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布匿战争以后
(前200—前183)
目录
第七章 布匿战争以后(前200—前183)
第七章 布匿战争以后(前200—前183)
上一页下一页
一、罗马掌握霸权。
“如果我们消灭了马其顿王国,那么,面对时常威胁希腊北部的凯尔特人和达契亚人,谁来保卫希腊?我认为希腊人应该心胸开阔地寻找与马其顿王国共存的道路,以确保马其顿今后不再侵犯希腊。”
于是,希腊人把视线转向了新兴的罗马。他们想,如果罗马帮助他们赶走马其顿,他们就可以恢复自由和独立。只是罗马人虽然有心教训马其顿,却无意彻底灭亡马其顿。这一出发点的不同,使得始于公元前200年的希腊战争变得错综复杂。
那么,马其顿国王腓力是怎样对待罗马提出的请求的呢?这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与大多数希腊人的预测相反,马其顿国王不仅答应出口军粮,甚至还要求提供经济援助和兵力支援。
人类社会从西庇阿时代算起已经过去了2200多年。直到现在,关于这两者想法的对或错尚无定论。

三、作为战争的挑起者,叙利亚国王全额赔偿战争费用。
作为战术家,西庇阿或许不如汉尼拔,但是,作为政治家,我认为他要优秀得多。
自古以来,迦太基习惯于用增加税收的办法来弥补财源的不足。汉尼拔没有沿用这样的传统,他采用了节流的方式。一方面节约经费,同时调整开支,以此施行经济重建政策。这一做法效果显著,却也为他树立了敌人。汉尼拔虽然只担任过军队的最高司令官,却是个自信心十足的人。这样的人通常会犯一个毛病,即习惯采用强制手段,即使他的做法是正确的。汉尼拔也犯了这样的毛病。迦太基人从来不擅长制造统一国家的舆论,经过6年时间,他们终于不愿意再忍受汉尼拔严厉的做法。
“罗马人的传统在于包容失败者。我们对扎马会战的败将汉尼拔的态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现代研究者中,除了那些幸福的人一口断定古代=奴隶制社会=榨取,因此认为古罗马不好以外,几乎没有人认为公元前200年以前的罗马人不好。

竞技比赛结束后,提图斯·昆克蒂乌斯·弗拉米尼努斯所在的正面观众席里站起来一个人。他带着司号手,要向在场的所有人传达指令。号声传遍了体育场的每个角落,他要求全体观众肃静。整个体育场一片寂静,只有这个人的声音在体育场的上空响起。
第二,战败国的军备力量控制在自卫的水平上。
刹那间,体育场爆发出一片欢呼声,盖住了此人的声音。有人坐在体育场的角落,没有听清这番话,有人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他们要求此人重复一遍他说过的话。于是,这个人站到体育场中央,重复了弗拉米尼努斯的告示。
努米底亚国王马西尼萨也提出无偿提供军粮。元老院以同样的理由拒绝接受,选择了付款购买。但是,作为来自同盟国的参战者,罗马接受了努米底亚国王送来的500匹马和20头大象。


以西庇阿为首的元老院决定先通过对话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汉尼拔攻打萨贡托的时候,我们立刻前去支援,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战场一定不会是意大利而是西班牙,就像我们应墨西拿的请求立刻赶去支援,使得第一次布匿战争的战场留在了西西里一样。当我们的同盟城市萨贡托向我们请求支援时,罗马希望通过与汉尼拔对话解决问题,结果贻误了时机,使意大利变成了战场。我相信,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忘掉这漫长而艰难的16年。

“稳健的帝国主义”路线因为不驻扎军队,所以只要对方心有不甘,就有失败的危险。可以这么认为,加图与西庇阿唱反调的真正原因是,一旦这一路线失败,罗马将会付出巨大的牺牲。加图没有忘记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罗马与迦太基签署了条件优厚的和约,结果,仅仅过了20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汉尼拔攻入意大利的那一年,加图16岁。
后世的我们受好莱坞制作的历史影片的影响,一说到罗马军队,往往以为加入军队的只有罗马人,在战场上作战的也只有罗马人。但是,事实上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像罗马人那样,会吸纳其他民族加入自己的军队共同作战。当然,总指挥权掌握在罗马人手中是事实。还有,罗马公民兵一直都是主力也是事实。但是,大多数时候,罗马军队是一支“多国部队”也是事实。在意大利境内,有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鲁里亚人及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参加;在北非有努米底亚人参加;在希腊,因为敌人是马其顿,所以有马其顿以外的希腊人参加;等等。
由此诞生了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以及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还有规模略小的王朝帕加马。此外,在希腊,照例是众多城邦分而治之。
西庇阿从一开始就知道,被送到被告席上的虽然是兄长路奇乌斯,但是,检举者真正的目标是自己。
埃及答应提供小麦,但是,不通过意大利,准备直接出口到希腊。迦太基也传来消息,答应出口大量小麦和大麦,此外再无偿赠送6400吨小麦和大麦。但是,元老院拒绝接受馈赠,说:“罗马公民习惯使用自己付款购买的东西。”结果,这部分粮食所需的费用也付给了迦太基。
研究者们说,高卢人和西班牙原住民是蛮族,因此,罗马人要对他们不客气。迦太基以及包括马其顿在内的希腊、叙利亚在当时比罗马的文明程度高,因此,罗马对这些文明下的众生非常宽容。
巧的是,同一年,汉尼拔也在远离意大利,同时也距离迦太基非常遥远的黑海沿岸的国家比提尼亚去世了。原来,罗马军队的一个队长急于立功,向比提尼亚国王提出了引渡汉尼拔的要求。汉尼拔获知这一消息后,喝下了片刻不离身的毒药。就这样,绝世战术家在64岁的那一年走向了死亡。

独立的公民人数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强大,耕地会修整得更彻底,国家会更加富裕。但是,希腊的现状与此相去甚远。
元老院传讯证人的当天,路奇乌斯拿着军团出纳账簿来到会场,西庇阿和他一起也走进了会场。看到兄长翻着账簿准备解释,西庇阿阻止了他,并在元老院全体元老面前一把夺过用莎草纸订成的厚厚的账簿,嚓嚓几下就撕碎了,然后对着坐满元老院会场的人开口说:
希腊化诸王国的统治者终究是希腊人,即使他们超越国界,相互间的交流盛极一时,在国内却始终保持了东方的特点,国民等级依然森严,没有丝毫改变。亚历山大大帝曾经希望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希腊世界的主角还是与大帝一样的希腊人时,他的这一宏伟意图没有能够实现。
这个时期,地中海世界的所谓强国,除了霸权国家罗马,还有迦太基、马其顿以及叙利亚和埃及。西庇阿提倡的“稳健的帝国主义”,是指在罗马的霸权下,所有独立的国家共存共荣,因此出现了一个概念叫“罗马统治下的和平”。只是罗马的统治始终采用稳健的形式。
一个成绩骄人因而位居最高地位的人,很少能避免别人的嫉恨,只是这种嫉恨不会一开始就以弹劾或中伤的方式表面化。嫉恨往往深藏在心里,等待时机的来临。这种时机往往就在对方暴露出软肋的时候,即便其实质原本无伤大雅。丑闻从来不会侵扰强者。
有意思的是,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迦太基以50年为限分期向罗马支付的赔偿金,还剩40年尚未付清。迦太基方面提出,这部分钱已经准备好,可以乘此时机一次付清,元老院竟然一口回绝了。这就充分证明,赔偿金分期付清与其说是出于经济上的理由,不如说是出于政治上的目的。因为只要战败方未付清赔偿金,就有希望继续维持和平。
通过赫勒斯滂海峡,进入小亚细亚后,西庇阿和罗马全军就要开始南下。这时叙利亚国王派来的求和使者到了。原来安条克向黑海沿岸的比提尼亚国王请求支援,遭到拒绝后,失去了仅靠叙利亚一国与罗马作战的信心。这是西庇阿外交策略的一个成果。因为西庇阿事先已经带信给比提尼亚国王,说服他不要追随叙利亚。
同年代的西庇阿,因为迦太基人失去了父亲和叔父,岳父也死在迦太基人的手中。但是,他的性格不允许他沉湎于过去,他只会一往直前。相反,加图总是沉湎于过去,以此来纠正当下自己的行为。
对于这些条件,叙利亚国王的使节回答说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他按照国王的命令,要求与西庇阿单独会谈。因为,躺在病床上的西庇阿没有出席作战会议。
第一,罗马把叙利亚看成同盟国,承认叙利亚独立和自治,罗马军全部撤离叙利亚,前提是叙利亚军必须全部撤离欧洲。
我们罗马人知道,自己不过是在完成诸神交给我们的任务而已。因此,我们知道,无论诸神交给罗马人的事情结果是好还是不好,依靠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力量,因此,结果好的时候,我们不会狂妄自大,结果不好的时候,我们也不会灰心丧气。如果你要了解我们罗马人的性格,最好的证人就是在你们阵营中的汉尼拔。
现在元老院遇到了相同的问题。既然不能推荐西庇阿,就让他的兄长路奇乌斯就任执政官,西庇阿作为参谋随行好了。但是,路奇乌斯是个非常平庸的人,作为候选人,他几乎没有可能当选执政官。于是元老院公开宣称,推荐他为候选人是因为要派遣他伟大的弟弟西庇阿随军出征,因此,公民大会才同意路奇乌斯担任执政官。该年度的另一位执政官是雷利乌斯,他作为西庇阿的左膀右臂,曾经和西庇阿一起,从西班牙一直打到扎马。看得出来,直到这个时期,西庇阿对元老院和公民大会依然有影响力。

审判当天,兄长路奇乌斯代替西庇阿来到元老院,请求元老院因健康的原因允许西庇阿缺席审判。但是,护民官的态度非常强硬:
地中海世界的霸权已经完全属于罗马。首都罗马超越了罗马联盟盟主罗马的首都,变成了“世界的首都”。既然已经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首都,各王国及城邦一旦有问题,就会派代表前来罗马请愿,要求霸主罗马做裁决。
人们纷纷拥向弗拉米尼努斯。如果没有罗马士兵牢牢守在他身边,也许他难逃被挤扁的厄运。这一年弗拉米尼努斯34岁,他的希腊语讲得很地道。所有人都希望尽可能地靠近他,希望一睹这位罗马统帅的风采,他们甚至希望能触碰到他的身体。弗拉米尼努斯被挤得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才从体育场脱身。
根据这些内容,战败国不失为独立的国家,不是罗马的行省,因此,罗马在签订和约的同时,从这些国家撤军。
但是,所谓介入,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或者是军事的,还是其他什么,与对方之间的关系都会很深,而且这种关系不可避免地会持续下去。
以往的体育赛会上,竞技比赛结束后,人们会拥向赢得比赛的人,向他表示祝贺。这是人们已经见惯了的情景。然而,这一天没有一个人前去祝贺胜利者。出乎他们意料的告示内容,竟然让平时不苟言笑的老人变成了欢天喜地的少年。所有人都兴高采烈,欣喜若狂。

九九藏书
是,从规模上来看,罗马军队在东方的第一场大战符合会战的条件。其时以马其顿雇佣兵为主力的叙利亚军队,加上从叙利亚全国征集来的士兵,组成了一支6万人的大军。此外,这支队伍还有54头大象。
因此,与行省相比,罗马人更喜欢同盟关系。因为,行省需要缴纳租税却没有提供兵力的义务,有同盟关系的国家不需要缴纳租税和年贡,却有义务提供兵力参加作战。现代研究者提到的“稳健的帝国主义”,既符合这一方针的推动者西庇阿的性格,同时也符合这一时期罗马的实际需求。
公元前179年,承认罗马霸权并接受罗马“稳健的帝国主义”路线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死了,继承王位的是他的长子珀尔修斯。在任何事情上,珀尔修斯都是坚定的反罗马者。
顺便提一句,西庇阿下台的导火索是用途不明的500塔兰特,直到最后,这些钱的去向也没有弄清楚。好像是兄长路奇乌斯在马格尼西亚会战后,在军团内举行了盛大酒宴,钱就用在了此处。但是,证明西庇阿蒙冤,贪污公款的罪名得到平反、西庇阿的冤屈得到澄清是在西庇阿去世两年以后的事情了。
公元前205年,当选财务监察官的加图前往西西里,视察正在为远征北非做准备的西庇阿的营地,提出西庇阿率领的军团用钱太过随便,于是检举了责任人西庇阿。只是,没过多久,西庇阿就去了北非,取得了扎马会战的胜利,成了救国英雄。为此,加图的检举不了了之。处女作的重要性是为以后所有作品打基础的,这一原理并非只适用于作家,也适用于其他领域。政治家加图使出的手法是继续弹劾当时的实权者。
那么,在地中海西部和东部,罗马人对失败者的待遇为什么会不同呢?
叙利亚国王无条件释放了西庇阿被俘的儿子,让人很难不认为这件事情背后有什么交易。请问,真的是无条件吗?
反西庇阿派乘机掉转方向,不再追究路奇乌斯有关赔偿金用途不明的事情,把检举的目标明确指向了西庇阿。会场内从传讯证人变成了审判。
罗马人遵守自己的承诺。两年后,最后一批罗马士兵撤离了希腊。与此同时,弗拉米尼努斯的愿望也得到了实现。这是他拜托希腊人做的唯一一件事。
一、彻底恢复希腊人居住的城市完全自治,马其顿国王尊重它们自治。
西庇阿自以为是的言行早在西班牙、在高卢、在西西里、在北非就已经很引人注意了。这次在希腊、在叙利亚同样表露无遗。
马其顿军队和罗马军队之间的第一场战斗发生在公元前197年,战场是色萨利地区的狗头山。罗马军队的总兵力是2万人,其中一半士兵来自罗马和罗马联盟,另一半士兵来自希腊各城邦。马其顿军队的兵力是2.6万人。此时距离罗马决定军事介入已经过去了3年,参加战斗的罗马士兵只有区区1万人。由此可见,对希腊实施军事介入,罗马的态度是极其消极的。
第六,对罗马来说,叙利亚国王保护下的汉尼拔是个危险人物,因此把他和埃托利亚的3位首领引渡到罗马。
在希腊人统治的埃及和叙利亚等地,被统治的东方民族由于习惯于接受统治,所以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但是,在马其顿王国,被统治者是希腊人,是尚不习惯被统治的民族,因此,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因为,作为被统治者的希腊人是一个有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种意见的民族。
两位护民官轮流发言,弹劾西庇阿。他们从公元前205年,即17年前,在西西里越冬的那个时期开始揭发。
第二天,西庇阿离开了罗马。在利特卢诺的别墅里过起了隐居生活。这座别墅是以前就有的,位于前往那不勒斯途中的沿海地区。他没有理会元老院的传唤,拒绝接受审判。
谴责派的理由是公元前200年以后,罗马选择了帝国主义路线。“帝国主义”这个词让人感觉很熟悉,日语词典的解释是,出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图谋本国发展的侵略主义。
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逃回马其顿领地后,提出了休战的请求。一方面是为了埋葬战死者,另一方面他希望进行和谈。罗马最高司令官弗拉米尼努斯接受了他的这一请求。但是,参加罗马军队的埃托利亚同盟诸城邦不满他的决定,它们主张乘胜攻打马其顿领地,彻底消灭马其顿王国。它们还抗议说,罗马人在开战前还能听取希腊人的意见,战斗结束后却要独断专行。对此弗拉米尼努斯回答说:
由于执政官西庇阿的任地在西西里,所以这次行动是他的一次越权行为。在当时,以费边为首,相当一部分人向他提出了质疑。后来,因为西庇阿在扎马会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人们淡忘了他的这一过错。相反,人们盛赞西庇阿是救国英雄。再加上,洛克里事件虽然属于越权行为,但是,收复洛克里毕竟是战略上的一次成功,因此,后来再也没有人提及这件事。然而,经过了17年以后的现在,检举者却旧事重提。护民官继续说:
马其顿国王腓力在公元前216年坎尼会战之后,曾经向胜利者汉尼拔提出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抗罗马。应该说,那是非常失策的一件事情。但是,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20年,腓力也早已成为希腊君主之首。然而,遇到罗马军队,刚一交手就一败涂地。为此,腓力不得不甘居罗马的霸权之下。这位英明的男人应该很清楚前因后果。甚至在和谈的会场,他对罗马方面的首席代表、坐在对面的弗拉米尼努斯说的话从不反驳,他很清楚自己只能承认弗拉米尼努斯的话很有道理。同时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对这位不需要翻译可以直接用希腊语谈判的罗马胜将颇有好感。但是,他依然难以平息心中的恼怒。与马其顿相比,罗马只能算是一个新兴国家。他恼怒自己作为马其顿的国王,竟不得不向新兴国家罗马做出让步。
公元前323年,是亚历山大大帝英年早逝的一年。这一年他33岁。他用短短10年的时间实现了横跨欧亚地区的称霸。在他死后,他那幅员辽阔的帝国被他手下的部将们分割了。
科林斯体育赛会不是纯粹的体育竞技活动,它同时也是一次峰会。希腊诸城邦有权势的人将会聚一堂,讨论各种问题。现在,弗拉米尼努斯竟然要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希腊人都认为,负责希腊战事的罗马军最高司令官来科林斯不可能只是为了观看比赛。

当时,马尔库斯·波尔基乌斯·加图作为一个“新人”,是从地方的平民出身成功跻身首都政界的人物。这个年轻人曾经是位农民,当地的大地主、贵族瓦莱利乌斯·弗拉库斯发现了他,并把他推上了中央政界。这位年轻人学识丰富,而且能言善辩。瓦莱利乌斯想利用他与西庇阿所属的科尔涅利乌斯家族争夺主导权。
虽然受到战争胜利的鼓舞,但是罗马的对外政策并没有一下子变为霸权主义。西庇阿知道,在他回罗马时,沿途等候的人们向他投掷鲜花,不只是庆祝罗马的胜利,同时也是庆祝和平回归的一种表现。因此,希腊城邦的代表们提出军事帮助的要求,让元老院非常为难。
安条克为了在亚细亚的土地上一雪前耻,正在集结超过8万人的大军,并借此显示作为塞琉古王朝之主拥有最大领地的气派。罗马事先得到了这一情报。此时的罗马无论怎样努力,最多只能派出3万人的军队。万一敌人的总指挥是汉尼拔,对罗马来说,情况将非常不乐观,因此,它不得不抛出西庇阿这张王牌。
事实上,如果在附近没有同盟者的话,罗马不可能进军东方,与东方大国叙利亚作战。在远征东方与叙利亚国王作战的时候,除了来自罗马联盟加盟国的士兵,罗马军还有马其顿国王腓力和帕加马、罗得岛等同盟者。而且,在希腊,马其顿一手担负起了罗马军远征之际的军粮补给,在到达亚细亚以后,这一任务由帕加马接了过去。
而且,就像罗马人社会中这一关系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是“信义”一样,罗马和同盟各国之间的关系同样既不是榨取,也不是利用,一定是信义。因此,后世的研究者们,特别是对统治的概念非常敏感的英国研究者,把这一时期罗马的对外政策称作“稳健的帝国主义”。
因此,我们不得不随时面对新的罗马人,就好像他们是从地下突然冒出来的一样。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罗马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对于这样的罗马人,又有谁可以战胜他们呢?

这时,年轻的元老格拉古站了出来,人们以为格拉古会声讨西庇阿。格拉古是坎尼会战以后,在罗马苦战时期,与费边和马尔凯鲁斯共同战斗过的一位将领的儿子,是曾经率领不服别人统率的奴隶军团艰苦奋战直至身亡的前执政官的儿子。罗马人中有很多人认为,抗击汉尼拔的人应该不只是西庇阿一个人。他们常常因为人们把罗马取得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胜利看作西庇阿一个人的功劳而心怀不满。格拉古也是其中一人。
叙利亚军队大败,步兵和骑兵的阵亡人数共计达3.3万人,罗马军队的损失不过324人。
公元前187年,西庇阿打败叙利亚回到国内后,遭到了两位护民官的检举。最初,检举的对象不是西庇阿,而是他的兄长路奇乌斯。理由是,叙利亚国王安条克在和约签署当时支付的赔偿金500塔兰特用途不明。因为前面提到过的原因,罗马军队在叙利亚战场的最高司令官,虽然事实上是西庇阿,表面上却是路奇乌斯,西庇阿只是参谋。因此,表面上的责任人路奇乌斯成了被检举的对象。
形成“多国部队”的原因之一是,在这一时期,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罗马公民权拥有者,也就是从17岁到60岁的罗马公民的绝对人数非常少,甚至不足30万人。还要减去无产者的人数。因为在罗马,服兵役等于公民的直接税,无须缴纳直接税的无产者不承担服兵役的义务。再加上,17岁到45岁的公民虽然是现役公民兵,但是,罗马不能让所有这些人连续数年都在服兵役。罗马必须有效地利用这有限的兵力。
从即日起,希腊人彻底恢复自由。希腊各城邦对罗马不承担缴纳年贡和租税的义务。依据各自的法律,享有完全的自治。不承担向罗马提供军事基地的义务,罗马军队撤出全希腊。
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这两个人的对立,我认为都是宿命的。
我们最好看一看罗马,它推行自由的社会形态。在那个国家,连奴隶都是社会的一员。一旦需要,可以授予他们公民权。不仅授予他们公民权,还会选举他们担任公职。常常是,我们以为某个人是根红苗正的罗马公民,却不料他的父辈还是奴隶身份。
罗马决定派考察团前往迦太基,名义是考察非洲现状。汉尼拔不相信这一说法,于是年已51岁的汉尼拔只身离开了祖国。他趁着夜色策马来到海边,登上了事先准备好的船,目的地是叙利亚。据说他要投奔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也许这个流言是真的。不管怎样,汉尼拔离开后的迦太基再也九九藏书没有人对祖国置于罗马霸权下心怀不满。
一、叙利亚放弃对小亚细亚地区与罗马有同盟关系的希腊诸城邦的领有,撤出军队,就像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从希腊撤军一样。
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热爱也导致了罗马在希腊的军事介入变得越加复杂。西庇阿和昆克蒂乌斯·弗拉米尼努斯都是罗马人中有名的希腊迷,他们一个在元老院已经拥有无形的势力,一个是第一次希腊战争的直接参与者。对他们来说,正因为抗击马其顿的是雅典,所以他们甚至有意加入义勇军,从马其顿的压迫下解放希腊诸城邦。刚过30岁的最高司令官弗拉米尼努斯好像从心底里相信这一点。
二、马其顿把自己统治下的马其顿王国之外的领地全部交给罗马,第二年入春前,全部撤离驻扎在这些地方的马其顿军队。
会场内又是一阵哄笑。不过,话虽如此,结果又是怎样呢?元老们虽然喜欢听加图演讲,因为幽默,很有意思。但是,听归听,投票的时候则另当别论。因为战争已经结束,《禁止奢华法》最终还是被取消了。因为在人前和妻子亲昵遭到非议的元老,后来还是元老院元老。加图令人捧腹的演说出乎意料地与投票没有关系。不过,只有两件事情上他没有用他的幽默,这在他是很少见的:一是成功挤走西庇阿,二是迦太基灭亡成为现实。
两位护民官及罗马各位公民,今天是我在北非扎马与汉尼拔和迦太基军队作战有幸取得胜利的第15个纪念日。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建议让我们忘掉一切争执,大家团结一心,向诸神奉上我们的感恩之心。
二、赔偿罗马军战争费用的一半。
在诸神的庇护下,西庇阿为祖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共和国罗马,他拥有了最高的地位,深受人们的感激和敬爱。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现在,我们竟然想把他送上被告席。我们竟然想把他押到演讲坛下,强迫他倾听我们对他的弹劾和声讨,甚至想让他接受无心少年的恶骂。
四、今后,马其顿军队的士兵不得超过5000人。
这是罗马军队第一次横穿亚细亚。尽管对手输给了自己,但是毕竟这个对手是叙利亚,是希腊化诸王国中最大也是最强的国家。为此,罗马决定抛出手中最重要的一张王牌。第二年,即公元前190年,罗马把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派到了叙利亚战场。
对罗马来说,情况没有因此改变。罗马对马其顿实行封锁策略的时候,雅典是罗马的同盟国,同样,帕加马和罗得岛也是罗马的同盟国。
第五,为了确保两国继续维持和平,作为人质,由罗马方面挑选20名叙利亚人的子弟送到罗马。
接下来的内容,我想根据那一年刚满7岁的波里比阿后来写的《通史》来进行描述。阿卡迪亚是阿卡亚同盟的加盟城市。波里比阿出身在阿卡迪亚一个有权势的人家,因此,即使他没有参加当年的体育赛会,也有可能从出席者那里听到许多事情。
这一天,科林斯露天体育场里挤满了观众,全希腊有权势的人都来了。他们和往年不同,对眼前正在进行的比赛丝毫没有兴趣,只是坐在观众席中专注于谈话。
不知道是因为汉尼拔不擅长海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叙利亚舰队输了这场战斗。后来双方又发生了一场海战,结果又是以罗马方的胜利而告结束。在第二次海战中,指挥叙利亚舰队的不是汉尼拔。但是,由于第二次海战的失败,叙利亚国王安条克失去了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爱琴海的制海权。通向亚细亚的道路在罗马军队面前打开了。
然而,扎马会战已经过去了15年。罗马人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性格没变。人们把他的这番话看作他傲慢的表现。此时的西庇阿虽然年仅48岁,却因病痛的折磨难掩老态。

埃托利亚人向叙利亚国王安条克请求帮助。安条克看到马其顿王国的实力已经开始衰退,认为此时正是打击长期以来的对手马其顿、向希腊展示自己国家实力的好机会。看到同伴力量衰退,乘机落井下石是希腊化诸王国惯用的做法,而且此时叙利亚有汉尼拔。


例如,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制定了一条法律,即《禁止奢华法》。取得第二次布匿战争胜利后,取消这一法律的议题提到了日程上。从法律上来说,《禁止奢华法》这一法律剥夺的是女人享受的权利,因此,加图反对取消这一法律。他的演讲是这样开始的:
马其顿国王腓力现在对雅典的所作所为,与19年前汉尼拔对萨贡托做的事情如出一辙。汉尼拔从成功攻占萨贡托,到入侵意大利,用了5个月的时间。但是,如果我们坐视马其顿国王攻占雅典,他从科林斯到意大利,在海上的时间只需要5天。问题已经出现,我们要尽早解决。等敌人进入自家的院子,一切都为时已晚。
尽管罗马方面的兵力只有叙利亚的一半,但是,最终的胜利还是属于罗马。这场会战的两军指挥都是二流战术家,都没有太出彩的战术。罗马军队之所以获胜,是因为将官们的战法灵活机动。罗马将官们熟悉西庇阿的战术,就连只负责指挥2000人的将官也能运用自如,这不能不令人感叹。
加图的演讲技巧无人能及。他不像西庇阿,演讲的对象是奔赴战场的士兵以及其他国家的统治者,他的演讲对象是元老院元老以及聚集在公民大会上的公民。他用来吸引人倾听他演讲的最好的方法有二:
另一方,以罗马重装步兵为主力的罗马军队,除了阿卡亚同盟,还有来自马其顿的希腊士兵,来自帕加马、罗得、努米底亚的骑兵,共3.4万人,此外还有努米底亚送来的16头大象。
屈服于罗马军事力量的另一个强国马其顿,其国王是腓力五世。这个人物的性格非常有意思。
历史学家李维写道:这一天,身着托加长袍的西庇阿已经不见昔日的风采。他脑袋秃顶,身体羸弱。但是,公民对他的敬爱之情胜过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从北非凯旋时,当时人们向三十几岁的年轻胜将发出喝彩声,并送上鲜花。李维还说:
像意大利北部的高卢人,因为帮助过汉尼拔,所以,罗马对他们实施的就不是“稳健的帝国主义”。还有在迦太基势力被逐出后的西班牙,罗马也没有采用“稳健的帝国主义”路线。屈服于罗马的武力后,高卢人和西班牙人都没有得到独立的同盟者的待遇,他们成了罗马的行省,受罗马派遣的总督统治,有义务每年向罗马缴纳相当于一成收益的租税。相应地,罗马负责以铺设公路网为主的“完善基础设施”和防御,也就是所谓的“罗马化”。
西庇阿作为共和政体下的罗马公民,并不要求特别的地位,如王位。因为在征服西班牙的时候,曾经有原住民主动向他献出王位,但是,他拒绝了。他要求的只是希望大家尊重自己,尊重自己为祖国做出的贡献,而不是以追究500塔兰特的用途为名,试图赶他下台。
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在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的影响下,这个时期的罗马元老院采取的对外方针称得上是稳健的帝国主义,与迦太基和马其顿签署的和约内容充分显示了这一倾向。理由如下:

这年夏季,罗马舰队与罗得的海军会合后,与叙利亚舰队展开了战斗。指挥叙利亚舰队的不是别人,正是汉尼拔。这场海战两军都投入了100艘战船。
见到西庇阿后,叙利亚使节转达了国王的意思,并说叙利亚将无偿释放之前海战中被叙利亚俘虏的西庇阿的儿子。希望利用西庇阿的威望放宽和谈条件,还答应将献上高额谢礼。
为此,叙利亚国王向汉尼拔提供100艘战船、1万名步兵以及1000名骑兵。汉尼拔带领这支队伍回迦太基,说服迦太基政府进军意大利。
埃托利亚人生活在希腊中部,北方边界与马其顿王国接壤。公元前197年,罗马和马其顿实现和谈的时候,他们就心存不满。他们不能容忍罗马善待马其顿。他们甚至认为罗马背叛了自己,因为他们加入了罗马军队作战。只是以他们自己的力量无力抗衡马其顿。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其他国家的帮助是希腊人的传统做法。
第三,罗马承认战败国的国内自治,因此,战败国国民不承担向罗马缴纳租税的义务。
没有人认为战争就这样结束了,因为安条克虽然吃了败仗,却是在本国领土以外的战场上。罗马有必要在亚细亚,也就是安条克的领土内,与安条克展开会战,最终彻底结束这场战争。
和平回归了,而且,正像大多数希腊人希望的那样,在阻止马其顿王国侵略行为的前提下,和平得到了回归。但是,希腊人对此依然半信半疑。罗马是胜利者,打败了亚历山大大帝光环下的马其顿。随后罗马会怎样对待希腊呢?说是承认希腊自治,但是这会是真的吗?在东地中海,胜利者就是法律。

这是一支混编的军队。但是,总指挥官弗拉米尼努斯手下的将领中,有人很好地掌握了西庇阿的战术,即在战斗中,通过有效地发挥军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成功地瓦解敌人的主要战斗力。由马其顿国王亲自率领、在希腊世界享有无敌之名的马其顿重装步兵在罗马人的战术面前一退再退。在西地中海,罗马人在战争中向汉尼拔学习的时候,在东地中海,无人怀疑正面力量冲突的有效性。
五、同时,希望各国在和平的环境下,保持经济上的繁荣。
罗马军队通过赫勒斯滂海峡进入亚细亚的时候,正是罗马军队与叙利亚军队面临战斗冲突的时候,双方都表示了和谈的意愿。遗憾的是,叙利亚国王没有接受和谈的条件,这才导致了会战的发生。结果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就是现在这个情形。
迦太基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失败后,开始恢复国内的经济建设。汉尼拔一马当先。
公元前183年,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在利特卢诺的别墅中去世,享年52岁。
各位,如果你们愿意,我诚心邀请各位与我同行。希望各位和我一样对诸神心怀感激之情。因为从我17岁开始到已显老迈的现在,是罗马的各位公民给了我打破常规的机遇,让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
第二个原因是,罗马希望通过抗击共同的敌人,使同盟诸国的人民从心底里产生与罗马同命运的一体意识。
“彻底消灭失败者不是罗马人的做事风格。对待武装的敌人,我们要用武装起来的决心对付他们。但是,对于主动解除武装的失败者,我们也应该解除他们心里的武装。这是我们一直遵循的做法。作为我来说,既然被授予了罗马军队指挥权,现在的任务就是要继承这种做法。

叙利亚国王安条克接受了所有条件,只是汉尼拔在尚未被引渡到罗马就已经逃亡了,最初的目的地是克里特岛。西庇阿知道了这件事,但是,他没有派人追捕。
马其顿国王得知罗马军事介入的消息后,撤回了已经逼近雅典的军队。当然,他不是要终止军事行动,而只是把侵略的目标从南部的雅典转移到了东部的帕加马和罗得岛。
罗马元老院及总司令弗拉米尼努斯在这里向各位宣告如下事宜。

审判西庇阿

九-九-藏-书-网
“稳健的帝国主义”在与其想法不同的“被保护者”们发生对立之前,罗马人内部先有了变化。这种变化的表面化的起因是这一方针的首倡者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的下台。
但是,这种稳健的帝国主义路线也有缺陷,那就是“保护者”和“被保护者”必须想法一致。也就是说,只要出现下列情形,这种关系就无法成立:
元老院不能破例推荐西庇阿再次就任执政官,于是决定采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曾经对费边用的方法。费边曾经连任两届执政官,这在罗马是绝无仅有的一次。第三年,元老院没有理由让他再次连任,于是推选了费边的儿子就任执政官,费边作为参谋随行。总指挥权事实上由费边掌握。
会场内顿时一阵哄笑。
腓力和西庇阿年龄相仿,他们一个是承认罗马霸权的国家的国王,一个是霸权国家鼎鼎大名的统帅。据说,他们超越了这样的关系,在一起度过了亲密友好的时光。尽管已经人到中年,但是,西庇阿依然不失年轻时豁达、平易近人的特点,连性格并不外向的腓力也能够向他敞开心扉。就这样,在到达亚细亚前,西庇阿首先确保了自己队伍的稳定。
在始于公元前264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和公元前218年至前202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降伏了西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公元前197年和前190年又分别成功制伏马其顿和叙利亚这两个东地中海世界的强国。埃及在当时盛况不再,在布匿战争期间已经成为罗马的友邦。

第三,作为战争赔偿,叙利亚向罗马支付1.5万塔兰特。1.5万塔兰特中500塔兰特要在和约签订之时付清,2500塔兰特在和约内容取得罗马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同意,和约开始生效后支付。余下的1.2万塔兰特以12年为限,分期付清。
针对罗马的策略,汉尼拔是这样向叙利亚国王进言的:
像这些没有事实根据的检举,与其说是检举,不如说是弹劾。审判的第一天在两位护民官的轮番揭发中结束。第二天由被告为自己做辩护。
拉丁语“Imperium”的意思是“绝对主权”。以此词为词源,造出来的词就是“Imperialism”。那么,罗马人的“帝国主义”究竟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开始帝国主义的?还有,这一时期罗马人的“帝国主义”与后来的“帝国主义”是否是风马牛不相及?
对于检举者来说,他们并不在乎500塔兰特的用途如何,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要把西庇阿赶下台。以公款用途不明作为检举理由,一方面可以让元老院内的西庇阿派不得不沉默,同时也最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作为赶走政敌的策略,这确实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战术。
请读者朋友回顾一下我在《罗马人的故事01·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讲到的“保护者”与“被保护者”之间的关系。那种保护者与被保护者之间的关系在罗马社会中根深蒂固。保护与被保护是相互的,保护者有时候也会变成被保护者。这就是罗马人非常现实又极其灵活的人际关系。
元老院及各位公民,现在,你们亲眼见识了西庇阿的妄自尊大。在他担任总司令、担任执政官的时候,你们一直被他看不起。现在,他已经是一个普通的人,可是,他仍然蔑视你们。不接受传唤就是无视元老院和公民。正是这无耻的西庇阿,才是共和政体罗马的耻辱。
这一年,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已经45岁,作为执政官路奇乌斯兄长的参谋,随军队离开了罗马。军队首先沿阿庇亚大道一路南下,目的地是布林迪西,全军将从这里离开意大利。西庇阿离开罗马的时候,军队只有步兵1.3万人,外加骑兵500人,计划到达希腊后,与上一年在温泉关大败安条克的罗马军会合。但是,得知西庇阿多年后再次出征的消息,曾经的部下早已在沿途等候,志愿加入西庇阿的军队。为此,士兵数增加了2000人,此外还有50艘战船。
这一战略构思非常宏大,只是听起来可行性微乎其微。汉尼拔是否真的这样建议过,没有确凿的证据。不管怎样,叙利亚国王安条克做好了进攻希腊的准备。
第二,在亚细亚,以小亚细亚的托罗斯山脉为界,叙利亚承诺不侵犯西北部。
四、承认各国完全的国内自治。
“当然接吻。但是仅限于打雷的时候,因此我非常喜欢雷鸣。”
正因如此,此举更容易激起西庇阿的愤怒。本来他就比常人自尊心更强,再加上健康状况日益下降,使他的忍耐力大大降低。
四年前的公元前194年,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第二次当选执政官。自从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罗马认为紧急事态已经解除,于是,恢复了从前的体制。同一个人在10年内不得两次就任执政官。罗马采用的寡头政体,是少数人统治的政体。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一方面可以防止权力集中在某个人手中,同时,通过最大限度地使用统治阶层的少数人,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在苦战汉尼拔的年代里,罗马不得不对很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幸运的是,那一切已经成为过去。
但是,掌握国政的元老院没有因此退让。当选公元前200年度执政官的加尔巴走上演讲坛,向公民发出了呼吁。演讲的主要内容如下:

六、作为赔偿金,马其顿向罗马支付1000塔兰特,和约签订之时支付500塔兰特,余下的分10年付清。
西庇阿有什么理由参加叙利亚战争?难道不是为了向东方所有王国的国王、所有民众显示,霸权国家罗马的主人就是他,是他一个人在支撑罗马吗?他参加这次战争,不就是为了向其他国家的人炫耀,已经成为地中海世界霸主的罗马,事实上不过是他西庇阿的影子吗?就好像要告诉人们,只要他一开口,罗马元老院就会按他的意思达成决议,只要他一眨眼,罗马公民就要驰骋沙场。
罗马没有理由拒绝军事介入。就这样,罗马开始一点点地向希腊境内深入。这在某种意义上不能不说想法单纯的罗马人被工于心计的希腊人利用了。
除了马其顿,在罗马苦战汉尼拔的时候,希腊各城邦都是坚定的同盟者。公元前216年坎尼会战后,马其顿国王腓力曾经向胜利者汉尼拔提出结成统一战线的愿望。在他们缔结同盟后,希腊各城邦响应罗马的号召,参与了在第一线封锁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同盟国有难,前去支援,这是罗马不可更改的法则,而且,此时受敌威胁、陷入困境的是希腊各城邦,它们是罗马在困难时期给过帮助的国家。罗马肩负着双重的帮助职责。
第四,向帕加马支付400塔兰特的赔偿金。
说完这些条件后,西庇阿又补充道:一旦和约签订,叙利亚就是罗马的同盟国。今后,罗马将为尊重叙利亚国王和王国的安全负起责任。
格拉古的这一席话打动了元老院元老的心,他们决定停止弹劾西庇阿。
我认为这个男人是反西庇阿阵营中唯一坚定的人,因为只有他是真心担心西庇阿身上表现出来的罗马新思潮。
希腊人见证了雅典的衰落,也未能维持斯巴达霸权。在亚历山大大帝父亲的时代,希腊曾经一度屈服于马其顿的军事力量。但是,到了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的这个时期,希腊南部诸城邦结成了阿卡亚同盟,希腊中部各城邦也结成了埃托利亚同盟。它们与统治者马其顿王国之间的对立关系始终没有得到改善。同时,由于斯巴达和雅典时而加入同盟时而退出同盟,所以也从来没有出现全希腊人团结一致、共同对抗马其顿的局面。当然,即使他们团结起来,仅靠他们自己的力量,也不足以战胜马其顿。尽管如此,希腊人独立自主的精神不允许他们心安理得地生活在马其顿王国的统治之下。
西庇阿精通希腊语,有很高的希腊文化教养,非常人能及。他对希腊的热爱众所周知。但是,加图讨厌希腊,而且,他对希腊的厌恶与西庇阿对希腊的热爱同样出名。
美中不足的是,不管什么事情,采用稳健的做法必须双方态度一致,如果一方不同意,稳健就无法实现。各强国对于承认罗马霸权,并遵从罗马霸权的要求,是如何想的呢?迦太基是如何想的?马其顿是如何想的?还有尚未与罗马交过手的叙利亚和埃及又会怎样想?
当时,意大利北部的高卢人和西班牙原住民部族众多,始终没有统一起来。同时,作为文明的民族,生活在西西里的希腊人城邦林立,相互间不断抗争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状态下,罗马很难确定谈判对象。
当时,西庇阿作为执政官正在西西里一心一意地准备远征北非。有一天,西庇阿得到一个消息,说意大利南部城市之一的洛克里可能要揭竿起义,摆脱占领卡拉布里亚地区的汉尼拔的控制。于是西庇阿立刻率领3000名士兵,紧急赶往洛克里,与洛克里城中的反汉尼拔市民里应外合,成功收复了汉尼拔据点之一的港口城市洛克里。

20年前的坎尼会战中,被汉尼拔俘虏的罗马士兵,因为罗马拒绝支付赎金被悉数卖到希腊为奴。他希望希腊人为罗马找回这些俘虏。希腊方面想尽一切办法,最终找到了1200人。20年前的8000人,在希腊经过20年的奴隶生活,只剩下了这1200人。此时他们的身份是奴隶,需要向奴隶主赎买。希腊各城邦为了向罗马和弗拉米尼努斯表示感激之情,承担了这些费用。弗拉米尼努斯凯旋罗马,并带回了坎尼会战的老兵——他们在20年后重新踏上了祖国的领土。
三、但是,因为罗马不是军事占领,所以罗马不设军事基地,也不驻扎军队。

但是,公民大会反对元老院的这一决定,理由是本国安全并未受到威胁。虽说是为了支援同盟国,公民大会还是持反对态度,投赞成票的百人组一个都没有。可以看出,第二次布匿战争刚刚结束的这个时期,罗马人从心底里希望和平。

但是,他的强烈主张只是逆时代潮流而已。无论是希腊人还是出身非洲的奴隶,曾经有学识的人聚在一起、非常引人注目的西庇阿圈子,对罗马下一代的影响非常大。尽管加图成功赶走了西庇阿,却未能成功逆转时代的潮流。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的希腊世界
以西庇阿为首的罗马公民组成的长长的队伍,遮住了从古罗马广场前往卡匹托尔山的平缓的坡路。
罗马人说过承认希腊人自治。但是,他们应该会驻扎军队吧?如果不让他们在有名的城邦驻扎军队,他们也许不会放弃战略要地吧?年贡的要求会是怎样呢?希腊的独立会是什么样的?希腊人的自由又会是什么样的?九_九_藏_书_网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16年间,埃及保持了善意的中立。为了向托勒密王朝表示感谢,元老院派遣由四位执政官级的元老组成的使团正前往埃及。元老院当即命令其中一人转而前往马其顿王国首都佩拉,希望通过与腓力国王直接对话来阻止马其顿采取军事行动,但是,对话没有成功。马其顿军队开始南下,很快逼近雅典。事已至此,罗马必须立刻做出决断。
同时,元老院也认为有必要给马其顿一点教训。马其顿曾经与汉尼拔结成统一战线,好在最后没有实现。但是,如果实现了,罗马会是怎样的呢?而且,马其顿国王腓力后来尽管与罗马缔结了和约,但是,扎马会战时,应迦太基的请求,马其顿派去了雇佣兵。只是,罗马既然可以承认迦太基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存在,自然不会想过要消灭马其顿,因此,元老院全体元老达成的一致意见是有必要给马其顿一点教训。
此外,罗马人也知道,保障治安,建设公路和殖民城市,“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生活水平,也是最好的防御。
战争史学家利德尔·哈特评价西庇阿此时的言论和做法时说,政治上极不明智,却是人类的本性。
执政官加尔巴的演讲结束后,公民大会重新进行了投票。这次公民大会以多数票赞成通过了向马其顿宣战的决议。只是这一决议有附加条件,就是派往希腊的军团为志愿兵。由此可见,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次军事行动。
这一天,西庇阿迟到了。他带着一大群朋友和被保护者(后援者)来到会场,挤满会场的人不由自主地为他们让出了一条路。他沿着这条通道向护民官走去,在护民官的座位前,西庇阿停下脚步,回头环视了一下会场。会场内一片寂静,人们在静静地等待他开口。病痛还没有伤及他在战场上练出来的洪亮的声音:
罗马军举行了作战会议,执政官路奇乌斯担任议长。会议认为这些条件不够充分,于是提出了罗马方面的条件:
反汉尼拔派向罗马投诉。据说,投诉的理由是汉尼拔与叙利亚国王内外勾结。
这年冬天,罗马与马其顿签订了和平条约。内容如下:

扎马会战的功臣西庇阿的凯旋仪式欢庆气氛尚未结束,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的代表来到了罗马。他们访问罗马的公开目的是祝贺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胜利,但是,在元老院的议事厅,他们除了向罗马元老院表示祝贺外,更是控诉了马其顿王国的行为,说它侵略自己,希望依靠罗马的力量阻止它。
“我不知道已经成为地中海世界霸主的罗马人,上面还有妻子这个霸主。”
罗马的准备工作可谓周密详尽,却似乎没派上用场。安条克到了希腊,与埃托利亚人会合后,军队的总兵力远远超过罗马军队,却在兵力处于劣势的罗马军面前,很快溃不成军。两军在德摩比勒隘口(直译为温泉关)交战,没用多久,罗马军队就已经胜出了。希腊化诸王国相信只要人数占优势,必能在战斗中胜出。但是,在西庇阿之后的罗马年青一代将领们灵活机动的战术面前,它们的军队只剩下失败一途。当罗马人因为汉尼拔而焦头烂额的时候,这些人只是在贪图享乐。结果,安条克在仅剩的500名骑兵的保护下,乘船逃回了小亚细亚。
汉尼拔大概觉得漂浮在地中海的岛屿克里特并不安全,不久又亡命投奔了位于黑海沿岸的比提尼亚国王。罗马的势力发展到这里已是6年以后的事了。
通过与迦太基、马其顿及叙利亚之间的和谈,我们可以看出,“稳健的帝国主义”路线是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的:
那么,弹劾西庇阿的主谋加图为什么如此执着地要赶西庇阿下台呢?
只是埃托利亚人的罪孽实在太深重,当着其他同盟国的面,马上与他们签订和约不是明智之举,因此,西庇阿和他们签署了6个月的休战协议,理由是为了展开和谈。他要求埃托利亚方面派代表前往罗马进行谈判。对西庇阿来说,最重要的是确保与意大利之间有一条安全的补给线。

加图即使在战场上战绩辉煌,也难与西庇阿相提并论,更何况,加图的战场只是元老院的会场,他的“战绩”是靠辩论取得的。

腓力始终不能消除这种扭曲的心理。王子德米特里乌斯曾作为人质被送往罗马,回到国内时成了彻头彻尾的亲罗马者,他的这种心理终于爆发了。留在马其顿的长子珀尔修斯好像看透了父亲的内心,从不掩饰自己对罗马的反感情绪。好在腓力在世期间执行的是务实政策,罗马和马其顿总算一直和平相处。
就这样,西庇阿和汉尼拔都退出了历史舞台。经历过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罗马人,除了身壮如铁、一直活到84岁的加图,已经没有第二个人了。罗马就要进入新的时代。
这太出乎希腊人的意料了,他们难以置信。他们不敢相信,身为异族的罗马人,为了拯救深陷危机的希腊人的独立和自由,自己出资,流血战斗,最后却无任何要求,撤出全部军队。
叙利亚国王安条克勉强逃到了内陆的萨迪斯。塞琉古王朝尊称大帝的安条克成了没有士兵的国王,彻底失去了提和谈条件的资本。国王派出使节表示愿意无条件投降。这时西庇阿已经病愈,他对使节说: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协调与马其顿国王之间的关系。
保护者当然是已经成为霸权国家的罗马,被保护者是承认罗马霸权并在罗马霸权下享受独立和自治的同盟国。罗马的责任是保护这些“被保护者”。
“Imperialism”一词的意思是“帝国主义”。最早使用这个词是在进入19世纪以后,也就是产业革命以后。古代没有这种说法,甚至遭到罗马“侵略”的民族之一希腊人也从来没有用过这个词。
西庇阿因病没有参加战斗,汉尼拔被叙利亚国王安条克远远调离了战场,因为安条克没有能力用好汉尼拔,同时也因为汉尼拔不容易接受他人的指挥。

希腊化诸王国

两年之后的公元前191年,叙利亚国王安条克终于开始行动了。在希腊化诸王国中,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拥有最大的领土。这一年,国王率领6万大军开始横渡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准备从亚细亚进入欧洲。

罗马已预计到与叙利亚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因此,早已向公民大会提出,希望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同意罗马派遣军团实施军事介入。军事介入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埃托利亚人违反了同盟协议,二是为了阻止叙利亚国王对罗马在希腊的同盟诸城邦实施侵略行为。同时,元老院请求各国把军粮卖给罗马。既然要在海外作战,确保军粮供应是重中之重。
元老院会场变成了审判西庇阿的法庭。第二天,两位护民官开始揭发被告西庇阿。当然,所有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两位护民官的背后有人在操纵事态的发展,此人就是一直反对西庇阿的反西庇阿派领袖马尔库斯·加图,即历史上所称的老加图。
说完,没等人们开口回答,西庇阿就离开了会场。他的身后不只是他的朋友和被保护者,因为所有罗马人终于都想起来了。元老院元老站起了身,旁听的公民离开了会场,连书记员也放下了铁笔,跟随在西庇阿之后。会场里只剩下两位护民官和加图三个人。
原本汉尼拔和西庇阿有可能在马格尼西亚会战中再次相遇,却因为历史上并不少见的阴差阳错,使得这两位名将无缘二度交锋。


首先,他坚信以西庇阿为代表的人倾心于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将来有害。
他在与弗拉米尼努斯率领的罗马军队作战中,一败涂地,不得不与罗马签订和约,承认胜利者提出的条件。当时,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一、无论和罗马是否有同盟关系,叙利亚国王全面放弃爱琴海全域和小亚细亚西岸所有希腊系城邦。
三、马其顿留下5艘战船,其余的全部交给罗马。
在文化方面,后世的我们知道,以埃及的亚历山大为中心,这一时期,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甚至我们称这一时期为“希腊化时代”。但是,在政治方面,从公元前323年直到被罗马征服的200多年间,这些希腊化王国是在一次次缔结同盟又一次次对立中度过。首先是刻在纪念币上的诸王侧脸,他们的容貌出奇地相似,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讶。其次是“克娄巴特拉”这一女性的名字。除了埃及,叙利亚和帕加马人中取这个名字的人也出奇地多。应该说,这是各王国之间频频通婚的结果。
当时,54岁的汉尼拔第一次在叙利亚宫中供职,各方面都不自由,而且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如愿实施,为此他深感绝望。西庇阿比他小12岁,好像身患重病的样子。从年轻时候开始,西庇阿就时常大病缠身,不像汉尼拔身体壮实得像一块铁。以他们两人为主人公的时代帷幕正一点一点地落下。
第二年,即公元前196年,根据惯例,科林斯将举办盛大的体育赛会。罗马的得胜将军弗拉米尼努斯将出席这一盛会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希腊。
与加图相比,我更喜欢西庇阿。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感到非常遗憾的是,西庇阿死后仅仅4年,加图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加图反对西庇阿的第三个理由是瓦莱利乌斯家族反对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西庇阿影响下的元老院的对外政策,也就是反对西庇阿实施的“稳健的帝国主义”。瓦莱利乌斯家族是加图的后台,他们试图利用他的能言善辩,击败西庇阿家族。
到达希腊以后,西庇阿没有利用军队的威力一意孤行。在与叙利亚国王决战前,他必须避免兵力遭到损失,为此,他展开了外交攻势。扎马会战胜利者的名声在这个时候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种事情不仅玷污了西庇阿的名誉,更是玷污了我们罗马公民的名誉。
第一,战败国承认罗马霸权,成为罗马的同盟国,因此,没有罗马的许可,不得发动对外战争。
这一年到公元前183年的4年间,西庇阿就在利特卢诺的别墅里度过,没有再走近罗马一步。后来成功挤走政敌西庇阿的加图把持了罗马。

罗马军队于是再次开始南下。叙利亚军开始北上。从小亚细亚西岸的以弗所进入内陆的地方是马格尼西亚平原。这里成了两军遭遇的战场。
汉尼拔最好的弟子,同时也是最大的敌人西庇阿,拒绝葬在阿庇亚大道沿线的西庇阿祖祖辈辈的墓地里,原因是墓地在罗马境内。西庇阿留下遗言,直译过来是这样的:
打破罗马霸权下这种稳定局面的,不是屈服于罗马的迦太基或马其顿,而是罗马恢复了其独立和自由的希腊。这实在很有讽刺意味。
然而,格拉古说出来的话出乎人们的意料,他试图说服元老院元老,没有必要继续追究西庇阿:

从公元前201年到前180年前后,西庇阿在元老院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这个时期,西庇阿推行并实施的对外关系,我想大概就是“保护者”与“被保护者”的关系。
对于马其顿国王提出的经济援助,罗马元老院拒绝了,理由与对迦太基及努米底亚一样。至于兵力和军粮,罗马接受了,并说如果能直接送到已出征希腊的执政官那里,将不胜感激。
战斗结果是,马其顿军队阵亡8000人,被俘500藏书网0人。与此相比较,罗马方面的战死者不过700人。这一结果震惊了东地中海地区的人们。
他派去了属下年轻的武将格拉古作为使节。格拉古是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率领奴隶军团勇敢战斗的老格拉古的儿子。西庇阿本人则在马其顿方面提供军粮和武器的“事务层面”达成共识后,为了表示感谢,专程前往马其顿首都佩拉拜访了国王。
首先是对埃托利亚人。埃托利亚人是挑起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作为希腊民族之一的这个部族,在叙利亚国王于温泉关被罗马军战败逃回亚细亚后在希腊被彻底孤立起来。但是,他们的居住地是希腊中部一带。罗马军前往亚细亚,只要不走海路,这里是必经之地。西庇阿没有动用武力试图强行突破他们,而是决定把他们笼络过来。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位元老院元老在人前与妻子亲昵,遭人检举,说他的行为有损元老院元老的身份。加图赞成这一检举。于是,其他元老问他:“你和你妻子难道不接吻吗?”对此,加图的回答是这样的:
首先是攻击他人,尤其是攻击有权势的人;其次是迎合罗马人的性格,罗马人喜欢意外和幽默。


保护者说:政治、外交、军事方面的自由可能会受到限制,但是,绝对保证秩序和安全。
他们翻来覆去地重复着这些问题,凭臆测讨论来讨论去,没有任何结论。
因为中间隔着爱琴海,所以,与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之间的战争始于海战,目的是确保海路通畅。
被保护者反驳说:自由,不然,死。
在废除王政改由少数统治者决策的寡头政体下,个人主义抬头会导致王政的抬头,这是极其危险的。即使西庇阿本人没有这种想法,但是,他的存在本身就隐藏着这种危险。对加图来说,本来很可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终结一生,但是,既然现在有了机会,他自然更看重罗马的共和制度,希望罗马一直维持这种制度。历史上有很多局外人热衷于维护旧的体制,加图是其中一例。他从心底里相信,罗马共和政体的有效性,因为该政体的基础是元老院不足300人的精英商议的制度,他相信为了维护这一政体,毁灭偶像是神授予自己的天命。
五、没有罗马的允许,马其顿不得在本国领土以外的地方作战。
西庇阿把自己的女儿科尔涅利娅嫁给了公然为他辩护的年轻人格拉古,生下了两个儿子提比利乌斯和盖乌斯。在我计划的《罗马人的故事03·胜者的迷思》中,他们将作为主人公正式登场。他们是名将西庇阿的外孙,他们试图从根本上改革罗马社会。
“这一天,成了西庇阿灿烂辉煌的最后一天。”
在本书一开头我就提到过,从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的地势上来看,把第一次布匿战争定义为侵略战争也有些勉为其难。至于第二次布匿战争,罗马方面完全是出于自卫。任何民族都有权抵御入侵本国的敌人而进行自卫。
这种情形与罗马军队和马其顿国王腓力之间进行会战时的情形一样。当时,因亚历山大大帝而闻名的马其顿重装步兵依然非常强悍,但是,马其顿的重装步兵只有面对正面进攻的敌人时才能发挥出威力。因为只要他们围成团,就会竖起长长的投枪,变成一只巨型的刺猬。从正面进攻,很容易被“刺猬”刺到。但是,被认为东方最强大的他们,对于来自侧面和背后的进攻就显得软弱无力。以西庇阿为榜样的罗马年轻指挥官们利用了他们的这一弱点。巨大的“刺猬”无法用上他们的刺,很快被击破。
对于送回自己年轻的儿子,西庇阿表示感谢。但是,他没有接受谢礼。他说,作为送回儿子的回礼,也作为朋友,他要送给国王几句忠言。他说,与其在战场上解决问题,不如按照罗马方面提出的条件,订立和约,这样对叙利亚国王更有利。然而,安条克没有听从他的忠告。
与此同时,安条克率领余下的军队攻入希腊,乘着征服希腊的势头,登陆意大利。然后,汉尼拔自南向北,安条克自东向西,同时攻打罗马。
西庇阿被尊称为“阿非利加努斯”,长年占据元老院“第一人”的位置。每当出现突发事件时,他总被认为是罗马的最重要的一张王牌。他的软肋就是健康状况的恶化。

首先,主战场应该设在意大利境内。
二、为了在希腊系城邦和叙利亚领土之间设立中立地带,叙利亚军撤离托罗斯山脉以西的小亚细亚全域。
他出生于公元前237年,比西庇阿年长2岁。在与罗马将军弗拉米尼努斯交战中落败后,与罗马签订了和约,承认罗马霸权。这是公元前197年的事情,那一年,他40岁,登基王位已经超过20年。在处理复杂的希腊化诸王国关系问题上,他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同时,他又具备对现状敏锐的洞察力。当然,他表现出来的敏锐洞察力和丰富的经验只是表象,内心还怀有极高的自豪感。他为自己是亚历山大大帝之后的继承人深感自豪。
护民官要求全体元老决定再次传唤西庇阿,还说,如果他不答应,就强行把他带来。
也许这也是原因之一。但是,从希腊人占多数的西西里变成行省的过程以及后来的罗马史进程来看,我认为理由不仅于此。
没有明确的谈判对象,外交关系就无从建立。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周边,高卢民族没有统一的一个国家。西班牙在殖民者迦太基人离开后,各部族也没有统一。如果罗马打算放弃这些地方另当别论,但是,如果想把它们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我想办法也就一个,那就是行省化,即“严厉的帝国主义”。这才是这个时期受西庇阿影响的罗马元老院在地中海东部和西部采用不同路线的主要原因。
二、为此,其他强国的军事力量下降到仅满足自卫的水平。
“现在有人要检举我,普布利乌斯·科尔涅利乌斯·西庇阿。我不认为听信他们起诉的理由是罗马人应有的行为。不要忘记,如果没有西庇阿,检举他的这些人岂止是检举的自由,甚至连血肉之身也许早已不在了。”
九、承认雅典对利姆诺斯等岛屿的管辖。
“不知感恩的祖国,你有何资格拥有我的遗骨。”
其次,他相信始于西庇阿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会给罗马共和政体带来害处。
还有,安条克有事情总要求直接和西庇阿谈判,从不理会其他人。我们知道,在叙利亚战场,西庇阿的职位不过是参谋,然而他却撇开总司令路奇乌斯,也不理会罗马的公民大会才是决定战争或战或和的主体,他的这种独断专行的做法除了独裁又是什么?
罗马以为希腊的问题就算解决了。因为罗马已经狠狠地教训了马其顿,希腊各城邦不必再担心马其顿的威胁。
据说就是这个时候,汉尼拔和西庇阿之间有了那样一段对话,即西庇阿问汉尼拔谁是最优秀将领的那段对话。如果这段插曲是史实,那么,这一年汉尼拔应该54岁,西庇阿42岁。距离扎马会战已经过去了9个年头。
罗马元老院有一种制度叫“第一人”制度。占据这一位置的人不是议长,而是元老院300名元老中有权最先或最后发言的那个人。也就是说,在掌握罗马国政的元老院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这个“第一人”。直到公元前203年去世,费边一直占据“第一人”的位置。年龄70岁上下,又是针对汉尼拔的战争,提出了持久战术的首创者,因此,费边占据“第一人”的位置顺理成章。但是,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被选为“第一人”的是34岁的西庇阿。元老院在授予这位救国英雄“阿非利加努斯”的尊称的同时,还把他选作了元老院的“第一人”。当然,如此年轻的“第一人”是个特例。在此后的近15年里,罗马元老院的对外政策几乎都是在这位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的主导下展开的。

但是,西庇阿并非对所有战败国都采用“稳健的帝国主义”路线,即使在西庇阿的威望没有受到任何伤害的时期,罗马采用这一路线的也只有迦太基以及包括马其顿在内的希腊和叙利亚而已。
我在《罗马人的故事》丛书第一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提到,从台伯河畔的7座小山丘到卢比孔河以南的意大利半岛,罗马人用了500年的时间才得以统一。与现代意大利版图相比,那不过只是一半领土而已。根据这一情况,我们不能把他们统一意大利半岛的行为看作侵略。还有,对于那个时代的罗马来说,对外关系采用的是罗马联盟。无须汤因比的赞誉,罗马和各同盟城邦之间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共存共荣的关系,因此,罗马才能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研究者中甚至有人把英国和旧殖民地各国之间缔结的英联邦关系等同于此。
他憎恨希腊文化传入罗马,认为这样有损罗马人原有的质朴刚毅。但是,在古罗马广场建起的第一座希腊式会堂,是他担任财务官时提议的。既然希腊的建筑式样好,当然可以引进,但是,希腊文明的精神再好也要拒绝,这就是加图的想法。这就好像日本精神与西方文化不能融为一体一样。他极力提倡罗马人不需要希腊哲学、美术和诗文。移居大国罗马的希腊人,除了希腊语教师,应该禁止其在其他领域渗透。
最初,罗马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一事态,并于公元前193年派遣了以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为团长的三位元老院元老组成的使团前往叙利亚。三人在小亚细亚西岸的以弗所见到了叙利亚国王。
现在我就要出发前往卡匹托尔山,向供奉在那里的以最高神朱庇特和朱诺女神及密涅瓦女神为代表的诸神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给了我和参加那次战役的所有罗马公民为祖国罗马的自由和安全竭尽全力的机会。
交涉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但是,好像也没有战争一触即发的气氛。因为,罗马方面无意再次进行军事介入,而已50岁的叙利亚国王刚与一位年轻女子结婚,上战场的心情并不急迫。
八、国王的次子德米特里乌斯作为人质被送往罗马。


双方的关系已经从对等的关系变成了胜者与败者的关系。但是,罗马人依然愿意用之前同样的条件,与叙利亚国王进行和谈。
加图比西庇阿小1岁,在瓦莱利乌斯家族的支持下,顺利开始了他的事业。
第二天,两位护民官早早来到会场,在座位上等候被告的到来。在前一天的检举中,西庇阿只是默默地听着,始终没有反驳,这让两位护民官底气十足。这一天元老院会场挤满了人。人们纷纷赶来,准备听一听西庇阿将如何为自己辩护。但是,西庇阿没有做辩护。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公元前200年以后的罗马人。对于此后的罗马人,谴责派要开始横加指责了。
七、不得向罗马同盟国帕加马和罗得岛发动战争。
马其顿开始加强军事力量。消息从东方传来,罗马立刻绷紧了神经。令人担心的是,马其顿新国王珀尔修斯不仅自己着手增强军事力量,还开始煽动希腊各城邦举旗反对罗马。战争的乌云再次笼罩在希腊的上空。
叙利亚国王的使者就和谈问题提出了叙利亚方面的条件: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