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汉字的规范和改革
目录
第一章 汉字的起源
第三章 汉字的古文字阶段
第三章 汉字的古文字阶段
第四章 汉字的孳乳
第五章 汉字的进一步定型
第六章 正俗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第六章 正俗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第七章 汉字与汉语关系的发展
第八章 汉字和中国古代文化
第八章 汉字和中国古代文化
第九章 汉字与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字的双向影响
第九章 汉字与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字的双向影响
第十一章 汉字的规范和改革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精简汉字字数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现代汉语中不引起意义混淆的前提下,用笔画少的同音字代替笔画多的字,例如用“面”代替“麵”、“沈”代替“瀋”、“余”代替“餘 ”等。这样既精简了字数,又简化了字形。二是进行异体字的清理,消除许多汉字具有两个或多个形体的现象。1955年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文化部共同公布了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
这种“汉字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行汉字简化。清末不少知识分子提倡简体字,“五四” 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个 “简体字运动”。1935年8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经“行政院会议议决”和“中央政治会议核准”,正式公布了324个简体字。这批简体字的选择标准是:(一)依述而不作之原则; (二)择社会上比较通行之简体字,最先采用;(三)原字笔划甚简者,不再求简。这批简体字,后来因故没有施行。
简化汉字,包括精简汉字的笔画和字数。1955年1月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于次年被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经过八年在全国印刷和书写的文件、书籍、报刊上的使用以及教学的实践,1964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了《简化字总表》,以《汉字简化方案》为基础,对简化单字以及简化偏旁进行了调整和类推,下分三个表:第一表有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有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有1754个应用第二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类推出来的简化字。这三个表共收入简化汉字2238个。这些简化字的笔画,比原来的繁体字减少了将近一半。
可是,做过一次整理和规范工作之后,新的变化又产生了。这主要是因为汉字本身在九-九-藏-书-网发展,民间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和流行与官方规定的“正体”字有区别的“俗体”字。“俗体字”多数是手写的简体字或草体字。这类新字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有时连官方文书和受过专门训练的知识分子笔下也不能避免,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对于汉字字形的整理和规范工作,大约每过几百年就要进行一次。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经全体会员国投票通过,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汉语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编号为“ISO-7098”。这意味着《汉语拼音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正式承认,因此将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的推动下,这三项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汉字的整理和规范,主要包括规定每个汉字的正确形体,清理同一字中的异体字。秦始皇废除六国异体,推行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进行的汉字整理和规范工作。秦始皇对这项“书同文”的工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手下的重要官员如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母敬等悉数参加。当新的规范书体——小篆产生之后,马上让他们编出《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字书,供天下士子学习、使用。随着他时常外出巡视,又在各地(如泰山、峄山、会稽山等)树立用小篆书写的碑刻,当然主要是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是尽量扩大小篆的影响,加速“书同文”的进程。
推广普通话和制定、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1956年2月,文字改革委员会在过去直音、反切以及各种拼音方案的基础上,发表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制定这个方案九_九_藏_书_网的基本原则有三条:一是以北京语音作为语音标准。也就是,它所拼写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字典、读物、课本上的注音都要以这种语音为标准。这样就为推行普通话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以音素作为音节结构。我们知道,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所谓“音素”,就是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如“妈”是由m和a两个音素组成,“飘”是由p、i、a、o四个音素组成。三是以拉丁字母作为字母形式。因为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是国际公用的文字符号,它笔画简单,构形清晰,便于书写。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由它代替了1918年公布的汉字式的注音字母。
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普及文化教育和汉字改革工作,专门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作为汉字改革的专门机构。1958年,国务院总理周来对汉字改革提出了三项任务:一、简化汉字;二、推广普通话;三、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其后,西汉初年、东汉初年、唐宋以来,都有运用法令整理和规范汉字的记载。东汉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三国魏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唐代开成年间(公元836—840年)等,都曾经刻立“石经”(图38),作为汉字书写的规范。

图37 长沙战国楚简与西汉帛书书体的比较
www•99lib•net
鸦片战争使中华文明古国开始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在一些开明的士大夫和爱国的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一股变法维新、图强自救的思潮。这股思潮中的一个分支,是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就要“开发民智,普及教育”,而繁难的汉字对此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就要“改革汉字”。现代意义上的“汉字改革”,就是由此起步的。
《汉字简化方案》对汉字的简化方法,初步归纳有如下几种:1.保留原字轮廓,如以“龟”代“龜”,以“虑”代“慮”;2. 以部分代整体,如以“医”代“醫”,以“声”代“聲”;3.更换形声字的部件,如以“痒”代“癢”、以“拥”代“擁”是更换声符,以“腭”代“顎”、以“猫”代“貓”是更换形符;4.非形声字改为形声字,如以“惊”代“驚”,以“态”代“態”;5.形声字改为非形声字,如以“灶”代“竈”,以“泪”代“淚”;6. 同音代替,如以“里”代“裹”,以“丑”代“醜”;7.借用古体,如以“云”代“雲”,以“尘”代“塵”;8.草书楷化,如以“东”代“東”,以“书”代“書”;9.记号代替,如以“欢”代“歡”,以“义”代“羲”。等等。
这些方法,有的在某些字上有所交叉,不过大致来说,都是历史上的群众创造,“古已有之”的。
这次汉字规范工作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它很快结束了战国文字的混乱局面。现今出土的战国时楚国文字如长沙仰天湖楚简(图37,左),形体结构给人以奇诡难辨的感觉,这也正是当时楚国地方文字的面貌。但再看几乎同在一地出土的长沙马王堆西汉帛书《老子》(图37,右),时代间隔并不大,诸字的形体就相当容易辨认
http://www.99lib.net
,地方色彩不能说没有,但是已经大为减弱了。这不能不认为是秦始皇“书同文”的积极效果的一个证据。
明朝末年以后,随着欧亚两洲航路的开发,欧洲一些国家的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他们使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学习汉语和汉字。后来,为了使教民能直接阅读《圣经》,也用类似方法做了一些扫盲工作。

图38 三国魏正始石经残石拓片
汉字自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处于发展变化之中。随着语言中新词的不断产生,新字不断出现;随着书写习惯和书写工具的改变,新的形体和字体也不断产生。这些发展变化,都是广大汉字使用者集体创造的产物。这些创造在多数情况下是符合汉字发展规律,因而是有生命力的。但是也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给汉字的使用造成混乱和不便,从而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正常进行。战国时期严重的 “语言异声,文字异形”,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以历代的中央政府,在一定的时候都要运用法令来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工作,这同时也就对汉字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必须说明的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作用,首先是为汉字注音的,它不是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它是拼写普通话、推广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方案》 可以作为国内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它也可以帮助少数民族人民和外国人士学习汉语九-九-藏-书-网,以促进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的交流。此外,《汉语拼音方案》在汉字的电脑(电子计算机)输入、信息处理以及电信通讯、音译中外人名地名和编制书刊索引等等领域,都发挥着有效的功能和作用。
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在识字和普及文化的运动中,一则确定、创造和采用了许多简体字。二则推行汉字的拼音化。本世纪初的前后,有过一个“切音字运动”,曾经有一些热心人士,提出20多种汉字拼音方案。到1913年制订了一套 “注音字母”,1918年由当时的教育部颁布。这套注音字母包括24个声母,16个韵母,大部分是采用汉字的偏旁作为形体。这套注音字母,目前还在我国台湾省等地区继续使用。1930年以来,在部分地区和群众中间,还产生过一种“拉丁化新文字”。
在汉字字音的整理规范方面,历代也做过一些工作。这里需先介绍一下汉字在古代的注音方法:长期以来,在我国没有拼音字母。对汉字的注音,最早是使用发音方法的描写,如某某字的读音,有的是“以舌头言之”,有的是“以舌腹言之”,后来使用直音,即用音同音近的字直接注音,如“宪,音献”,但是都不方便,也难以准确。东汉以后,受外来佛教文化的影响,发明了“反切”,就是把一个汉字分成声母、韵母和声调,用另外两个汉字分别代表,加以上下拼合,就得出这个字的读音,如“同,徒红切”,“徒”表示“同”的声母,“红”表示“同”的韵母与声调,用今天的拼音字母记录下来就是:徒t〔u〕 +红〔h〕ong→同tong。从南北朝起,历代大都运用“韵书”的形式(如《切韵》、《广韵》等),使用反切给汉字注音,从而对汉字读音进行规范。由于语音不断变化,所以古代的反切,到今天有许多已经不能直接拼合出准确的字音来了。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