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帝国的两次崩溃
五、挑起黄河天下反
目录
序幕 帝国的两次崩溃
五、挑起黄河天下反
第一章 草原乱世——动荡的北元
第二章 一载帝国——也先的可汗梦
第二章 一载帝国——也先的可汗梦
第三章 亦真复亦幻——达延汗的中兴
第三章 亦真复亦幻——达延汗的中兴
第四章 将刀剑付与香烟烛灰——俺答汗的佛缘
第四章 将刀剑付与香烟烛灰——俺答汗的佛缘
第五章 末世绝响——林丹汗的挣扎
第五章 末世绝响——林丹汗的挣扎
第六章 “持教法王”家族的兴衰——和硕特汗国
第六章 “持教法王”家族的兴衰——和硕特汗国
第七章 步履蹒跚的圣战者——叶尔羌汗国
第七章 步履蹒跚的圣战者——叶尔羌汗国
第八章 游牧民族的终极亮剑——准噶尔汗国
第八章 游牧民族的终极亮剑——准噶尔汗国
第八章 游牧民族的终极亮剑——准噶尔汗国
第九章 迁徙时代的终结——土尔扈特汗国
第九章 迁徙时代的终结——土尔扈特汗国
第十章 冰海雪原的孤独守卫者——西伯利亚汗国
第十章 冰海雪原的孤独守卫者——西伯利亚汗国
第十章 冰海雪原的孤独守卫者——西伯利亚汗国
外篇 蒙古的“波斯帝国”——伊儿汗国史话
外篇 蒙古的“波斯帝国”——伊儿汗国史话
外篇 蒙古的“波斯帝国”——伊儿汗国史话
外篇 蒙古的“波斯帝国”——伊儿汗国史话
补录 血浸袈裟——罗卜藏丹津的反清斗争
上一页下一页
乱世英雄起四方,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个个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朝一日攻入大都,夺取天下。
农民起义爆发后,原本在丞相脱脱的运筹下,官军一度取得优势。1354年9月更是将张士诚部围困于高邮。但在破城在即的紧要关头,脱脱受到中书平章哈麻等人的弹劾,被免职流放,代领其军的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太花疏于统兵,号称百万的官军主力被义军击溃。
“交钞”也就是纸币,蒙古帝国时期,窝阔台汗便曾经印制发行过,但发行额不过万锭。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开始大量使用交钞,而钞法的制定者便那位是被女婿谋反而牵连的王文统。
他是元明宗“和西拉古图土汗”和世剌的长子,一个虽然出身贵胄,但幼年甚为坎坷的苦命天子。
巨大的天灾加上这样糟糕的币制,危机已然暗潮汹涌。而朝廷向治理黄河的兵民支付的报酬就是这种交钞,各级官员还要克扣。被天灾人祸折得苦不堪言的民工终于奋起反抗,“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熊熊燃起。九-九-藏-书-网
这“至正交钞”定为每贯当铜钱100文,兑换当年世祖忽必烈时的“至元交钞”二贯,高出一倍有余。而印数首批就达200万锭,这对于民间财富可说是“豪夺”。因而行用不久,物价腾贵10倍。可朝廷不但不采取措施,竟又命户部印造次年新钞600万锭。钞票多到“舟车装运,舢舻相接”的程度。在帝国首善之区的大都,新钞10锭还买不到1斗粟。老百姓对交钞舍弃不用,只用银钱交易,甚至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交钞成为购九-九-藏-书-网买力极低的废纸。
此时在大都城中统治帝国的,是元惠宗“乌哈噶图汗”——妥欢帖木儿。
地方将帅如此,若朝廷能够居中调解,使之为己所用,也还可以用来遏制义军。而朝中相争的两派又各自拉拢他们为奥援,惠宗派与勃罗帖木儿结盟,太子派则联络扩阔帖木儿。朝中的党争与军阀的火并遥相呼应,真是乱可乱,非常乱。
朝中大臣也分为两派,御史大夫老的沙、知枢密院事图坚帖木儿为一派支持惠宗,皇后奇氏、丞相搠思监、朴布华为一派支持太子。两派明争暗斗,朝政更加混乱。
在这一年,帝国将迎来第二次崩溃。
官军主力元气大伤,靠募兵起家的察罕帖木儿、答失八都鲁、李思齐、张良弼等逐渐崛起,成为元军主力。答失八都鲁死后,其子勃罗帖木儿继之;察罕帖木儿死后,其养子扩廓帖木儿继之。可这四家军阀扩大自己的地盘要比拱卫朝廷上心得多,藏书网互相争权夺利,攻伐不已。
义军的领袖们在南方称王称帝,你争我夺,最先起事的红巾军灭亡在自己人手中;而北方的大元朝廷也在同室操戈,太子一度被孛罗帖木儿逼得逃出大都,最后孛罗帖木儿被杀,扩廓帖木儿却又因为不愿帮助太子夺位而与太子派产生仇怨。
南北双方在内耗中对峙。所不同的是,南方逐渐在整合,而北方则日趋分化。
钞法初行时,印数每年不过10万锭,各钞库银本充实,币值稳定,信用很高。然而随着流通的需要和国家经费开支的增加,印钞数开始翻倍增加,发行动辄以百万计,而皇帝因为滥赏,又经常动用钞库银本,于是,“钞价贱,物价踊,昔值一钱,今值一两”的情况屡屡出现。
待到叔父文宗驾崩,弟弟宁宗懿璘质班即位仅一个月便夭折,13岁的妥欢贴木儿终于结束了流放生涯,回到大都即位为帝。
义军在争夺地盘,无人顾及北伐;而朝廷在诏九_九_藏_书_网命扩廓帖木儿以太子的名义率诸军南征时,张良弼、李思齐、脱列伯、孔兴、张思道等部人马均不听调遣。
朝政必须是要有人管的,既然皇帝耽于淫乐,太子爱猷识理答腊便想出面提前掌权。可惠宗虽然不愿意管事,但更不愿意放权,父子二人的政争随之展开。
幼年的不幸,使得惠宗早年也曾锐意进取,先后铲除燕帖木儿、伯颜两大权臣集团,重用儒臣脱脱,实行“更化改制”——恢复科举、设宣文阁、开经筵、行太庙四时祭、修辽金宋三史、翻译经史书籍、编纂《后妃功臣传》等史书、修订《至正条格》与《六条政类》等典章。可说全面重开汉化之路,这不但让脱脱“中外翕然称为贤相”,后人甚至认为如果惠宗能够“持其心,常如至正之初,则终保大位,何至于远遁而为之虏者!”
1344年,黄河决口,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等省很多地区成为一片泽国。朝廷命宰相脱脱总治
九_九_藏_书_网
河防,征发河南北兵民十七万治水。同时,为了挽救财政危机,下令发行“至正交钞”,并同时铸造新钱一并发行。
此消彼长中,历史的车轮走向了公元1368年。
可惜,“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少年登基的他,很快便被宫廷糜烂的气氛所感染,沉溺于声色淫逸之中。与西域番僧学习“房中运气之术”,以至于“丑声秽行,著闻于外”。闲暇时还进行“科学研究”——制造的龙船、宫漏、五云车等“其精巧绝出,人谓前代所罕有”。
“三帝更位”时,文宗重新接位。登基不久,便宣布明宗的太子妥欢贴木儿不是其亲生儿子,将之流放高丽大青岛,后又流放广西静江(今桂林)。此时的妥欢贴木儿只有九岁,父亲暴死,生母早逝,又无缘无故流放边疆,可说大为悲惨。可就在流放地的大园寺中,年幼的妥欢贴木儿受到主持秋江长老的教育,系统的学习了儒家经典,竟成为元朝诸帝中侵淫汉文化最深的一个。
更多内容...
上一页