、《春笋集》等,《黄河东流去》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牧马人》和《高山下的花环》也获得成功。他的作品多取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生活的变化动向,带有特定时代的政治印迹,但由于对民间文化及文艺形式的熟悉,使作品富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梁斌(男)(1914-1996)]]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