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
目录
致读者
上一页下一页
如果只想了解结果,那么看一本打着考生必备旗号的历史概要书就足够了。日本高中生使用的世界史教科书,有关罗马史的记述不足十页。但是,如果追溯过程,分量就自然轻松地超过这一数字的几千倍。分量如此之重,不是因为作者偏好洋洋洒洒地写作,而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追溯过程,才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实。我属于第二派。
1993年春于罗马
我把本丛书名定为《罗马人的故事》,如果把日语的这一书名翻译成拉丁语,我都不希望直接使用表示历史的“History”和表示故事的“Memory”这两个词,因此,选择了意思相同的“Gestae”一词。“Res Gestae Populi Romani”直译过来就是“罗马人的种种行为”。我不想裁定任何思想,也不想裁定任何伦理道德,我只想追溯命运无常的人类行为。
本书是丛书的第二册,讲述的是从公元前264年到前133年为止的130年间的藏书网故事。对罗马人来说,这是一个对外扩张的战争时期,其间主要与迦太基之间发生了布匿战争,同时也与希腊及叙利亚等国进行了交锋。
另一派以德国人蒙森和英国人吉本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内容仅限于罗马史,并被认为是该领域的经典之作。蒙森的作品内容始于罗马建国,结束于尤里乌斯·恺撒死亡。吉本的作品内容则始于五贤帝时代,一直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为止。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分量之差呢?我想这是因为属于第二派的作家认为历史就是过程。
这样描写的历史只重结果,是一名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否则只有挂科。但是,为成年人书写的历史与此不同——那应该是过程,因此,不仅令人期待,而且还提供了引导人们进行思考的素材。
我非常理解学校里老师为什么必须在一年时间内教完全部的世界历史。我在本册中写的全部内容,在日本高中生使用的教科书中,可以用下面短短的几行文字进行概括:
《君主论》和《政略论》是马基雅弗利的代表作。其中,《政略论》是日文的译名,原名叫《基于提图斯·李维的〈罗马史〉进行论述》。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了解马基雅弗利在提出自己的论点前,通读了李维、波里比阿、普鲁塔克的作品。有一点可以肯定,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马基雅弗利选择了以李维的《罗马史》为核心的历史现象作为例证。像他这样选择“利用”历史的人中,最近的可以举出《大国的兴衰》的作者保罗·肯尼迪。此外,我认为名著《文明衰亡之时》的作者高坂正尧氏也属于这一派。藏书网

关于历史,我认为以他们二人为代表的一派只是对历史做了叙述。对他们来说,叙述历史只是目的而非手段。
在这里我不想评论这两派孰优孰劣,我只想说他们之间的不同。
关于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的史料明显多了许多。只要看同时代的人写的史书,历史人物的面孔就会99lib•net非常清晰,甚至让我忘记了以汉尼拔和西庇阿为首的本册出场人物与我们之间竟然相隔2200年的岁月。在书写这一时期的历史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读这段历史,您也有权对这一段历史心怀期待。这不是高中学生的教科书,这里要讲述的是历史的过程,这样的历史比什么都令人期待。
一派以马基雅弗利为代表。他们列举历史上的诸多事例,以期引起人们的反思。
那么,这两派的不同表现在哪里呢?说实话,他们的区别就在于著作的分量不同上。属于第一派的人,他们的著作通常只有一两卷。与此相对,属于另一派的人,他们的著作往往会超过十卷。
盐野七生
这位生活在启蒙时代的德国人似乎把“由历史做出裁定”误解为“由历史学家做出裁定”了。在他盛年之时,他的《罗马史》一出版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写到恺撒死后,他就搁笔不再写了。也就是说,关于帝政以后的罗马,他只字未写。对此,连当时他的读九-九-藏-书-网者也深感遗憾。蒙森始终没有说出自己不再继续写下去的原因。但是,只要读了他写的《罗马史》,这一点便会不言自明。
尽管希腊人充满智慧,尽管迦太基人不但经济发达,而且有绝世名将汉尼拔,但是为什么他们都输给了罗马人呢?关于这个问题,在一点一点追溯历史进程的同时,如果能引起您的思考,作为作者的我将深感荣幸。因为在这一册讲述的这个时代里,您将有机会了解到在第一册中讲到的罗马人构筑起来的体系拥有的真正价值。
与此相比,我更加欣赏马基雅弗利的观点——人类和人类成果体系都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如果让我对历史进行裁定的,依据只有一个,那就是它是否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在丛书第一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提到的希腊,在本书中您将看到它的终结,正式登场的迦太基也将走向灭亡。关于这一结果
藏书网
,生活在2000年后的我们早已了然于胸。
罗马在统一意大利半岛之后,继续策划向外扩张,于是与迦太基之间发生了一场生死攸关的战争,这就是布匿战争。迦太基是腓尼基人的殖民城市,控制着地中海的制海权和通商权。在消灭迦太基并掌握了西地中海霸权之后,罗马将注意力转向东方,逐一征服了马其顿和希腊的各个城邦,攻占了叙利亚王国,把小亚细亚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就这样,地中海成了罗马的内海。
话虽如此,我却不赞成同属于第二派的巨匠级人物蒙森的看法。
对历史所持的态度,除了热衷于研究个案现象的学者,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派:
如果认为历史在于过程,那么战争就是书写历史的最好素材。因为,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像战争那样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当事国的人民。

作为启蒙时代人物的蒙森,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自然会加入自己的评论。他给予共和国时代的罗马极高的评价。鉴于这样的认识,他自然很难下笔叙述帝国时代的罗马了。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