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汉字的孳乳
第三节 汉字的数量和字典
目录
第一章 汉字的起源
第三章 汉字的古文字阶段
第三章 汉字的古文字阶段
第四章 汉字的孳乳
第三节 汉字的数量和字典
第五章 汉字的进一步定型
第六章 正俗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第六章 正俗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第七章 汉字与汉语关系的发展
第八章 汉字和中国古代文化
第八章 汉字和中国古代文化
第九章 汉字与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字的双向影响
第九章 汉字与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字的双向影响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康熙字典》以后,汉字的增加就不多了,新增加的主要是一些科学技术的新造字和某些地方的方言用字。1915年《中华大字典》出版,收字48000个。1968年台湾出版《中文大辞典》,收字49905个。
有人作过统计,汉字在《康熙字典》编成之前,每隔五六百年左右,就要增加五六千字到一万字左右。也就是说,每年大约要增加新字十几个。
这以后,汉字的数量就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了。
南朝梁陈之间的顾野王,编有字典《玉篇》,分542部,收字16917个。
到了明代末年,有一位叫梅膺祚 〔yingzuo英作〕的学者,编了99lib•net一本《字汇》,收字33179个,简化《说文解字》部首,合为214部。
但是,历代实际使用的汉字都不过只有几千个,大量的汉字只是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或者只在很小的范围内被少数人使用,但它们却都被字典记录在案,成为“死字”、“字典字”。另外,有些形体不同的字,实际上只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叫做“异体字”(详后),例如“升、陞、昇”、“札、劄、剳”等,许多字典也都作为不同的字头收录了。这样,怪不得历代字典所收的汉字,就越来越多了。
记录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汉字的最早字体——甲九*九*藏*书*网骨文的字典,具有代表性的是《甲骨文编》。这书由孙海波编集,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正编”,收录目前大体可以认识的字,共1723个;二是“合文”,收合文371条;三是“附录”,收录目前未能辨认或虽经有人辨认而尚未成为定论的字,共2949个。因而总计甲骨文的单字数量是4672个。
隋代陆法言编有《切韵》。这是一部“韵书”,就是将汉字按照读音的不同进行排列,主要供人们作诗押韵时查检。韵书也有对汉字形体和意义的说明,所以也是一种字典。《切韵》到后世已经失传,但北宋初年还存在。当时的一帮学者以陈彭年为99lib•net首,在《切韵》的基础上编修了《广韵》,收字26000多个。
西晋吕忱编了一本 《字林》,也按 《说文解字》分540部,收字达到12824个。
现在看来,殷周金文只有3000多字,比它还早的甲骨文却有4000多字,似乎不符合汉字字数由少到多发展的规律了。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甲骨文的图画性质比金文的总体来得浓厚,有不少还是较为原始的图形文字,人名、地名等专用字特别多,大量是早已消亡而今天未能识别的。而金文则合并了甲骨文的许多图形文字,人名、地名等专用字也少一些,所以总字数就减少了,但是能辨认的字则九*九*藏*书*网比甲骨文多。
由于汉字的孳乳,它的数量必然从少到多,不断发展。这种发展的情况,可以通过记录汉字的档案——字典而得以了然。
从问世的年代来说,《说文解字》是我国记录汉字的第一部字典。我们在上文已经不止一次地提到由东汉学者许慎编撰的这部著作了。《说文解字》主要集汉字的小篆字形,共收字9353个。许慎首创将汉字依照形体和意义进行分部排列,共分540部;每部的第一个字,叫做www.99lib.net“部首”。汉语字典到今天还有“部首排列法”,应该归功于许慎的发明。只是今天一般字典使用的部首,都在《说文解字》的基础上作了归并,只有200多个了。
收录金文,包括殷商、西周、春秋、战国诸时期金文字形和数量的字典,叫做《金文编》。它的编者是容庚。这书分为“正编”和“附录”两大部分,“正编”收字2420个,“附录”收字1352个,二者相加是3772个。
近年来,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了《汉语大字典》,共八册,收字54000多个。
清代由康熙皇帝下令编修了一部《康熙字典》,由张玉书等学者集体合作。全书部首也是214个,收字47035个。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