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来自京城的圣旨
目录
第一章 有心才能办事
第一章 有心才能办事
第一章 有心才能办事
第二章 命运的傀儡
第二章 命运的傀儡
第二章 命运的傀儡
第二章 命运的傀儡
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来自京城的圣旨
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第八章 华丽转身
第八章 华丽转身
上一页下一页
老百姓可不是官府,他们不会跟你讲道理,觉得不爽,没准儿立刻就会乘着天黑跑过来把商馆给拆掉。商人们因此惊恐万状,每天黄昏还没到,就急急地催促雇员关门,暂停交易。随着交易量的减少,货物出现积压,都运不出去。英商十分着急,他们联名给文翰写去公函,扬言要英国政府承担损失。
另一方面,正如徐广缙所得到的情报所言,在国内矛盾、中东争端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下,英国政府不仅不可能像鸦片战争后期那样从印度大规模抽调兵力,就连对在港军队进行动员都颇费踌躇。
徐广缙拿着圣旨,变得理直气壮:“你看看,我早就说了吧,这种事得请旨才能奉行,要是我同意你入城,就是犯了欺君之罪,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在巴九九藏书麦尊发给文翰的指令中,终于同意搁置进城问题。
可是这道真圣旨带给文翰的,却是一道晴天霹雳。圣旨上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设城所以卫民,卫民方能保国,民心之所向,即天命之所归。”
没有上司相逼,文翰算是松了口气,然而冒险的欲望也几乎在他体内同时发酵:我为什么不尝试再逼一下中国人呢,假如成功,那就有得牛皮可吹了。
1849年4月1日,徐广缙通知文翰,朝廷谕旨已经到达。一直以来,文翰都在苦等这道来自京城的圣旨。文翰清楚,如果中国皇帝决定打开城门,徐广缙作为地方官员是不敢抗命的。
建广州城干什么?是用来保卫老百姓。为什么要保卫老百姓?是为了保卫国家,所以老百姓http://www.99lib•net的意愿最重要,绝不能违背民意而顺从外国。结论是,既然广东老百姓都不愿外国人进城,那你(指徐广缙)就不能违背民意,硬性逼迫。
如此热闹,广州城外的英国商馆想装不知道都不可能。英国佬架上望远镜,看到镜头里游行人群的灯笼就跟天上的繁星一样,数都数不过来,这让他们瞠目结舌。
在文翰与徐广缙的较量过程中,双方都在不停地向各自政府进行汇报。与徐广缙的奏折相比,文翰的报告更细,连几个月来购买了多少文具,都没忘记向内阁报个账,这个细节自然也不会漏掉。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道光先前同意英人入城的圣旨副本到了文翰手中,并已翻译出来。只不过文翰看了半天,仍不敢相信是九_九_藏_书_网真的,因为徐广缙曾多次言之凿凿地告诉他,并没有收到最新旨意,若无其他证据加以佐证,文翰很难排除“线人”为领赏而弄出假圣旨的嫌疑。
这是一个相互顶牛的过程,文翰等着徐广缙露出破绽,徐广缙则挖空心思,想着怎样才能再将一军,以将对手完全逼退。
他的上司、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开始打退堂鼓了。此前徐广缙在交涉中一再强调,不是中国官方不愿守约,而是广州居民有强烈的反英倾向。“十万乡勇游行示威”,毫无疑问给巴麦尊留下来深刻印象,让他认为徐广缙的警告并非空言恫吓。
徐广缙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当时起草发出的奏报及皇帝的谕旨,的确无人能够从中刺探,但是按照大清国公务制度,所有这些文件过后都要抄
99lib.net
录副本存档,时间一长,文翰就从中找到了漏洞。他派人收买衙门内负责保存档案的低级文员,规定只要抄出副本,即给予重赏。
现在,徐广缙说圣旨到了,让他确证了自己的怀疑:如今的“线人”真不厚道啊,为了点钱,连圣旨都敢伪造。
为了把声势搞得更大一些,在徐广缙的暗中支持下,乡勇们晚上倾巢出动,由士绅首领带头,排成一字长龙,拎着灯笼进行示威游行。游行时,广州城头点满火烛,火烛与灯笼相互交映,宛如白日。
原来当时英法两国正在黑海同俄国争夺出海口,为此三家闹得不亦乐乎。到港的这艘英军军舰跟中国完全没关系,它要去的地方是中东,路过香港,仅仅是为了给中国人一个下马威而已。
英国政府这个欲盖弥彰之计,反而使九九藏书徐广缙的决心更加坚定,他继续利用民间力量对文翰施加压力,其中最厉害的当然还是“十万长城”。
因为巴麦尊的搁置有一个前提,即中方不再发生明显违约或出现重大外交破绽。假如有后面的情况发生,巴麦尊仍有把握说服内阁向广州出兵。于是,文翰也硬着头皮死撑。
等了这么长时间,等到的竟是如此一个答复,可把文翰给郁闷坏了,但他还不知道,他其实被人骗了,而骗他的人,正是徐广缙。
徐广缙大打情战,文翰也在四处钻营。商馆的情报过于滞后,他又把手伸进总督衙门,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情报网。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